Home New

少林三十六房(1978)

少林三十六房(1978)

又名: The 36th Chamber of Shaolin

导演: 刘家良

编剧: 倪匡

主演: 刘家辉 罗烈 刘家荣 徐少强 张午郎 唐伟成 吴杭生 汪禹 矮冬瓜 陈会毅 陈龙 詹森 陈思佳

类型: 剧情 动作 冒险 武侠 古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上映日期: 1978-02-02(中国香港)

片长: 115分钟 IMDb: tt0078243 豆瓣评分:7.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清朝时,广州一地的反清复明义士积极与台湾郑成功一脉联络,以图驱逐异族。义士段将军与何老师等人为了营救反清同志,先后被广州将军天达镇压,何老师的学生刘裕德(刘家辉 饰)因积极参与反清,举家被天达手下鹰犬唐三要所害,刘裕德孤身逃脱,历尽艰苦抵达少林寺,希望能够习得少林功夫,救助苦难百姓,兼报家仇。其时少林寺设有三十五房,其中三十四房分别锻炼体力或拳脚兵器,法号三德的刘裕德天资过人,历经五年苦学,遍通三十四房,学成之际,刘裕德向方丈提出开设少林第三十六房,旨在接纳俗家弟子,传播少林武学。刘裕德离乡七年后重返广州,收洪熙官、陆阿采等青年为徒,与清廷鹰犬展开了连番激战……

演员:



影评:

  1. 尽显刘家良功底的作品。

    从头到尾的武戏,文戏削的很少。作为功夫片,这样的安排其实恰到好处,一两个基情眼神,足以表达文戏了,还给观众遐想空间,若是罗里啰嗦的讲道理,那自然是没有文艺片讲的好,何必讲呢。

    作为70年代邵氏功夫片,与现如今的格斗电影潮流大相径庭。现在的电影越发讲究要有实战感,少一点套招痕迹。而这部电影,一眼就看出,所有招都是套好的。

    若是对套招有成见,那这部电影想必是看不下去了。但若是能像欣赏京剧走台身段一般欣赏套招,那这部电影绝对是功夫片的翘楚!

    影片可分为两部分,前半段练功,后半段献艺。

    前半段刘家良精心设计了各种有趣的练功方式,也是告诉大家,武艺不是磕个药捡本武林秘籍就能练成的,基本功得一步一步走。

    后半段的亮点就更多了,拳脚棍刀,短打长攻,软硬兵器暗器,样样都来,套招从头到尾不带重复,精妙华美,节奏感也不错,最后决战只用了3分多钟,足以媲美当今动不动15分钟的打斗了。

    当然最精彩的应该是三德破戒律刀的一段,一招一式恰到好处,让看官大气不敢喘。时而大开大合,时而精巧寸打,展现各种兵器用法优劣。

    这一段最显刘家良先生功力,若不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刘氏兄弟,谁能完成这样的武戏。
  2. 三德不忘家国之恨,创立三十六房,谁知却给少林寺惹来灭顶之灾。
    清廷本意收买少林,为其所用。不料随着三十六房在少林寺后来居上,惹得民间习武成风,前明余党也纷纷举事。一时间风起云涌,满清的马上江山,大有倾覆之患。
    三德武艺虽高,毕竟年轻识浅,不懂韬晦,又不知约束弟子,况且其门下本来就有不少是在逃的要犯。戒律院的住持其实早已跟清廷不清不楚,更是视三德为眼中钉,对其百般阻挠。三十六房创立后,他又以众弟子不守清规戒律,屡向方丈进言。方丈却总是法外开恩,对三十六房网开一面。
    其实方丈对他师弟的狼子野心早有察觉,一面虚与周旋,一面着意培养三德。少林虽是佛门净地,不欲过问世事,然而江山易主,何去何从,身不由己,近在卧榻之侧,就有一股势力蠢蠢欲动,不能不早图良谋。恰逢三德投师,正中方丈下怀。六年后,三德竟欲创立少林三十六房,开千年未有之局面。方丈表面上嫌三德年轻气盛,好大喜功,对三十六房不闻不问,其实早怀兼容并包之心,常常暗加回护,意欲托付少林绝学。
    久而久之,其心思竟被师弟窥破。贼子终于忍无可忍,跟清廷一拍即合,引来十万铁骑,火焚少林寺。寺中僧众,仓皇应战,十死其九。千年古刹,毁于一旦。其中九死一生,幸免于难者,全是三十六房的俗家弟子。

    以上是完整剧本,因经费不足,只拍了半段武戏。要问此说有何证据,你看戒律院的住持(李海生 饰)他像个好人吗?要问我《少林三十六房》的前传,我也有了草稿,主角正是这戒律院的住持。剧透:他本是闯王帐下一员猛将……
  3. 芝加哥大学影院正放映「香港武侠片」系列,从胡金铨的《大醉侠》(一九六六)到周星驰的《功夫》(二○○四),四十年选十部。周四晚几乎成为「武侠迷」的狂欢节。人们在黑暗中大笑、鼓掌,为影片更添乐趣。按一般的性别趣味区分,西部片与武侠片(功夫╱动作片)被视为「男性类型」,教授Z开的「中国武侠电影课」,学生清一色男生,正如教授M开「歌舞片」课,学生清一色女生。

        刘家良导演、倪匡编剧、刘家辉主演的《少林三十六房》(一九七八)既是导演和主演电影事业的转折点,也丰富了香港武侠╱功夫电影传统:习武者如刘家良和刘家辉的介入,带入华南武术文化,将更真实打斗技巧带上银幕,而之前一些电影中的演员并不会武功。刘家辉扮演的刘裕德因全家被满清屠戮,去少林寺习武,法号三德,练遍「三十五房」,手眼身步法都达高超境界,下山复仇,并收俗家弟子习武抗清,在寺中创第三十六房。片中不厌其烦地展示三德艰苦的习武过程,特写镜头中刘家辉的闪亮光头、传神炯目,及强光下的强健肌体、透明汗珠,都传达出强烈的身体感,使之与令人眼花缭乱的武打招式一样成为奇观。电影同时也未忽视对禅宗精神和哲学层面的表达,及对道德感与正义感的积极体现,乃至于“汉民族”认同与“反清复明”的志向。此片为一九七八年香港十大卖座电影之一,也成为风靡西方的「邪典」(cult)电影。美国当代电影「鬼才」昆汀.塔伦蒂诺甚爱此片,并请刘家辉参演《杀死比尔》(二○○三,二○○四)。
  4. 刘家良、刘家辉的兄弟出品……不得不承认,刘家良是最忠实于武术本身的,他也确实是武术正跟,整部影片的叙事被拆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主角与清廷结怨,第二部分是少林练武,第三部分是下山复仇……复仇是叙事的主题,但是虎头蛇尾,因为刘家良最偏爱的是宣扬他的南派功夫,因此第二部分几乎占据了大部分篇幅,展示少林功夫的一招一式,忘记了初衷……然而,我们也可以意识到,刘家良是懂电影的,他的构图,特别是景别景深的运用,剪辑和机位都是很可以展现他想表达的功夫的……这部电影并无儿女情长,但你依然可以认为,被追杀受伤逃亡至少林的主人公是存在去势危机的,而练武询唤了他男人的主体性,复仇确立了他主体的位置,这虽然是宏大理论,却依然可以套用在刘家良的电影中……这部电影虽然给人以割裂之感,但却依然可以称作刘家良的代表作,可以算作香港功夫片的佳作之一,同时,电影也印证了刘家辉的存在,至于反清复明是否影射英政府的统治,是难以说清的,也不需太过聚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