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大多数《TEOTFW》的剧迷一样,我信奉着「续作必翻车」的定论,但当花了一整个晚上看完后,尽管没有了第一季时带给我的惊艳。但不可否认,它仍是对的起剧迷两年等待的的佳作。
本季的最大亮点是男主James并未身亡,而在此之前官方在宣发过程中似乎刻意“雪藏”男主的形象,以及海报中女主面前的骨灰盒更是吊足了剧迷们的好奇心。
另一个亮点则是加入了新角色邦妮(娜奥米·阿基 饰)与第一季中反派教授的感情线,而本季James与Alyssa的故事也围绕着这条感情线进行展开。
相信大家看完后都会发觉,James的性格相较于第一季有了很大的改变。那个对凡事不以为然,脸上永远只挂着一副表情的男孩儿不见了。他开始拥有更多的情绪,他会在车里对Alyssa大吼,会在得知Alyssa即将嫁人时低落,会抱着Alyssa放肆哭泣,会在回忆起死去的父亲时失意,会开始让脸上挂满笑容,会在Alyssa身边勇敢地说出“我爱你”。会在给Alyssa写信时,还不忘在一大推的责备后,倔强地加上一句“万事顺利”。
变化的只有James吗?当然不是,尽管Alyssa还是那个“一言不合就做出疯狂举动”的狠女孩,但当她和James去吃快餐时,已经不像第一季那样盘算着如何逃单,而是懂得了服务员会因客人逃单而受到惩罚。在森林公路初次遇见邦妮时,担心她遇见坏人。在旅馆老板骚扰邦妮时,为邦妮解围。她开始卸下坚硬的外壳,流露出柔软。
还记得第一季最后,James奔跑在海岸上时的那句独白吗?“我刚满18岁,我想我明白了人对彼此的意义。”
这一切的变化,都因“我”变成了“彼此”。每一对“彼此”,都曾想让对方懂得自己的苦楚、在乎、努力和心意。而与此同时,每一份情绪都将身不由己。一切都伴随着欢喜或揪心,但比什么都更加真实和温暖。他们不再“酷”,他们在变好。
而作为推动情节的重要角色,邦妮如同第一季的Alyssa一般,骨子里透着反叛,挣扎于厌恶的生活里。而她更是众多受害者的缩影,对教授施以义无反顾的爱,甚至为此策划了一场“复仇”。在教授初次登场的那堂课上,一个细节是不可忽视的:教授将教学课本扔出门外。作为在原声家庭里遭受批判试教育的邦妮来说,教授不安于墨守陈规的性格深得邦妮的喜爱。乃至于教授对邦妮的赞美“像一条鲑鱼”,“你很好看”等,更是让邦妮体验到了在家庭中所缺失的鼓励。这就不难理解为何邦妮选择去“复仇”,对她而言,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爱人,也是为数不多认可自己的人,哪怕那一切都是谎言。
在剧中Alyssa的回忆里,也时常闪回着第一季教授对自己未遂的强奸。不难看出,此时的Alyssa已患有Rape trauma syndrome(强奸创伤综合症)。而她最终也选择回到那座公寓,去直面缠绕已久的梦魇。
是啊,这个世界里有太多令他们愤怒和痛心的事了。
去他*的,不负责任的家庭。
去他*的,未遂的强奸。
去他*的,万恶的资本。
去他*的,无趣的生活。
去他*的,世界。
不,它们不是世界的一切。
逆流而上的鲑鱼,遍体鳞伤,却心中无恙。因为世界不是野兽的尖牙和利爪,是河流与海洋。
写到这时,我莫名想起了朴树的《平凡之路》: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问遍整个世界
从来没得到答案
我不过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
冥冥中这是我 唯一要走的路啊
……
山和大海,你们跨过了。
我便不再奢求有第三季。
在世界拥抱你们之前,
好好拥抱这个世界吧。
James & Alyssa,我爱你们。
从头到尾一直在心疼邦尼,她从来没有感受过真的幸福。虽然知道剧情是虚构的,我还是一直想为她祈祷,希望她出来之后可以遇到真正爱她的人,不像她妈妈和那个人渣。
不过在现实中不太可能会发生,因为她已经基本丧失爱的能力了,健康的那种爱。
有些孩子往往一出生就被不合格的父母推到了穷途末路。
真正的输在起跑线上。
可就是这么残酷。从小体会过被爱感觉的人才能习得幸福的能力。
往往幸福的人会一直幸福,不幸的人会一直不幸。
前者比后者优越在,他们自尊水平高,有培养自己社交网的能力,人际关系健康,懂得主动寻找援助,也懂得自己要怎么做才能让局势好转。他们很积极,因为从小就习惯了,这是他们在正常的家庭中,在程度适中的挫折中锻炼出来的。首先从小被宠爱的女孩不会轻易被一个男人的一点欣赏冲昏头脑,单独去他家里。有自尊的女孩在发现这个男人欺骗自己还在跟别的女生在一起的话,肯定二话不说踹走他,而不是开车把别的女孩撞死把自己送到监狱。无论如何她们绝不会落到邦尼那个地步。有些女孩还真是渣男吸铁石,想做个社会调查看看她们的共性在哪。为什么会明知道是火坑,还拖着自己往里跳呢。
不幸的人很多是在心理尚未成熟的时候遭受了当时无法承受的伤害。就像树苗还没长成大树就被一阵大风折断了。其后在成长过程中一直试图解决,用麻痹自己,放逐自己甚至伤害自己的方式。
就像James目睹了母亲自杀后,把手放进油锅,其后又隔绝自己的真实感受,本质是很温暖的人,但他17岁的时候想象自己是个冷酷无情的杀手。
17岁的Alyssa则是用一种显性的叛逆和自我放逐去摆脱父母离异和继父骚扰。在收到James的那封信,遭遇人渣强奸后她开始麻痹自己了。后来甚至还稀里糊涂结了个婚。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了柯本。
解决以前的痛苦太难了,自己最近在体会,我感觉到这个过程绝不会比剧里展现的容易。
有的人死了,有的人幸运一点解脱了。
其实任何的解脱都是向内的,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就像Alyssa最后的反思,她回到那个房间,自己去感受。
这绝对是好现象,因为她不再选择麻痹自己了。
毕竟事情已经发生了,能做的只是接受它。
停止麻痹自己,发现自己的状态不对,并主动向外敞开自己,寻求心理援助,我知道Alyssa一定可以的。
第二部确实没有第一部好看,当时第一部也是熬到凌晨看完,泪流满面。有人说第二部不够丧了,不够味了,确实。
第一部更像是呈现问题,第二部是去发展它解决它。
这部剧作为一部青春剧已经有了相当的教育意义。我相信很多人会从这里得到一些启发和一些力量。
我不同意热评里打三星的那位哥说这就是一部简单的快消剧。它显然有它自己的价值。
不信拿出国内青春剧对比一下看看。我们是不是还停留在半吊子叛逆,本质还是肤浅又媚俗的,宣扬畸形价值观并且毫无意义。
这里没有针对性,不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甜蜜暴击等。
跑题了,扯回来。
第二部的主旨大概就是James说的。⬇️
于Alyssa和James他们两个,他们好幸运,没有因为自己的痛苦而推开对方,在操蛋的生活里还能好好在一起。
确实往往对一个人产生信任和依恋之后,自己内心的伤痛会慢慢解冻,会想要吐诉,然后伤口在温暖干净的环境中慢慢愈合,但这个过程非常艰难。
想想看,自己心理失衡的时候,会把所有的丑陋面展示给对方,就像Alyssa对James忍不住大喊大叫,忽冷忽热那样。
James也会受伤,会退缩,想放弃,但是他没有。
对比一下第一季那个畏畏缩缩的弱鸡和现在这个勇敢保护Alyssa的男人,简直是两个人。爱情果真让男人成熟。
但是很多情况下,不成熟的两人相爱,James代表的另一方会受伤,温暖的环境消失了,两个人愤恨分手,带着自己未解决的伤痛去找下一个人。运气好找到了,运气不好就继续在红尘里打滚或者麻麻木木碰到条件合适的就嫁了。
事实上自己的伤痛都是自己解决的,伴侣没有义务也不能帮你。
James也是独自消化掉父亲去世以及一切,转身把所有的温暖都留给Alyssa。包括最后Alyssa也是自己去面对自己的阴影。
这个道理我也是最近才懂的。伴侣的角色是灯塔而不是水手。
爱情是也许辣鸡生活中所能发生的最好的事之一了,对于失去父母的James来说也许还可以去掉之一。
爱情应当成为一束光,自己灰暗的生活全部由自己承担,但生活再糟糕,也会有好的事可以关注。
苦中作乐可能是大部分的状态。
James作为一个经过洗礼的真男人或许为我们提供了榜样。
为别人穿上婚纱,却对我的分手信倒背如流。
下定决心继续生活,却对你的危险义无反顾。
被母亲强迫学习的乖乖女做不了学霸,
精通存在主义的教授可能是人渣。
缺爱的人大多曾经犯错,因为不知道爱的模样而被渣男骗,但更可怕的,是自我欺骗。
相爱的人难免羞涩,因为恐惧不能让对方幸福而默默放手注视,但最甜蜜的,是终成眷属。
为你杀人,为你挨枪子,为你逃婚,为你私奔,和你撒下骨灰,和你共生死。
你不能亲了一个人,又对他不好。
我从没有因为见到一个人,而这样又开心又难过。
人生到最后,不过是烧成一团稀泥,骨灰撒在父母爱情开始的地方。
这个世界不需要我们这样的垃圾。 所以,去他妈的世界,我只爱你。
我是俊俊,电影/文学优质答主,连续更新优质内容已经超过800天没有断更。
仅影评内容在知乎已经超过200K赞。多次写出微信10w+和豆瓣官方转载。
看完记得点赞+关注,禁止抄袭转载。谢谢。
整季看下来,给我最大惊喜的却是第一集。这个观点想必与很多人是相反的,毕竟导演饿了观众们两年,第一集居然出现的不是万众期待的男女主角,然而在这被饿的两年间的我反复翻看了原著漫画,在大多数人觉得第一季已经足够好不希望有第二季的时候,我很期待编剧能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惊喜,毕竟某种意义上根据原作,第一季确实没有拍完。
但是实际上原作能给予发挥的地方已经非常有限了,我简单阐述一下原作结局:James逃跑的时候被打中了腿,警察中一直潜伏着的教授追随者(同样是邪教徒,性别女)带刀追杀,没想成被反杀,后面赶上来的其他警察击毙了反应过度的James,Alyssa被软禁,本作完。
值得一提的是教授的追随者,从来没有在第一季出现过,但是在原作中却是另一条重要支线,可以说是继教授死后的时间线里一直作为男女主对抗面的存在。所以面对这个从未出现的角色,我当时对第二季的推测是“一个全新脱离原著的故事”。直到Bonnie出现。
所以我由衷的佩服编剧们的才华,他们真正做到了基于原著又升华了原著,他们补全了那些在原著中一闪而过的角色的背景,解释通某些莫名其妙的桥段,真正体现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这些是原著没做到的。第一季如此,第二季也如此。
不过男女主角的感情线倒是显得有些随意起来,画外音与可有可无的对话真的没办法比的上第一季的情感那么浓烈,勉强算得上是中规中矩毕竟可改动范围真的很小,这些倒是创新部分了。
那么回到Bonnie。她的身份背景是编剧创新的,她的结局也是创新的。其实作为第二季主角她本该有更长的篇幅来描绘身世背景,但是可惜J&A的人气程度不允许她抢戏份。所以第一集在极短的的时间里压缩出来了第一季花了一整季来托出的主角的家庭情况,所以人物塑造上可能要稍微依靠一下观众的脑补能力。亲情冷漠,家庭暴力,控制过度,撒谎成性,校园暴力,小孩对大人的行为模仿等等,这些都是第一集中一闪而过、留白巧妙的地方,也是这些塑造了Bonnie暴力、扭曲、偏执的性格,所以在这些黑暗中教授给了她一点可笑的温暖,让她一步步走向深渊。幸好编剧还不算恪守原著,否则这主角团中死一个人我都想骂娘。餐馆之争那个幻想片段可以说是把我吓死了,不过换句话来说如果那个双双爆头的片段是真的,第三季可能有指望(不过没人想看就是了),同时也可能符合所有的人设逻辑(对于Bonnie扭曲的性格而言)。
【此处多说一句防杠:其实都存活下来也是很符合人设逻辑的。第一二季都只杀了一个突然冒出来的人(第一季教授、第二季旅馆店主),某种意义上都造成了杀人者的性格转变与心态变化。也由此引导出相对较好的结局】
所以我很高兴这个人物的出现,也很高兴编剧能写的这么好,既照顾了观众的情绪,又尊重了原著。最后不得不说,能活着说出“我爱你”,真是太好了。
(想祈求编剧和导演开新坑,凭他们的能力开一个长寿剧绝对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