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中国往事(2008)

中国往事(2008)

又名: Once Up A Time In China / Memoirs In China

导演: 张黎

编剧: 赵立新 刘恒

主演: 张国立 宋佳 张铮 朱雨辰 白庆琳 周恒乐 杨婷婷 吴越 侯祥 朱茵 赵立新 张志坚 沈羽倩 于彦凯 侯勇 康福震

类型: 剧情 家庭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08

集数: 42 单集片长: 46分钟 IMDb: tt12471020 豆瓣评分: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故事发生在清末江南某地。郑家和曹家因祖冤结仇几代,老死不相往来。当时大清朝摇摇欲坠,社会动荡不安。曹家二少爷曹光汉(朱雨辰 饰)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在瑞典机械师路卡斯(MartiWaIIstrom 饰)帮助下,开办了一家火柴厂,以振兴民族工业。其父曹光器(张国立 饰)却有难言之隐,妻子曹金氏(朱茵 饰)与他人通奸生下孽子耳朵(侯祥 饰),由于娘家地位显赫,加之为曹家创下辉煌家业,光器只好忍气吞声。光绪帝驾崩后,曹家逐渐落败,受郑玉松(张志坚 饰)影响,曹光汉加入了与官府作对的蓝衣会,不久身陷囹圄。期间,妻子玉楠(宋佳 饰)与路卡斯偷情怀孕,所生异种被曹老爷赐名子春,孩子出生当日,曹光汉被斩首示众。奸夫路卡斯暴毙机房,处死孽子的重仼赋予了耳朵......

演员:



影评:

  1. 中国古典戏剧中没有真正的悲剧,因为中国人本质上是乐观的。他们并非不相信命运,却是以笑脸看待无常,是谓乐知天命。生命中一切无疾而至的悲愤都被理智的务实主义所中和,而戏剧这一叙事性的艺术形式,只是不痛不痒地作为奇技淫巧,成为欲望中理想主义的表达。久而久之,这种乐观成为中国人生命中潜在的悲哀,在那个传统没落的传奇般的年代,这种乐观,成为了中国国民性中真正的悲剧因子。

        我试图猜测那个年轻的孩子为什么叫做“耳朵”。在这个偌大的、被影射为中国的曹家,很多事情都该是眼不见为净的。面对太太的红杏出墙,老爷闭上了眼睛,眼不见实,于是有了耳朵,耳听为虚,聆听是对真相的拒绝。然而正是这只耳朵,窥见了曹家太多的真实。

        引用柏杨的比喻,中国人性情的积弊汇聚到一起,好似一锅酱汤。曹家正是这一锅酱汤,时代的更新与自身的没落已然令其积重难返。中国人表达的残酷犹如他们烘云托月的绘画艺术,残酷的真相隐在堂而皇之的生活仪式背后,所有的线索明明都指向真实,却偏偏不让人看见。曹老爷在熬着一锅酱汤,其中是几千年中国文化的精髓,实际上,奉若神明的祖制精华只不过是一锅蛇虫鼠蚁。曹老爷是典型的乐观的中国人,曹家的大家长、酱汤的掌勺者,他世故、圆滑、难得糊涂而自欺欺人,蓝眼睛的曹子春出世后,墙面大的扇子面被他画满眼睛,这是对自己一生圆融处世的无奈的自嘲。

        曹老爷除了熬汤,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在屏风上画葡萄。葡萄象征着多子,表达着曹家隐讳的生殖愿望。曹家面临着一个宗法制集团最致命的危机——后继无人。大少爷光满四房妻妾,却仍旧没有一个健全的男丁;二少爷光汉是个无法脱离母体的羸弱偏执的理想主义者,他的火柴公社和炸药宛如中国社会无法实现的改革理想,他也无法为曹家延续香火,二少奶奶玉楠只能和白人私通,诞下这个象征中西文化撞击下变异而出的蓝眼混血儿。从曹家老少两代男性甚至三小姐光婷的夫婿,剧集自始至终在展示着这一命题,男性生殖力的日趋衰弱。曹家的第二代女人均无力养育男丁、而偷人养汉者偏偏生育男孩、或者阉割了丈夫,而男性的生殖力正象征了家国体制的生命,日渐式微。

        《中国往事》与《百年孤独》的神似之处是显而易见的,它们统统笼罩着一种关乎末世的深深叹息,而《中国往事》又拥有没有经历过文化衰落的西方世界所无法体味的悲哀。剧集中关于中国的隐喻,正如曹老爷熬烂了的一锅汤,体制与文化的绝对成熟与发达也就意味着衰败的开始。
  2. 终于有时间来感慨一下了~

    作为电视剧迷的我由衷的推荐《中国往事》~

    从历史剧-警匪剧-言情剧-情景喜剧-港剧-台剧-韩剧...看的电视剧比电影都多,从中也学到了好多好多道理,就算是再烂的电视剧都有它精髓的部分~

    多数历史剧都意义甚远,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最喜欢看《大明宫词》,总是在想这个人为什么这样做、而那个人为什么那样做...

    后来电视剧越拍越好,我的领悟能力也随之增长了,直到《中国往事》,我觉得她开启了我对电视剧的另一个理解的渠道...

    她比以往的电视剧更全面了,在我看来她让电视剧得到了升华~

    不仅仅是对故事情描述的生动、对人物性格刻画的细腻、对时代背景诠释的到位...

    观看《中国往事》也不仅仅是一种欣赏...而是穿梭时空般的回到了那个年代,仿佛身上所有的器官都随着她回到了过去~

    视觉...听觉...感觉...都不由自主的融到了其中...

    眼前就是那经过蒙蒙细雨抚摸后笼罩在轻纱之中别致的江南院落,幽静而凄美~

    耳边那古琴声穿过了层层迷雾从院子的另一个角落飘飘入耳,悠长而凄婉~

    一伸手仿佛就能触摸到那淡淡飘香的檀木座椅...

    就在这里隐藏着一段段让人深思的故事...演绎着一个形形色色的社会...

    看完《中国往事》并没有一种结束的感觉,总觉得还有好多好多答案需要去探索,百度贴吧里也是沸沸扬扬,大家各抒己见,褒贬不一~

    终于我也慢慢地理清了我的思路,理清了我的理解,理清了我的观念~

     

    曹光汗——因为演员的原因开始就很喜欢,但是看着看着发现不是我想的那种人,一直觉得他是神经有问题,做的好多事情真的让我很不能理解,直

             到最后我觉得我大概可以理解他了。他不正常的地方就是恋母症,因为害怕,因为在深宅大院中的压力压得他害怕,所以他认为只有母亲

             的怀抱才是最安全的。他去做火柴去制炸药,因为他想证明自己,在那个年代他在国外生活见到了从来没见过的事物,过着从来没过过的

             生活,接触着脑子里装着完全不同思想的人,他选择了这样的生活,他是那个时代进步的代表。他留洋回来后想来改变周围人水生火热的

             生活,他的思想里已经是一个现代人,但是,实际上他却是生活在那个社会动荡的混乱时期,所以,最终他的生命走向了悲剧...

    郑玉楠——因为宋佳所以很喜欢即使有些做法不是很赞同。一直认为女人的直觉会帮助自己找到幸福的另一半,所以当看到玉楠拿着光汗的照片肯定

             地说要嫁给他的那个表情时很坚定的认为他们会幸福会一起去改变那个疯狂混乱的时代。他们虽同是出身名门,又都受过西方的教

             育,并且天生一对,但是他们生错了年代,生在了那个年代。不能说玉楠的悲剧是光汗造成的,是时代造成的。如果光汗像光满那样,或

             是像路卡斯那样那么谁又去炸那个不争气的清政府呢~玉楠和光汗的悲剧有相似之处,那就是他们都接受了不属于那个时代的教育,她勇敢

             的去闯破了旧社会的那个网,去追求了自己的欲望。如果郑玉松也接受了西式教育,估计他也不会死不瞑目了~

    路卡斯——悲惨的洋人。一个与那个社会更加格格不入的个体,在他身上不仅仅是封建与自由的不容,还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别说在那个年代了就

             是在当代的中国也是不容的。在他的眼里,个体才是最重要的,看到他我才真正理解了外国所谓的人权,中国人不是没有人权,有些无知

             的中国人还在纵容着那种说法,因为他们忘掉了文化,忘掉了几千年来传下来的文化。在路卡斯的眼中,因为他自己的爱他忘记了曹家,

             曹家也算是他的恩人了,好的东西都给他,需要什么照顾的都特别周到,这也体现了中国人大气风范、以礼待人,即使在那个时期,曹家

             也没有失了礼节,这也说明了大家之所以为大家的原因。但是,在路卡斯的眼中,似乎不知道什么是报恩,不知道什么是“识大体“更

             没有中国人“朋友之妻不可欺”的观念,他永远都不能理解光汗为什么要去制炸药然后有去自首,他自然也不知道什么是大爱,之前我是

             很气氛他的,但是也不能怪他,也不能说那种自我的想法不好,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人是受拘束的,他们不理解我们委曲求全的理由,这就

             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吧,没有好和不好,只能说人各有活法,追求不同罢了~

     爱情与欲望

        玉楠从头到尾爱的都是光汗,我以为后来她爱上了路卡斯,但是看的过程当中我丝毫感觉不出他们之间那不顾一切的爱情,起初还以为是没表演

    出来直到看到最后才明白,其实玉楠在精神上一直都是爱着光汗的。但是她没抑制住自己的欲望,被光汗冷落,在那个深宅大院之中又压的人喘不过

    气来,无处释放她那青春的朝气,在这时,无拘无束的路卡斯不断地向她示爱,虽然我很不欣赏她被欲望所诱,但是可以理解。我希望她爱着光汗从

    一而终,我很高兴看到了这样的结果,玉楠死掉了休书说:“请不了,我们永远都请不了。”,光汗也在临死前明白了自己爱上了玉楠,因此我原谅

    了玉楠的不忠,但是另一方面我还是矛盾的希望她真的爱着路卡斯,如果那样就不是性的欲望了,而是爱情。但是事实却是,欲望脱离了爱情存在

    了...在我传统的思想里是无法理解的,但是有些东西是思想所预料不到的,人终究是人,是一种最高级的动物而不是神...

     

    耳朵——我很喜欢耳朵,但是同时他确实有着那个时代低级阶层的奴性,光汗所看不惯的也正是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奴性。但是他只能看到那

           么远,他生活在那样一个社会中,又没有受过外来的教育,他不知道将来会是怎样,他也想不到那么远,他所学到的就是怎样在这样的社会

           背景下在这样一个大家子中生存, 他受着委屈但也算成功了,得到了老爷的信任和对太太的原谅,起码他还好好地活下来了。在那个年代

           有牺牲品也有留下来的,革命者必然是先驱,耳朵就是那个年代留下来的代表,如果耳朵受过好的教育,我想他也是个不错的革命者。玉松

           大哥曾经说过很看好耳朵的,确实耳朵是一个有能力的人,生错了时代,受错了教育,但是他经历了该经历的,他将会是踩在先驱者肩膀上

           的后续力量。

    老爷——满宅子里的事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名副其实的老爷。貌似疯疯癫癫,其实是最明事理的,大度且豁达,很典型的读书之人,并且也很理解光

           汗的做法,但是那个年代的人毕竟有着那个年代思想的局限性,但是总的来说并不是像以往电视剧中老爷的恶毒形象,深宅大院固然恐怖,

           但是它也必然有它大的道理。

    太太——很不喜欢这个太太,很自私,满脑子都是她的儿子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也是封建的思想让她总也原谅不了自己,总让自己背着一个大包袱即

           便怎样都磨平不了那个疙瘩~

    郑玉松——爷们~就好像他自己说的,他最欣赏林冲和柴进,作为一个衣食无忧要啥有啥的人来说,能参与革命放弃一切说明他的思想境界远远的高于

              对世俗的欲望,这样的人是真正的英雄。但是我很不理解,为什么他不再来一下子把曹猛打死,作为一个革命者不应该那么粗心大意的,

              大概是故事情节的需要吧~

         

       光汗、玉楠、路卡斯之间纠缠不清的爱情与欲望,在那样的年代中挣扎着...

       老爷、太太、耳朵之间的恩恩怨怨在感情与道德间挣扎着...

       郑玉松代表的革命派与曹猛代表清政府在彼此的泥沼中挣扎着...

       光满与他的太太们在传宗接代的旧思想中挣扎着...

       

        看一部电视剧就好像在了解着这些人,时间久了,了解的深了会发现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之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每个人的错也都

    有它值得原谅的理由。贴吧上好多人沸沸扬扬的讨论,貌似爱憎分明,其实是简单草率。当不完全了解一个人时就妄自下结论那是对人的一种伤

    害...

        

       人与人之间的那点事是很难说清楚的,每个人和每个人的理解也都不尽相同。 人无完人,不能说《中国往事》是个悲剧,看到最后再回味一下我

    倒是觉得心情还蛮好的,没有过程中那么压抑,只有形形色色的人的存在才会有曲曲折折的社会,只有那些不被理解的进步青年的存在才会有我们美

    好的今天,那个时代的牺牲品成就了今天的存在...

        
  3.    08岁末,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本片。开始是觉得片子有点诡异,一直想往下挖掘片子要表达的东西。同时不得不被场景布置、意境表现,拍摄手法所惊叹——原来中国古装片也可以这样拍!!!完全与目前主流的弱智的古装片天壤之别。影片中的动作语言运用得很恰到好处,用了黑白的动的画面来代替传统的静的心理活动。场景也诠释了时下流行的混搭风格,中国古代的稳重大气,西洋的华丽奢侈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最吸引我们去看的最重要一点还是演员的精湛表演,特别是耳朵!!普通的外表,纯清的演技,让人不敢相信一个孩子会有如此般演技,或者其实是本色演出。
        鄙人词穷,加上思绪上还在整理这部戏,只是在此抒发一下感情。总之就是,此片09年必将大红!!!
  4.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已很少看国产电视剧了。《士兵突击》、《奋斗》红遍网络的时候,虽然我也饶有兴致地看完了,但觉得也就那么回事。

        文艺就像一面镜子,在娱乐放松时刻,它能照进了受众平庸的现实生活。现实感不强,镜子就不亮,受众就会在模糊中麻木,或者在无奈中走开。

        和所有中国主流文艺一样,国产剧的最大死结也是匮乏现实精神。在沉重的现实面前,要么沉默要么被禁,正是国产剧近年来遭年轻观众抛弃的根源。《士兵突击》和《奋斗》稍微有那么点现实质感,便收获热捧,也从另一面映照出了国产剧的悲哀。

        实际上,《士兵突击》和《奋斗》也回避了不少现实,至少我知道的军人和80后,都和剧中差别太大了。所以,我还在继续遗憾着,还在漫长的停播期中,期待着美剧的惊喜。

        但在2008年快要走完的时候,我很幸运地尝鲜了国产剧《中国往事》。就像几年前被禁的《走向共和》一样,导演张黎这部现实色彩浓厚的历史剧,再一次让我陷入震颤和沉思之中。

        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中国往事》深深吸引住我,也主要是因为1908年左右的人性挣扎,和百年后的当下是何其相像。湛蓝的天空下,精致的小院落,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温馨美丽。然而,所有的人都很郁闷,都在找出路,可谁也握不住命运,谁也猜不准三四年后的剧变。

        《中国往事》还未在电视台播出,就先走红网络,其优秀之处也不用我再罗嗦了。我只是有点感慨:中国人不是没能力拍出好看的电视剧,可是,为什么类似《中国往事》的剧作又如此之罕见呢?

        深夜看《中国往事》的时候,我想到了格非的小说《人面桃花》。同是清末的故事,都有回光返照般的诗意和温暖,也都有无可逃避中挣扎的女人。张黎和格非的野心一样大,都渴望用家族的故事串起百年中国命运,成就史诗般的辉煌。然而,格非的《人面桃花》系列停止于第二部,他自己也坦言可能不会有第三部了。

        格非肯定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很多探索还没有深入,他不会不想写的。我相信,格非的阻力就是现实。《人面桃花》第三部应该写改革开放时代了,格非也许在担忧:可能会把握不准时代精神内核,像余华那样毁了名声;也可能写得太现实了,根本就出版不了。

        张黎的《中国往事》也是计划拍三部,结局将同样回到今天。第一部中的探索勇气,我希望张黎一定要坚持下去。但我也还担忧,格非的困境,张黎能躲开吗?就像那部《走向共和》,激起了多少国人心中的共鸣,可免不了被删被禁的命运。如果《中国往事》拍到改革开放,张黎又该怎样拍呢?剧中的人物又该怎样重复祖辈的命运呢?

        不敢想了。一旦触及当下,所有的故事都会比历史更让令人悲伤。《中国往事》,这个剧名起得真好,大气。然而,百年的往事,还远远没有成为真正的往事。

        我会永远怀念《中国往事》的,从1908到2008。

        200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