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旅程挽歌 Элегия дороги(2001)

旅程挽歌 Элегия дороги(2001)

又名: Elegy Of A Voyage / Elegiya dorogi

导演: 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编剧: 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Alexandra Tuchinskaya

主演: 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类型: 剧情 纪录片 奇幻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俄罗斯 荷兰

上映日期: 2001-09-30

片长: 48 分钟 IMDb: tt0297101 豆瓣评分:8.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简介:這是一段由導演的思想、文字,與畫面、聲音共同碰撞激盪的旅程,在流暢中持著嚴謹的態度,充滿想像卻真切萬分。從落葉凋零到雲靄變色,從霧中風景到冰天雪地;望彌撒的虔誠、孩童受洗的認真、若有所思的傳教士、滔滔不絕的咖啡店男子……,跟隨著鏡頭的轉換,導演帶領我們冷眼旁觀、深談淺論。片尾一段在荷蘭鹿特丹博物館的眾多畫作間輕靈跳躍的戲碼,可說是《創世紀》的前身,亦是蘇古諾夫對藝術美學完美追求的呈現。

演员:



影评:

  1. 一部心灵之旅的纪录片。

    在我看来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其实可以用其中的台词来概括。

    其一,他随着一位牧师来到教堂,看到很多信仰者很虔诚,他问了牧师一个问题,但是牧师没有回答,他心想:我怀疑他是否知道答案。——这是对宗教信仰的质疑。

    其二,他在旅途的过程中,有卫兵盘查他。他很不爽:他们有什么权利细查我?——这是对国家机器,对体制的不满。

    其三,他闯入到了普通人忙碌的日常生活世界。他得出结论:对于人们来说,工作的意义大于生活。——这是对普通人的平庸生活的质询。

    其四,咖啡馆里一位陌生的年轻人向他滔滔不绝讲述自己的独特经历,最后话毕:爱,人类创造性的力量。——这是比普通人敏锐的生活状态,值得聆听。

    其五,他去了荷兰鹿特丹博物馆,认真去体会那些经典的油画场景,认为:艺术让我们重新开始。——这是对伟大人物心灵探寻的肯定。
  2. DVD信息:蓝带D5*大师珍藏系列
    收录:
    《旅程挽歌》(legiya dorogi)48min
    《休伯特.罗伯特的幸福生活》(Robert. Schastlivanya zhizn)26min
    索科洛夫访谈3段
    字幕:英、法、西、意、简、繁

    索科洛夫的片子,之前看过不少。第一部是04年上视听语言课的时候陈宇老师布置的《俄罗斯方舟》(创世纪,Russian Ark),之后收了很多碟,这也属于一个见到就买的导演。后来陆续看了《父子迷情》(Otets i syn)、《母与子》(Mat i syn)、《卑微的人生》(Smirennaya zhizn)《Last day of a rainy summer》、《Mariya》,还有一堆“挽歌”没看,包括最著名的《塔可夫斯基挽歌》。嗯其实大家都发现了,索科洛夫非常喜欢挽歌这个字。如果去他imdb的页面看看(),Elegy这个字真是多啊……当然,挽歌是西方诗歌的一种文体,这确凿无疑地在宣称自己在拍“诗电影”,从杜甫仁科到现在的一线便穿起来了……

    首先说《旅程挽歌》,本片是在法国做的后期,曾获2001年欧洲电影奖最佳纪录片提名。影片跟《俄罗斯方舟》感觉很像,恰好是在2001年拍的。索科洛夫非常迷恋自言自语的拍摄方法,影片基本都是在低照度下完成的,看着应该不是胶片作品。前一半基本是暗夜里俄罗斯的风雪,一直追问“我是谁”“我为什么会在这儿”。后一半在为《俄罗斯方舟》做练习,拍油画。索科洛夫在光学技巧上很有想法,比如《母与子》和看过片断的《遗忘列宁》,都使用了棱镜(?)造成的奇特光学效果。这部片子里拍摄油画的时候也有使用,不过主要的画面构成是水波式的流动,应该是后期做的效果。总之这不是部好看的片子,吐槽一句便是“电视散文”嗯……
    不过索科洛夫在访谈里也谈到了对19世纪画家的偏爱,以及他尝试进行的“无画面电影”。OMG,果然如此。感觉索科洛夫在这部影片中过于强调声音层面了。由他自己进行的旁白句子很美,在翻译了一道之后依然感觉如此。不知索科洛夫对德雷克·贾曼的《Blue》如何评价。
    有些段落还是很有味道的,比如雪夜波浪汹涌的黑色大海,高速公路上呼啸而过的车灯,雪片在灯光下沸腾。

    接着是《休伯特.罗伯特的幸福生活》,是俄国某博物馆的命题作文,至少中国纪录片导演不会这样拍,否则博物馆一定是不收货的。这部片子风格上很像《卑微的人生》。画家休伯特.罗伯特1833年出生,作画速度惊人,一生留下500多幅画作。索科洛夫说“他画画跟打字一样快”。基本上与《旅程挽歌》后半段的方式相同,属于“无画面电影”,声音部门被格外强调。不过在画面的呈现上加了一层流动烟雾的效果。此外应该也是在后期中做了光学特效,使油画的光影发生了变化。这部纪录片把索科洛夫在日本观看能剧的段落与油画的拍摄对切,强调了“樱花”,“古老的戏剧已经不存在了”,倒是颇有些哀愁在其中。但是间离效果非常明显。索科洛夫的奇妙之处在于他提供了一种对油画的观看方式。另外他着重之处这位画家描绘自己想象出来的景象的能力,很有意思。

    总评:
    花絮:9
    可看性:6
    艺术性:8
    参考价值:8
    感觉索科洛夫的录像拍的不如胶片,《玛利亚》是我看过他的纪录片里最好的。但是他的实验精神很值得赞叹。

    延伸阅读:
    《当代俄罗斯电影》 作者: 李芝芳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3
    P296~320:《索库洛夫:生与死的哲学思考》
  3. 原来说《坚忍的航程》中索科洛夫的镜头像个未出柜同志,那天一鼓作气把五个段落都看完了才发现导演的用心。我当时是怎么沉住气把那么多冗长的空镜头看完的?那些风雪,黑暗,无边无尽的航行,极夜的沉默,水手枯燥单调的舰艇生活,舰长的苦闷牢骚,融合在似有若无的乐声中。似乎一股无能而无所不能的力量支撑一船人完成了航行任务,水手们走了,不带走一丝风雪,而舰长忏悔了,为着他曾经的哀怨。在坚忍的航程中忏悔,是俄罗斯行走的最好方式。老索真是有个人风格的导演,就某些角度说,比墨镜王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他的配乐,通常都压缩在背景之后,不在意,也就不曾打断画面叙事,若是捕捉到那一点点游离的音符,就仿佛它存在了几个世纪,一直陪伴着航船、水手、舰旗,还有观者。他的“水平倾斜”的画面,我指的是人物都像《垂死的奴隶》那样舒展着,被镜头断章取义,颈窝和臂弯都没有暗藏任何阴影,光线如同年轮流泻在人物的身体上……这样的画面美到让人无语。在《父与子》里曾尽情地领教过。舰长那些微语,找些时间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