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包豪斯时代 Die Neue Zeit(2019)

包豪斯时代 Die Neue Zeit(2019)

又名: Bauhaus - A New Era

导演: 拉斯·克劳梅

主演: 奥古斯特·迪赫 安娜·玛丽亚·穆埃 崔娜·蒂虹 瓦莱丽·帕赫纳 路德维格.特内普特 麦克斯·胡巴赫

类型: 剧情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上映日期: 2019-08-29(德国)

集数: 6 单集片长: 45分钟 IMDb: tt10059744 豆瓣评分:8.4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本剧是ZDF电视台纪念包豪斯成立100周年的献礼之作,由Anna Maria Mühe和August Diehl领衔主演。本剧将目光投向了包豪斯在魏玛成立之初的那段时光,以Walter Gropius与女学生Dörte Helm之间的情感纠葛为切入点,展现了包豪斯立校之初风雨飘摇的那段历史,以及魏玛时期的德国风貌。

演员:



影评:

  1. 1

    包豪斯是个庞大的体系,不是教科书的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也不是一本专著就能表达的。

    在过去20年内,我看过很多包豪斯的纪录片,涵盖了大量的美术工业的门类和艺术材料。

    在这部影片当中,我们看到它的组织是社会主义的,它的内容是自由主义的,方式是激进主义的。学生都很激动。

    德国人真会拍片子,总体结构是追忆采访式的,先从格罗皮乌斯先生的花边新闻开始说起。这是普通人都关心的问题,比如他有没有睡过他的学生(第5集的主要内容)。包豪斯学校是如何建成的?格罗皮乌斯的荡妇妻子是怎么样的状态?

    但看到第3集的演讲,我们发现格罗皮乌斯强调的非政治性是多么的有远见。对学生有多么强大的影响。他说的非常直接,德国人崇尚暴力,崇尚权威。你们去参加各种政治团体,最后只能被打压,而我想你们在学校里用艺术来表达自己,让你们成为德国的未来。

    以片中的多特为代表,参与20世纪几乎所有的团体,比如达达主义,表现主义,比如社会主义,比如自由主义。而最后证明她20年时间只是一种实验而已,是一种迂回。

    而包豪斯成了永恒。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思想。

    2

    包豪斯是20世纪上半叶最大的艺术场。聚集了艺术家,才产生了能量。有点蔡元培兼容并蓄的意思,而时代也差不多。

    康定斯基。纳吉。克利。风格派。编织课。拜火教。

    不同的艺术流派和思想在学生当中竞争,寻找代言人。

  2. 非艺术专业人士, 因为前几天专门去柏林的 Berlinische Galerie 看了这个包豪斯 创立一百周年特展,结合这部剧来聊些 艺术八卦。

    Berlinische Galerie

    在柏林中心的一个类似家属区的地方,很不起眼。展馆 两层展品不多。

    Berlinische Galerie from wikipedia

    在里面有个 Bauhaus 100 特展,进门是一个放映厅,里面放映Bauhaus 早期学生的作品。不得不说很多作品很抽象 但是很有意思。不少元素,感觉在以前的黑白默片里见过。

    进门的雕塑展示

    Kunst und Handwerk > Art and craft

    Paul klee 出现了

    这里说个插曲, Mies van der Rohe, 出生在亚琛(比,荷,德 德三国交界处),也在那里上了中学和职业教育( Berufsausbildung),后来去了柏林。因为 想让自己的名字有点贵族感觉,然后加上了他妈妈的家族名字 “van der Rohe” (源于 Rohe 的意思), 怕惹恼德国贵族 “von xxx”姓的 于是用了荷兰语。 亚琛的小伙伴一定记得“mies van der Rohe” 这个站,每天上学都要经过几次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德国工匠精神*在 Bauhaus建立初期, 由 Walter Gropius 就提出了 “Kunst und Handwerk”, 艺术和手工技术的结合。 我所理解的日本工匠精神和德国工匠精神还是有点不同。亦或者我理解的日本工匠精神是以一批传统手工艺人为代表 ,秉承“ 把做的事看成有灵气的生命体” 近乎玄学 的行事方式。比如寿司之神,或者坚持使用手工编织Chirimen 的高龄匠人(这里没有对他们不敬的意思), 很少有人对这种技艺提炼成一种艺术理论和学派...虽然大家都明白这是种社会固化后内卷的现象。扯远了,我先说德国的工匠精神在这个程度上还是不一样,他们代表最年轻和最先进生产力至少在Bauhaus 所体现的技艺结合在课程上也有所体现。 剧中多多少少提到了,但是也着墨不多。

    课程设置

    核心建筑,外圈的技能有》 石匠,木工,金属,编织,色彩,玻璃,声学》再外一圈就是更融合和抽象的课程(我是外行就不多说了)

    八卦

    1. Alma : 看剧的时候听说她是马勒·古斯塔夫的遗孀, it blows my mind! 要知道 马勒的作品近十几年可以说大热, 世界的交响乐团至少有30%的时间都会演他的作品,更别说那些重要的场次。wiki了下,Alma在马勒死后嫁给了Gropius, 后来又嫁给了Werfel, 都是名人。而且看起来也不是剧里面那么一个暴躁妇人的形象

    Alma

    2. Johnnes Itten 约翰内斯·伊顿

    他和walter Gropius有分裂是真,后来回到瑞士,开创了自己的瑞士包豪斯流派,他的色彩理论很有名。剧里面的还原度很高

    Johnnes Itten

    Farbekreis 色彩圈

    这里还有个从 Johannes Itten 学来的 男士穿搭色彩哲学》(我就懒得翻译了,感兴趣的童靴可以看看)

    3. Dörte

    也是个当时有名的画家和摄影师,作为当时的女性来说,我觉得已经相当了不起了。很遗憾没有找到太多资料,但是列出来的背景资料和剧中的都比较吻合,除了那段感情线

    Dörte Helm

    剧情

    看了前两集, 女主 Dörte 来自传统中产富裕家庭,思想 新锐的Brauhaus 指导下 得到逐步解放。在男女主都有partners 的设定下,女主先对自家男朋友感到异样,到和 Gropius 跳了段舞 四目相对后。我以为又要朝着 “发现彼此才人生中最重要的人, 迅速踢掉双方伴侣 在一起,亦或者 更圣母一点,让他们的伴侣先出轨/出事为契机,相互疗伤才在一起”的老套剧情发展, 我索性不再看下去了。但是在参观完 Bauhaus 展览, Gunta,Anni, Johannes Itten 都被提到了,但是女主我倒是没找到, 带着好奇继续看下去。 和《如懿传》一样,都是对历史空白的再创作,能不能情节,感情安排合理,全靠编剧的功力了。 虽然真是资料上我去Google了没找到他们之间的任何关联,不过几段反转,情绪爆发点,到后来分道扬镳都很合情合理没有槽点。

    演员有很多眼神的特写, 你完全能感受到那种情感的暗涌,变化,递进。特别是最后几场戏: 多特在拒绝Walter后,希望和他一起奋斗,等他们更平等之后,看向他的眼神里面充满爱慕和欢乐。 但是此时的walter 完全变了,是憎恶和逃避。

    这部剧没有太多粉饰太平,比如没有因为Walter 是个名人就把他 塑造得很完美。虽然他是那个时代得开创者,相比于很多保守派男性已经是进步了。但是女人在某种程度上还是牺牲者, 需要照顾家庭,下地,做饭同时还要工作。这也正是多特听完马塞尔的一番话所害怕的,结婚后 怀孕照顾家庭的担子都理所当然地落在了女人身上,同时还要在事业上支持男性,让他们成功。而荣誉却又是属于男人们的。于是她拒绝了他的求婚,希望他们能一起开创事业,一起分享成果,等到地位逐渐平等之后再结婚。和很多错过的故事一样,Walter没看到那封信,或者晚了。也许他骨子里也是不允许女性这么违抗他的,于是他就记恨多特,直到最后也没有高抬一手,人性里面那点小阴暗被展露无遗。人无完人,这一点剧把握得很好,没有故意把一个人描绘得很完美。甚至在他和其他人的艺术争论,学校管理等一系列事务的展现上, 没有完美化他的行为。

    比较值得一看的剧,台词深度,背景还原,故事线都没有太多槽点。唯一比较遗憾的是,剧中讲了几个重要项目都没完全填坑,以及其他master的描绘太少

    Reference

  3. 这是“FIX昆仑德语字幕组”制作的第17部德剧。对字幕组感兴趣的可在文章末尾扫描二维码关注。

    这是“FIX昆仑德语字幕组”制作的第17部德剧。对字幕组感兴趣的可在文章末尾扫描二维码关注。

    德国包豪斯学校成立于1919年,后来在1933年被纳粹关闭。虽然只存在了短短14年的时间,但是对于世界建筑和艺术设计领域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说到包豪斯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这所学校的首任校长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他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也是现代主义的奠基人,早在担任校长之前就已经享誉国际。

    值得一提的是包豪斯( Bauhaus)这个校名,就是由他创造出来的,原本德语里是没有这个词汇的。

    今天推荐的德剧《包豪斯时代》,就带我们走进这所具有传奇色彩的艺术院校。

    故事开篇的时间点是在1963年,年迈的瓦尔特·格罗皮乌斯那时居住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林肯市,准备接受《名利场》杂志的访谈。

    他拥有一段漫长又成功的职业生涯,那年夏天他又推出了新的作品——高达246米的纽约泛美世界航空公司大厦。

    前来采访他的女记者斯婷纳·布兰德鲁普,同时是一位女权活动家。她专门写了一本书籍,呼吁女性追求平等的权利。

    她先是肯定了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然后便直接开门见山,毫不客气的质疑包豪斯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现象。

    包豪斯学校虽然为艺术的进步做出了贡献,但也引发了很多的争议。

    比如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创办的这所学校,为女性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然而大多数女学生并没有得到和男学生同样的待遇。

    女记者接着说起了德特·赫尔姆的女儿,她可是提供了很多关于包豪斯学校的内幕。

    德特·赫尔姆是一位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家庭的犹太人,曾在包豪斯学校就读。

    她在去往包豪斯学校的列车上,遇到了同样前去求学的贡塔·施特策尔。

    于是,一段同窗友谊就此开始了。

    德特和贡塔这两个角色,代表着那个时代在包豪斯学习的进步女性。

    包豪斯学校刚成立的那一年,也是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初次见到德特·赫尔姆的时候。

    刚开始回忆的时候,特意用了黑白画面。

    黑白风格正是大家对于包豪斯的固有认知,就在老年瓦尔特强调包豪斯同样重视色彩之后,画面重新恢复成了彩色。

    这个细节比较有意思,当你对一件事或者一个人产生刻板印象的同时,也错失了探索真相和本质的机会。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当年刚刚担任校长的职务,便在开学典礼上表示自己将全力支持激进派艺术。

    为了摆脱传统的学院式教育,他特意请来一些激进派的艺术家来包豪斯任教。

    虽然此举是对建筑设计思维模式上的一种创新,但是也让原本坚持魏玛古典艺术传统的保守派无法接受。

    校长瓦尔特此时面对的除了政治层面的阻力,还有来自上流精英阶层和新闻媒体的攻击。

    新来的辅导员约翰内斯·伊顿,强制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由他执教的学前课程。

    不管是新来的还是上学期已经就读的学生,都需要通过半年的试读期,这引发了一些学生不满的情绪。

    就连学生家长,比如德特·赫尔姆的父亲,都对这个辅导员意见不小。

    辅导员的学前课程既重视基本技能,又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尝试去释放自我,激发内心丰富的想象力。

    不过,校长和辅导员别具一格的教育方式,却令部分出身高贵的学生难以理解。

    有人认为去室外捡垃圾获取原材料的做法很低级,一点都没有高端艺术学院的样子,倒像是一个野蛮生长的托儿所。

    虽然课程看上去比较轻松,但辅导员对于学生的要求相当严格。

    他曾当面批评德特·赫尔姆没有创造性,只知道一味的模仿,不懂得去抓事物的本质。

    回想剧集开头的一幕,校长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在参加一战期间,特意向相关部门发送电报,申请接管这所美术学院。

    这个重要消息明显和战情无关,发报的士兵也是感到莫名其妙。

    他当时之所以会发出那个奇怪的命令,是因为突然遗憾自己并没有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

    不料这个突如其来的决定,之后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如今他的抱负和理想,某种程度上已经实现了。

    包豪斯的设计风格和理念已经启发了一代又一代建筑师,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不过,引领着艺术潮流的包豪斯,也难以抵抗时代的局限性,这点主要体现在对于女性的认知。

    包括校长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在内的管理人员,都对女性的能力存在偏见。

    他们认为女性不适合从事建筑等行业,甚至只允许女学生学习纺织等和家庭事务相关的课程,这并不符合学校最初所承诺的男女平等。

    虽然当时整个社会普遍存在对于女性的歧视和偏见,但是包豪斯女孩绝不认输。

    她们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艺术领域同样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正如1930年的一篇文章报道中所说的那样:

    “包豪斯女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且无论如何都会成功,任何人或事都无法阻止她们。”

    今年是包豪斯成立的100周年,那些曾经被低估的女性艺术家不应该被遗忘。

  4. 这部剧,恰好是我喜欢的两种类型的融合,一是女性想象觉醒和成长,全剧是以德特的个人成长作为切入点;二是展现特定时期社会风貌,这一段我以前从未知晓的历史,关于艺术,初建学校他们想表达的精神,他们的风华正茂,似乎每个人都充满活力又有才华,还有该死的魅力。

    尤其是格罗皮乌斯,这个男人的一举(颦)一动(笑),都在牵动我的目光,蛊惑人心。当两个人第一次跳舞时,我以为这要开始讲一段师生禁忌之恋了,但是编剧克制住了,整部剧都极为克制,克制的只有那一吻,那一晚,但足够了,足够情深,足够难忘。

    记者给他展现德特后来的画时,他的每一句话都在维护她,而且记者走后,他再次去看那画时的笑容,那种宠溺的笑,让我觉得如果可以,他很想维护她一辈子,任她在艺术的世界自由自在。

    但最后人性的真实亦让我猛然清醒,他自私他冷漠,他做了更加现实的选择,而且为了让自己更好受一些,他希望德特永远不要出现在他面前。我想那一刻,他以为自己可以释怀,但最后回到卧室,这个更为私密的空间时,墙上的那幅画告诉我,他一辈子也无法释怀。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他中间应该去了德绍,但回来之后,他的晚年却选择一直呆在这个德特曾经参与建筑的房子里,虽然对他的妻子来说,这或许是新婚的房间,但对格罗皮乌斯来说,还有另一层意义。(写的最后一点,忍不住想吐槽一句渣男哈哈哈,但这个渣男去有着该死的魅力,让人难以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