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冬之光 / 领圣体者 / Winter Light / The Communicants
导演: 英格玛·伯格曼
编剧: 英格玛·伯格曼
主演: 古纳尔·布约恩施特兰德 马克斯·冯·叙多夫 英格丽·图林 古内尔·林德布洛姆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瑞典
上映日期: 1963-02-11(瑞典)
片长: 81分钟 IMDb: tt0057358 豆瓣评分:8.2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祈祷时的基督徒肯定希望天主能俯听祷告并有所回应。毕竟耶稣曾亲口承诺:“你们求,必要给你们;你们找,必要找着;你们敲,必要给你们开,因为凡是求的,就必得到……”(玛窦福音7:7-8)然而有的时候,任凭我们苦苦哀求,内心的愿望也未必能实现,天主有时甚至会毫无反应。
毫无回应的祈祷是基督徒生活中必然要面临的问题,宗徒雅各伯对此的反思是:“你们得不到,是因为你们不求;你们求而不得,是因为你们求的不当,想要浪费在你们的淫乐中。”(雅各伯书4:2-3)这里的“淫”字当作广义的理解,就好像在“淫雨”和“侵淫”中一样:不要把过分的欲望包装成祈祷,妄图博得天主垂怜。
因此,受过一定教育的基督徒都知道,如果自己罹患晚期癌症,与其向天主祈祷康复,不如请求他在治疗和死亡的过程中给予自己平静面对一切的勇气,帮助自己参透病痛与死亡的意义。那些将自己的康复归因于祈祷的人将会面临一些无法回答的问题:那些祈祷康复而死去的人,难道他们不值得天主同情吗?如果康复之后恶疾复发,难道能说天主在开玩笑吗?
可问题在于,求而不得的情况并不局限于患病之人,更不是只有身处绝境者才会面临的困境。有时,我们的祈求并无任何过分之处,但依然得不到任何回应。俗话“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天主不回应,抑或说用沉默来回应我们的祈求,没有什么能比这更能动摇信仰、摧毁信仰。《冬日之光》中的路德宗牧师托马斯所面临的,正是这种令人恐怖的沉默。天主的沉默(汉语字幕译为“上帝的沉默”)使得他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疑惑,让他变成了一个软弱无力的可怜人。他既不能帮助精神崩溃的渔夫,也不能直面自己的(前)情人玛尔塔。据他自己交代,沉默第一次打击到他是西班牙内战时,那时他在远航的船上为瑞典渔夫服务。尽管电影里没有明说,但很有可能是在无神论共和派和天主教保守派的相互残杀中,他第一次领略到了天主的沉默。大批教堂被毁,神父被杀,天主为什么没有反应?天主教徒借天主之名滥杀无辜,天主怎么能无动于衷?对于长期和平而富裕的瑞典,想要在国内找到这种天主默然的情况并不容易:诱发渔夫精神问题的,也是当时远东某国的核扩散危机。
但无论发现天主沉默的场景是远方的杀伐,还是个人内心的挣扎,最终引发的都是信仰的疑惑,动摇,甚至毁灭。当托马斯与渔夫交谈结束,他从牧师办公室里冲了出来,在玛尔塔的怀里大喊:“我自由了!”如果天主并不存在,那祈祷没有回应就很正常了:对着空气说话,回应你的只有沉默。对于基督徒而言,认识到这一点的过程十分痛苦(渔夫没有经受住,自杀了),但承认自己的信仰全是虚空实际上是一种自我解放的过程——至少在一些无神论者看来是这样的。
但伯格曼显然不是这样简单的无神论者。伯格曼的父亲埃里克是瑞典著名的神职人员,曾任瑞典宫廷的专职牧师。拍摄《冬日之光》前,父子二人走访了乌普兰乡间的许多教堂。伯格曼深知,承认天主不存在不能化解人的精神危机,高喊过自由之后,托马斯依然无力面对渔夫的遗体和遗孀,依然无法接受恋人的情感。实际上,他用最恶毒的语言回绝了她。
承认自己信仰崩溃的托马斯依然需要去另一个教堂,而这个教堂里除了他、玛尔塔、管风琴师、残疾的帮手之外,并没有人来参加礼拜。(上午那场礼拜参加者也是寥寥无几,这多少表明信仰在这个基督教国家正在迅速消失。)在准备礼拜时,残疾的帮手与牧师分享了他最近看《玛窦福音》的心得,耶稣被捕之前祈祷,发现他的门徒全都在熟睡,他被捕后,他们一哄而散,而他最心爱的门徒居然还不肯认他。当他受难被钉上十字架后,他也会无助地大喊:“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什么舍弃了我?”然而天主用沉默回应了他。托马斯似乎受到了启发,毅然决定在没有人参加的情况下依然要进行礼拜,因为他意识到,哪怕是耶稣基督,贵为天主之子的救世主,也会面临天主的沉默。教堂里没人确实会让人对信仰产生怀疑,但是学会与怀疑共存,正是耶稣为我们做的榜样。
学会接受沉默,将其视为信仰的一部分,是每一个有信仰的人必修课。如果我们知道天主必然会沉默,或是必然会回应,那这种确信无疑的事情就不再是信仰,而是科学,或是其他别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