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特别响,非常近 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2011)

特别响,非常近 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2011)

又名: 心灵钥匙(台) / 响在耳边 近在眼前(港) / 忒响,贼近(豆友译名) / 咫尺浩劫 / Extremely Loud & Incredibly Close

导演: 史蒂芬·戴德利

编剧: 埃里克·罗思

主演: 桑德拉·布洛克 汤姆·汉克斯 马克斯·冯·叙多夫 约翰·古德曼 维奥拉·戴维斯 杰弗里·怀特 托马斯·豪恩

类型: 剧情 悬疑 家庭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11-12-25(美国点映) 2012-01-20(美国)

片长: 129分钟 IMDb: tt0477302 豆瓣评分:7.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九岁男孩奥斯卡·史埃尔(托马斯·豪恩 Thomas Horn饰)的父亲(汤姆·汉克斯 Tom Hanks饰)在911事故中丧生,在他幼小的内心中留下了阴影。无意间奥斯卡发现了一封写着“布莱克”的信封和一把钥匙。奥斯卡认为这是父亲给他留下的寻找线索,钥匙背后一定隐藏着什么 秘密。奥斯卡把这一秘密告诉了不会说话的老爷爷(马克斯·冯·西多 Max von Sydow饰)。此后的每个周末,奥斯卡开始在五个城区里寻找姓“布莱克”的人。父亲生前跟奥斯卡一起规划了寻找第六城区的“侦查探险”游戏,告诉奥斯卡:不要停止寻找。

演员:



影评:

  1. 自从特别响出来之后,美国影评界无论是职业联盟还是业余联盟都在对这片子进行惨无人道的口诛笔伐。IMDB 6.4,烂番茄45,Metascore 4.6……几乎被整个评论界完全否定了。而他们的论点也几乎相当一致:Daldry不过是个外人,不过是拿9•11的伤痛来骗钱骗奖骗名声骗眼泪,而且技术还无比拙劣,根本就没触及到9•11精神的核心。

    9•11过去已十余年,一向金钱嗅觉敏锐的好莱坞在这上面却鲜有建树。不然就是华氏911这样嘲讽性的反战题材,不然就是板着脸严肃地给你放纪录片。我觉得这种现象跟美国人在这个问题上深沉的伤痛是分不开的。没有人有这个自信能够把这个题材拍好,或者更准确的说,没人能有这个自信把这个题材拍到完美。平常意义上来说,很多好导演能把这个题材拍到好,但是倘若留下了哪怕一点点把柄,就恐怕一定会触到某些“深受创伤”的美国人,而他们一定会跳起来用最激烈的话打击你,而他们因为他们的身份也会得到最强烈的同情和支持。于是刹那间你就变成了赚美国人民苦难钱的混蛋,变成全国上下人人得而诛之的对象。

    这便是特别响目前困境的实质。说实话这种潮流的结果就是没有任何人能够拍这部片子:没经历过9•11的人自然没资格,因为你们无法理解我们的伤痛;经历过9•11的人,要不就还在伤痛里无法工作,而挺过来了的人,也没有资格拍,因为这么快就挺过来了说明你们根本就没体会到最深刻的伤痛。

    特别响绝对是部好片子。Daldry的摄影和叙事手法都细腻流畅,诸位演员都诚意十足地做到了最好,连我一向不太待见的Hanks在他不多的戏份里也真正让我见识到了影帝的风采。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好故事,它深沉它柔和,它散发着和九月那天的漫天尘土不同的明亮色彩。原著是亲历9•11的孩子来旁白故事,Daldry就小心翼翼地把整个片子几乎都用孩子的视角来表现,而且做的真实且滴水不漏。倘若不是因为这个敏感的题材,没有人会说它是感情诈骗谄媚学院,但既然触了雷区,影评人什么表现手法都不管你了,大把的烂番茄就往你脸上扔。

    确实,9•11对于美国来说,是一场千年都不会被忘记的历史。对于千千万万个家庭来说,9•11是一场永远都无法愈合的伤痛,它痛得那么深那么真,痛到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人都无法理解的程度,就像Oskar在片中不停地强调的那样:You wouldn’t understand. 可能对于这些人来说,特别响的确是一个可耻的令人愤怒的作秀,它的确打出一张令人最不齿的牌。但是另外一个事实是,这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少数。

    我不管9•11到底给美国人带来了多大的挫败感和耻辱感,我也不想假惺惺地去说什么我理解你的痛苦之类的屁话,因为我不理解,我也永远不可能理解。而和我一样的,世界上还有几十亿号人,都是这场悲剧的旁观者。的确我们都看到了双塔倒塌的那一瞬,的确我们都看到了在灰尘和血污中挣扎着哭喊着的纽约人,的确在那一刻我们的心都揪紧了——但这些都仅限于“那一刻”。可能我的立场很明确——这是恐怖主义的暴行,纽约人是值得敬佩的,也需要我们最大的支持——而不像我们这几十亿号人里还有在散布阴谋论的那些一样,但我无法虚伪地说什么我能苦人所苦,我会将这份灾难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上。我可能在没人提到的时候根本想不到9•11这码事,我继续过着我庸常平淡的生活,充满欢乐,没有创伤。

    而特别响的意义,在于给这个健忘的我,这个无法去感同身受那些废墟和尸体的我,一个更亲切的方式来领会这场灾难。那些真实的记录,的确给我造成了震惊;那些对当事人的真实的采访,也深深地动摇了我的心灵。但我还是需要一个故事,一个完整的故事,从头到尾地,能让我带入角色地,牵着我的手从十一年前的九月十一号开始,走过“他”也是“我”的几天,几周,几个月乃至几年,无论他痊愈与否。这可能不是9•11里最凄惨的故事,而我确信我不需要也无法接受那种猛药,因为我无法在我平庸的生命中找到任何相似的能够让我产生投射的东西。

    相比那些刻骨铭心的悲剧,特别响的一点一滴,都更能让大部分人产生共鸣。可能在生命中失去了一些重要的人,也为之奋斗过想要记住,也最终接受了——孩子高于常人的痊愈力其实把9•11的苦难中和到了一个常人能够接受的程度,能够让我们泛着泪花地看下去,能够产生共鸣并记住这种共鸣,这就够了。

    而我无法理解的是影评人的愤怒。真正还在伤痛里的人,是没有力气站出来用最大的音量,且换着花样,炫耀着词汇,堆砌着修辞,编织着句法骂人的。而偏偏是这些影评人挟9•11受害者自重,以为受害者发出良心的声音自居,拒绝去看相关题材电影里任何值得肯定的部分,一味闭着眼睛疯狂地摇着头说“我不看我不看我不看!”可是那个九岁的孩子Oskar Schell已经走出来了,也有千万个9•11受害者已经走出来了,可能也会有些受害者在看了特别响恸哭一场后走出来了,将来时间也会抚平治愈它能做到的一切——而你们这些影评人,明明也走出来了,却在高贵冷艳个什么劲呢。
  2. 这孩子有很明显的艾斯伯格症症状,别再说什么疯子,自私了行不行!先去wiki上查一查好伐!你们以为那个随身带着的铃鼓是干嘛用的啊!说话打节拍吗!
    对于藏起答录机这个行为,孩子的意图很明显是为了掩盖自己没有接第六通电话的事,他把没有接电话和父亲的死联系在一起,认为这是自己的错。(儿童时期很容易这样归因)
    另外,为什么母亲要去提前拜访,就是因为孩子的那句话,他说他宁愿自己是他妈妈,代替他父亲去死。这种情感的流露来源于他执着于父亲对自己的教养和关爱方式,却忽略了母亲最本能最温柔的爱。所以这个故事也是小男孩学会认同自己的母亲的过程。
    总之实在看不下去了,你们希望孩子个个死了亲人之后都坚忍顽强说话软糯得体或者哭晕过去,这才叫催泪,那我只能说,慢慢意淫吧。
  3. 哦,鬼子又来卖概念了。美国的第九区(51区)、日本11区,现在冒出了第六区?


    纽约有5大区(5 Boroughs),分别是曼哈顿、皇后、布朗克斯、布鲁克林和斯塔滕岛区。那么有意思的, 我刚刚谷歌了一下,有人问纽约的第六个区在哪儿。

    ================
    Oskar在一开始就自述了一大段,在00:03:51处他说——寻找第六区是最大的一次挑战。而在片尾01:58:30,Oskar终于找到父亲留给他的字条,上面写有——你证明了第六区的存在。那么纵观全片,第六区不是真实存在,至少不是钢筋混凝灌注的城市区域。他是精神层面的一个层次,好比我们的“世外桃源”。

    看来不得不说到911,奥巴马说过,911带来创伤、毁灭和充满伤痛的回忆,同时给美国和美国人民一个机会实现前所未有的团结。Oskar走的路几乎遍及纽约大部分区域,人们有冷淡、抵制、排斥等一系列反应,就连联系他和blue vase的Abby Black,初见时也没给好脸色看。这里有一个对比,第一次见Abby Black时她在和丈夫吵架,而结尾处收到Oskar的信是两人分明已重归于好。挂着钥匙满城跑的Oskar找到自己谜题的谜底时,也让周遭受他影响的人感到日子愈加美好。这是否就是钥匙终究寻找到的锁?片子没有给出William Black从他父亲那里究竟得到了什么。但这不重要,物质的馈赠怎能比得上遇到一个执着追随父亲留下的谜题(他认为找到谜底就能离父亲更近)并和他有一样遭遇的孩子更来得有意义?——这一过程本身就是自我发现,并自我实现。

    Oskar失去了父亲,却重新得到了祖父和母亲(说重新得到也是精神方面的认同,母亲尤是)。

    ——是否就好比美国人失去了双子塔,却重新审视自己并得到更多相互抚慰的亲邻。期间也有彷徨、懵懂、泄气、发疯、做过傻事也做过蠢事,但最终不还是走出精神困境了吗?Oskar是否就是美国的象征?独立、霸道、专横、经历过萧条和滞涨,但最终也会像Oskar一样有看到希望?

    ——“哭泣可能会持续一夜,但欢乐会在明早到来。”

    ——是一个该let it go的时刻了,一开始的不愿放手、偏执、仇视等一切都是该放手的时候了。

    所以说或者,第六区就是每个美国人(或纽约人)在经历过灾难洗礼、摸爬滚打后,重新审视自己而获得的心灵的希望之所。


    钥匙的另一端就是奇迹。


    有人说讨厌他疯癫的样子,个人觉得他不疯癫,只是偏执,但从一开始我们就能看出这小子不是一般嬉笑打闹的9岁小学生。或者他多多少少有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以下称AS. 临床上AS患者表现是什么?借用维基来看:社交困难、沟通困难【和母亲】、固执、兴趣狭隘、重复特定的行为、情绪不稳定。又或者——离群、孤立,往往以异常及奇怪的举动去接触别人,自我为中心【咆哮、大半夜逼祖母用对讲机和自己交谈】,喋喋不休地向听众“演说”(通常对成人)【和爷爷】内容是关于他的嗜好或与众不同的狭窄话题【吵闹地、信息过量地、细节地说明他和472个姓Black的人接触】;表现对交朋友和与别人见面的兴趣,但这样的愿望却常因为他们笨拙的交往技巧和不明白别人感受【对Abby Black说我能吻你吗,以及强制拍照】(如厌倦、急于离开、需要隐私)导致交往失败。我不敢说他是否真的有AS,但至少有这样的性格。对于Oskar,本人的感受很简单,他长大或许能当哲学家。

    有一段半夜他站在母亲床头,强迫母亲说他死了之后不要埋,这时已经触及哲学的终极话题——生与死。每个人都要死,每个人都逃不过厄运降临。母亲以哄小孩的方式说你不会死,你能活很久,这种东西谁又说得准呢?Oskar这里似乎能看透生死,理智地看待死?父亲的墓里不过是一个空盒子,他已经开始思索意义这种东西而不是表象的满足。呼应了小说的主题之一——死亡。



    PS 有人吐槽片名,根据Jonathan Safran Foer同名小说改编,片名也是书名……

    PPS 整片看完我没哭,我也不知道为毛要哭,哭不是卖点,哭也不是拍片目的,当然如果你亲身经历过911或者失去亲人触景生情可以理解。但为哭而看不如看苦菜花,整体导向是放下并重新启程,let it go是主题,那么一个怂孩子都放下过往,重新开始生活,你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4. 一流的剧本,一流的表演,而且不管影评人怎么尖嘴毒舌地说导演在近乎剥削般地操纵观众的情感——Stephen Daldry成功了,他会让你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地流泪,直到你双眼干涩浑身无力头昏眼花。这是一部关于失去的电影,与其说感动我们的是电影,不如说感动我们的是失去,寻找,以及那跨越恐惧的纵身一跃。再一次,也许有人不喜欢这种“藉由元素堆砌所制造的眼泪”,但是电影难道不是移情的艺术?为什么引发“思考”的电影就是好电影,而触动“情感”的就是老套煽情片呢?评论界一贯的精英主义态度其实毫无头绪、也毫无民主可言。当然,负面的声音很大一部分也出自于“911电影反感症”,有些影评人自己在精神上都没有迈过911这个坎儿,Extremely Loud这样的电影自然会成为刀下之鬼。

    反正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平时是摸着大媒体影评的石头过河,那么……well,小心点,这次可别像故事里的小马一样踏错了步子。

    关于表演:演Oskar的小演员Thomas Horn简直就是为镜头而生,Oskar这个角色比普通的小可爱、小机灵要难把握得多,但是他的表现成熟而经得起推敲。Sandra Bullock在沉寂一段时间之后的又一次精彩表现,那位沉默、坚强而温情的母亲几乎每场戏都动人心弦;Tom Hanks、Viola Davis、Jeffrey Wright和Max von Sydow都戏份不多,但都光彩夺目,尤其是Wright最后的自白真真让人心碎。这种电影有了强大的卡司就算是抓到了一手好牌,打得好打不好最终都是会赢的。

    这部电影并不那么想要告诉你很多东西,它只是在透过并不复杂的剧情不停地重复同一句话:我们一直在寻找那个属于我们的谜题的谜底,但一路上我们找到的都是别人的故事,解开的都是别人的谜,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重要的不是谜底,而是寻找路上的喜怒哀乐,那些我们找到了的东西。

    每个人都有一把钥匙,但这把钥匙开的却永远不是自己的锁。但是你要明白,当你的钥匙找到主人,你心中的锁也就解开了。

    以及,最重要的不是挽留,而是放手。

    Someone who doesn't believe in miracles ends up taking a leap of faith...

    Because there's something so 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

    To our he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