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二分之一的魔法 / 魔法环游记 / 勇往直前 / 觅法奇程 / ½的魔法 / 向前
导演: 丹·斯坎隆
主演: 汤姆·赫兰德 克里斯·帕拉特 茱莉亚·路易斯-德瑞弗斯 奥克塔维亚·斯宾瑟 梅尔·罗德里格斯 凯尔·柏海莫 丽娜·维特 黄阿丽 格蕾·德丽斯勒 崔茜·尤玛 维尔摩·瓦尔德拉玛 乔治·普萨拉 约翰·拉森贝格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20-08-19(中国大陆) 2020-02-21(柏林电影节) 2020-03-06(美国)
片长: 102分钟 IMDb: tt7146812 豆瓣评分:7.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1.《心灵奇旅》彩蛋(5分58秒处)
正如《玩具总动员4》中出现了《1/2的魔法》伊恩哥哥爱车车身的飞马图案,《1/2的魔法》里也埋下了下一部皮克斯电影的信息。
在主角伊恩家中,堆放着许多唱片,其中在最外面的是一张名为“dorothea williams”的唱片,这是导演为皮克斯今年上映另一部动画电影——《心灵奇旅》埋下的彩蛋,电影里头有一位爵士乐演奏者的名字就叫做dorothea williams。
2.“披萨星球”外卖车(24分15秒处)
在收费站右侧出现了几乎所有皮克斯动画电影中都会出现的“披萨星球”外卖车。
3.皮克斯球(27分58秒)
俩兄弟推开酒馆大门的一瞬间,墙壁上方出现了一个带有皮克斯球(luxo ball)图案的盾牌。
这同样也是皮克斯动画电影中的常驻彩蛋,最早可以追溯到1986年皮克斯制作的动画短片《顽皮跳跳灯》。
4.来自《寻梦环游记》的神兽(28分17秒处)
左上方架子放着一只《寻梦环游记》里的神兽爱波瑞吉。
5.《料理鼠王》彩蛋(28分42秒处)
右侧厨房正在做饭的两位厨师之一,是《料理鼠王》中的小老鼠雷米。
6.米奇的巫师帽(28分56秒处)
酒馆里的侍者被要求戴上《幻想曲》(1940)中迪士尼吉祥物米奇的巫师帽。
7.《玩具总动员4》的汉堡店(42分04秒处)
加油站便利店柜台的杯子上出现了《玩具总动员4》里的汉堡店商标。
8.《头脑特工队》的口香糖(42分36秒处)
小精灵从商店货架上拿了一盒《头脑特工队》洗脑广告歌的口香糖“TripleDent”
9.A113 (91分26秒处)
警察的对讲机带出了几乎每一部皮克斯电影都会埋下的“A113”彩蛋
注:皮克斯工作室的员工大多数毕业于加州艺术学院(该校同时也是由迪士尼创始人华特·迪士尼投资成立 ),A113是校内一间供动画和美术设计专业上课的教室号码,许多人都曾在那里听过课,意义非凡,所以就在电影里埋下彩蛋纪念,如今也成为了皮克斯电影最著名的标识之一。
——你要相信,这个1/2的世界里,有人在百分百地爱着你。
我非常喜欢“1/2的魔法”这个翻译,影片中的一切似乎都在围绕着1/2讲述:被“回魂”的父亲只有半个身体、魔法的基因天赋在兄弟间只有50%的几率,父亲病逝后只剩一半的“双亲”,母亲的男朋友只能算个“半吊子”老爸替代品,以及这个世界对于魔法停留在“噱头”层面的半信半疑……
最妙的是,皮克斯这一次玩了个骑在墙头上讲故事的把戏,一半墙里、一半墙外——以为是要讲孝子寻父记,竟然是在说上阵亲兄弟。
中二病哥哥,一把年纪看似不着调地活在游戏卡牌传说中的世界,连一向纵容她的母亲,都忍不住悄声吐槽“他待业的时间也太长了”;特立独行、不顾他人眼光到迟钝的程度,甚至踏入弟弟所在半径20米就会触发羞耻警报,Ian为了避免哥哥出现的尴尬,甚至放弃请同学们参加自己的成人礼派对。
可是,我们或许都和Ian一样未曾想过,即使是这样不在意他人看法、活在精神世界里自得其乐的人,也会受到伤害——当那个需要说实话的变身魔法因Ian的谎言失效的时候,意识到在亲爱的弟弟眼中竟是“麻烦精”的哥哥,第一次变得沉默而沮丧,因为一直以来,聪明的弟弟可是他的骄傲啊。
我们或许也都和Ian一样,认为哥哥对游戏书和魔法传说的执念,是多么荒诞不经——明明有通达的高速公路,为什么要凭直觉走一条绕远又危险的路?明明两个没有探险经验的青少年、要在时限内照顾着“爸爸”找到宝石,已经是泥菩萨过江,为什么还要和暴走族发生无谓的争执?我们甚至和Ian一样,没有意识到这层有色眼镜的存在。
可是,事实往往和我们以为的,是多么地不同:乐天派的哥哥其实有着连Ian都不知道的第四段关于父亲的记忆:因为害怕失去所以未能与父亲好好告别。所以他才会努力变成无所畏惧的样子,我们无从知道哥哥曾经经历了怎样艰难的挣扎,才穿越了对父亲的愧悔和思念、穿越了周围人的不解和嘲笑,成为今天这个看起来百毒不侵的豪横青年。
当哥哥一路上安慰和鼓励不相信自己和魔法的Ian时、当哥哥因为(被误会)指错路而承受Ian责难时,有多难过,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当Ian负气拖着父亲的下半截离开时,哥哥没有辩解“那也是我的爸爸”,一定是因为无比温柔深沉的爱。
成为雄狮者,必因身后有需守护之珍宝。
好在,弟弟唯一的那次相信,使他们利用哥哥的“游戏知识”找到了对的方向;最终,哥哥获得了弟弟的认同,也得到第二次机会,在抱憾16年后,与父亲在余晖下认真告别。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兄弟合心,其利断金。
最令我泪目的两个瞬间是:Ian举着写有to-do list的笔记本时突然的觉悟——原来他与想象中的父亲要一起做的每件事,最最看不起的哥哥曾全数慷慨地赠予自己;以及面对父亲即将出现、却需要有人去阻挡巨龙时,兄弟之间的互让——“尽管我背负着没能与父亲道别的遗憾,但我这一路坎坷,满心满意都是想让弟弟见一次素未谋面的父亲”、“我从未拥有过父亲,但我一直拥有你,所以就由你去同他告别吧”。
正是这藏在父子情身后的兄弟爱,于不经意间,在你我的心上,轻敲开一丝细微的罅隙,然后猝不及防,突然热热地灌满了整个心房。
或许我们和Ian一样,得到的都是看似不完美的爱:
跟着健身节目却总是慢半拍的中年老妈,每个早上在你眼前扭来扭曲,萝卜腿撑着的水桶腰却一厘米都没变瘦过;嘴上说着祝你成年快乐,却总是用令人肉麻的招呼方式、如同对待幼儿般对待你;似乎自带“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强大技能点,连珠炮似的问题,句句都是你不想提起的,根本不了解你在自己社交圈的尴尬处境。还有她对大儿子的纵容,那么显而易见的耍智障,她却从来都不喝止……这种“嘈杂三连”简直让每个普通的早上都令人心累。
然而也是这样的老妈,一路冒险追随儿子的足迹,与传说中的凶兽做旅伴,最后跳着健身操步伐只身举剑战巨龙。
缺席了孩子们整个童年与少年时代的父亲,是心中永远的伤痕。但他的智慧、幽默而勇敢,却成为指引儿子向前的明灯。老校友经过十几年犹记得他“非常自信”,让Ian在笔记本上坚定地写下“成为爸爸那样的人”;母亲却知道,父亲也曾经胆怯不坚定,经历过时光才找到真正的自己,这更为同样胆怯的Ian增添了改变的信心。父亲留下的电话录音,是抚慰Ian思念之情的暖茶;父亲品位堪忧的紫色袜子,竟成了父子相认的凭据;而父亲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是坚定地相信,即使是凭借已无人相信的魔法、即使要经历16年的等待,终会有再见的一日。
或许成长就意味着接受这个世界中,种种如同1/2的魔法一样的不完美:
代表着圣洁与梦幻的独角兽,却如脏兮兮的流浪猫般,翻垃圾桶觅食,令人大跌眼镜;本应存在于传说中的龙,却如同宠物狗般被家庭豢养,胆小而无脑,除了乱喷火苗和偷吃早餐之外什么本事也没有;飞马本是传说中载着英雄四处征战的神兽,在这里却变成颜色恶俗、关键时刻不是没油就是点火不灵的破车;就连父亲留下的“珍贵”礼物,也是一个粗粝不堪、两次扎了兄弟俩手的木头棍子……特别是母亲那个自来熟的“男朋友”,自以为幽默的谐音梗,殊不知是两个继子嘲笑的对象;硕大笨重的马身,简直与家里的一切格格不入……不知道妈妈喜欢他什么,难道她已经把爸爸忘记了吗?
本应美好的一切,似乎老早就已跌落神坛。
可是,或许人生本就没有什么“本应”的事——你就是你的命运,你的选择就是你的人生。
当你一往无前,曾经嫌弃的破车那一瞬间或许真的化身飞马,在上世纪的流行金曲中、以飘飞的罚单做双翼,冲向悬崖巨石,就连被捡回留念的仅存车灯,也在被巨龙追逐的时候,成为救人一命的“宝石”。
当你孤注一掷,一根曾令人手痛的木刺,也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看似漫不经心的闲笔,却成为九死一生时,化作强大魔杖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你解开心结,就会发现与这个家庭格格不入的半人马,或许只是在你心里格格不入——他的笑话也许不是真的好笑,但与母亲一起为孩子们担忧、只身一人冲向死亡之谷寻找离家的孩子们的心却真的。当父亲再也无法守护这个家,恰恰是这个令人讨厌的人马,让这个一度破碎的家庭,重新变得完整,让失去挚爱的母亲,重新露出少女在爱情中的微笑。
或许人生真的像学开车一样,有人絮絮叨叨地指挥:告诉你何时左转、由哪个匝道进入高速,你却迟迟就是做不好准备,踩下油门并道;可是当前有犬牙参差、后有警车追捕,来不及内心上演一百个小剧场,你只有一咬牙、一闭眼,档位挂到O、油门踩到底,从此高速超车鱼得水、荒野狂飙龙上天——硬着头皮一路跌跌撞撞,终于惊魂未定地松了一口气,再转身已是老司机。
皮克斯向来擅长煽情,所以这部电影的情感如此细腻而淋漓,感动之余却并不令人意外。在我看来,他们最大的进步,其实在于开始承认这世界的不完美——命运赐我遗憾,我回之以拥抱。
或许我们撑过全部波折与苦难,最终能得到的,也仅仅是在现实的石头缝之间,卑微而神往地窥视一眼憧憬中的美好,但太阳落山之后,总会有一个拥抱。
当深爱的双亲只剩½ ,当这个世界的信仰只剩1/2,当胸中的勇气只剩1/2……
希望你还愿倾其所有去寻找与相信,这个世界,有人在百分之百地爱着你。
“我明天要去看《魔法奇缘》的提前场哦!”
“什么鬼《魔法奇缘》,我们叫《1/2的魔法》,”Y小姐在微信上翻了个白眼。
故事很简单:兄弟俩从小就没有爸爸。哥哥大大咧咧毛手毛脚,弟弟有点胆小怯懦,弟弟有点嫌弃哥哥。
弟弟满16岁的时候,妈妈说爸爸其实给他们俩留下了一个礼物。打开一看是个魔杖+凤凰石,使用正确的咒语就可以召回爸爸一天。弟弟使用咒语的时候哥哥瞎杰宝捣乱,于是耗尽了凤凰石,只召回了爸爸的下半身。
于是兄弟俩踏上奥德赛之旅去寻找新的凤凰石。
我心里想,这个名称也太棒了吧!皮克斯的译名终于抛弃了《xxx特工队》《xxx环游记》之类的俗货!而且《1/2的魔法》里最有趣的地方是这个“1/2”。
一、整个世界的设定。在这个世界里,是一个魔法+现实各占1/2的现代社会。虽然主角们是精灵、魔法师、人马、独眼兽,养的宠物都是火龙、独角兽等等,但是,有翅膀的不飞了,因为有飞机;人马不跑了,因为有汽车;魔法师也不用魔法了,因为有电灯空调咖啡机。
二、只召唤出1/2的爸爸。
三、故事的主题落在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兄弟的相互补完。要完成一个任务,你需要1/2的大大咧咧(勇气)+1/2的怯懦(心思缜密)。同样,也需要1/2的漫不经心+1/2的决心。其实也就是哥哥和弟弟分别是1/2,最后合二为一。
而英文的“Onward”,大多情况下是副词和形容词,意思都是“继续的”“向前的”:in a continuing forward direction; ahead: ▸she stumbled onward.
在这部电影里,我所理解的就是Onward那意思就是浅薄很多了,也就是:
A) 兄弟二人踏上一个旅途(go onward an adventure)去把爸爸找回来。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那显然就缺少了中文翻译里的123,仅仅只道出了这个旅途而已。
好,到此为止,我觉得中文译名是更胜一筹的,《1/2的魔法》这个中文译名超越了the original English title ‘Onward’。
“Which title do you think is better? Half of the Magic or Onward?”我擅自把《1/2的魔法》翻译成《Half of the Magic》,对P先生说。
“Half of the magic? Why?”P先生一脸懵逼。
我得意洋洋地阐述了我的一二三,啧啧啧,你看,你们一个美国电影,名字起得这么简单,到我们中文译名里才变得这么一针见血寓意深刻啊!
“Oh you missed one thing!”P先生说。
然后他提到一个场景,兄弟二人踏上旅途的时候,哥哥开了一辆破旧的车。
车的四段档位一般是PRND,哥哥把前进档位“D”上面贴了一个胶条,胶条上是大写字母“O”,这个O是onward的首字母。
“Why?”现在是我懵逼。
“因为电影中,哥哥一直是相信魔法的,他玩魔法棋,学咒语,读魔法牌等等。
“而B) 在托尔金(Tolkien)故事里,巫师啊、魔法师、精灵啊啊什么的,一旦接受一个任务,踏上杀巨龙斩妖魔的旅途,他们就会说‘Onward ho!’
“这是他们独特的接受任务的表述方式。
“哥哥一直相信爸爸所说的魔法,然后他自己也活在龙与地下城(dungeons and dragons)的fantasy中,所以他把前进的档位上贴了一个O,意思是他接受了一个魔法任务,要‘Onward ho!’,就像那些指环王和矮人的故事一样。“
“操。”
“另外一点,(C1) 弟弟对爸爸这个角色有点执念,到最后他把见到爸爸的机会让给了哥哥,他意识到其实他没有见过爸爸,一直陪伴他的是他的哥哥,所以他把最后见爸爸的机会让给了哥哥,所以——
“(C2) 哥哥说,爸爸病重的时候,他当时一直没有机会和爸爸道别。弟弟把机会让给了哥哥,所以哥哥见到了爸爸,问了他心里的问题,和爸爸告别,所以——
“C1)+C2)中隐藏的含义,大概是告诉观众,不要活在过去,生活要继续C) Life moves onward.”
“最后,哥哥和弟弟,以及这整个世界,抛弃了过去的那种忽略魔法的社会,回归到最初的本真,这里有一个时间的轮回,而且是,D) onward在做副词的时候,意思是(in time phrases) from … onward,从…起
▸ from now/next year onward,从现在/明年起
▸ the period from 1969 onward,从1969年开始的这段时期
“我觉得我们英文的这个《Onward》的ABCD,比你们中文的《1/2的魔法》牵强的一二三,要好多了。”
好的,告辞了。
关于语言,你还可以看:
随着“真人动画”式的CG大片日渐增多,好莱坞动画的市场空间受到了挤压普遍,集聚效应也日益显著。但就迪士尼和皮克斯这样的头部玩家而言,眼下还不到他们担心的时候:高投资高回报高口碑的三高策略依然有效,票房和奖项的收割也依旧锋利。
对于皮克斯而言,最大的问题一直都是如何不落窠臼和超越自我。在过去的作品中,皮克斯展现出的极大的热情,简明而又寓意深厚的故事,以及技术上的精益求精,对全年龄段的观众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吸引力。
但自2015年以来,皮克斯已有三次在同年中推出两部动画电影的纪录:2015年《头脑特工队》/《恐龙当家》,2017年《寻梦环游记》/《赛车总动员3》,和2020年的《灵魂》/《1/2的魔法》。要知道,迪士尼动画本部也仅在2016年有两部作品上映(《疯狂动物城》《海洋奇缘》)。
增产对于皮克斯来说会有什么样的长期印象,目前还有待商榷。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几乎专为皮克斯而生)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的前十年里,皮克斯推出了8部电影,拿到了8个提名和6座小金人;在后九年中,推出了10部电影,却只拿到了5个提名和4座小金人。
毫无疑问地,3月上映的《1/2的魔法》是皮克斯在2020年两部电影中稍弱的那一部。故事依旧在家庭关系上做文章,动画效果也非常可观,但与皮克斯主力制作相比,想象力还是太过单薄了,最终也没有实现兄弟闹剧以上的更高层的主题与碰撞。
这样一部简单热闹的家庭动画,完全可以来自梦工场(《宝贝老板》)和蓝天工作室(《变身特工》),不需要来自皮克斯。
【概览】
在过去的10年里,好莱坞动画产业迎来了一次大洗牌:蓝天工作室和梦工场的王牌IP不再灵光,重新开始制作低龄子供向动画;有大制片厂撑腰的华纳和索尼动画,依靠漫画等IP素材,以非传统题材打开了新的市场。
而大获全胜的头部玩家,迪士尼和皮克斯的联姻,也进一步巩固了其统治地位——高投资高回报高口碑的模式,对财大气粗的迪士尼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相比梦工场一亿上下的投资,迪士尼动画本部和皮克斯可以以1.5亿美元以上的大手笔搏取更可观的回报率。
在这一背景之下,迪士尼动画和皮克斯也有了抛弃“少而精”路线的底气。造成的结果,就是皮克斯在16-19年推出的5部动画中,有4部都是续集,其中只有去年的《玩具总动员4》拿到了奥斯卡提名(并胜出)。
随之而来的,也是皮克斯动画在普适的社会比喻上的缺失。早年间《超人总动员》对中年危机的演绎,《机器人总动员》对环境污染和圈养人类的揶揄,《飞屋环游记》则在开场小段中以最温柔的方式,写就了最美妙的爱情颂歌。
这些内容曾经是皮克斯的至宝。但从2013年的《怪兽大学》开始,这种富有人文关怀的思维开始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非皮克斯的)公式化的设定与笑料。就《1/2的魔法》而言,父母形象的缺位已经是迪士尼动画的标配,“找人/救人”的任务式情节也高度类型化和结构化。在人设和情节上,无论横向还是纵向比较,都显得非常平庸。
【制作】
随着皮克斯动画中人类主角越来越多,故事在创作上的私人化和本土化倾向也越来越严重。五巨头时代的皮克斯角色虽然也多是套皮人类,但皮套的附加设定与故事本体往往是不可分割的。
也就是说,他们不仅仅是做着人类的事情的“布偶”,而是有着其独特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功能。
反观《1/2的魔法》的导演丹·斯坎隆的前作《怪兽大学》,完完全全就是最常见的校园喜剧,毫无《怪兽公司》中异世界相遇的化学反应,只不过是前作的同人作而已。
与之相比,《1/2的魔法》也并未好过多少。且不论故事基于仅在欧美地区流行的《龙与地下城》,魔法生物共存、抛弃魔法转投现代科技的背景设定,在全片中并没有激发出任何矛盾与冲突,还不如日本已经泛滥的异世界题材有新意,令人匪夷所思。
这样的做法,就好像名字叫做《精灵旅社》,却没有任何“精灵”与普通人的碰撞。将全部角色换成人类,整个故事也依旧成立,甚至更加顺畅。
电影的灵感来自于导演亲身经历,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影就可以生搬硬套和缺乏惊喜。考虑到电影在17年立项的两年后还在重写剧本,皮克斯方面并非对此毫无意识。
《1/2的魔法》在情节安排上也受制于接任务破关的游戏形式,无论是情节还是角色塑造都太过简单,在叙事动力上也缺乏紧迫性,目的性不够明确,显得情节太散太乱。
要知道,此前的皮克斯电影即使再乱,也不会让观众失去对角色的关注:《飞屋环游记》就是要去瀑布,《美食总动员》就是要成为大厨,但《1/2的魔法》名义上是“救爸爸”,却总是刻意在无关和随意的情节上绕远路——这些情节既没有推动角色发展,也没有阶段性特征,只是徒耗时间罢了。
【表现】
作为一部PG级的家庭喜剧电影,《1/2的魔法》的笑点的确老少咸宜,但并不出色。欢喜冤家和buddy comedy的设定并没有制造出足够的冲突和对比——问题主要出在汤姆·赫兰德的角色上——“半个爸爸扮活人”派生出来的笑点,基本上就是《老板度假去》的简单移植,在绝大多数时候甚至抛弃了“活着的下半身”的基础设定。
次要角色以往也是皮克斯的强项——比如《玩具总动员》系列的一票损友,《机器人总动员》的MO,《飞屋环游记》的狗狗道格——但《1/2的魔法》中的配角,只能说是少而无用,既缺乏幽默感,对故事发展也毫无推动(尤其是“继父”)。除了戏份稍多的米诺陶Manticore,没有一个能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象,连名字都让人记不住。
至于故事的核心:长兄为父,在片中的表现更是失败的。哥哥Barley一直都是麻烦制造者,并且缺乏足够的情感动力来支持他的举止;弟弟Ian则一味受气,两者之间不存在真正的摩擦,由于叙事严重缺乏紧迫感,唯一的爆发也看不到此前积累的影子。这样一来,兄弟二人并没有因为旅程而互相成长,仅仅是弟弟单方面地突然“领悟”——而这种缺乏客观支持的主观转变,正是剧本写作的一大忌。
而由于(幼稚乱来的)哥哥的父亲形象Father Figure在片中并不成立,电影对结局的处理也就更显得莫名其妙——诅咒和打龙的情节明显是为了增加动作戏份,但却非常突兀且跟主题毫无关联(寻找父亲而非打倒父权)。同时,胡闹的哥哥没有做出真正的牺牲,一心寻父的弟弟也没有在父亲和哥哥之间做出必要的选择,让这个原本就在预料之中的结局更显得寡淡乏味。
归根结底,这些问题在于《1/2的魔法》在表现主角对父亲思念时力度不够——更类似于(从未拥有而)遗憾,而非是对(未解决)的矛盾需要最终和解——这样典型的弱冲突,是没有足够的推动力去支撑整个冒险的。
声演方面,汤姆·赫兰德的滥好人形象已然确立,与《变身特工》和《蜘蛛侠》在光谱的同一位置,而“童贞”和魔法的组合,更是“天选之子”的传统老到掉牙。克里斯·帕拉特的表现虽然有些过火,但比之《乐高大电影》的埃米特,的确有着不同的趣味。
【总结】
预告中的台词“I don't know, it just started”, 是对《1/2的魔法》的完美总结:故事和情感缺乏内在逻辑与联系,这与皮克斯之前作品大相径庭,更像是梦工场式的短平快。尽管快节奏的情节让这部合家欢动画依然奏效,但乏味的故事和原创力的下滑依然明显,甚至令人失望。
延续IP的成功并不容易——《冰雪奇缘2》刚刚证实过这一点——延续厂牌的成功更不容易。有《恐龙当家》在前,又有人气正旺的漫威系演员声演,《1/2的魔法》不太可能会是市场表现最差的皮克斯作品,但也不会强到哪里去。考虑到自《赛车总动员》以来,皮克斯的动画制作成本就没有下过1.5亿美元,即便回本压力不高,也没有太大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