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福尔摩斯小姐 / 福尔摩斯小姐:消失的侯爵 / 天才少女福爾摩斯(台) / 福尔摩斯小妹 / 福尔摩斯小妹探案 / 女福尔摩斯 / The Enola Holmes Mysteries
导演: 哈利·布拉德比尔
主演: 米莉·波比·布朗 路易斯·帕特里奇 山姆·克拉弗林 亨利·卡维尔 海伦娜·伯翰·卡特 阿迪勒·阿赫塔尔 费奥纳·肖 弗朗西斯·德·拉·图瓦 苏珊·沃卡曼 伯恩·戈曼 杰伊·辛普森 乔基姆·斯卡利 欧文·阿特拉斯 哈蒂·莫拉汉 克莱尔·拉什布鲁克 埃莉·哈丁顿 丽贝卡·汉森
上映日期: 2020-09-23(美国/中国大陆网络)
片长: 123分钟 IMDb: tt7846844 豆瓣评分: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虽然本片有许多值得讨论的问题,比如:
Sherlock Holmes为什么要有个妹妹?
(《神夏》遗毒,毫无疑问。)
为什么要有那么多冗长又无必要的格斗戏?
(《大侦探福尔摩斯》遗毒,应该是吧。)
Sherlock Holmes为什么身材如此壮硕,令人时刻为他身边的柳树担心?
(大概是美国人的审美吧:任何英雄都必须至少拥有超人或者美国队长的身材,没有上雷神的身材已属克制。)
为什么福尔摩斯小姐老是Fleabag式地望向镜头、对观众说话?
(可能是Phoebe Waller-Bridge红吧,现在流行这个。)
既然是部与福尔摩斯毫无关系的冒险/侦探/女权主题电影,为什么要设置为福尔摩斯家的家庭剧?
(蹭热度呗,还能是啥?)
但这些都不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鉴于本片的女权主题十分突出,我们也许应该重点讨论一个许多男性(和女性)关心的问题:身为男性,怎样算是支持(或不支持)女性主义?
本片中的几个男性恰好是几种典型:
负分女性主义男性:棕帽男子:
1.不遗余力地用一切手段迫害女性;
2.同时迫害同情、帮助女性的男性(Lord Tewksbury),深信他们是自己队伍里的败类,恨他们甚至比恨女性更甚;
3. 对暴力情有独钟;
4.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毫不利己,一切都是为了忠君爱国、维护天理正义。(临死感言:我都是为了英格兰。)
零分女性主义男性:Mycroft Holmes:
1. 大部分情况下能控制住不用暴力,主攻道德、洗脑、理性、客观、mansplain;
2. 认为女人得有女人的样子;
3. 认为自己有权指导女性该怎么活,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女性好,“你这样才能过得幸福/嫁个好丈夫/有儿有女/人生圆满”,“你以后会感谢我的”;
4. 默默地为“你们(女性)要造反”忧心忡忡,但至少能做到不破口大骂;
5. 关键问题上门清,比如经济大权还是得抓在男人手里(“钱给我、地产给我、不要抢我的东西”)。
六十分女性主义男性:Sherlock Holmes(虽然从原著中的厌女症晚期进步到这不容易了,但时代不一样了,姑且算及格分吧):
1. 在以上两类男性迫害女性时至少能做到不主动参与;
2. 看到女性受严重迫害时能同情女性;
3. 虽然没给女性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但至少大部分时候懂得闭嘴;
4. 有时能惠而不费地给女性一些感情上的支持(比如送个童年玩具什么的);
5. 多少愿意思考和反省,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从片头到片尾Sherlock Holmes还是有成长和改变的。)
八九十分性主义男性:Lord Tewksbury:
1.具备一些通常属于女性刻板印象集合的特质,比如:温柔、善于聆听、不表现出有毒的攻击性、柔软、退让……总之就是宁可“娘”(完全褒义)不要“爹”;
2.在女性推进她们的事情时愿意让她们掌握方向(小哥一直都坐副驾座),尊重女性的决定和自主权;
3.认识到自己手里有女性没有的特权;
4.投票的关键时刻站在女性这边。
世界终究会变得更平等,这是大势所趋。与其吃火药袭击,还不如主动参照上表提高一下得分和平前进。(不要杠这样讲太幼稚了,这只是一篇娱乐向的评论。)
毕竟这只是一部和福尔摩斯毫无关系的娱乐向女权电影。
热赞短评令我恶心。 一个女性题材电影牠们质疑:为什么两个哥哥是背景板?? 就这么不愿意承认19世纪的Microsoft就是那么封建顽固,就这么不愿意承认夏洛克仅仅出于人道主义关怀妹妹(这仅有的关怀也令我恶心因为他生活在一个完全令他满意的世界所以他可以毫不在意母亲和妹妹的痛苦)。 编剧很好,非常好!! 细节处理超乎想象的好! ①伊诺拉先于夏洛克解开迷题(这不同于Euros 虽然厉害但是很背景板) ②伊诺拉回公寓,等待她的是母亲 以上两点由于我被长期训诫的思维错误地认为①编剧会让Sherlock更厉害(男性是最聪明的)②等伊诺拉的是小公爵(爱情对女主非常重要) 我为我落后传统的逻辑感到羞耻
伊诺拉的人生启迪是母亲,她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先驱(I didn't leave you because I don't love you. because I couldn't bear to have the world be your future .)
我不在意这种题材是不是资本为了讨好女性(或者仅仅是超前意识)
因为国内连讨好女性促使她们掏钱都那么蹩脚恶心和高高在上。
我终于意识到Developed country 是制度/文化/经济的全面发达。
作者:Bind
9月,迪士尼一部《花木兰》院线改流媒体上映,虽然赚了热度,却因影片质量实在捉急,最终能否回本都成问题。
就在昨天,和《花木兰》一样拥有亮眼卡司的大女主影片《福尔摩斯小姐》在流媒体巨头Netflix上线。
众所周知,网飞出品的剧集质量普遍不错,但电影常常一言难尽。这部众星云集的《福尔摩斯小姐》上线前就获得了相当高的关注度,也在烂番茄拿下91%好评。
2020口碑佳作再添一员?
并没有。
这部被寄予厚望的电影豆瓣开局仅有6.4分,只能算勉强及格。第一时间看完片的我,实在是有种恨铁不成钢的遗憾……
顾名思义,这次众星捧月的鲜花,不再是天才夏洛克·福尔摩斯,他只是点缀的小小绿叶。
真正的主角是“小11”米莉·波比·布朗饰演的伊诺拉·福尔摩斯。
自从父亲去世、两位兄长前往伦敦后,母亲就亲自教导伊诺拉,除了历史、物理等等科目,还学习格斗柔术。
但在她16岁生日时,老妈却离奇失踪了。
因此回来的两位老哥不是善茬,夏洛克(亨利·卡维尔 饰)专心寻人,迈克洛夫特(山姆·克拉弗林 饰)执意把伊诺拉送进古板的英国女德班。
两头烦的伊诺拉顺着老妈的线索,找到了留下的钱财。
选择活出自我的伊诺拉,决绝地离家出走,踏上寻亲之路。
在火车上,她遇见了被人追杀的侯爵蒂克斯伯里。
这位年轻的贵族想要发展地产事业,却被家人送去当兵,无奈离家出走的他没想到会被暗杀。
两位年轻人走着一样的路,肩并肩来到伦敦大展身手。
此时关于英国改革的投票迫在眉睫——平民选举权能否实现,都握在这位年轻侯爵手里。
拯救家庭,改变世界,伊诺拉才是这部电影里的超人。
故事绝对简单,娱乐效果绝对到位。
影片采用了《死侍》中打破第四面墙的技巧,让伊诺拉频频与镜头外的观众互动,显得俏皮可爱。
尤其是贡献了全部亮点的小11出色的表演,她就是这位16岁桀骜不驯的伊诺拉!
海伦娜出演的老妈疯劲十足,在回忆中出现令人过目难忘。
可惜了“大超”亨利·卡维尔的夏洛克,一个有史以来最壮,却最没脾气最儒雅随和的反差萌福尔摩斯,戏份少得可怜。
尽管影片的娱乐效果及格,一路看着小11耍宝卖萌一招鲜吃遍天,浑身跟按摩一样放松。
But!
打着“福尔摩斯”四个大字的《福尔摩斯小姐》,其悬疑成分和片中的夏洛克一样“惨”,是究极绿叶。
薄弱的谜案,温吞缓慢的冒险,难以让观众在伊诺拉探案解密的过程中投入其中。
抛去拼字游戏,相信大多数观众在暗杀男爵、改革投票初露端倪时,早已参透其中玄妙——人人都是夏洛克·福尔摩斯!
而你必须忍受接下来几位角色冗长的废话,按着头让你降低智商一起快乐。
两条线的穿插也是捉襟见肘,伊诺拉亲口说要放一放寻妈计划?但到结局老妈上门,这条线给人的感觉都是被处以了腰斩极刑,半死不活。
正因为一切太过儿戏,《福尔摩斯小姐》整体看来极其中庸,流水线制作式的不功不过完成了任务,仅仅能摸到6分的及格线上。
这方面是缺憾,确实也不可强求。
要知道柯南·道尔的原著可没有伊诺拉这一人物,《福尔摩斯小姐》是改编自南茜·斯普林格创作的《The Case of the Missing Marquess》。
简体版系列译名为《福尔摩斯小妹探案》中的《失踪的伯爵》,其还荣获2007年爱伦坡奖的最佳儿童读物奖。
喜剧佳,悬疑差,但作为大女主电影,还要谈谈它直白的女权色彩。
从伊诺拉翻身妹妹把歌唱,脚踩风光了几十载的夏洛克,到她直言不要丈夫,大闹英国女德班,就能知道这部电影的故事内核,是歌颂女性追求独立、自由。
和原著相同,甭管老妈出走、女儿寻母,两位女性都在用自己的头脑和自己的能力逃离那个世界——
一个不准女性拥有权力,不准女性选择好恶、选择人生的腐朽世界。
“我们的未来取决于我们”,伊诺拉(Enola)的名字,倒过来拼写便是是“alone”。
伊诺拉和老妈强调的,是女性必须为自己发声,亲自参与并改变这个世界。
细数电影中几位角色,你会发现他们和现实仅相隔了一层荧幕。
前三位,蒂克斯伯里,伊诺拉和老妈是先进的平权者,为了他人、为了自己努力改变社会。
大侦探夏洛克,慧眼如炬的他深喑社会弊病,就如同知道伊诺拉不愿意去女德班遭罪。但他一开始就回避了伊诺拉的求助——错的是大哥不是我,我无能为力。
夏洛克保持着事不关己的漠然,随着剧情推进,才逐渐伸手帮助伊诺拉。
他不是压迫者,也不是被压迫者,他无意打破这个充满了压迫的环境。
大哥迈克洛夫特,最典型的反女权家,坚定的男权社会拥护者。
对伊诺拉和母亲都持鄙夷态度,看到大量选民支持改革,直呼他们缺乏教育,英格兰要完蛋了。
哈里森小姐,大言不惭的教育家。
在她口中,女人要做的就是花枝招展地吸引男人,成为完美的妻子。
她作为片中反派,看上去理性睿智,不求钱权,却比迈克洛夫特还极端,为拥护眼中的迂腐传统,不惜杀人灭口,容不得改变,容不得意见。
后三位角色的影子,在现如今的网络上,是一抓一大把,比玩连连看还容易找。
这对应了儿童读物的一个特点,电影里的缺点——人物的脸谱化。
而且这部分内容太直白、标签化,不做成人化改编,显得缺乏深度,最终和悬疑一样流于表面。
影片歌颂女性的内核拉垮了,可影片外的宣传却很有意思。
在英国,电影公司在福尔摩斯的雕像旁摆放了伊诺拉的雕像,表示女性也要站在聚光灯下。
虽然这二人是虚构角色,可后面四个是货真价实的。
首先是莫扎特的姐姐,玛丽亚·安娜·莫扎特,她与弟弟同样音乐天赋斐然,从小被唤作神童。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成长为女人的她被18世纪严苛的男尊女卑所束缚,因为性别,即便演出再好也不被称赞——一个女人无法成为音乐家。
最终在18岁时,在父母要求之下,她结束了自己的音乐生涯。
玛丽·哈代,著名诗人托马斯·哈代的妹妹。
在那个年代,玛丽接受了高等教育,并从老师成长为学校校长,已经是巨大的成就。
查尔斯·狄更斯深爱的姐姐弗朗西斯·狄更斯,同样才华横溢。
因为家庭贫困,她不得不提早结束了在皇家音乐学院的学习,成为音乐家,结婚生子后担任音乐老师,于1848年因病去世,享年38岁。
最后一位,英王爱德华七世的姐姐,海伦娜公主。
海伦娜热衷于护理事业,军队、平民护理服务机构都参与其中。
她还担任了刺绣艺术学校的第一任校长,帮助女性获得一技之长,实现就业,更经常帮助儿童和失业者,为他们派发食物。
这四位被耀眼兄弟掩盖了的女性,其实若细细描绘她们的传奇人生,也可以拍成电影。
所以,虽然《福尔摩斯小姐》的表现不佳,只是及格偏上的爆米花电影,亦或叫它热门元素大拼盘,但在这部电影内外,我们看到的都是伟大女性的身姿。
请不要无视女性的付出,也不要遮盖她们散发的光芒,连超人都可以当配角,谁又不可呢?
IMDb分已经出了,6.7,符合我的预估。这片预告片挺吸引人,但成片果不其然还是网飞电影水平。
1. 五毛钱的扣绿特效,在开头火车武戏时特别明显。网飞太抠门。
2. 打破第四堵墙的叙述方式不合适。非常让人出戏。能知道要给女主内心戏展开空间,但在这个故事里这种方式很破坏故事完整性,观众找不到一个可以让自己介入的身份(根据台词安排,我们显然不是女主和自我的对话)。不知道原著是否是第一人称展开的所以不得不使用这种手段,也许更合适的方式是每个事件后的反思时刻(以观众作为女主的日记本),观察-记录也符合身为侦探的身份设定。
3. Eleven演技在线,该有的细节表情都到位了。一堆老戏骨当绿叶陪衬竟然捧住了,感慨。另外感慨的是欧美影星的保鲜期也太短了,这片里小十一已经离少女角色有点远了,好几个镜头很显大龄。
4. 角色人设不太稳定,这就不知道是原著的锅还是改编的锅了。尤其是女主:先是突然挨了一巴掌就只会一脸「你竟然打我」的表情,你娘白和你摔那么多跤了。如果是传统守旧的的角色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可以,但小11明明都有能力和凶手硬碰硬,挨了巴掌身体反应就应该直接反手还一个巴掌才对;然后被抓回去上学,在一个全是女性的学校里不说没有任何逃跑的尝试,连反抗规训的行为都没有,最后非得让男主来英雄救美。
5. 大哥的角色缺乏立体性,但戏份却给得太多,影响角色平衡;二哥有个人曲线,但反而戏份太少,缺乏发生改变的事件呈现,导致无法共情;校长和老妈有挖掘潜力,但完全没有展开;最有印象的女配竟然是老夫人。但剧本的时代感完全不对,十九世纪末可完全不是女主在片中那样靠花钱就能摸到贵族门的,更不用说一个没名没份的单身女性在大城市露富竟然没被坑被骗还能顺利落脚……
6. 整个故事线安排很巧妙,这一点值得赞扬。把福尔摩斯的文学背景和妇女参议政者的时代背景相结合,找妈主线和救人复线巧妙交错相互勾连,但太过强调男主,导致那种「大锤没能撼动的被女主抽丝剥茧多米诺连锁四两拨千斤」的机巧感大大削弱,也伤害了主题。想来是照顾男性观众。哎,这个跟不上车速的时代。
7. 2020年了,女性主义故事能不能不要再搞「锐意改变的新时代女性和冥顽不化的老古董」之间的对抗和冲突了。新时代的女性主义故事应该有新的范式,包括各个角色的立场设定:
- 舍身取义不惜一切代价激进求变——女主她妈及一群妇女参议政者,可惜片中戏份太少
- 心有城府认为时辰未到遂选择顺应时代明哲保身——空缺,校长应当设置成这样,要比片中的「自以为追求新潮实际上还是保守封闭」有大得多的发展空间;老夫人隐约有点这个意思(抛开身份私下找女主对话)但片中没有点透,呈现出来的就只有「接近女主来实现自己意图」的精明
- 接受时代要变但要求按照某种秩序循序改良——空缺,大哥应当设置成这样,突出角色自以为进步实际上恰恰是变革的阻力和要被变革的对象(最好是男性角色),而且刚好可以和校长的情感线发生交互,产生更强的讽刺性:大哥自以为进步而看不上老派的校长,但实际上俩人都是老朽,是一路人;校长以为顺应时代能让自己生活更容易但恰恰导致自己错失良缘;
- 对时代变化有感知但无倾向,被主角指出漠不关心实际上就是一种倾向,即倾向于不变——二哥,在剧中有寥寥台词带到但缺乏展开,很是浪费
- 清醒地意识到时代前进地方向,并能巧妙地周旋在各方势力之间pull the right string最终以小博大促成变革——女主,片中安排可以打6/10分,不过她本身有找妈的主线,加上这片也就俩小时片长不是电视剧,所以也算可以了;这个角色实际上可以拆分成多个角色,由引导主角成长的导师和主角(毕竟主角光环嘛最后一根稻草还是要她放)共同完成;
- 冥顽不化对旧时代高度认同奉献一切去守护时代——凶手、老夫人,但都没能呈现得很清楚,他们的角色立场都很模糊,主要还是台词和行动线写得太烂了
- 对时代浑然不知生活满足,但因为对主角的友谊和信任而参与活动,成为进步力量;(戏份不能多给否则影响角色平衡性)
- 曾经是上一代的变革者但没有意识到改变是永恒不变的命题结果成为固步自封的落后者;
- 信奉chaos is a ladder虽然为变革推波助澜但背地里试图捞油水;
- 在旧时代吃尽苦头希望通过变革改变自身命运却被上面一种人利用而下场惨烈,甚至开始怀念起旧时代来;
- 认为时代需要变革、也积极投入推动、甚至因为志同道合与主角结盟,但最终发现彼此对变革的构想相差越来越远不得不分道扬镳甚至形成对立;
- 意识到变革的必然性但留恋旧时代中自己的地位和特权妄图「我全都要」结果变成变革派和保守派共同对抗的对象
……
你看,在讲述时代变革的故事里有无数更复杂、更立体、更具冲突性的不同立场和面向,这正是变革的本质:变革母题不是要讨论变还是不变——变是肯定的,所以这种是与否的对抗早已经老掉牙;要如何变、往哪变、以何等代价,不同人的不同选择、以及由此产生的合作与对抗、交集与分裂、羁绊与冲突才是变革的真正精华、取之不竭的故事源泉,「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这片的底子是不错的,但拍成这样,感觉是为了市场硬塞进去男主和感情线。2020年了,如果现在写女性故事还要继续搞「疯小姐」和「老古董」的对抗,谁要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