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妖夜回廊 妖夜迴廊(2003)

妖夜回廊 妖夜迴廊(2003)

又名: Night Corridor

导演: 李志超

编剧: 李志超

主演: 吴彦祖 蒋怡 惠英红 高雄 谷峰

类型: 剧情 悬疑 同性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上映日期: 2003-08-21(中国香港)

片长: 73分钟 IMDb: tt0380070 豆瓣评分:6.2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袁森(吴彦祖饰)是英国知名摄影艺术家,而在摄影展的前一日却接到母亲(惠英红饰)从香港的来电,告诉他孪生弟弟出意外死亡的消息。

演员:



影评:

  1.       整个影片讲的是一个恶梦,片断有些支离破碎,因为主角的梦境就有些凌乱。整个梦境主要讲述了主角袁森想摆脱过去,却又无法从过去中挣脱的困境与矛盾。
       其实,袁森和袁洪是一个人,袁洪是袁森想摆脱过去而分裂出来的另一个自己。袁森认为自己的过去很阴暗不堪,被校长猥亵,又是同性恋,因此他无法认可、面对与说服自己不去在意所存活的这个世俗社会约定俗成的道德准则与价值观念,迫切希望从过去的这种困境、纠缠中摆脱出来,但对于过去他却总也不能释怀,一直在这种痛苦中煎熬着。所以他自然而然的拥有了双重人格,自觉不自觉的分裂出一个袁洪,潜意识中袁洪的死代表着他希望埋葬自己不堪的过去,代表着拥有不堪过去的自己的死亡,这就是为什么袁森说袁洪一直在扮演着自己,实质上是他自己想抹去过去的罪恶行为,从而让袁洪代替自己去为以前的一切负责,而自己由此可以重获新生,现在死的是自己。而袁森却要调查袁洪的死因,这是因为现在的自己不能对过去释怀,对那个过去的自己还无法舍弃,有所留恋。 在梦中,袁森的母亲和校长都承认他有个叫袁洪的弟弟,那是因为可能现实中,母亲和校长都希望他能从过去中摆脱出来,希望那个代表着袁森不堪过去的袁洪死掉,所以主角的梦中母亲和校长一直在说袁洪死了。
       影片还讲述了袁森对性恐惧又渴望的困境。由于小时曾被校长猥亵,母亲与别人偷情,导致了父亲的死亡,袁森惧怕性,从母亲与继父上床体现了出来。片中猴子就代表了性,在袁森看来,性就是恶魔,是杀死袁洪(过去的自己)的元凶。就是因为校长的性欲,才让自己拥有了如此不堪的过去,才让现在的自己想摆脱过去的自己。至于袁洪被母亲**,体现了袁森对母亲的恨,袁森认为造成自己现在的样子,一半也因为母亲对自己的不管不顾、毫不关心,所以,袁森认为自己不仅被校长**了,也被自己的母亲**了。但对于史云生的依恋表现了他对性也充满了渴望,有所留恋,致使他无法从过去中彻底走出来,内心充溢着欲望却又极力排斥,心里充满了矛盾。
       图书馆的老头,代表袁森自己的心魔(憎恨)。袁森恨过去曾给自己带来伤害的校长和史云生,恨不得他们都死,在图书馆老头的一步步安排下,他们都死了。秀冰就是心魔所披的美丽外衣,在心魔朝自己走来时,袁森没有看出那是自己的心魔。心魔给了袁森报复的力量,就是那把枪,袁森用它杀死了史云生,却也使自己认识到了心魔的本来面目。袁森被秀冰**的那场戏,表现了袁森在努力和自己的心魔作斗争,结果是失败了,心魔使他疯狂了,杀死了校长。在袁森清醒以后,他想挣脱心魔,却已经被心魔牢牢的控制住了,他放不下那个心魔美丽的外衣(秀冰),所以那个老头说袁森现在就算有passport也没用了。至于袁森与秀冰的孩子代表着人性最黑暗的一面,那就是心魔想最终得到的东西。
       袁森最后发现,致使自己如此痛苦和矛盾的根源不是不堪的过去和他人的伤害,而是自己的心魔,自己对过去的憎恨,它使自己无法对过去释怀。结局袁森在这场虚妄的噩梦中惊醒了,回顾了自己噩梦的全部,发现幸好一切还只是个梦,结局那个死掉的画面代表着袁森获得了新生,那个被心魔控制的袁森已经死了。最后,那个老头从那幅画后面出来,问了一句你做噩梦吗?表现了恶魔其实是存在的,就在你我的心里,在潜意识中(比如梦中)会被我们毫无顾忌的释放出来。 至于片中魔鬼的契约,指的就是袁森与秀冰的孩子,魔鬼要袁森释放出自己人性最黑暗的一面。
  2. 整部电影有种做作的诡媚。
    不想深究电影背后究竟想表达什么,
    太多人去分析,去理解,
    很多可能原来的导演编剧也许都没想到。

    吴彦祖的那张俊脸无疑是整部电影的救世主,
    你可以想象吗?
    吴彦祖用他那张近乎病态的俊脸,
    用手枪威逼昔日恋人,
    哭着喊着求着,说我好爱你啊;
    “操我”(此时,你恨不得说,我来啊,我来啊)
    而却不得的失望,愤怒,疯癫
    不能得到,那就毁灭的无奈

    身为一个有爱美之心的人,会不动容?
    我做不到,
    然后我就心疼的一塌糊涂,根本无暇顾及电影的其他情节
  3.        吴彦祖扮演苦逼受艺术家,小时候被神父校长长期侵犯,估计长大后庭包容性比较强;家庭破碎母亲是个slut性生活放荡,对其关心不足(其实亦无可厚非);爱上性感直男却只能苦苦付出甘愿被校长插入保其学籍感情却无法得到回应;长大后成为艺术家,估计是长期情感被压抑要通过作品来宣泄。
        于是人格分裂内心矛盾重重,分裂出一个叫洪的弟弟角色来代表其过去,让这个角色来承受自己过去带来的压力与苦恼。本片是可谓其人格分析调查报告影像化,里面的一切人物都是其内心各个阴暗面的代表,本片系着人类很多情感与关系:比如亲情,爱情,友情,性欲,人与家庭,与社会,与自我的关系,这些都交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片有严重佛洛伊德情节,喜欢剖析人心,并把一切都与性扯上关系,这点就带着严重的gay情节,喜欢性,并喜欢分析性,工作人员中很多同志吧。
        劳师动众用各种支离破碎的音乐形象片段故弄玄虚,最后跟大家说是梦一场,有点牵强,但文艺味足,探讨人性已有深度,可谓香港的Mulholland Drive 。
     
  4. 有一点可以肯定,是关于梦。

    实际上影片的解码正在于,森的沉静、内敛、安详德外表和复杂、冲突的内心世界。是成年的成熟和成长中那些隐秘的往事对于敏感的心灵的痕迹。用一个具体的故事构成,唤起那些被现代的功利化行为即工业文明所掩盖的,但从来没有消失的心灵的驿动。
    在这个大的解码之下,其他的剧情都是森的内心的冲突,有象征但不一定作实为抽象的本质。

    母亲、继父这一并不很寻常的家庭组合,彰显的是对自己所由来的性的矛盾。一方面,每个孩子终究都会知道自己的来由是父母的性,那巨大的偶然多少会引起一些困顿。但随着生活的展开,都会进入平常。森的情况在于他的母亲,构成森之生命的的私密的神圣的源泉,被森所厌恶的形象所玷污,那个黑人既不能代表他父亲的先天合法从而占有母亲,又不能符合他心中对父爱的渴求,从而是令人厌恶的。而正是这个人,通过他母亲而侵占了他的生活。这是亲情的迷惘,究竟亲人之间那些是自己的权利,而那些又必须是承诺和牺牲的范畴,对森来说,当然一个检点的母亲更符合自己的需要,但森并没有苛求母亲,只是失望,随之时自己的妥协和放弃,使一种极为敏感的自恋情结在现实中的受伤,在巨大的痛苦后不动声色地与现实和平相处。

    但就是父亲、母亲和继父构成不了如此巨大的心理冲突。在森的成长中有另外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自己的性。自恋、内向和柔弱的森在生活中有一个相反的搭档,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故事。性格相反的人通过对方找到了自己,一方面找到了安全,而另一方则有保护欲的实现,从而给自己找到着落。这也是一个无处不在的现在进行时,只不过没有引起注意罢了。在这种亲密的情况下,在不是足够封闭的束缚的环境下,就像现代的所有城市一样,很容易发生断背的故事。然而森没有这么幸福,没有安全地成为一个同志。来自校长的侵犯打断了在他的正常的同志之路。这使他对同性充满了矛盾。同性既是他的情感的安全地港湾,同时又给他造成巨大的伤害。于是他对史云生本来单纯的感情变得异常复杂。

    他在实际生活中离开了史,在另外一个地方,但在内心深处对这种疏离从未原谅过。他渴望与史在一起,他幻想对史给与惩罚,当然没有发生。他是爱史的。他幻想校长得到应有的惩罚,但不是自己动手,而是经由命运或者宿命那些神秘的力量。这也说明了他的善良。

    对秀冰,反映的是森的异性的映像。
    森并不完全排斥异性。与人们通常误解的同志不同,森对异性有强烈的生理欲求。而森对异性也充满着恐惧,这是因为异性之爱在欢娱之外,患有这更加重要或者危险的其他东西,比如功利,比如直接的生殖的需求和结果。敏感而痛苦的森无力也不愿承担那些他不可能左右的变化,比如一个生命,活生生的有这喜怒哀乐的生命,由于一种偶然的欢娱而产生。这种矛盾在疯狂的性爱的恐惧中表现出来。

    洪是森幻想的不一样的自己。是希望与自己的痛苦不一样的另外的可能的自己。但这个理想的洪与自己不一样,并不仅仅是自己希望自己成为的样子,并且作为一种期许对自己造成压力和伤害。他希望自己是那样,然后一切平安,但实际上的他已经拥有自己,一个他不可能选择的自己,对自己的不能逃避,是他对理想的洪产生一种怨恨,但这怨恨是含着爱恋的,正如他深爱着自己,我们知道,一个完全不在乎自己的人不会有如此敏感的内心世界,最深刻的自责来源于同样深刻的自恋。对洪的爱和恨何尝不是对自己。红之所以死去,是森对自我修正的绝望,一切无法改变,它必须自己承受。但洪的死令他痛苦,毕竟那个洪是代表了另外一个潜在地自己。我们在同一时刻不能即向左,又向向右走,但毕竟既可能向左,又可能向右。时过境迁之后,谁又能说哪一个是真实的自己呢。

    让我们安慰的是森还或者,虽然他的世界那样迷乱恐惧,但这是他的宿命,他必须去面对,至少它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表面上的无动于衷,虽然痛苦,但依然优雅地生活,从每一个动作神情,从每一尺毛孔都散发着一种独特的美丽,似乎是一种存在的自恋,但何尝是一种无可逃遁之后的勇毅和执著。
    他也许正是我们可以选择的。
    然我们同情的不仅是森的美丽的形骸,实际上多少折射出人的某些程度的普遍的迷惘,而正如那个向左向右的比喻,看似完全不相关的人生,实际上正可能是我们的自己的一种可能。
    在森的情感历程中,在他的心理冲突中,我们完成了自己的心灵的一段旅途。而恐怖片只是托名的刺激。
    我们甚至可以洞穿导演的狡猾,以商业、刺激为手段,来舒展自己的私密的故事、情结,然而确也触动了久已忘却的青涩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