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青年特尔勒斯 Der junge Törless(1966)

青年特尔勒斯 Der junge Törless(1966)

又名: 青年托勒斯的迷乱 / Young Torless / Les désarrois de l'élève Törless

导演: 沃尔克·施隆多夫

编剧: 沃尔克·施隆多夫

主演: 马修·加里瑞 Marian Seidowsky Bernd Tischer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西德

上映日期: 1966-05-20

片长: Germany: 87 分钟 IMDb: tt0060574 豆瓣评分:7.9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影片根据罗伯特·穆希尔同名小说改编,来源于作者的真实生活事件的回忆,在20世纪处年奥匈帝国东部的贫瘠的土地上,有着一所相对封闭的寄宿制学校,家长通过寄宿学校的严厉把他们培养成有用的人,老师严厉、刻板,孩子们有着欧洲寄宿学校的规矩,等级制度森严,暴力横行学校内的学生比亚斯尼经常因为曾经的偷盗行为而被同学选为肆虐的对象,他成为了众人暴力的牺牲品,他的同学托雷斯是个左右摇摆的人,这样的取舍也为他招惹了麻烦,当众人对比亚斯尼暴力升级学校当局为严肃校纪干预的时候他成为了众人之矢,他成为了没有理由为自己开脱的人,不得不黯然离开了学校。

演员:



影评:

  1. “不要恐惧你的敌人,
       他们至多杀死你;
      不要恐惧你的朋友,
      他们至多出卖你;
      但要知道有一群漠不关心的人们,
      只有在他们不做声的默许下,
      这个世界才有杀戮和背叛。”
           ——————————————————雅辛斯基
       如果要我从多部电影中寻找人类残酷的影子,一些片段会在我眼前浮现,譬如现代启示录中库尔茨上校之死与宰牛场景的交换出现,或者沉默羔羊中食人教授汉尼拔温文尔雅的用餐状态。如果要看人凄惨可怕的死状,战争似乎已经不能满足那些嗜血者的追求,惟有《德州链锯杀人狂》,《死神来了》之类的片子才能杀得血肉横飞,惊心动魄。
      然而此时我要强调的,并非是形式上的而是精神上的残酷,那种几乎扼杀人生机的悲凉与无望,那种让看客们槽牙发凉的感觉,当然,我不是指《咒怨》
      我认为:世上最残酷的事,莫过于孩子的残酷,以及对暴力的熟视无睹,从孩子开始的腐坏,是人性腐坏的极限,犹如染上疾病的树种,扼杀了未来的整片森林。
       
      《蝇王》原著威廉戈尔丁,电影讲述的是一群唱诗班的孩子在一次海难后流落荒岛,随着生存状态的日益严峻,原本良好的秩序与善良的面具都被揭开,形成了猎人与理性的代表拉尔夫的对峙。恶的代表:杰克,与善的代表拉尔夫之精神碰撞,拉尔夫是一名想要在荒岛上的孩子们中建立秩序的人。然而他最终的失势昭示着人们永不可能摆脱恶之阴影的结果。最终,理性的代表猪仔(piggy)与灵性的代表西蒙之死将荒岛上孩子们的最后一点良知泯灭,于是在荒岛上来了一场野兽与人的逃杀。

       整部电影的基调忠于原著。威廉戈尔丁是悲观的,他的视点集中于人类面临极限环境以及不可知的恐惧时暴露出的丑恶,他们将精神寄托于偶像或者神明,将错误归咎于无辜者,将秩序打破,将人性泯灭。这样的一种兽性根植于人性本身,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露出爪牙。

       《青年特尔勒斯》的导演则是德国新电影运动的代表施伦多夫,即《铁皮鼓》的导演的开山之作。根据罗伯特·穆希尔同名小说改编,来源于作者的真实生活事件的回忆,在20世纪处年奥匈帝国普鲁士东部的贫瘠的土地上,有着一所相对封闭的寄宿制学校,家长通过寄宿学校的严厉把他们培养成有用的人,老师严厉、刻板,孩子们有着欧洲寄宿学校的规矩,等级制度森严,暴力横行学校内的学生比亚斯尼经常因为曾经的偷盗行为而被同学选为肆虐的对象,他成为了众人暴力的牺牲品,特尔勒斯则是个旁观者,他鄙视比亚斯尼,却又反感残暴,当众人对比亚斯尼暴力升级学校当局为严肃校纪干预的时候,他的反应与众不同,此时的他并未为自己开脱,而是对善恶的转化做了一番论述,像旁观者一样的离开了学院。
        此作以一种更为冷峻的方式审视了人性,将善恶的转换,性,人类的残暴融合在一起,像是一把冷峻的解剖刀,虽然主角有所参与,但他更像是一位旁观者,将一切尽收眼底。
        或许我不该将《蝇王》与《青年特尔勒斯》做对比,但这两部影片的共性,都是未成年人之残酷。而其表现手法,颇有相似之处。

    一,极端的环境,人性的实验室。
        
        如荒岛之于《蝇王》,《青年特尔勒斯》也将故事的发生地点定在普鲁士边境,造就了一种与大社会相隔绝的环境,于是,大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理性,乃至信仰,都已经不能作为影响人们的准绳。毛姆将金银岛的勇敢少年染黑,利用死去的飞行员,爬满苍蝇的猪头,焚山的大火这些外部环境将拉尔夫逼上绝路。青年特尔勒斯则是用寄宿学校森严的等级制度,死板的管理,横行的暴力将少年的心灵掏空,他们会跑上阁楼看黄色画片,也会出去召妓。这些封闭的温室造就了这些变异的人性,将各种各样的丑陋放大,赤裸裸地摆在了桌面上。
        其实我们也可以将《大逃杀》归为此类。
        极端的环境往往会催生极端的人性,maslow提出了五种与生俱来的需求层次,在底层需求得到满足后,我们才会倾向于追求更高的层次的需求。生理与安全需求会出现在婴儿期,而归属以及自尊需求则会产生于青少年期,在这样的极端环境里,蝇王中的孩子们产生了自尊以及归属的需求,于是他们被一种群体的癫狂所左右,利用癫狂获得了自我认同,得到了战胜恐惧的快感。而青年特尔勒斯中的老大拜尼尔克,在封闭与教条森严的环境中通过掌控与玩弄比亚斯尼获得了自我认同,一帮从众的无知少年,通过拉帮结派获得了归属感。最终的善的惩罚在比亚斯尼被吊起中升华,成为了群体的暴力之恶。
        在设置这样的人性实验室时,两者不约而同.不得不让我感叹,危难乃是考验人类品格的试金石。
        


    二,集体无意识与斯德哥尔摩情节。
        
       “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的一个思维定式。一件事情明明有违道德甚至是违法犯罪,一个人可能不会去做,但是如果一群人中有人已经做了,并且在没有产生相应后果的时候,就会使人们产生非理性的思维,于是我的无意识、他的无意识,以及众人的无意识汇聚成流,造成了使“不正常”现象成为“正常”的“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的表现有许多种,有对罪恶的集体失语,有对不良现象的集体麻木,有对违法事件的集体参与。比较典型的如聚众哄抢财物、球迷闹事等等。
        不难理解,在荒岛上的唱诗班孩子们为何会在癫狂中选择了成为猎人,心理对群体的归属感以及成为野兽后那种挣脱束缚与恐惧的自我认同感将他们推向了猎人的集体,于是,当这个群体越来越大时,人性也就越来越麻木。
        同样,《青年特尔勒斯》中在比亚斯尼被学员们推搡,吊起时,尽管特尔勒斯非常厌恶这种暴力,他还是将苦苦哀求的受害者推向了人群。
        集体无意识的倾向,并非是人类可以文过饰非的遮羞布,这让我想起兄弟连中,E连进驻一个德国小镇后,德国老人们不屈地昂着头,可就在他们在小镇外发现了一个集中营的濒死犹太人的惨状后,要求这些德国居民去搬运尸体,老人在E连战士的逼视下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漠视,同样是犯罪。更何况,这些犯罪的主体还是孩子。
       这种集体的漠视,甚至犯罪,暴力的受害者,往往不会反抗,甚至对犯罪的主体产生了认同,这样的斯德哥尔摩情节,在影片中也随处可见,唱诗班的双胞胎尽管对猎人的行为不认同,最后却也成为了从犯,而比亚斯尼慑于拜尼尔克的威严,最后也行使了偷盗的行为。
        我们可以将其归咎于人性的内因,随着人类的发展,我们根植于基因中的趋群性是不可磨灭的,可这并不能成为暴力与残酷的借口,因为人类之于动物最大的不同,正是人性的存在。把握住这一点,两部电影都重重地拷问了人性。


    三,旁观者,主角的存在感
        我们可以说拉尔夫与特尔勒斯是同类型的人,理性,善良,抱有美好的愿望,敏锐的观察力,以及,身体条件上的弱势。
        拉尔夫与特尔勒斯直接参与到故事中,而非一个完全的旁观者,以人的角度将所见所闻所感传达给观众,之于拉尔夫我们可能感受到的是偏重于参与者感受的人性泯灭天真不在的切肤之痛,之于特尔勒斯,则是完全脱离了参与者的视角,极为冷峻地指出,善恶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极大的善可能转化为极大的恶,绝对的人性并不存在。回答了这些问题后,他抽身而出,毫不犹豫地离开,走向人生的下一站。
         一部电影的主角,应该是贯穿主线的人物,两部作品主角形象类似,却不尽相同,一个是以领导者的身份出现,最终成为被放逐者,另一个则是追随者与旁观者。但两个人物的寓意是明显的。他们都是事件本身那些被被压迫而式威的善之代表。在世风日下时,他们都是逆流而行的直言者,但他们不是基督,最终没有拯救受害者的力量,这样的人物的存在,也许正是为了警醒那些祈祷救世主出现的却无行为的盲从者,正义,不会轻易到来。

    四,象征意义

      《蝇王》是一部残酷的寓言,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的孩子们,本身就在一场可笑的大人战争游戏中落难荒岛。而象征者秩序权力的海螺,象征着文明的火种,以及每个孩子心中的梦魇--蝇王,以一个爬满苍蝇的猪头形象出现。随着人性的兽化,海螺象征的秩序被打碎,文明的火种被熄灭,唯一一个善良而类似先知的人物西蒙被蒙昧与野蛮杀害。于是灵性皆无,众人盲从,蝇王获得了胜利。而西蒙早已经指出:“恐惧来自人类,可怕的是你们的心灵。”
       此时我已经不想将影片的反派杰克与希特勒类比,尽管他们在人群绝望时蛊惑的方式,咄咄逼人的态度,疯狂而野蛮的野心如出一辙,你可以将他的模板赠予独裁者,战争疯子,邪教首领,可当你深入地看他,却看到了镜中的自己。因为我们往往被自己本源的兽性所迷惑,迷失。
       这其实是一部寓言的人类史诗。先进的民族总是为蒙昧与野蛮的武力所征服,于是历史一再倒退,复又前进。
       与蝇王相比,青年特尔勒斯则更趋近现实,导演将实验室放置在旧普鲁士边境的一个寄宿学校,用一个被欺负的孩子的事件直观的让人们联想到了德国民众在经济危机中旧政府权力式威,希特勒带领的军阀政治将矛头转向积累财富的犹太人,就这样,盲从者,攫取利益者,嗜杀者,以及被胁迫者都被绑上了纳粹的战车,开始了残杀,掠夺,开始了征服与欺压,
        提到这所学院,我不能不想起在纳粹二战中出现的napola,以及希特勒青年团。他们的共性,同样是让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纳粹主义信念,最终成为战争列车的齿轮或者征服世界的后备军。
        片中常常有烟斗烫白老鼠,笔尖戳死苍蝇,屠户杀猪等场景,这些日常生活中人们熟视无睹的行为,就成了德国全民残酷反犹的象征,因为当时的人们,已经对这样的行为习以为常。
        男主角在老师面前的表白导演论证了自己的对世界的看法:善与恶存在在心灵深处,是生命的的两面性,一个人不会绝对的坏和好,人是不断改变的。我们寻找相同类型的人,因为影响而改变,任何可怕的事情都会发生。他们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他们相互渗透。这实际上是导演站在德国人的角度上对战争人性的一种反思。也是对所有过去的罪恶以及未来的可能所作出的评述,我们所要避免的,正是从孩子开始的这种恶之倾向。

         
        这两部电影,都难以带给看客任何快感,在当今充斥着肥皂剧情与劲爆场面的荧幕上,更不可能出现,可是,每当我看到新闻中非洲战场上的少年兵,人体炸弹中的妇孺,我还是能清晰的回忆到电影的每个细节。因为孩子,正是所有人类的未来,而这些电影,正是提醒我们不要堕入修罗道的警钟。
         鲁迅曾经在狂人日记中大喊:救救孩子!
         可能,我们首先要救赎的,是自己。
                                    原载于 MOVIE VIEW BY JABBERWOCK
  2. 和《白丝带》一样,《青年特尔勒斯》也是试图通过回到更早前来理清纳粹滋生的原由:20世纪初奥匈帝国的寄宿学校=后来纳粹势力萌芽的德国;四个主人公分别暗示着两位纳粹分子(对被服从的迷恋、试图替天行道的意志,以获得感性的自我愉悦代替本该有的理性惩罚)、一位犹太人(被告知这样一个想法:只要你服从,就至少可以在外面活得体面),还有一位具有批判和反省意识的中间人:最后托尔勒斯的话深刻地揭露了纳粹能在以理性著称的德国萌芽的原因:一个人自我羞辱或一个人变得残忍,我们本以为是世界末日那样严重的事情,最后发现那发生的如此平静,因为好坏的转变是如此容易。在此之前他也曾抛出疑问:为什么身边人认为平常的事情,我却感到如此恶心?集体无意识的可怕在于它横扫千军的同时默默无声。少了自省和独立,法西斯主义就会不断扩大。

  3.     你可能经常在脑海里幻想一些罪恶的事情,而且乐此不疲享乐其中,但当你真正面对这些事情时,你是否有勇气去尝试?你可能觉得你是个正人君子,一切邪恶与你不沾边,但当你真正深陷其中时,你是否有勇气说不,或者干脆和那些恶心的事划清界线独自清高?
        青年特尔勒斯是那样的年轻,那样的英俊,可是他就正面临着这样的考验.他想彻底的远离那些邪恶的事情,可是当那个被欺负的男孩站在他面前时,他却拒绝了帮助他;当那个男孩再次被众多的手推来推去的时候,他也伸出了手,麻木无情的推开了他.他愧疚,他痛苦,这种矛盾折磨着他,慢慢的,他开始反思,开始反抗,但这一切只是换来了被开除离校的结果.
        很羡慕特尔勒斯有这样一个母亲,当他离开学校的时候,坐在马车上,母亲什么都没说,一个温柔的笑,一切都被包容其中了.马车慢慢的走在广袤的土地上,悄无声息,直到结束.
        《青年特尔勒斯》,“德国新电影四杰”施隆多夫(《铁皮鼓》)第一部独立导演的长片.一部对德国纳粹主义深刻反思的作品.
  4. 第12届##主竞赛单元第8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青年特尔勒斯》,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彷徨少年们浸入迷雾的评价了!

    George:

    对我一直搞不太懂的德国少年的一种影像说明。

    野凡:

    迷茫的少年,混沌的青春。不一样的角度专注校园暴力,可惜小胖同学的演技太糟糕了,影响了观感。

    果树:

    霸凌戏放到今天拍可能会多出很多直接撕裂观感的拍法,这一部在隐忍的镜头下埋藏追索内心的反思与拷问,做法很高级。

    supremacyacron:

    黯然销魂版死亡诗社,探讨问题的形势与框架二者倒还蛮像,高压的生存状态藉由控制思想道德准则去评判问题和制定所谓的标准,那跟纳粹又有什么区别。

    无糖吐槽:

    个体面对众生的苦难到底有没有意义,带着悲观的冷峻是一种冷血和罔顾生命的态度吗?这种看似精明的沉默无谓和少年老成,或许只是变成推脱的掩饰和自慰的借口。一种知识分子的写照。

    sparrow:

    塑造了“旁观者”形象,特尔勒斯在极端苛刻严肃的环境下成长,与同辈们召妓,目睹暴力的发生……看似毅然离开,殊不知集体无意识中的冷漠旁观与置身事外才是真正的败坏,是地狱的一份子。

    法罗岛帝国皇后:

    精致利己主义的文化人的真实写照,良心中的悲悯同情是在不影响自己岁月静好的小确幸为前提,或许有拯救苍生的心思,亦不愿意放弃既得利益的半分,矫矫情情的扮演冷眼旁观的菜市口观斩路人。

    曲有误:

    一个特别的人,旁观者的属性似乎更多的压过了参与者,善与恶没有标准,黑与白没有界限,不经意间的煽动力永远是最可怕的,群体思潮尤为如此,外加受害者麻木的任人摆布,冷眼旁观一场心中的霸凌实验,参与–审视–抽离。

    蝠蝠:

    意味深长的观察者故事,少年时代是人一生中最动荡的时期,青少年之间的关系也是整个社会的缩影,人是不会变的,从少年到青年到壮年,人一直是一个样子,善恶自始至终都已经刻在每个人的身上,特尔勒斯,一个特别的人,注定不被整个世界所接容。果然黑白电影才是最好的影像表达方式。

    Pincent:

    对德国沉重历史的一种反思,在那黑暗的室内角落滋生着罪恶,在敞亮的、整齐划一的集体场所是看不到的。人物内心在善与恶、个体与集体、宗教救赎与惩罚之间拉扯,最后的主观镜头拷问着观众:纳粹为何长期掌权?类似的行为已经在这个民族消失了吗?你在这大局之中会是哪一种存在?总之你无法置身事外。群戏的场面调度和视听语言已经相对成熟,可惜演员表现不够出色。

    盆满钵满赵+: 原来以为是花吃了那男孩,但后来发现特尔勒斯为内心的小问号做的实验是有趣的。 至于人为什么会做可怕的事情又觉得稀松平常呢,我认为是与群体性的自然意识有关。即使是两个原始暴君,鼓动其他人的方式也是以对抗恶出发,但由这个出发点引发出来的一系列事情是残忍的,而群体性的行为又反过来削弱了残忍行为的愧疚感。在这个事件中心的受害者也在自己原始恶的“愧疚”下而觉得理所应当。 当然这个行为如果在社会大范围地去出现得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青春片的笔触是细腻的,随着特尔勒斯本身的问号,给大家思考的也不是成长和霸凌而已,很棒。

    Bob_Chow:

    施隆多夫处女作,却毫无青涩质感,运镜多样调度成熟,叙事干净稳重,唯有后半段暴力升级前偶有拖沓。身着军制服的学生是完整社会的缩影,总是处于观看中的特尔勒斯也是进行中的一类,自省并不向外扩散,而是在暴露外界的瞬间崩塌。神圣化的惩戒活动与团体先后沾染了性向和宗教(神秘学的)两种元素,在黑暗的阁楼中用蜡烛支撑,难免有批判之嫌。制服,瘸腿的教授,战地医院一般的集体宿舍,回归到一种战时的错觉,此类纯粹男性体系的电影难得避开了大男子主义的困扰,以更多元的手法阐述,更为自在。我们批判观看批判记录批判不作为,但是观看与记录其中的乐趣符合窥癖的本质,所谓文人没准正乐在其中。

    子夜无人:

    我们最害怕的不是极端的黑暗,恰恰是那些给过你光亮又抽身而去的明灭不定。对于整个寄宿学校高压环境的侧写还不够系统、立体、细节化,但对于集体无意识的展现以及集体意志对于个性生存空间无处不在的压榨都表达得足够丰富。让一群人和乐融融相处的唯一办法,就是给他们找个敌人、立个靶子,只有在枪口一致对外的时刻,才有对内的荣辱与共。 而名叫特尔勒斯的青年总是不一样的那一个,他跟着同学召妓却坐怀不乱,他接触孤立者却无法递以真正的援手,他厌恶那些暴力的没有大脑的同龄人却还是只能和他们站在一起,他在最后甩下一段慷慨陈词离开了这里,转身之后却不是另起一番大事业,而是坐上马车继续扮演母亲抚摸下的乖孩子。比起所有的施害者以及可怜的受害者,这个一路站在旁观者位置上的人,才是真正坏掉的那一个。

    ##DAY8的主竞赛场刊评分将在稍后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