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布鲁克林秘案 Motherless Brooklyn(2019)

简介:

    莱昂内尔(爱德华·诺顿 Edward Norton 饰)有着非常悲惨的过去,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撒手人寰,无依无靠的莱昂内尔被送进了孤儿院,幸运的是,在这里,他遇见了名为弗兰克(布鲁斯·威利斯 Bruce Willis 饰)的男子,在孤儿院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弗兰克一直对莱昂内尔提供着保护和帮助。离开孤儿院后,弗兰克成立了一家私人侦探所,莱昂纳尔则在其中打工。

演员:



影评:

  1. 爱德华·诺顿执导的电影《布鲁克林秘案》,看完发现一点有趣的内容,这电影蛮期待的,但是其实内容稍微有点枯燥,诺顿的演技还有电影本身那种“老电影”的气质还是撑得住的,其实感觉诺顿这片足以提名奥斯卡最佳男演员了,电影剧情不多说了,有一幕,就是诺顿饰演的男主去找大反派,也不能叫反派,角力的一方吧,主管纽约城市建设的由亚历克·鲍德温饰演的Moses Randolph莫斯·鲁道夫,莫斯的办公室一堆建筑模型,背景墙上的一幅画吸引了我,那是著名建筑师保罗·鲁道夫Paul Rudolph的一个未建成的建筑计划,

    墙上几幅建筑图纸现实中是纽约高速公路规划方案,由建筑师保罗·鲁道夫设计

    而电影里莫斯·鲁道夫的弟弟(由演员威廉·达福饰演)也叫保罗·鲁道夫、也是建筑师……,这是巧合么?虽然英文名差了俩字母,但是很显然这是导演刻意的安排:这部基于1950年代纽约城市建设、房屋拆迁引发的悬疑故事被导演和真实纽约建设历史做了一些对应。

    电影里莫斯和弟弟保罗的照片

    而这位“大反派”Moses Randolph莫斯·鲁道夫的原型也很有可能是一位建筑师,纽约城建历史上鼎鼎大名的Robert Moses罗伯特·摩西,那真实中建筑师罗伯特·摩西和建筑师保罗·鲁道夫是兄弟俩吗?不是,因为他俩不是一个年代的人,罗伯特·摩西的个人经历和电影里莫斯的经历完全一致,他热衷于为城市造公园、大桥,一生建造了250万英亩的国家公园,416英里的公园大道,12座桥梁,2座大坝,568个操场,还有许多重要的公共建筑,联合国大厦和林肯中心是摩西“拯救纽约”策略的关键,电影里说他权力大于市长,这点不是瞎编的,他对城市交通也非常看重,宣言“交通创造了城市,城市也为了交通而存在”,这一点是他后来为人诟病的一个部分。

    建筑师罗伯特·摩西Robert Moses

    建筑师保罗·鲁道夫Paul Rudolph

    那建筑师罗伯特·摩西和建筑师保罗·鲁道夫是不是就没有关系了呢?其实也是很有关系,罗伯特·摩西在4、50年代提出了曼哈顿的高速公路计划,但是因为拆迁量巨大,反对的人很多,包括当时纽约市长、洛克菲勒家族、还有后来的简·雅各布斯在著作中也写过反对这个计划的文字。但是纽约道路拥堵又常常让人怀念这个高速公路计划,于是在1970年代左右,由建筑师保罗·鲁道夫继续研究这个计划,这就有了电影里墙上那个未建成的“纽约高速公路计划”,这个建筑方案在后来学界被认定是乌托邦性质的、带有新陈代谢学派特点的城市规划,保罗·鲁道夫优化了罗伯特·摩西的计划,在建设高速公路的同时不去破坏曼哈顿的城市肌理,

    保罗鲁道夫设计的纽约高速公路规划

    保罗鲁道夫设计的纽约高速公路规划

    保罗鲁道夫设计的纽约高速公路规划

    鲁道夫这个方案另一个特点就是伴随着交通还规划了很多社会住宅,这样的人文关怀的特点是这个方案后来被贯以乌托邦的重要原因,这样宏观的巨制很难博得纽约市政府的同意,于是到今天曼哈顿也很少能看到高速公路,因为这一直都存在于想象之中。所以这部电影《布鲁克林秘案》的真实背景很有可能就是《纽约为什么没有高速公路秘案》,当然电影本身并没有讲太多城市建设方面的事,而且据说电影是有原著小说的,我也没看,所以不敢乱说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的,但是有关那两位建筑师罗伯特·摩西和保罗·鲁道夫之间的故事,多少有影响此片,另外这两位都是耶鲁大学毕业的,是不是师徒关系也有待调查,保罗·鲁道夫设计的耶鲁大学建筑系楼到现在也是全球建筑系学生必读的经典作品。电影中的保罗鲁道夫和现实中保罗鲁道夫最后提出的城市规划方案都未被实现。这个未实现的宏观巨制只能真的是一份“秘案”了……

    保罗鲁道夫设计的纽约高速公路规划

    保罗鲁道夫设计的纽约高速公路规划

    另外再提一点,片中反对莫斯的城市建设的公众中有一位能言善辩的女士,很有可能原型就是简·雅各布斯,简·雅各布斯就是著作《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的作者,在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夫人》里也有过描写。这样看来这部电影真的是将纽约大半个世纪的城市社会建设浓缩在一个时代中表现。

    电影中一位叫霍洛维兹的女士发表关于城市的观点

    简·雅各布斯

  2. “有巨人的力量固然好,但像巨人那样滥用力量就是一种残暴行为(O, it is excellent to have a giant’s strength; but it is tyrannous to use it like a giant. )”——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


    早在2000年,爱德华·诺顿就有意将强纳森·列瑟于1999年发表的侦探小说《布鲁克林秘案》搬上银幕。充满波折的十九年过去,经历了创意瓶颈,四处碰壁,甚至片场火灾,这部诺顿倾注所有热情的,自编自导自演的野心之作终于和等待已久的观众们见面了。

    用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中掷地有声的批判开场的《布鲁克林秘案》,讲述的就是一个“大卫和巨人歌利亚”式的,街头小人物对抗权势滔天的巨人的故事。这个小人物叫Lionel,一个患有妥瑞症的布鲁克林孤儿,会不受控制地抽动,喊出意义不明的词语,怂肩,摇头晃脑。这个在当时还未被命名的病症,让Lionel被朋友戏称为“畸形秀”,却也赋予了他异于常人的记忆力和洞察力。他的这项能力被私家侦探Frank Minna看重,在Minna将Lionel在内的四个男孩带出孤儿院培养成助手后,Minna就成为了Lionel的导师,父亲,和生存的理由。

    所以,当Minna在一次与委托人的会议中被杀害,Lionel人生的唯一意义就只剩下了追查真相。他穿上Minna留下的不合身大衣,潜入纽约雾气弥漫的夜色之中,而在他像扯毛衣线头一般抽丝剥茧后,他发现自己陷入一场权谋旋涡之中。

    列瑟的小说中,Lionel活动的舞台是1990年代的纽约,“现代黑色侦探”这一类型元素的创新也正是原著卖点之一。然而在创作剧本时,诺顿决定将故事搬到1950年代,将这个黑色侦探故事放回它原本该存在的时间和空间,放回一个汽车像四四方方的小箱子,蒸汽和爵士乐在街道弥漫,男士戴软毡帽女士戴头巾的纽约。

    时间设定上的大胆改编,可能是出于诺顿本人对50年代的偏爱,或是想从文本角度以更合理的环境展开黑色侦探的故事,也可能是为纽约城市历史和阴谋论这一宏大议题创造更适宜的土壤。但从最终成片来看,这个决定可能算不上明智。时间上的改动让诺顿在影片中无法挖掘原著的后现代气质,而诺顿还原的1950年代纽约也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

    《布鲁克林秘案》中的年代场景,刻板中带着一点空洞,因为对人物特写捕捉较多的缘故,人物身处的环境反而没有更多空间去展现。这样的处理,导致外景显得局促,除了千篇一律的台阶门廊和窗外总是雾蒙蒙的布鲁克林大桥外,看不到其他的纽约城市细节。

    而室内戏则缺乏丰富度和细节,像纸板拼搭起来的样板房,草草贴上说服力不足的壁纸。中央车站的一场戏,虽然光影与灰尘的细节动人,路人的调度也带有舞台剧的诗意,但整个画面仍然显得年代感不足。Lionel的办公室和公寓,更像是脱离于时间之外,缺乏真正生活痕迹的极简化场景。

    1950年代设定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设定下的film noir,实在太多太多了,让诺顿的这一改动直接折损了原作概念上的原创性。籍籍无名的街头侦探,陷入麻烦的美丽女人,离奇曲折的阴谋,这些要素已经被同类前作反复榨干了,而为主角加上一个妥瑞症并没能增添太多新鲜感。

    更加遗憾的是,在时隔20年第二次指导影片的诺顿手上,这个不算惊喜的侦探故事也没能讲得顺畅完美。或许是导演经验不足的原因,《布鲁克林秘案》有较为明显的节奏问题。影片开场就直接进入相当紧凑的Minna被杀情节,将观众瞬间丢入一个快节奏小高潮之中,想必没有看过剧情简介和预告片的观众可能会一头雾水。虽然之后在诺顿的旁白中,Lionel与Minna的往事渐渐揭开,但这段高效快速的剧情还是一定程度上损耗了两位角色之间关系和感情的建立。

    然而当Lionel开始调查之后,节奏在多处地方又不合时宜地慢下来。大段大段的独白和对话,还有爵士酒吧时长过长的一场表演,让原本精彩的侦探故事线在悬疑饱满的地方突然断裂开来。《布鲁克林秘案》全片长达2小时24分钟,其中有许多这样冗长和拖沓的段落,影响了整体的流畅。

    除开节奏时而过快时而过慢外,《布鲁克林秘案》在叙事上还有些太大太满。诺顿是野心十足的,他在影片中塞进了非常多的议题:纽约城市规划背后的权力游戏,贫困社区清理,人权社会运动,还有与时代性挂钩的种族问题。他也塞进了非常多的人物,小侦探和他的兄弟们,社会运动家和他的同事们,政治家和他的哥哥,爵士酒吧老板和萨克斯手,也妄图给每个人物足够的银幕时间。但《布鲁克林秘案》原著已经有300页,诺顿在遵循原作故事线的同时加入了这么多私货,最终导致《布鲁克林秘案》影片节奏略显混乱,信息量又多又杂。

    故事上的第三个问题,是诺顿创造的这部黑色电影或许有些过于“光明”了。这种光明,不仅在于过于明亮的布光让《布鲁克林秘案》不符合大众对常规黑色电影的期待,更让整个有些乐观的故事缺少了更深刻的回响。这不是“forget it Jake, it's Chinatown”,《布鲁克林秘案》从头到尾都不忍心让它的主角真正踏进悲剧和黑暗的领地。Lionel在调查过程中的一切都很轻松,在街角的黑影中就能探听必要的信息,被反派手下抓住了也无性命之忧,甚至最终能不合逻辑地得到讨价还价全身而退的机会。

    有北美影评人戏称,《布鲁克林秘案》是光明版的《小丑》起源故事,同样有精神疾病无法控制自己,被身边人嫌弃和讨厌的两个人,Arthur选择暴力,Lionel被赋予了记忆力超群这个超能力,以一种漫画式的闯关形式最终直面大反派。联想到本片中反派的饰演者Alec Baldwin辞演《小丑》中的Thomas Wayne,这一类比显得更有趣了。


    然而,固然《布鲁克林秘案》显露出了诺顿作为新手导演的生涩,它却带着一种很稀有很珍贵的热忱。虽然不完全认同诺顿对类型元素的处理,我必须承认,我被诺顿在film noir中仍小心坚守的,那种理想主义的天真和悲悯所打动。

    诺顿作为创作者和演绎者,对患病的主角Lionel从始至终都保持着一种尊重。Lionel的病可能为他带来讽刺意味的嘲笑,也可能为他带来麻烦甚至厄运,但诺顿在每场Lionel发病的戏中都在尽力保护这个角色。他不忍心让Lionel面对任何形式的真正恶意,即使是喜剧桥段,Lionel也是被塑造成可爱大过可笑的,不为了煽情或抒情折损半分Lionel的尊严。

    在营造情绪上,诺顿也是相当有天赋的。当Lionel穿着Minna留下的黑色大衣走过蒸汽弥漫的灰色街道,他的肩部因尺寸不合适鼓鼓囊囊的,但他也只是低头向前走着;面对心碎的Laura,Lionel轻拍她一下,两下,三下,在无法控制的强迫症动作中有温暖和酸楚;而当Paul看到那个击碎梦想的大红色Denied,在关张的帽子店前,他茫然地让纸片被风吹起,向街头走去。

    Thom Yorke和Flea合作的那首主题曲《Daily Battles》,迷离梦幻,为《布鲁克林秘案》孤独的情绪加分太多。而曾与盖里奇合作《秘密特工》和《亚瑟王》的Daniel Pemberton,将他特有的节奏感与爵士乐结合,为《布鲁克林秘案》悬疑铺开的过程带来一种奇妙的紧张和俏皮。

    在《布鲁克林秘案》中,诺顿讨论的议题其实是非常大胆犀利的。利用女主角Laura政府工作人员和社会运动家的身份,诺顿非常仔细地描绘了坐享权力者清扫边缘人群和有色人种的过程,城市规划部门如何欺骗贫困社区住户导致他们流离失所,建设者又是如何将通向长岛的高速路高度放低,以防止乘坐公交车的贫困人群进入。虽然这种野心让电影有些拥挤,但诺顿在表达他想要传递的信息时的坚定和不容妥协是值得尊敬的。

    影片最后,Lionel和Laura安静地坐在海边,Laura说:“it's funny how things turn out ”。Lionel做出的努力,虽然没能改变这场权力游戏的最终结局,但他正义而必要的行动已经值得褒奖。或许《布鲁克林秘案》对于诺顿自己也是这样,它带着生涩和不完美,也不是什么能载入影史或者改变好莱坞版图的大作,但这部跨越快20年的作品,足够私人而热忱。《布鲁克林秘案》不会是爱德华·诺顿编导之路的终点,终于完成这部“有生之年”作品的诺顿,可以睡个好觉了。

  3. 这是一部配乐,画面,叙事都很符合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电影风格的做工精良的好电影。但因为我并没有掌握评论电影的技巧,所以我写下的这些与影评无关,只是个人观影之后的主观臆断,另外我也没有看过原著,难免会出现错误,还望指正。

    截图

    在 Lionel Essrog( ) 与 Moses Randolph( ) 初次会面交谈的过程中,影片100分钟位置, Moses Randolph 阐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并强调法律的滞后性已经对他形成了桎梏。他认为在未来能推进社会进步的不是现在法律约束,而是发展中的城市所能提供的物质条件。然而现在的法律却约束了城市的发展,因此他不得不“领先”于法律,并以中央公园的建设过程为例,来支持自己这上帝视角般的观点。

    这时画面的左侧有两幅建筑设计效果图,也就是这两幅图引发了我的猜测。这两幅图的设计师是位名叫 Paul Rudolph (1918-1997)的美国建筑师,熟悉香港力宝中心的朋友应该不会陌生,从名字来看,他似乎就是 Moses Randolph 的弟弟Paul Randolph( ) 的原型,因此才会出现 Rudolph 的设计项目。

    The Lower Manhattan Expressway, Google
    The Lower Manhattan Expressway,Google

    这个项目名叫 The Lower Manhattan Expressway(曼哈顿下城高速公路,LOMEX),其发起时间在上个世纪50年代,发起者名为 Robert Moses,我猜测他则是Moses Randolph的原型,他作为纽约城市规划师出名之处也如影片中所说的,大肆破坏社区。LOMEX是一条通过荷兰隧道,曼哈顿和威廉斯堡大桥将新泽西州连接到布鲁克林,皇后区和长岛的高速公路。Rudolph 提议的Y形走廊旨在使城市的基础设施完好无损,它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建设方法,其中交通网络可以束缚而不是分散社区。在交通走廊的关键点是多层的,堆叠的行人广场,行人通道和停车场,这些都在现有桥梁和铁路系统的上方和下方。高大的,渐进式的住宅建筑提供光线,空气和景观,位于这些通道的走廊两侧。当然显示中这一方案由于那位记者(Jane Jacobs)的报道和竞选活动而破产了,我想这也是片尾 Paul Randolph 被拒绝的原因之一,否则现在的纽约可能是下面这番景象。

    LOMEX,Viewing NYC

    这个方案虽然在1962年就被否决了,不过他的影响不止于此,因为一本建筑学经典著作选择这个项目作为书籍再版的封面,2014年英文版的《走向新建筑》,这是一本首次出版于1923年的勒·柯布西耶的一部论文集,引用维基百科的描述。

    (The book) advocating for and exploring the concept of modern architecture. The book has had a lasting effect on the architectural profession, serving as the manifesto for a generation of architects, a subject of hatred for others, and unquestionably an important work of architectural theory. The architectural historian Reyner Banham wrote that its influence was "beyond that of any other architectural work published in this [20th] century to date",[1] and that unparalleled influence has continued, unabated, into the 21st century.
    Towards A New Architecture, Amazon

    从时间上看来,柯布西耶是不会知道LOMEX的,另外Paul Rudolph是否从柯布西耶那里继承到什么,即使我在这一方案的描述中看到了所谓的“建筑五要素“,我也不敢断言。但我认为出版方愿意在2014年之前的无数建筑设计方案中选择LOMEX,这一柯布西耶没有直接参与的项目,作为封面一定是确信这两者之间有着潜在的紧密的联系。

    最后回到电影我很赞同Moses Randolph的那番豪言壮语,因为他让我想到了另一段文字,

    城市是人类的工具。但时至今日,这种工具已鲜能尽其功用。城市,已失去效率:它们耗蚀我们的躯体,它们阻碍我们的精神。城市里四起的紊乱令人深感冒犯:秩序的退化既伤害了我们的自尊,又粉碎了我们的体面。它们已不适宜于这个时代,它们已不适宜于我们。——勒·柯布西耶《明日之城市》(Urbanisme)

  4. 没错,剧中的Moses Randolph的原型,就是叱咤纽约政坛数十年,横跨多为传奇市长州长任期但却成为他们背后隐形政治大佬的罗伯特.摩西(Robert Moses),而非他人。

    第一次听说Robert Moses是在美国读MBA时候上Power and Politics课程案例中读到的,当时几十页关于一个“不知名”城市规划官员的案例看得我昏昏欲睡。其实摩西这个人和Power(权力)这个词产生强烈联系,并不是大学教授的冷门选题——关于他的传记文学作品

    是美国较为知名的现代非小说作品,并获得了普利策奖——电影中曾多次提到,虽不是隐喻电影与这本书的关系,但明显有致敬的意思。

    权倾一世

    罗伯特·摩西是20世纪纽约城市史上的重要人物。他身兼数职、权倾一时,在纽约大都市区兴建公园、建造桥梁、清理贫民窟、开发公共住房、策划大型公共建筑,并成功举办了两次世界博览会,对纽约大都市的发展影响至为深远。 摩西生于纽黑文一个犹太富商家庭,幼时举家迁入纽约,先后就学于耶鲁大学和牛津大学最终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甫一毕业便投身公共服务,凭借对英国文官制度的研究致力于纽约市政改革。1924年摩西出任纽约州立公园委员会主席后,利用手中的权力推进公园建设,在长岛建立起琼斯海滩州立公园等一系列公园和游泳池。同时,这也是摩西在政治上更为成熟的时期,可以娴熟地运用政治技巧。从20年代到60年代,摩西最初利用州政府用于建设公园的经费、继而利用新政拨款、最后依靠路桥费和联邦政府高速公路资助建设了联通整个纽约大都市区的园林大道、高速公路和桥梁。与此同时,也不乏批评者指责摩西的道路交通规划阻挠了纽约公共交通的发展。虽然他致力于缓解交通压力,但不断新建高速公路的方法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交通拥堵。 随着摩西将建设重点从周边逐渐移入市区,受影响的人口也随之增多,因此从五六十年代开始,反对摩西的声音日益强烈。在华盛顿广场公路建设受阻之后,摩西支持的下曼哈顿快速路也在反对声中流产。60年代后,媒体对摩西的批评越发强烈,1964年的纽约世界博览会成为摩西在政坛最后的壮举。 摩西在纽约的建设活动虽然破坏了许多人、尤其是社会下层居民的正常生活,但正是得益于摩西的努力,纽约虽然在战后一度陷入萧条,却没有重蹈中西部大城市深陷危机的覆辙。而纽约能够成长为首屈一指的全球性城市,与摩西主持的大型工程是分不开的。

    以上是你可以百度到的内容,但有意思的是摩西开启其公务员生涯时似乎并没有那么迷恋权力,是一次次自己的技术方案未能落地让他产生了对权力的渴望,进而苦练权力心法终成大业。更有趣的是,虽然如电影中所述,摩西虽身兼数十职,但大多是电影中桥梁管理局局长这类的中层职位,他从未染指过市长、州长这个级别的职位。但就是这么一个中层政治家,却被称为“ the single most powerful man of our time in New York ”(印自《The Power Broker》书评)。他任职的数十年期间纽约市和纽约州换了数任知名州长和市长,包括后来命名纽约机场的拉瓜迪亚,但没有一个人的政治影响力能超过这位园林局长,这事儿放中国咱完全无法想象,放美国他们也得琢磨半天。

    权力的掮客

    自从The Power Broker出版以来,Moses就成为精于运用权力的代言人甚至学术研究对象。从政几十年,他善于运用媒体、同僚、上司、下属及合作开发商等所有人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这样的目的却又和自己的私利几乎没有任何关系(至少看起来没有),更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城市建设规划抱负。如果不知道这层背景,就无法体会到Moses第二次在泳池见Lionel时候关于权力的那一段强有力的感慨的精妙之处。

    Do you have the fisrt inkling how power wokrs? Power is feeling, knowing that you can do whatever you want and not one fuckin' person can stop you. If someone else have a dumb idea that you don't like, well, that's the end of that idea, or the end of that person, if you want. If I want to build highways while the rest of the country is broke, I w'll punch though any damn neighborhood I want.

    现代城建代表人物

    Moses在城市规划建设领域的影响力载入史册,他强调的Tower in the Park理念类似于咱们大范围的旧城改造,拆迁平民窟后建公园绿地再在上面盖高楼,这样的理念在电影中也多次体现。城市建设我不专业就不多谈了。

    那个反对者

    摩西最知名的反对者——同为城市规划师的简·雅各布斯,显然也是电影中 Gabby Horowitz 的灵感来源之一。她著有《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要求保护现有城市街区,反对罗伯特·摩西的“清除贫民窟”计划的清拆和重建。

    不管你是一刷还是二刷,希望这些背景知识能帮你领会电影背后的深意,否则总感觉少了点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