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集和三位律师聊性骚扰。
三四集和小鹿,毛尖,张越聊全宇宙女性和文艺作品
第五集自然律和陈丹燕止庵聊花卉植物
第六集动物性,王大可,毕金仪,张越探究人和动物的异同。
记下:爱得不恰当就是控制,甚至是剥削。(想到了再见爱人的王诗晴和老纪),佩服树木希林,我爱你与你无关。
感慨人和动物相比都不存在道德优越感,因为人才会知错犯错知法犯法,会借着“为你好”的名义掩盖自私的动机,借道德美化自己丑化别人
9月20号,《第一人称复数》上线优酷人文,节目以周轶君为话题发起人,每期邀请不同嘉宾,开展关于社会、生活、科学等多个方面的深刻讨论。
对于《第一人称复数》来说,“女性”是节目留给观众的初印象。节目发起人为女性、总策划为女性、导演也是女性、每期嘉宾也均以女性为主,节目这样的设定是否呼应了当前热议的“女性主义”,这成为了冷眼的第一个疑问。
但当冷眼想以“女性节目”破题,开启本次与节目总导演任长箴的专访时,任导却否定了“女性节目”的定义。
“我们不想被贴上女性节目的标签”。任导给出了直截了当的回复。
那么,《第一人称复数》究竟是一档什么气质的节目,在谈话场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内容表达。《第一人称复数》总导演任长箴受邀做客冷眼,为我们带来了回答。
恰恰是女性而已
“这不该被定义为女性节目”,任长箴解释,本质是不希望用“女性”标签来局限了这档节目的表达,因为关于《第一人称复数》,更值得观众关注和感受的,是深刻的洞察、多维的思考、严肃的表达等方面。任长箴用了一个词:“知识分子气质”。
对于嘉宾的选择,比起“女性”更重要的,是嘉宾自身特质。
节目的发起人是纪录片导演、作家周轶君,邀请的嘉宾则是各大领域的专家、学者,例如第一期的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陈碧、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顾问侯志明、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律师吕孝权,他们专注在某一个研究领域,积累的知识足够支撑起这档节目的专业度,所表达的也都是富有文化内涵和思想智慧的内容。
同时,他们的讨论是理性的、严肃的,是抛开了“娱乐化、流量化”的困扰。这样的讨论构建了一个传播新认知、新思考的谈话场,是在当下娱乐环境里不可多得的,是《第一人称复数》最重要的特质,也是任长箴不想这档谈话节目局限在女性节目最首要的原因之一。
其次,在谈话节目最关键的要素——话题的选择上,《第一人称复数》也不限于女性话题,而是更广阔的聊“感兴趣的所有话题”。
任长箴告诉冷眼,在最初策划节目时,主创团队就抛弃了女性的概念,先去思考对什么感兴趣,如果大家觉得有意思想展开聊聊,就会决定选择这样的话题。
因此,我们能看出,目前播出的几期节目,除了“性骚扰”外,“全宇宙”、“植物学”、“人工智能”以及未来“动物进化”等话题,其实都不具备“女性特质”。用任长箴的话来说,“女性可以讨论任何话题。而关于男性和女性话题的界定,其实也包含了刻板印象。女性可以讨论任何话题,男性也是。”
而当我们跳出女性节目的框架,反观第一期节目时就会发现,其实《第一人称复数》从未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性别。
作为一档以女性为主的谈话节目,《第一人称复数》反倒在第一期邀请了一位男性嘉宾,北京千千律师事务所的吕孝权律师,从常识和法律角度进行了专业知识的普及。
而面对“性骚扰”这一个长期与“女性”标签绑定的谈话主题,节目中嘉宾们还特意补充强调了,社会中也存在大量男性被性骚扰的现象。
任长箴告诉冷眼,其实从最开始的策划,到最终呈现的内容,展现出来的气质和面貌,都并非要刻意朝女性靠拢,只是屏幕前被大家看见的主创团队和嘉宾恰好是女性而已。甚至任导打趣道,节目背后的摄影老师还都是男性工作者呢。
或许,正如任导所说,如果以性别二元对立来区分阵营,强化标签,那就失去了做这档节目的初衷,因为“内容”才是让节目能立住的根本。
谈话节目不要说教
如果说这档节目有什么制作上的难点,那就是找到一群有观点、却不说教的人。“不说教”是任长箴给这档谈话节目定的一个标准,也是选择嘉宾的维度之一。
所谓“说教”,她解释说,就是重复观众已经知道的问题、教条式的指导观众应该怎么做,但可能自己也做不到。这种单一维度的价值观输出,是一种“虚伪”的正确,是不应该出现在一个谈话场的。
任长箴说:“现在年轻人最烦别人的建议,我也最讨厌给年轻人建议”。节目里的讨论应该只是增加不同维度,打破一些原本的认知,让思考空间能更加广阔。而不是坚持某一维度的“正确”,这对于谈话节目是没有意义的,对于对谈本身也是。
所以,《第一人称复数》想要构建的,是一个永远真诚的谈话场域。
而对于如何实现的问题,冷眼将任长箴的观点解析为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节目里不说“正确”的话,只说想说的话。
这也和节目议题的选择思路不谋而合。在第三期里,嘉宾们展开了对《瞬息全宇宙》的讨论。而对于这部斩获无数奖项,拿下95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影片”,作为主持人的周轶君却直言,自己对于影片不是那么喜欢。
在场其他的嘉宾也表达出了相同的观感。张越老师更是直言,杨紫琼获得最佳女主角这件事,比《瞬息全宇宙》这部影片更有价值。不同观点的输出,让观众们看到在这个轻松的场域里,敢说出想表达的话是一件容易且值得被尊重的事情。
同样的,在节目第四期的对谈里,聊及树木希林在面对出轨和家暴的丈夫,却始终没离婚,并从没有泯灭对他的爱时,张越老师也一反当下网友的意见,引导观众暂时抛开婚姻的残酷,把目光放在树木希林本人的大爱与旺盛的生命力之上,表示树木希林对与事业、情感的追求,同样也是一种“自立”的体现,这在当下关于独立女性的探讨中,也一种是难得听见的声音。因为情感关系、婚姻关系从来都不是衡量一个女性是否独立的唯一标准。
在以表达为核心的节目中,单一价值观从来都是要避免和反对的,这种多元的观点、不同的价值观,才是一档谈话节目里应该被看见和接纳的。
第二点,嘉宾的选择直接影响节目气质。
冷眼更愿意将其理解为是,任导在通过节目向我们抛出了一个问题:当我们关注一档节目时,关注点是应该集中在嘉宾间多维思想的表达,还是不同性别的主张?
很明显,当《圆桌派》在进行内容呈现时,你从不会认为这是档男性的谈话节目,而会更多的关注到话题讨论、关注到某一个嘉宾的观点。
那么,回到这档以女性为主的谈话节目,节目所真正呈现的,其实是一种知性、松弛、有态度的真诚表达。周轶君、张越等嘉宾温和的视角,通过不具伤害性的表达,展现出更显著的包容性。
当节目核心人物和节目的制作目标统一时,节目的“气质”就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内容表达需要抵达观众
我们常说,表达是内容创作的核心,无论什么样的内容形态背后都有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核。而被问及《第一人称复数》的表达内核,任长箴告诉冷眼,“我其实很难去说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但我知道我不想表达的是什么”。
“我不想要老生常谈的东西,我不需要伪善的正确”。这是在访谈中任长箴反复强调的。冷眼也好奇,这背后所折射出来的创作理念,究竟是什么?
任长箴表示,从过去的纪录片创作,到如今的谈话节目,她在内容创作中最大的坚持,可能就是“不从众”。展开来说,就是不迎合潮流和大众追崇的流量,带着冷静的视角,去审视和看待大众趋之若鹜的事情。
“我只对真相、真理感兴趣”。在她看来,保持一个独立的精神状态是应有的状态。有时候冷僻的、小众的内容,反倒会吸引着她去探索研究,同时成为了内容的优先选择。
而这些小众的内容,真的能抵达观众吗?围绕这一点,冷眼与任导再次展开了讨论,一起聊了聊创作者与观众的连接。
任长箴说,她观察到现代人的心理状态大体相似,即不论在工作中多么的从众,工作之外依旧追求者独立的自我空间。也就是大家都愿意保持一种独立的精神状态,本质上也都有不愿意迎合的那股“反叛”。
那么,在这样的状态下,观众也一定需要一些内容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第一人称复数》所具备的知识性的和内容深度,恰好契合了作为创作者的任长箴的兴趣和作为接收者的观众的需求。
“即使是在评论区看到一句‘我很喜欢‘,我也能知道观众说的是什么意思”。任长箴欣喜地告诉冷眼,“就像以前做的片子,观众好像很难接收到你的表达,但到今天,我们的内容,恰好满足了观众的需要,可以和观众喜欢的匹配上。”
过去观众要的东西相对粗糙,而如今却对内容的需求更加具体、精细,甚至深刻。观众和创作者的审美、认知能力的提升,让需求和供给的匹配成为了第一层连接。
节目与观众第二层的连接则体现在观点的共鸣上。
在关于“独立女性”的探讨中,脱口秀演员小鹿讲到,“独立女性根本不是由谈不谈恋爱、结不结婚来定义的”,嘉宾张越则总结说“独立女性应该有一万种面貌”,而这些恰好拟合了当下观众的心声。
正如任导说述:“《第一人称复数》的对话场里,嘉宾们的观点,如果能击中你的内心,说出了你想说的,甚至可以激发你的表达欲,那这就是这档谈话节目成功的地方。”
在对谈结束后,冷眼想到了茅盾的一句话,“文学作品的语言应当是形象化的、富有表现力的、准确和精炼的,然后可以传达作者所欲传达的思想情绪,然后可以构成鲜明的形象。”
而影像的语言,或许应该是深刻的、生动的、具有思辨性的,内容表达从来不应是为了迎合市场与观众,而是要最终能抵达观众。
这是任导的坚持,也是优酷人文11年来的坚持。作为全网第一且唯一的人文频道,“看文化人物,上优酷”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优酷人文坚定践行的创作准则。
可以说,优酷人文大概是对人文“内核”理解和洞察最深的内容平台,很早就确立了“人文在「人」”的理念,今年更是发布了“看文化人物上优酷”的发展战略。一切围绕「人」来做文章,从主创表达的角度,站在「人」的视角去看世界,出品的节目内容以「人」为尺度,关心人的命运、情感、情绪。
优酷人文11年来,出品了许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节目,这些“代表作”也成就了许多文化人物,他们变成了优酷人文的符号,也成为了代表人文精神的符号。
冷眼很高兴的看到,在这里,厚重的人文主义思想,从来都不曾被流行的浪潮所左右,它的价值在内容创作和节目形态的赋能下日益深远。
最后,如果让冷眼用一个词来总结任长箴和她的《第一人称复数》,冷眼想选取“温和且坚定”。坚持表达想表达的,坚持选择有价值的,温和的表达与输出观点,这恰恰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