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This Is Water: Some Thoughts / Delivered on a Significant Occasion / about Living a Compassionate Life / 这是水:生活中平淡無奇又十分重要之事
导演: Barbara Ford
编剧: Barbara Ford
主演: Anastasia Leddick Moneer Yaqubi James Skinner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13-05-21
片长: 20分钟 IMDb: tt2862800 豆瓣评分:8.9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前段时间看到过被一篇微信推文,一眼就被它的的标题吸引了:《你可以读最好的大学,但你又如何面对平凡而日复一日的人生?》,觉得这个问题问的十分之一针见血,虽然我并没有读最好的大学,可是依然得面对平凡的人生。年轻的时候,总是有一颗躁动的心,担心日子过得太平淡,也总觉得现在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可是又说不上来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所以好奇这篇文章会讲些什么?
这是一篇演讲稿,演讲是小说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于2005年在美国肯尼恩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个华莱士是谁,也不知道肯尼恩学院是不是非常有名,不过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篇演讲是近年来美国大学最有影响力的十大毕业典礼演讲之一,演讲的题目是《这是水<This is water>》。这个演讲我听了好几遍,文章也看了好几遍,我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之后,有两个感受,第一个是,要意识到自己的思考内容并学会质疑它;第二个是,学会有意识的选择自己的思考内容。
先说说第一个,为什么“先要意识到自己的思考内容”嘞?因为如果不刻意的去关注自己的思考内容,很多时候我是意识不到自己在思考,或者说意识不到自己其实已经被大脑控制了。这个说法可能很搞笑,但是细想来,的确如此,正如一个冷笑话是这么讲的:大家都说大脑是人体最聪明的器官,可是这个判断其实是大脑自己做出的。对于任何感官所接收到的东西,听到、看到、闻到、尝到等等,大脑都会作出反应,有研究显示,神经传导信息的速度大约是100米每秒,当然肯定是有个体差异的,不过这个数据足以解释为什么大多数时候我们感受不到思考的过程,而是直接对接受到的信息有了一个反应。所以如果不去刻意的对自己做出的反应进行反思的话,就会很容易被一种习惯性的认知所控制。举个例子:
演讲中提到了一个小故事:【荒蛮的阿拉斯加郊区,两个男人并肩坐在酒吧里。其中一个信仰虔诚,另一个则是无神论者。两人正就上帝是否存在而发生激辩。酒过三巡,气氛格外热烈。无神论者说:“听我说,其实我不是毫无根据就否定神,我也不是没经历过那些奇迹和祈祷之类的事。就在上个月,我被一场可怕的暴风雪困住,我完全搞不清方向,什么也看不见,气温是零下五十度。所以我就试了,我跪在雪地,大声呼喊:“上帝啊,如果你真的存在,我被暴风雪困住了,你不帮忙,我就会死啊!”此时,纳闷的信仰者看着无神论者:“那你一定信神了吧!毕竟现在你活的好好的呀!”无神论者双眼一翻,继续说到:“才没有!是因为刚巧有几个爱斯基摩人经过,他们告诉了我回营区的路怎么走。】
我不知道别人听到这个故事的直接感受是什么,其实我听完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大脑直接做出了一个判断,这是一个笑话,因为大脑直接告诉我了一个答案,就是,“爱斯基摩人就是上帝派来救那个无神论者的”,这个无神论者真傻。但随着演讲的继续,我意识到,我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也就是和那个信徒看法一样,是因为其实我也有信仰,所以我会觉得就是上天派人来渡这个无神论者的。但事实上,这件事并没有一个正确答案,大家因为成长背景不同,即使是有相同的经历,也会产生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所以你看,如果我不去刻意的进行反思,我会认为我才是“机智”的那一个。我在想,我们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接受教育,不断地走出去看世界,当你接触更多的事物更多的人以及更多不同的思想之后,是不是也应该更加明白别轻易去坚定自己就是绝对正确的,而是降低自己的姿态,时刻去反思自己。就像演讲中说的那样:
“不要执着于诠释真理与谬误,但可以不停的去思考人的模式和信仰到底来自何处。似乎每个人的基本行为准则和经验意识都是天生注定的,或是说,这是吸收母体文化的自然产物,其实并非个人行为或自主选择。但除此之外,傲慢其实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就像无神论者和信徒都不问证据便对自己的理解确信不疑那样。”
演讲者认为,人文教育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的重要一点就是要唤起质疑自我的意识,时刻保持警惕,别让心中所想之事或是原本已经认定的事情催眠自己。他举了一个自己曾无意识的坚信不疑,后来却发现错的离谱的事情,就是:宇宙绝对围绕自己转的这种与生俱来的自我中心观。刚开始我也不太明白作者的意思,第一次看文章的时候,我甚至觉得我并没有这种意识。不过后来发现,我又错了。其实这种观念我们都有吧。就像演讲中的例子,比如当结账必须得排很长的队时,我们可能就会抱怨为什么总是有这么多人;比如下班堵车时,我们会觉得为什么这些车挡住了我的路;再比如售货员态度不好的时候,我们会觉得他怎么可以这样对待自己?等等。
可能当我们心情好的时候,是不会去计较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事情,而当我们经历了一天工作的疲惫过后,就会不自觉地认为,为什么会如此不顺,似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奔着自己而来,“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感觉。这些难到不是因为我们默认的思考模式是从“自己”出发吗?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思维在将我们催眠,如果不去刻意的反思,是感觉不到被催眠了的。当能够意识到自己思维的某种固化的内容之后,就可以选择如何去思考,选择自己应该关注的焦点是什么。比如上面的例子,你总以为“屋漏偏逢连夜雨”,可是事实上,那些和你一起排队的人可能也会有类似的感觉,大家都很疲惫,而那个态度不好的售货员也已经工作了一整天,他的工作可能比你的更加令人疲惫。
所以演讲者认为,教育的真正价值应该是教会我们在经历舒适富足,受人尊敬的成年生活时,如何不流于行尸走肉,毫无意识;如何不被大脑奴役,不被自我中心奴役;不会因为认为自己是完完全全独一无二的主宰,而不幸陷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循环往复中。这就是为什么说,人文教育不是在教导我们思考的能力,而是在教会我们思考的内容。
何尝不是这样?一个学会如何思考的人,是会发现有“选择”的存在,就像当置身于“火海”时,有人看到的是痛苦、折磨、悲惨,而有人看到的是涅槃重生的希望。或许将自己视为“中心”并没有什么错误,因为这就是一种选择权,你可以决定自己选择怎样的角度去看周围发生的一切。这也是理想教育带给人的真正的自由,意识的自由。就像中国古文化说的那样,人要像水一样,水是自由的,它不会被限制,它遇圆则圆,遇方则方,它可以是清晨的露珠,夜晚的薄雾,夏天的雨,冬天的雪,它可以只做一眼泉水,它也可以融入溪流最终汇聚大海,它才是自由的。
我很认同演讲者说的,教育是为了让我们学会做一个适应能力强的人,有意识的去选择什么为实,什么为虚,什么才是自己应该崇拜与追寻的。因为这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无神论者”,每个人都有崇拜,有人迷恋金钱与权力,永远觉得自己拥有的不够多,觉得自己不够强大;有人迷恋年轻,惧怕岁月所的留下的痕迹;有人迷恋身材与美貌,所以永远觉得自己丑;有人崇拜智慧,总想被认为是一个聪明的人,反而总是处于害怕被人认为愚蠢的慌乱中等等。用作者的原话就是:
“这些隐隐而生的崇拜模式,并非本质邪恶,或者罪不可赦,而是因为,它们是无意识的反应,是我们的默认设置。这些崇拜之心会让人逐渐沉沦,日复一日,在毫无意识,并不自知的情况下,对眼前的事物越来越挑剔,还没全盘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就妄下断语。这个所谓的真实世界,并不会阻挡你们去遵循自己的默认设置。因为这个由人,财富,权力所组成的所谓真实世界,正愉悦地浸泡在恐惧,愤怒,挫败,欲望,以及自我崇拜的染缸中,臣服于惊人的财富,与舒适的生活中。这些动机以同样的方法,驾驭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
我们需要有意识地觉察,觉察自己的思维模式,觉察自己的关注点,觉察我们的默认设置,但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需要自制力,需要不断思考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问自己,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思路让自己保持愉悦,而不是陷入得失的不断循环,或者无意义的不断对比与竞争之中。
至此,我似乎才明白了,为什么作者是以《鱼和水》的故事开头,
“两只小鱼在水里游着,恰好遇到一直老鱼迎面游来,老鱼对他们点头致意,然后说:【小朋友早,水怎么样啊?】两只小鱼继续游了一会儿,其中一只忍不住看着它的同伴说【水是什么鬼东西?】”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太多东西是我们的默认设置,我们根本意识不到,就像你意识不到自己一直在呼吸那样,所以需要刻意的,不断地去觉察,觉察我们意识,觉察事物的本质,一遍一遍的告诉自己“这是水,这是水”。
我觉得演讲者讲的很好,“最有影响力”的演讲名不虚传,华莱士一定是一个能够洞察生活本质的人。华莱士是抑郁症自杀,只有46岁,他与抑郁症抗争了很多年,他一度以为自己已经痊愈了,所以停了抗抑郁的药,可是他终究还是没有对抗的过抑郁症。哎,抑郁症真的很可怕,好像患了抑郁症的人真的是被乌云笼罩着,不是他不想逃,而是他逃不掉。当我得知他是抑郁症自杀的时候,我有点想不明白,我甚至觉得不应该呀,可是我又意识到自己陷入了对一件事情的无端的评价,我必须明白,有些痛苦,不是谁都能懂的,所以不要去评价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