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不羁夜 Boogie Nights(1997)

简介: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17岁的夜店服务生艾迪(马克·沃尔伯格 Mark Wahlberg 饰)天生拥有巨大的秘密武器,一次偶然机会,他被色情片导演杰克(伯特·雷诺兹 Burt Reynolds 饰)看中。于是,艾迪改艺名为德克,在杰克的栽培下在色情电影界大放异彩,成 了该行业的天皇巨星。因为所拍影片都很卖座,杰克和德克名利双收,过着豪华无度的生活。然而进入80年代以后,色情电影工业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辉煌的历史一去不返,德克和杰克这对色情电影业的最佳拍档也分道扬镳……

演员:



影评:

  1. 都说保罗·托马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是天才,所以俺看Boogie Nights的时候有点不厚道,就想看看有没有技巧生涩、野心爆棚或者八面玲珑的地方~~


    真不幸,不羁夜一路看下来酣畅淋漓,Paul Thomas Anderson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不是说Boogie Nights无可挑剔,而是任何瑕疵都不能掩盖这是一部经典。时隔越久,看起来越能感到一股一举成名的气魄。对影片的主人公Eddie是这样,对导演Anderson来说同样辉煌。27岁执导出如此老练的传记片,俺崇拜得五体投地(也嫉妒得眼睛发绿)。

    以Dirk Diggler职业生涯的大起大落为主线,不羁夜讲的是70-80年代美国色情电影盛极而衰到寻找新出路的一段历史。


    除了圆滑得完全不像新手的导演手段、结构严谨的天才剧本(剧本也出自Paul Thomas Anderson,°Д°)、流畅的剪辑和忠实的复古场景....除去这些电影的基本要素,不羁夜的布景不仅仅忠于70-80年代,有颇有创意的体现了一些设计感,尤其是色情女星的仪态和装扮,即使从现代角度来看也华丽唯美~~甚至,很端庄。


    在这部电影里,更精彩的是表演。当年大多数演员和导演一样初出茅庐,虽然多年以后成就了同样大名鼎鼎的Mark Wahlberg、Julianne Moore和Heather Graham,但似乎并没有哪一位明星表现出明显凌驾于《不羁夜》角色之上的表演(Philip Seymour Hoffman不算,这里的角色太小了)。即使把当年的明星重聚一堂,《不羁夜》的成功也很难复制。97年,正因为没有名气,所有的演员和Anderson一样兢兢业业,对任何尺度的表演都显得真诚和努力,在一个准备充分又极有天分的导演指挥下,才有《不羁夜》这样近乎完美的成果。


    《不羁夜》的精彩波及每一个角色,甚至那些出场不多的小配角。仔细体会起来,每一出戏都相当有味。一个行业的兴衰起伏从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看出来,包括那些不为人重视的小人物。比如那个老婆总是偷情的副导,gay倾的小助理(Philip Hoffman!!°Д°),从良的黑新娘.....露面不多,把握个性的表演整整好,而且交代了来龙去脉,看过之后令人留下不弱于主角的深刻印象。记得那个出资人the Colonel,出场不久就盯着Dirk Diggler的下半身想入非非,表面上不动声色,嘴角一歪,已经暴露了满脑子狂揽美钞的志在必得。

    如果说有点遗憾的话,就是角色很多,在后半段时间里交代各种人物的发展都需要空间,这使主人公Diggler的分量减轻,不如前半段那么出色。
    整体连在一起,也觉得Mark Wahlberg的表演没占多少优势。倒是26岁“高龄”扮17高中生的上半部表演更显魅力。相比之下,Heather Graham扮演的那个ML像吃饭一样自然的Rollergirl就特别惊艳。

    似乎最出彩的还是Julianne Moore扮演的“母亲”,母性和乱性都很到位。


    与表演相映成辉的是细节。Boogie Nights的细节很多让人叫绝(尤其是放到90年代去品味),而且别有意义。大多数角色的言行和小动作不只为身份和性格注释,也和后来的下落息息相关。

    最能体现编剧和导演功力的段落来自那些歌舞升平的群戏和接连不断的糜烂party。

    像Diggler初识Reed的情景,对白三言两语,性格活灵活现;接下来围绕杰克豪宅和泳池的镜头眼花缭乱,各路人马登场,穿梭不断又个性鲜明;之后是Diggler的处女座,把AV现场拍得悬念迭起,活色生香;然后转到夜总会里Diggler春风得意、载歌载舞的一幕,烙下清晰的时代感~~~~(°Д°!Anderson哪里像27岁???!!)

    影片后半段,节奏依然亢奋,基调转得较为灰暗。其中有些部分在今天看来略显“主流”,但是出现在一部以色情业为母题的影片里,还是很有现实意义。

    比如Maggie和丈夫的夺子战,以及之后的啜泣......单以片段论,似乎在别的影片里也有似曾相识的场面,但接下来的演绎就很具说服性。她不是一个悲哀或者堕落的概念,也不是形式上的人性化。这女人时而成熟时而失控,大量吸毒,又常常母爱大爆发,但是不知悔改~~~~~一种完全不知道自己想抓住什么的状态,拿捏得十分有力。因为混乱得不成模式,所以显得真实。


    个人感觉,如果说剧情上有一些失衡之处,主要是那个对音响发烧的黑人在蛋糕店喜得横财的一幕。在全篇里显得有点做作。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巧合,发生的概率太低。跟后面打劫毒贩的一幕比起来,太戏剧化,不是用荒诞就能解释的。


    同理,三段悲惨遭遇的平行剪接(贷款被拒、车后座的AV、Diggler卖身)在今天看来多少有些刻意,虽然引出了影片近乎高潮的一幕~~~~这个创意放到十年前依然很天才,只不过处理得更低调一些似乎更真实。

    《不羁夜》另一个有作为的尝试是画面。分屏镜头、借助镜头中的摄像来讲述、画中画(甚至包括真实的油画)、戏仿动作片、面对镜头的纪录片效果....缤纷有序,而且相当有创意。

    同时,Anderson的天分还体现在配乐技巧上。为不羁夜选取的背景乐不仅情绪贴切,重塑80年代,单独欣赏OST也很迷人。影片中Mark Wahlberg在录音室卖力表演的一幕绝对是影片的精华,那种穷途末路而不自知的感觉正好承启前后剧情。(关于影片的配乐在新版DVD评论音轨中能听到导演详细注释,特别收录中有每一首选曲的单独剪辑,附屏幕歌词)


    即便穿插着戏说和荒诞,有浓烈的渲染,也有朴实的纪录色彩,Paul Thomas Anderson总能适时地把几种风格收得很巧妙,最终回归一种平稳基调。使整部《不羁夜》介于写实和戏剧化之间,既耐看又值得回味。


    何况,还有那个解决一切悬念,终极彪悍的结尾~~~~~~

    时至今日才看完了Boogie Nights,很能体会Thomas Anderson的用心。影片拍摄于1997年,看得出Anderson有些拘谨。其中一些幽默意味如果放到今天来表现,相信Anderson会发挥得更大胆更犀利,讽刺味道会更强。

    另外,Boogie从字面上理解意味着摇摆。这部已经很天才的“不羁夜”如果能在人性啊、良知啊、关怀啊之类的主题上偏离尺度更大一些,“Boogie”的幅度更猛烈一些,表达方式再凛冽一些,相信会更过瘾!!!(这或许是Paul Thomas Anderson唯一显得“年轻”的地方------大胆中不乏谨慎,也许正是一种优势,因为值得观众期待的空间非常广阔)。

    ==============================================

    附,无论如何,Paul Thomas Anderson的才能毋庸置疑,《不羁夜》之后Magnolia 和Punch-Drunk Love更加标注了他的天分。简直迫不及待想看There Will Be Blood(血色降至)!!!

    这么多年来,除了马丁·斯科塞斯 ,谁还敢请动丹尼尔· 戴 ·刘易斯大驾????当然,Paul Thomas Anderson!!!
  2. 不散作者 |

    如果说运气好的孩子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话,那么美国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或许从生下来就握着导演的执导筒。今天我想谈论的,是他27岁时拍摄的电影《不羁夜》(Boogie Nights)。

    正如影迷们所言,从天才之作到远离大众,PTA只拍自己所爱。他一直坚持着拍摄反主流、反商业的影片,其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从未重复,包含丰富的意指、风格和主题,涉及毒品、情色、宗教乃至时尚、历史等不同领域。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1970年6月26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蒂迪奥城,美国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 。他在42岁时就成为了影史上第一个拿下欧洲三大电影节最佳导演的人。

    《木兰花》获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私恋失调》获第5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血色将至》获第5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大师》获第6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在今年的奥斯卡上,PTA执导的的电影《魅影缝匠》拿了六项提名,最终斩获【最佳服装设计】奖。

    ▲《魅影缝匠》(Phantom Thread,2017)

    PTA成长于美国洛杉矶郊区的圣费尔南多谷(San Fernando Valley),这里是美国著名的色情产业基地,具有“色情业的好莱坞”之称。他的少年时代也正是美国色情片发展最辉煌的时代,因此“色情”成了PTA电影中不可忽视的母题

    他的第一部作品是在17岁时拍摄的短片《大炮王迪哥传》》(The Dirk Diggler Story),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使他一举成名的时代史诗巨作《不羁夜》是《大炮王迪哥传》的翻拍之作,故事的主角未变,但是27岁的PTA视野更为奇特。他要拍出美国色情影片产业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天翻地覆的改变,不仅从主角大炮王迪哥的角度拍,更从一个时代的风情画卷的角度拍。

    ▲《不羁夜》(Boogie Nights,1997)

    ▲马克·沃尔伯格(Mark Wahlberg)饰演“大炮王迪哥”艾迪

    《不羁夜》一开场就极能引起观众的兴趣。三分钟的长镜头里,随着斯坦尼康镜头的摇晃,故事的地点、时代铺开在霓虹灯上。镜头穿过街道进入一家热气腾腾的酒吧,一览影片所有的主要人物,在电影接下来的两个半小时里,他们的人生轨迹将交错、分离、缠绕、碰撞,这一开场得以成为全片的导言。

    ▲《不羁夜》中拍摄了大量的霓虹灯,充满时代气息

    在那个年代,录像带还没来得及普及,用胶片拍摄的色情电影还可以在影院上映,色情片的演员也堪堪算是电影明星。男孩艾迪(马克·沃尔伯格)在酒吧打工时遇见色情电影导演杰克(伯特·雷诺兹),开启了一段非同寻常的人生。艾迪给自己取名“大炮王迪哥”,靠着天赋异禀——硕大的阳物,成为了当红色情电影明星。随后他在毒品里放纵青春,由是不举,遭到导演杰克的嫌弃,二人的合作关系一拍而散。

    ▲酒吧,片中诸人的秘密基地,没有什么是一杯酒不能解决的

    ▲唐·钱德尔(Don Cheadle)饰演前色情电影演员

    整个故事借由艾迪的双眼,我们得以相继了解轮滑女孩(海瑟·格拉汉姆)、色情片女演员安柏(朱利安·摩尔)、前色情片演员现音响店员黑人小哥(唐·钱德尔)等诸多身处时代洪流之中的色情行业从业者的故事。

    ▲伯特·雷诺兹(Burt Reynolds)饰演色情电影导演杰克,以及威廉姆·H·梅西(William H Macy)所饰演的助理比利

    性、毒品、枪支、霓虹灯、迪斯科、音响店、墙上的海报、女人的红唇、无因的暴力……时代走在开放的社会风气之中,所有七情六欲、蝇营狗苟原该坦然曝光于日光之下。

    ▲艾迪的成功,和与导演杰克的嫌隙

    事实恰恰相反。艾迪看似名利双收,实则遭人唾弃;导演的艺术色情电影梦想不得不向商业卖淫电影妥协;轮滑女孩学业不成并丧失亲情;女演员安柏被剥夺探视孩子的权利;黑人音响店员受尽欺负。等到毒品穿肠而过,他们方从80年代的不适应中醒来,人生早已如泥石流般滚过去了。

    ▲海瑟·格雷汉姆(Heather Graham)饰演轮滑女孩

    在色情电影演员遭受着他人白眼的同时,色情电影产业也走向衰落。媒体的急速发展,音像业爆炸,“在影院上映”失去了它的特殊意味和仪式感。当粗俗又省事的色情录像带随处可见时,当极度浅层、即时的视听刺激随处可见时,人们将不再对去电影院观看艺术色情电影产生新鲜感。

    于是我们看到,在艾迪们来不及反应之前,世界已经被拆解了,现在想离开这里已经太晚了。PTA让诸人遭遇与色情电影产业的江河日下相互见证,讽刺意图与伤感情调,呼之欲出。

    ▲无因的暴力

    ▲朱利安·摩尔(Julianne Moore)饰演色情电影女演员安柏,摩尔阿姨在片中裸露私密部位,实在是太美了

    好在《不羁夜》并没有停留在人生的阴暗面,虽然影片中呈现了许多谋杀和自杀的镜头,但同时也现出他们的生活最终告别痛感,走向光明的复苏。于是我们看到,艾迪与老板互相道歉,轮滑女孩重回考场,黑人喜得贵子……

    在影片的结尾,PTA让艾迪掏出那根吊胃口的硕大丁丁,效仿《愤怒的公牛》中德·尼罗的自白,对着镜子说了一番话:“……我曾失败过,我们都曾做过糟糕的事情,我们都有罪恶感,你想抹去脑中记忆,不,我来帮你解决……你才是明星……”这番话可以看作是整部影片,包括那个时代所有梦碎青年重返沙场的注脚。

    ▲下一秒,他就掏出了……

    这也许是《不羁夜》为人称道的地方。这个世界本就是“稠密的、不透明的、难以理解的”,大概PTA希望观众知晓,这段曾经浓墨重彩的历史是怎样被从美国的现代史里漂白、被大多数人所淡忘。这根硕大的丁丁,就是PTA关于70年代的私人记忆中最富有自由主义和狂欢精神的一部分,在被错过出口的时间里,幻化成一个半黑色、半迷幻的玩笑。

    《不羁夜》的成功给了PTA继续追求电影事业的机遇。1999年,他执导的电影《木兰花》(Magnolia)充满了对宿命的思考、对人性的拷问和对宗教的质疑,并将这些想法延续到了2007年的西部史诗《血色将至》(There Will Be Blood)和2012年的《大师》(The Master)中。

    ▲《血色将至》(There Will Be Blood,2007)

    ▲《私恋失调》(Punch-Drunk Love,2002)

    ▲《大师》(The Master,2012)

    在探索人性与信仰之诸多可能的同时,PTA还于2002年拍摄了小成本浪漫故事《私恋失调》(Punch-Drunk Love),在2014年翻拍了托马斯·品钦的同名小说《性本恶》(Inherent Vice)。2017年的《魅影缝匠》(Phantom Thread)则让我们看到了一段优雅、精致又病态的爱情。

    PTA的电影世界充满难以置信的魔力,个中缘由,大概是它无比贴近那个我们熟知的真实世界,那个何其残酷、何其迷幻、何其充满希望的真实世界。

    · THE END · 这是“不散”的 第 587 期 文章,下一次相遇,希望是在光明的地方。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 不散(busan-movie)原创首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3. 主持人

    场刊嘉宾:、、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1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场刊圆桌的第八天,首先我们讨论的电影是PTA的早期作品《不羁夜》,在深入之前,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场刊嘉宾 鲍勃粥

    《不羁夜》我给了X,我觉得总体上还是太过于平庸,影片的大多魅力主要来自于这个选材本身和PTA上个世纪的调性的意外吻合,但是无论是叙事节奏上还是宏观结构上都有待精细打磨和雕琢,太多元素交织在一起相互重叠难以分清明晰,并没有呈现一个足够清楚的人物群像或者狂欢,而是一些非常类型学的人物特征出现,不够立体,总体乏力且失衡。

    场刊嘉宾 kc512

    《不羁夜》我给3星,我把它视作为迷影电影,甚至是singing in the rain这部电影的一个变奏版,在大环境的转变下一群愚人的故事,很有魅力 。

    场刊嘉宾 给艾德林的诗

    2星,迷影之作。电影归宿的很多额外助力都来自等影史元素,是典型的碎片化拼凑的时代剧,刻意回避史诗感的历史性,充斥着低调真实的细节,却也有很多宏大繁复的“优质电影”的身影。如DV和录像带的低成本和便捷,消解着制片厂并促进者独立电影发展,选择声名狼藉与主流(好莱坞)对立的色情影视业作者标签,通过所有角色志达不得,表达着成长的痛苦,PTA可能觉得Porn也能曾经有艺术性的戏剧化,到现在却只有简单粗暴的视觉刺激,一个活好的“大器”作为一个终极麦格芬最后被揭示出来时,正是消费主义时代不可逆洪流最直接也最讽刺的象征。

    主持人 子夜无人

    第一个话题是,从我自己看待这部电影会把它归为一部青春片,一根硕大的阳具就像青春期里我们自以为不可一世的价值包袱,而最后你会认清楚它再硕大,也只是一根阳具,它无法改变世界、无法撬动地球。所以想听听大家从男主的成长线这一点,来谈谈这部电影。包括阳具在其中的作用。

    场刊嘉宾 鲍勃粥

    正因为在这样的人物群像混乱中,男主本身作为一个人的形象被高度的压缩,那个巨大阳具的麦格芬(虽然最后被瞬间地展现,那大概是PTA瞬时的活泼),作为一个被利用的剧情核心推进物(因为其能够走进这个行业,和因为其衰弱而离开这个行业,其实剧本结构从大方向上看只有一开始的这个导入和中间处的转折,颇为简单的二元分割),已经超过了男主作为一个更整体的人的形象,所以我也很难在观影中注意到他作为一个青年逐步的成长。

    现在仔细想来看大概也是相对刻板化和幼稚的,无论是一开始和母亲的争吵还是中间对于影视剧形象的向往还是最后对于犯罪的恐惧,让我很难特别注意到一个成长轨迹,显然时代的变迁都比他青春的变化更快。

    场刊嘉宾 kc512

    男主角没有长大但(电影)世界长大,所以最后男主角对着镜子(镜头)终于露出了自己的阳具,是他适应这个世界唯一的方法:所有东西都变得廉价了,我也是廉价版的蛮牛。

    主持人 子夜无人

    那大家对于PTA在这部电影中关于时代的表达有什么看法?其实我看到了非常多元素、符号的堆叠,但感觉更像在看陈列柜。

    场刊嘉宾 给艾德林的诗

    人去看过去时代确实就是陈列柜,全是标签,这很正常 ,因为要交流。

    场刊嘉宾 鲍勃粥

    没错我也非常同意主持人的看法,“陈列柜”这个说法还是非常形象的,但是我觉得问题就是展现的这个味道有些太浓,我不同意艾德林所说的,其实还是有方法将时代性巧妙的融入叙述中,如果我们能做到平实的口吻去凝视生活,时代自然而然地会被包围其中,而不羁夜中的时代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拐点,也就将两者的关系逆反,叙述要臣服于一个时间的节点,那么前后也就需要一个必要的时代分割。

    就像是你一开始所说的那些媒介的变更,但是这样显然是过于粗暴的。不恰当的华丽使得被展现的时代也不可避免地染上了这种氛围,然后必然就沦为Kunstkammer一样了。

    场刊嘉宾 kc512

    其实pta蛮多作品都喜欢回归旧时代,我只能猜他就喜欢拍旧时代的故事吧,刚好不羁夜的主题也诉说了更朝易代的爱与痛,他就喜欢这点吧。

    主持人 子夜无人

    那下一个话题,大家觉得男主自身事业的衰落,和整个色情片行业的衰落之间,是否有被写出一种共性?话说回来其实我觉得这部电影“由盛转衰”的那个节点写得并不是很丝滑,我不知道你们能不能get我的点。

    那个绿帽男开的枪、那个AV女优在车上的反抗,我觉得都比男主角的“堕落”,更适合作为整个行业开始“转衰”的节点,但他们都是惊鸿一瞥的。

    场刊嘉宾 鲍勃粥

    我很能get,完全不丝滑,我觉得就是借那个两段式中间的时代切割点为一个非常人造的契机,然后完成一次早就预设的转折,并不是很自然,也并没有让人感受到一个衰落的牵引力,或者说这个被展示的衰落过于迅速和完善,成为了一种整体性的、影响到所有人的。

    一切都开始崩坏,不仅男主,老板也被迫改变拍片方式、制作人锒铛入狱,但我们真的能把所有这些怪罪于时代吗?显然有些是无关的,但是因为这就是结构上的预设,所以因这个本不是巧合的巧合被揉捏在一起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我就是这样感觉,就像你每次做主持人急着要切到下一场圆桌一样。

    场刊嘉宾 鲍勃粥

    笑吐,看看表:哎呀切了切了,我们赶紧跨个年,你们这些人该走下坡路了滚吧。

    场刊嘉宾 kc512

    我反而觉得是男主角的「浪子回头」的滑稽感和整个色情行业走向有共性,卖假毒品的那一幕的反高潮,声势浩大但欠缺了男主角真正的醒觉,和那一大叠色情录像带的虚张声势但内容空洞,其实是一个道理,反正都是一种虚假的成功。

    主持人 子夜无人

    第三个话题,聊聊本片女性形象吧。摩尔的母性塑造是伟大的还是一种会带有传统的母职惩罚色彩?以及那个女优的惊人反抗也可以说说。

    场刊嘉宾 鲍勃粥

    我觉得可以被视为是包含着母职惩罚色彩的母性,但是正如我上文所说的,这个非常惊人的形象并未能够PTA很好的塑造,其实还有更多的瞬间可能被发掘,而最后只留下了“我能叫你妈妈”这样的简短精彩,实在是令人遗憾。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包括整个群像的塑造大家都可以聊聊,我觉得后面为了体现色情片行业在世人眼中的低下这点,做了一些废戏,苦情感过头了。摩尔不能看孩子、那个黑人不能拿贷款,然后其他人又怎么样,“作戏感”太急切了。

    场刊嘉宾 鲍勃粥

    没错,一种堆叠,而且是相对松散的,但是那一组镜头似乎将被殴打的男主,老板在车上用录像带拍戏,和黑人小哥的被抢劫遭遇放置在了一个很相近的空间进行拍摄。这一点似乎把原本的松散稍微凝聚回一部分,虽然更有被预设的巧合感了。

    @给艾德林的诗 人呢?

    主持人 子夜无人

    粥老师:快来个人和我吵架。

    场刊嘉宾 kc512

    的确每个角色作为家庭成员都蛮脸谱化的,强调了男主角改变人生两次都是家庭风暴,比起真的要细緻研究某种阶层和文化现像,说到底不过是出通俗剧。

    场刊嘉宾 给艾德林的诗

    Porn作为时代里不能缺少的“元素”,它的有用性就是第一位的,群像里有用的人是永远可以替换的,且快速替换的,所有他们不自持也没必要拍成群像,我觉得这是PTA硬凹史诗效果的产物。

    主持人 子夜无人

    那最后例行收尾,谈谈你觉得它在PTA作品中的位置,以及你比较喜欢哪些PTA?

    场刊嘉宾 鲍勃粥

    没太看过PTA的其他作品,只看过《血色将至》,那还是比《血色将至》差远了,感觉完全不在一个基准线上,其他的确实没看过了。

    场刊嘉宾 给艾德林的诗

    中游开门红的地位吧,PTA最好的就是公认的《血色将至》了。

    主持人 子夜无人

    你觉得这部和《血色将至》的差距是一种“青涩”和“成熟”之间的差距吗?

    场刊嘉宾 鲍勃粥

    可以这么说,但是毕竟没有看过序列的其他作品,还是暂且用僵硬和灵动来比较吧。

    场刊嘉宾 给艾德林的诗

    如果说是摆脱奥特曼的形式来判断,那的确是所谓青涩和成熟的差距,《血色将至》几乎就是出师之作。

    主持人 子夜无人

    《不羁夜》聊得我想减分,真是bad ending.

    ##DAY8的场刊评分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4. 十几年前就看过这片子的介绍,当时翻译过来的片名叫一举成名。看过介绍印象最深的就是男主人公的巨大武器,虽然好奇心爆棚,然而苦于网络不发达,求之不得也就无缘观摩,时间一长慢慢忘记了这回事。这次因为注意到马克沃尔伯格,又想起这部电影,终得一窥全貌。想不到里面还有这么多大牌,放到现在随便一个都可以独挑大梁,当年却纷纷以初出茅庐的身份成了影片里熠熠生辉的绿叶。
    花了两个多小时看完,不得不说果然是部好电影。讲的虽是情色电影的兴衰,却让人在情色之外看到更多情色从业人员的哀伤和心酸。全片都弥漫着一种无奈和伤感的情绪: 时代的发展导致胶片电影的没落,再到导演的无奈妥协;长江后浪推前浪,再闪耀的明星也有被夺去光环的一天,昔日的大炮王终有不举的时刻连打飞机卖淫都成问题;默默忍受老婆偷情的丈夫终于在新年代来临前忍无可忍用子弹维护了自己的尊严;想要改行创业的黑人演员始终生活在过去的阴影里遭人歧视,就象假若明天来临里的特蕾西;沉溺于堕落生活中的情色片女演员因为身份失去孩子的探视权而在街边伤心啜泣;无数男人看着轮滑女的春宫片打手枪却从来没把她当成性伙伴来尊重只当成一个泄欲工具......太多让人压抑催人泪下的情节了。或许导演也觉得这样太压抑了,所以在很多小细节里留下了些许温情和转机:房间里挂着故人的画像,四处碰壁的黑人喜得横财,导演和演员恢复昔日父子般的情谊,没落的明星用自己的魔术技能找到了自己的新定位,大炮王终点回到原点重振旗鼓。。。于是看完电影,心中还留着点美好的念想,也重新认识了情色片这个行业:无论如何,他们也是一群敬业的演员。
    影片的镜头运用非常自如,长镜头转来转去却不让人头晕反有一气呵成的淋漓之感,服装和布景道具让人了解了七八十年代的潮流和特色,配乐也非常好听。另外,马克沃尔伯格能在26岁的年纪把17岁的辍学少年那份拘谨青涩和初生牛犊的劲头演得维妙维肖,演技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