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青少年 Young Adult(2011)

青少年 Young Adult(2011)

又名: 中女翻叮日记(港) / 半熟男女(台) / 装嫩 / 老小孩 / 脱线女王

导演: 贾森·雷特曼

编剧: 迪亚波罗·科蒂

主演: 查理兹·塞隆 帕特里克·威尔森 科莱特·沃夫 伊莉莎白·里瑟 路易莎·克劳瑟 帕顿·奥斯瓦尔特

类型: 剧情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11-12-09(美国)

片长: 94分钟 IMDb: tt1625346 豆瓣评分:6.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很喜欢Jason Reitman的电影,所以对这部电影期待了差不多有一年

    大概在去年十一月份的时候,看到了电影的海报和预告片,里面有一句话:everyone gets old, not everyone grows up. 感觉突然就被击中了。到了大学,拖延症症状越发明显,病入膏肓,不时自言自语“老了老了”。但转念想想,这种软弱无力,逃避责任,倒更像是不成熟,于是自我评价为“不是老了,而是还未长大”。看到这句话突然明白,原来getting old 和growing up是两回是。所以,不是我没长大就不老了。看看电影里的Mavis,顶着重重的黑眼圈,穿着hello kitty的衣服,做着幼稚的事情,万一是多年后的自己呢?呵呵

    据说这个片子很受美国70后的欢迎,那中国的90后呢,也许只是十几年岁月的痕迹吧。片子开头的片段就能找到好几条自己身上的痕迹:看到Mavis敲了几行字后打开了邮箱,我想到了码程序中间打开校内的自己;看到Mavis费劲用早就该换的墨盒打印出一张惨不忍睹的邮件时,我看到了把纸篓塞得满满的,却懒得去倒的自己。尽管跟剧中人物有年龄差距,但如果细心看的话,国内的90后们还是能从片中找到很多共鸣的。

    在Jason Reitman的四部长片中,几乎每部都有类似的主题呈现。Juno中,Juno与年龄不符的成熟与坚强反衬出收养家庭男人的玩世不恭,和责任突然来临的躲避和软弱。Up in the Air里的Ryan Bingham更是这样的人,沉浸在自己背包理论的生活哲学中,逃避真是的情感和责任。片中Natalie的那句“I'm too young. You are twelve years old"更是暗合了”everyone gets old, not everyone grows up 这句话。

    说说电影的结尾。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结尾和Up in the Air类似,都是引人思索,令人伤感的。与其说导演最后宣扬了一种“做自己”的人生态度,倒不如说导演给出了一个最有群众基础的意见。如果有朋友向我们倾诉他的迷茫,我们往往会用类似“坚持自己的路”,“做自己”这样的话去劝朋友。但有时,亦或往往,这种所谓的“坚持”更像是一种害怕改变的软弱,这种软弱正是心理衰老的特质。我不禁想起Scent of a Woman最后的演讲
    “I was on the crossroad in my life. I always knew which the right path was. But I never took it, Because it is too damn hard"
    ---------------------------------扯点无关主题的---------------------------------
    Jason Reitman恐怕不知道在中国有一个D8,里面有群屌丝,但是影片里那个胖子把屌丝的形象表达得太到位了,矮矬穷丑撸胖宅。当看到他说那句,Guys like me are born love women like you,我趴在桌上笑了好大一会,脑子里全是屌丝们一口一个女神的样子。屌丝们常常引以为豪的是所谓知识水平,也就是不管自己生活有多混乱,扯起什么人生观价值观都是头头是道。片中的胖子正是这样,干着搬砖一样的工作,劝百富美时却口若悬河。当屌丝们看到片子里女神脱光衣服站在胖子面前时,一定会说大块人心,并yy着早晚有一天要逆袭。当仔细想想,也许才明白过来,md,逆袭了也是备胎。

    片子里面的歌太好听了

    说说J.K. Simmons
    这个长得很幽默的大叔在Jason Reitman之前的三部长片中均有出现。在Thanks for Smoking里面,他作为男主的上司,算是片中重要角色。Juno里,他演Juno的爸爸,戏份比上一不有所减少。Up in the Air里面,基本上沦为了有台词的群众演员。而看完这部Young Adult,他的身影始终没有出现。然而,Mavis老板却是他配的音。果然是jason Reitman的老基友
  2.         尴尬,很尴尬,比预想的还要尴尬,当一个年近40的单身女人野心勃勃的回到念中学时呆过的镇子上企图夺回刚刚喜得爱女的前男友未遂当众撒泼后和曾经嘲笑过的胖子滚了床单时,你还能想的到别的什么比这个还尴尬?《青少年》,一个生机勃勃的名字下藏着的就是这样一个尴尬的故事。
        《青少年》太有教育意义了,它告诉我们每一个在屏幕面前无比尴尬的人,尤其是刚刚对着《阳光姐妹淘》痛哭流涕的我这样一个道理:旧日同窗欢乐重聚首顺便同旧情人再续前缘这种桥段只是个童话,而有首歌早就唱过了:“你哭着对我说,童话都是骗人的。”全都是骗人的啊,《阳光姐妹淘》、《神奇牛仔裤》、《重返十七岁》,那些蓝天绿树明眸皓齿白衫蓝裙,那些假模假样的释怀和对未来的希望,全都是骗人的,真正的结局是,生活它是一坨屎,它就永远都是一坨屎,你可以抬起头来缓口气,但你终究还是要扎回那一坨屎之中去。

        影片的开头,当披头散发的麦维斯灌下一大口可乐时,全片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基调就已经奠定了,她的生活就是那一口可乐,甜蜜的气泡是自欺欺人的幻觉,广告做得再怎么美好,它也就是一口没营养致发胖的糖水而已。同样的,鱼尾纹和眼袋永远不会因为妆容的精致而有所减少,生活更不曾因为他人的眼光而有所改变,真正令人不快乐的,其实是一颗对待生活冰冷麻木的内心。
        麦维斯这个角色是分裂的,对苍老的那一半来说,生活早已味同嚼蜡,她对她所处的这个社会和所谓的“他人事”不感兴趣,这样直接导致了生活圈子的不断缩小,小到只能在超市偷听别人的对话来润色自己的小说,小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只能展现给一部手机一只狗和一台电脑,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的生活是仅仅围着这三样东西团团转的呢?预告片里有句话说的很好:每个人都在长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变得成熟。那么对于麦维斯来说,她的另一半则是幼稚,彻头彻尾的幼稚。她留恋旧日的时光,那时她有她自己的圈子,是圈子里的“美发皇后”,很多人喜欢她追求她,而她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孤单,知道有一天,她周围的同学们全都长大了。
        当你的前男友传给你一张他女儿的初生照的时候你会怎样想?觉得他是在平庸的生活中向你发出求救信号?是怎样的大脑回路才能产生这样的想法啊!偏偏麦维斯就是这样想的,而且无比坚定,所以她风尘仆仆的回到水星镇,浓妆艳抹的去勾引毫无防备的前男友。这种无组织无纪律无准备的挖墙脚行动,我简直已经无法对她表示谴责了,傻姑娘,别再做梦了,他的生活并不是不幸福,没有选择你的日子也并不表示他就是在受苦,他看上去累坏了是因为他爱他的妻子和女儿并且向尽最大的努力为她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家庭环境,他没有在深夜无眠的时候想起你,更没有背着妻子偷偷的打飞机,傻姑娘,别再做梦了,请相信,没有你,他也一样过的很好。

        曾经热衷的乐队多么傻,曾经引以为傲的外套多么丑,曾经在学校的风光日子背后,有多少人目露凶光的骂着你“bitch and whore”,现实可真是残酷啊,尤其是对于麦维斯这样一个老女孩。所有人都在长大、结婚、生子,只有她还流连于她的“皇后时代”,这样一种流连,说好听一点是对旧日时光的铭记和怀念,说难听一点,不过是一个剩女在忘我的顾影自怜。麦维斯觉得巴迪很可怜,是因为她自己很可怜,她觉得贝丝不快乐,是因为她自己不快乐,她也亲口承认了:“我想要快乐,可真的很难,但对于别人来说,又似乎那么简单。”她想要取代贝丝的位置夺回巴迪,其实是想要夺回一段生活,可是如果不能放弃自我和偏执,在光鲜的生活磨到最后都会成为一条裹脚布。
        生活在别处,生活在别处,念叨了这么多年,总算是明白了它的含义。影片开头麦维斯从一个男人身边坐起来,收拾行李投奔自以为是的新生活,影片的结尾,她依然是从另一个男人身边坐起来,收拾行李,投奔回曾经“旧”现在“新”的生活。在她眼里,贝丝很cool,她有自己的孩子、家庭和事业,她组织自己的乐队,为她所爱的男人高歌一曲。但是,在水星镇的女孩眼里,麦维斯却摇身一变成为了那个很cool的人——住在很酷的公寓里,有名,漂亮,seems really nice。究竟什么是好的生活?好的生活永远在别处。

        导演贾森雷德曼曾经执导过《朱诺》,其实《青少年》和《朱诺》是一张纸牌的正反两面,朱诺是小小的身体里住着一个成熟的灵魂,而麦维斯则是成熟的外表掩盖了幼稚的事实,但两部电影的共同点很明显,那就是直接、有趣,处处都透露出导演的那股子聪明劲儿,经过《女魔头》历练的沙丽斯塞隆演起麦维斯这样一个小奸小恶的角色来毫无压力,多亏了她才使得这样一部主人公各种不讨喜的电影看上去并不难看。
        影片最后,有一句话非常的能够击中我:“对于水星镇的人们,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无关紧要,因为他们一文不名。”我们的快乐再快乐,我们的痛苦再痛苦,这些都无关紧要,因为我们一文不名。
  3. 给四颗星不是因为片子拍得多好,而是因为它给出了一个新的角度。Mavis在我们看来,只有外表跟年龄相符而已,她还只活在她光辉的young adult时代。而按照常理,我本来也是那么以为的,片尾部分她应该被,什么诱因都好(我本来以为是某个胖子),一下子从自己的世界中惊醒,然后开始反思、寻找,抛弃一切愤世嫉俗的不良情绪,重塑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什么观……
    然而,然而没想到某个胖子竟是路人甲,原来以为是路人甲的胖子的妹妹倒成了情节转折的关键人物。。正是此妞一番劝慰让Mavis同学似乎是在恢复正常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抛开这无厘头的转折不谈,结尾倒是值得回味,记不记得片中几次Mavis最正常的话?一次是跟父母说自己可能酒精成瘾,另一次就是跟前面那妞说自己心理有不少问题,可是没有人在听,大家都只是活在自己的观点里,想着理所当然的事,说着自以为是的话。父母仍然在以对待孩子的方式对待Mavis,他们关心的是她婚礼上的甜点,还有她有没有乱揪自己的头发……小粉丝就更明显了,她眼里的Mavis永远是当年学校里的超级偶像,而偶像永远是对的,她的狼狈也变成了优人一等的论据……结尾是不是稍微可以理解了?Mavis是不是真的有问题还不一定呢,好吧,既然这个世界都是这么自说自话,不如干脆活得洒脱一点吧,抛开什么问题不问题的,往前走总没有错~既然这个town觉得你不正常,换个town就是了~
  4. 我们总是觉着自己已经长大,但是又隐约渴望回到小时候的那种万事无忧。成长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并不是结婚了,工作了,成家了就代表你长大了。尤其是我们这一代总是赶着进度的去完成人生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小时候被赶着读书,然后赶着大学,然后又赶着工作,二十七八又被赶着结婚,然后我们这群人赶着赶着就麻木了,以为人生应当如此,只是在各种不一样的人生出现的时候,怀念过去的自己,虽然长着一脸胡须,内心却惦记着青春痘时期的吉他,不安且幼稚。

    查理兹塞隆演这种大龄狼狈女总觉得沾不上边,虽然是卡蒂特意为她量身打造的剧本,而且查理兹塞隆也的确演得不错,不管是邋遢的服装和下垂的胸也无法让人忽略掉她精致又略带刚硬的长相,那种精致气场一旦华丽起来就跳出这种设定了。其实塞隆演的角色很简单,高中是一个类似贱女孩中那样的坏公主的角色,有着得意而辉煌的高中生活,毕业后一人独身在大城市里消耗成为大龄脾气女,只是多年的城市生活似乎并没有让她成长,于是各种细节镜头揭示着塞隆邋遢颓废的生活状况:毫无目标的生活,颓废的得过且过,看着别人安定的人生,突然觉得自己在失去的东西越来越多,开始恐慌,然后又希望用通过寻找辉煌过去来掩盖这样的不安的恐慌,一直到最后因为这种自我认识,得罪了全家乡的人,最后还画龙点睛的依靠一个胖宅男和掐媚的宅男妹妹的话语来打败自己的挫败感,重新拾起信心生活下去。好像她经历了一场感悟一般,其实本质上却没有改变,她依旧是那个自私而没长大的孩子,嘲笑着别人的平庸掩饰着自己的恐慌,不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可笑的是,查理兹塞隆在离开家乡的时候,这种还故作矫情的面对撞坏的车,life,im coming。

    这片让我想起老男孩,老男孩说的是那些成为坚持梦想的成年人,这部电影可以解释成用幼稚的态度过着生活的孩子,只有年龄是老的,人却没有成长。反过来想,其实自己又何尝不是了,老爸总是当我是孩子,两周一个电话问近况,见面就唠叨个不停,我却还是嫌弃不已。生活随性而至,然后不管是同学聚会还是微博上都只是聊着自己的话题,说着自己的事情。遇见生活狼狈的时候就放大忧伤,开心的时候就是各种炫耀人生精彩,不想回家乡也没有和儿时同学有过多联系,一个人生活,也就只是简单的顾着自己,没有切实的梦想也没有完整的人生想法,耗着年岁,混着生活。

    编剧瞄准的就是这样一种人,半成熟过渡期的孩子,自我自私不安分,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变化以后,每个人的观念会各种延伸,不管是角度还是想法,会逐渐的露出峥嵘的尖角,提醒着彼此应该保持的距离。也正是这样的后校园时代里,更加刺激我们心中各种各样往日的回忆。回忆一旦袭来,各种伤感继踵而至,在黑白回忆里那些离去的人,坚持的人,逐渐着色成现实的摸样,在恍然察觉各种变化。风华正茂,青春飞扬这样的老土的字眼里,生硬的代表了我们一段纯粹客观上的时间,彼情彼景,都完好的矗立在那里,每次回忆一次就如同上了一层漆,最后变成绛色的摸样,好吧,反正,生活都是自己的事情,至少我们都需要不停的审视自己,让自己在自己眼里变的更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