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知乎上的回答 这部电视剧是我小学三年级,跟着我老爸看的。老爸当时是在路边摊淘回来的碟,每个周末就用影碟机放。 我记得当时印象最深刻的是男主角小时候在山越百族部落的经历,包括与阿娇(片中男主角陈元光的恋人,演员叫刘寅文,近几年好像有演话剧)和浦麦爷爷(演员是王奎荣,老戏骨)的羁绊。还有那贯穿全剧、荡气回肠的配乐。 先说说剧情和人物。个人感觉,这是一部历史群像剧(当然,主要是以主角陈元光的经历为主线)。里面牵涉的人物之广,使得整个剧情非常丰满。像山越百族的敖基伦、金菁。他们分别是与当时唐朝对抗和融合的两种势力的代表,敖基伦一生都在与陈政、陈元光父子斗争,在某种意义上他是一个令人敬佩的英雄。而金菁,作为山越娘子寨寨主,则嫁给了陈政的副将李伯瑶,开启了汉人与越人通婚的先例。 到了剧情中期,场景转移到了中原地区,反映了陈元光带领固始的一部分旧识移民到闽南地区,开发当地的经历。其中穿插陈元光与太平公主、妻子种沉的纠葛,还有他与旧识在固始的有趣故事。 到了后期,陈政的部下沈济涉足台湾,并在当地与土著交涉融合的经历(演员苗圃有出演里面的角色,很有意思,她当时拍了挺多这种类型的电视剧)。 整个下来,剧情跌宕起伏,人物经历传奇,形象丰满,故事性强,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不过现在一眨眼,我已经21岁了,再回来重看,也有了更多的想法。 这部电视剧值得探讨的地方也不少。 首先,剧情上,尤其是前面部分,相信电影看得足够多的朋友,一定会发现陈元光在百越部落的经历与《勇敢的心》里华莱士的经历极其相似(包括里面的配乐也有套用)。而且剧情的发展有借鉴《角斗士》,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里我提出这一点,并没有要指责编剧导演抄袭之意。相反,我倒觉得这是一种比较高明的借鉴,至少里面凄美动人的爱情、既悠扬又略带悲伤的配乐都给对于当年小学生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史实方面,这部电视剧为了增强戏剧性,还是对一些人物的经历进行了较大的改动。以陈元光为例,历史上,陈元光实际娶的是山越本地的女性,并非剧里那位漂亮的种沉夫人。而陈元光最后是死在战场上的,被乔装打扮的敖基伦杀死也是不符合史实的。 在文化意义方面,我想好好讲一下,这也是我回答这个问题的初衷。我老家是广东汕头,听我家长辈说,我们这一支是康熙年间从福建莆田迁来的,而莆田所在的八闽地区就是剧里陈元光建设唐化里的地点之一。这里的中原移民自从跟随陈元光定居以来,已经生息繁衍了一千多年,发展出了著名的河洛文化,河洛文化的代表闽南语,也是全国最具特色的方言之一,我们说的潮汕话就是闽南语下的一个次级方言。 我的爸爸十八岁跟着爷爷奶奶入籍定居广州,至今已有三十六年,足足是生活在潮汕地区时间的两倍。但是,潮汕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了爸爸的血液,并持续影响着他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我家喝茶,拜老爷,不过不重男轻女~( ̄▽ ̄~)~),即使爸爸现在已经融入了广府文化生活中,但骨子里那份绵长的乡愁却从来没有断过。他平时总是会关注老家的发展,向我描述老家以及老家的文化,这也就是他为什么能够找到这部电视剧的原因(这部电视剧我们这边的电视台没有播过)。也正是这部描绘闽南先民开荒拓土的电视剧,使我第一次有了寻根问祖的想法,第一次对于”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有了确切的思考,第一次如此想要了解自己的祖先和他们的故事。可以说,我现在对于历史与哲学的热爱正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这份热爱同样也深深地影响着我的性格和我的思维方式。 上了大学,去了外省。人在异乡,一开始是新鲜,但久而久之,越是接触外省文化,越是惊觉自己对于家乡的那份不曾发觉的怀念。或许是那份归属感吧,即使我在当地生活地非常愉快,但心里仍旧是执拗地认为自己不属于那里。毕竟,在我心里,乡愁就是那份剪不断理还乱的怀念,像酒一样越久越香醇浓烈。只有家在心里,才能走得更远。 反观当今的许多年轻人(这里特指香港台湾的年轻人)。他们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言行举止犹如香蕉人一般,狂热激进,易被操控,这本质上还是由于缺少对自己国家、祖先、历史的认识,也没有人去教育并培养他们溯源的意识,这是相当可悲的。 一时感慨,把藏在心里好多年的话说出来了,写得不恰当之处,请指出。如果大家对这类型的题材感兴趣,推荐看严屹宽主演的《大唐儒将开漳圣王》,也是讲陈元光的故事,还有陆毅、陈好主演的《大槐树》。我们可以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