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鸟,孤儿和愚人 Vtáčkovia, siroty a blázni(1969)

鸟,孤儿和愚人 Vtáčkovia, siroty a blázni(1969)

又名: Birds / Orphans and Fools / Les oiseaux / les orphelins et les fous / Ptáčkové / siroty a blázni

导演: 朱拉·亚库比斯克

编剧: 朱拉·亚库比斯克 卡罗尔·西东

主演: 菲利普·阿夫龙 伊日·西科拉 玛格达·瓦沙里奥娃 米库拉斯·洛迪津斯凯 贾娜·史特诺娃 Francoise Goldité Míla Beran Augustín Kubán

类型: 剧情 喜剧 战争 奇幻

制片国家/地区: 捷克斯洛伐克 法国

上映日期: 1969-09-27(捷克斯洛伐克)

片长: 78分钟 IMDb: tt0065193 豆瓣评分:8.2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导演其实在开篇的旁白里就已经说出了故事的结局,电影是一出悲剧。但却是以喜剧的形式讲述的。

演员:



影评:

  1. “听不见音乐的人,以为跳舞的人疯了。”

    电影的开头,三个年轻人,尤里克,玛尔塔,安德烈,就像疯了一样,混乱、无序、疯癫、跳脱。

    渐渐的,“音乐”出现了:废墟、战争、枪支、死亡、警察、旷野。

    原来一切都没有意义,所有的苦心经营都像那些被遗弃在旷野的电影胶片一样,被随手丢弃。人人等待死亡的来临,试图在它来临之前,将仅有的时光挥霍一空。

    但是死亡迟迟没有来。

    尤里克迎来牢狱之灾。

    玛尔塔和安德烈更惨,他们迎来的是永无止境的生活。

    尤里克在监狱里学会了思考,他的笑容消失了。

    玛尔塔和安德烈学会了顺从,他们成为彼此的伴侣,等待着孩子的出生。他们在等待中娴熟地表演着快乐。

    少年之所以荒诞,是出于惊奇。而成年人之所以麻木,是因为重复。

    尤里克对生活仍旧惊奇,可玛尔塔和安德烈已经麻木了。

    撕裂从这里开始。

    尤里克杀了玛尔塔。在尤里克杀她之前,她已经死了。她的长头发,就是矗立在坟前的墓碑。

    玛尔塔被杀死时,安德烈被关在门外。从始至终,他都没有真正介入过这两人之间,一直是一个外人。

    最后尤里克杀死了自己。即使他不杀死自己,他也迟早要死。集体的秩序,终究要靠个人的消亡来成就。

    -

    短头发的玛尔塔像个不可捉摸精灵,情绪不稳定,随时会溜走。

    当她留起长头发,忽然有了“女性的美德”。顺从、平庸、温和、快乐、稳定。

    我想到,总有男人对女人说,“我想看你留长头发。”

    就像一句咒语,语音刚落,一张巨网从天而降,困住了精灵。从此她要被驯养,要学会控制自己不可捉摸的欲望和躁动,做个“好女人”了。

    -

    尤里克和安德烈,也是一对常见的男性符号:一个敏感不安、灵动多情;一个忠贞不渝、温柔安定。

    在故事里,女人总是终生爱着前者,却不约而同选择后者。

    我被这种故事骗了很多年,以为“女人的爱”真的可以维持“终生”。后来我发现这是假的。

    除非我不算女人,否则我可以说句残酷的真心话:选择就是爱本身,不选你就是不爱你。其余种种,全是谎话。

    这种故事,恐怕都是前一种男人编出来骗自己的。通过这种方式,安抚自己没有被女人选择的失落。

    没办法,后一种男人确实没有能力编出好故事,但他们有能力让女人相信:我可以帮你轻松地打发掉余生。

    不过,我也觉得尤里克更有魅力。他的魅力也许来源于他被人偏爱。如果玛尔塔偏爱着安德烈,也许我就觉得安德烈更有魅力了。

    有时候异性的魅力没那么显而易见,非要借助同性的评判才能察觉。

    -

    尤里克出狱以后,对玛尔塔和安德烈的不解甚至反感的样子,像极了我看着自己的朋友们秀着恩爱晒着娃。

    人们迟早要顺从的。我也迟早要顺从的。

    生活就像一口深井,井底堆满了悄无声息的尸体。我们一起走向死亡吧,沉默且坚定。

  2. 《鸟,孤儿与愚人》——那些悲哀的世界里疯了的人

      回到我的身边吧,玛尔塔!一生中,你所依靠的东西都将变成为它的对立面,而只有疯狂才能使你逃脱不幸。——安德烈 

      这样一部奇特的电影是由具有“东欧费里尼”之称的尤莱伊•雅库比思科(Juraj Jakubisko )导演,虽然拍摄完成于1969年,电影拍摄的却一点也不落后,并且片中每一画面都如同LOMO摄影照片般诗意美好。
      一、冲动-影像
      在看这部电影过程中,除了能感受到费里尼的那种热闹并且又无比忧伤的气息外,个人觉得这部电影还接近另一大师级导演——路易斯•布努埃尔。而这位西班牙导演在吉尔•德勒兹在其著名的探讨电影影像的书《运动—影像1》中被当做自然主义电影的代表电影作者进行了一番深刻的论述。德勒兹在书中指出,布努埃尔以其超现实的手法对现实主义的加强和延伸使得自己的电影进入了左拉似的自然主义世界,他电影中的角色被各种冲动捕获而形成了某种非定型的碎片化人物,也就是说角色总是处于一种强烈的冲动之中,而这种冲动拥有一种让角色突破各种限制——社会限制、身份限制、场景限制,进而做出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举动(关于这点,可以参见电影《黄金时代》、《中产阶级的审慎魅力》里那些古怪的绅士),在这样一种变态或者说变形之中,人最后成为了所谓的文明动物(betes humaines),置身于一种纯粹冲动中,影像随之也成为冲动-影像。而这样一种被定义为冲动—影像的影像发生世界是一种不同于确定地点的确定地点之中,这种发生世界总是充满了各种非定型,是一种既拥有原貌世界,也拥有人工世界的杂糅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当中充满了各种垃圾和碎片,而各种垃圾与碎片本身又形成另一种冲动-影像。

    二、逃离的生成运动
      关于文明动物,即一种处于冲动之中,总是希望突破限制而碎片化的人。在电影《鸟,孤儿与愚人》中表现为几个人物都是处于一种疯狂放纵的冲动之中,他们都积极的投身于这种冲动,通过各种如做爱,游戏,和摄影等等行为不断的碎片化自己,使得自己不再是能够被社会和他人所对应的人,因为冲动本身的暴力就是德勒兹在书中所说的是一种抽取、撕裂、脱节的行为,而被冲动捕获,或者说不断捕获冲动的人,本身成为了残缺者,成为了碎片本身。而这种行为背后却是希望获得一种最终的拯救,正如电影《鸟,孤儿与愚人》中的人物希望能从这个充满悲哀和战争暴力的不幸世界之中逃脱。但最终的拯救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影片的开头的画外音便已经指出:“这部电影有一个悲惨的结局”,如果想结束这种疯狂并且看似有些愚蠢的放纵的不断逃脱的生成(becoming)运动的话,那么结局无疑将比这种逃逸行为本身要可怕得多,因为停止冲动,停止碎片化的冲动,等待的事实即是毁灭的事实。
      而这个生成运动的原创世界,在这部电影中同样得到了充分体现,影片中的场所主要是一间古怪的房间里,这个奇异的房间,处于一片建筑废墟之中,整个就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场,而在房间里面有时候也充满了各种垃圾,充满了小鸟,充满了食物,有时甚至变成了一个火花房东的火葬场,完全的是一个无定形,无法确定化的碎片世界。

    三、布努艾尔式的永恒重复
      德勒兹在书中总共列出了自然主义电影形成冲动—影像的三种方法,一种是冯•史卓汉的“熵”的增加,通过混乱的直线上升,从而获取人性碎片的方法;另一种是英国导演约瑟夫•罗西的将人物置于人类根本的奴性冲动中,不断流变的方法;最后便是与冯•史卓汉的熵的上升形成对比的布努埃尔的永恒重复,(或者说是永恒复归),即布的影片总是会一再的重复某一事件,比如在《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中便是一再的重复无法吃饭这一事件,在《银河》中则是一再的重复关于上帝,关于玛利亚的讨论之中。而处于这种重复,或者说事件的循环中,一种精神力却由此得以获得,好比说我们总是在迟疑着到底该以善,还是该以恶来对待我们所处的世界,但在布努埃尔自然主义电影的循环之力下,善与恶的,和对上帝信与不信的战争已经失去了任何意义,因为善同恶一样都促进了世界的损耗,一样的对世界都没有意义,善良的人同罪恶之人一样都只是世界的寄生虫而已。因此反而是这样一种循环重复带来了一种拯救的可能,使得我们逃逸出善与恶,逃逸出对宗教的信与不信的限制,获得了无限制的纯粹冲动。而在电影《鸟,孤儿与愚人》给我们带来的同样是一种类似于布努艾尔的永恒重复,这种重复即是一种几个人物不断进行疯狂游戏的重复,而获取的重复则是跳出疯狂与非疯狂之外,或说跳出感性与理性之外,获得了一种既非疯狂,也非高明的理性之外的力量,这种力量使得片中的人物反而逃脱这样一个被战争所毁坏,充满悲哀的世界,进而获得一种纯粹的欢乐。但这种力量必须是从不断的生成运动之中的,并且其平衡性不能被破坏,一旦被破坏,就会停止这种拥有逃脱之力的生成运动,而走向另一种生成,即片中结束于死亡的运动。而影片之中那种欢乐的生成运动的平衡的破坏源于三人关系的失衡,安德列、尤里克与玛尔塔三人原本处于一种有点暧昧不清的但又是和谐的关系之中,因而彼此之间的运动处于一种稳定和谐中,但当玛尔塔与安德列的关系过于亲密的时候,甚至玛尔塔怀上安德列的孩子并且决心过上正常的夫妻生活,远离这种疯狂生活的时候,这样一种三人平衡关系被彻底的破坏后,绝望的安德列便只能采取以毁灭的方式结束这一切。在影片最后安德烈将自己栓在一座也许有着某种象征意义的雕像上,与雕像一起沉入飘满浮冰的河流。
      
      于是,那些悲哀的世界里疯了的人,有的死了,有的已经循规蹈矩,不再疯狂,默默忍受着世界。但我们知道,那些人,他们都曾经拥有不一般的爱情,还有不一般的幸福!

    我一直在逃避,
    逃避这个世界,
    但仅是逃避了我自己,
    我们不能掌控生命,我们不能掌控爱情,
    那么让我们尽情享受他吧,至少享受一些东西,享受那些会溜走的时光。(尤里克)

    至少有一点点幸福,然后大海,大海会过来……(玛尔塔)







                                                   2010-4-27


                                              
                                         

                                                   
                                                                                                           
  3. 影片色调美极了,整体质感我太喜欢。《鸟,孤儿和愚人》之前点开过,只是没几分钟就关掉了。终于这次有时间看完。癫狂,混乱,破败,夸张,随心所欲,精神毁灭……这些词就是非常好形容此片给我的最突出的视觉感受。好色彩,好色彩。捷克新浪潮影片的魅力啊。比起昨天的《野花》,《鸟,孤儿和愚人》的画面更加令我惊喜(偏爱)。一些在破败教堂里的浪漫狂欢,一些战争遗留下的成年孤儿——像是孩子,或者愚人。一些镜头和剧情毫无逻辑,但就是美,就是有独特的魅力,就是吸引我。女主漂亮,寸头也好美(p2眼睛那张太美了!!本片最爱的镜头之一?)突然发现这部自己截的图最多,甚至有些没能放上。

  4. 当我们谈论上帝 爱情 自我 时 其实都是虚无。更大的欢愉后就要做好承受更大痛苦的决心。

    当我问你 你爱我么 你说 爱 我比世间的一切都爱你 可说完这句话时你却选择杀了我

    这时死亡就有了它的意义。

    存在于世间的死法千千万 可他偏偏选择了最为痛苦的一种-用火烧焦自己 绳子的一端是巨大石像 另一端跨在自己的脖子上 好 你好 上帝我来见你了

    我们总在悲伤时 痛苦时 走投无路时去乞求上帝的怜爱 可上帝救不了你 他谁都救不了

    他拯救不了你的爱情 拯救不了你的痛苦 拯救不了他不爱你 。我是真的很想有你 可最后只有上帝

    人只有悲伤时是最纯粹的 最无杂质的 所以痛苦没什么不好 开心也没什么好的

    我们可以哭着说出: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也可以笑着说出:生活就是这么糟糕

    我可以叫你是可爱的 说你:你怎么那么的好 好的我想哭 我也可以对任何人说出这句话

    我本想与你来一场风花雪月的咖啡与酒 结果最后只剩下我自己踌躇满志的夕阳黄牛

    我不怪你 我还爱你 但我只能杀了你 杀了你 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我们都是飞不出这世间痛苦牢笼的鸟 所以我们坠落 我们疯狂做爱寻欢 我们喝酒吃鱼 我们弹钢琴谈论上帝与爱情 可我们永远都逃不出去 这世间就像一只无形的魔爪困于我们在其中苟活 这世间的一切我都品尝过了 好 那我去死一死 只有死是我没有尝试过的了

    每个人都想做个智者 可最后都成了愚人 这没什么好笑的 因为真正聪明的人太少了 大多数人都是傻存于世不求甚解一天天呼吸空气吃饭拉屎做爱循环往复

    无一例外 我们都是感性动物 我们无法避免去爱一个人 也无法避免我们爱的那个人不爱我们 没所谓的 爱情不是必需品 我也可以自己

    艺术都是相通的 文学音乐电影戏剧画作图腾 每一种都是艺术家们的主观世界的外露 我不曾想窥视他们的内心 我只想在其中看到自己

    每个人都是被上帝遗弃了的孤儿 存活于世 我很抱歉 可我也有那么一丝丝庆幸是 可以去用我的视觉听觉触觉去感受这世间的一切 就算最后我会选择自杀 那我还是说一声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