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然后,她找到了我 Then She Found Me(2007)

然后,她找到了我 Then She Found Me(2007)

又名: 再给爱一次机会(台) / 她找我

导演: 海伦·亨特

编剧: Alice Arlen Victor Levin

主演: 科林·费尔斯 海伦·亨特 贝特·米德勒

类型: 剧情 喜剧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07-09-07

片长: 100 分钟 IMDb: tt0455805 豆瓣评分:6.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幼儿园女老师April(海伦·亨特 Helen Hunt 饰)一年前与比自己小的同事Ben喜结良缘,她迫切想要一个孩子的心愿给对方造成很大的压力,在医院养病的母亲劝她领养一个她又不接受,她要一个亲生的孩子,这一切都是因为April是领养儿,敏感的她从小就认为母亲对自己和对弟弟不一样。Ben突然提出离婚,母亲又病逝,April真正剩下自己一个人了。

演员:



影评:

  1. 我习惯看一部片子之前总是看看别人的评论,每次都是随便选排名前几名的片子看。

    这次写是因为这部电影大家都说不喜欢,也只有很少的意见。想想,我觉得我的看法不一样,所以写下来。

    其实我还是满喜欢这部片子的,节奏不紧不慢,也没什么什么特别低潮高潮,像读一个不太有激情的故事,或者是了解一个不太有性格的人。看到别人写说,不知道表达什么。其实,helen想说的是,这个世界不是只充满着奇迹或者美丽,刺激或者悲伤。更多的是惊喜交叉着生活,悲伤贯穿着人生。

    女主人公helen从小被收养,性格理所当然的敏感,比如她渴望做母亲来弥补儿时缺乏的安全感,却坚持不收养孩子,因为她觉得养母注视她和她养母亲生的弟弟时的眼光不同。但却默默忍耐了很多,比如她对婚姻的无能为力。活到中年的40岁,她还是悲观却忍受着生活的给予。直到母亲离世婚姻破碎,她遇上了一个她称之为最了解她的男人colin。

    2个人因为相似的原因(婚姻破裂)走到一起,也因为彼此的性格可以互补。因为helen可以忍耐colin的暴躁和极端,而colin也能弥补helen的敏感和帮助她解决生活上的一些问题。

    就当故事理所当然发展下去,当2个人第一次约会后躺在colin的床上,中间睡着2个小孩儿,小女儿ruby送给helen那个有趣的青蛙,helen给了小女儿ruby一颗薄荷糖。阳光洒满整个画面,我以为故事会有个happy ending。

    可是峰回路转,helen怀孕了,可是却是前夫的孩子。于是出现了大家认为滑稽的一幕,2个男人陪着她去做产检。因为荷尔蒙的关系又或者这个孩子是前夫的,helen没能控制住自己和前夫接吻了。但是在激情过后,她忽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跑去和colin认罪,乞求原谅。

    colin无法克制的暴怒,2个人的关系破裂。也正是因为他的暴怒,才将这么多年压抑在心底对自己前妻抛夫弃子的愤怒发泄了出来。以为2个人就此破裂,helen可以回到前夫身边,安心待产。

    可是又峰回路转。她流产了。流产之后的helen意识到没有任何意义和前夫在一起。而她的心情也因为失去孩子而非常低落。她听取弟弟的意见,要求生母付钱作为当年丢弃她的弥补,让她做昂贵的人工受孕。

    直到手术前,和生母的争吵,才让她这么多年压抑在心底对世界,对亲情,对爱情的不安全感和怀疑压抑出来。她的这40年,为了生活而生活,因为要安全感和养母吵架,因为要安全感而结婚,因为要小孩而做爱。她从来没有真实的解决自己的问题,就如同因为想得到上帝的爱而祷告却从来没有内心相信过。

    这里,helen和colin都因为这些而更加了解自己。

    helen接受了弟弟的建议,领养了自己的孩子,因为她意识到她不再害怕面对自己残缺的童年,也意识到领养的孩子其实是不幸中的万幸。colin也意识到了生活没有那么多完美,说过的诺言也可能会破碎。他学着从伤害中走出来,忍耐着一些瑕疵。

    2个人最终走在了一起。

    故事的结局是那个Jewish的故事。父亲为了训练孩子的勇气,告诉儿子,从高的台阶往下跳。儿子很害怕。父亲说,请相信我不用害怕我会接受着。儿子第一次跳下来了父亲果然接住了他。第二次的时候,父亲没有接住他,孩子受伤了哭的很伤心。

    我们在生命最初相信一切美好,我们有时幸运,得到了这些美好。可是有时,我们运气不好,受伤了。可是这就是生活,好的好,不好的不好。重要的是,我们懂得自己,懂得爱人,才能懂得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

    电影里还有个重要的人物,原谅我没有详细写她,就是helen的生母。非常有喜感很懂得生活的老太太。她懂得自私,懂得放弃,懂得撒谎,也懂得承认,她会做人就在于她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生活。当然我并不是推崇她,但是存在即合理,她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除了奇迹和美好,我们还有生活。

    P.S. darcy大叔没有让我失望,这真是一部好电影^^
  2. 生活很残忍,可是Helen Hunt却用如此温馨的语言缓缓道来。
    很感动,那种敲击入心的感动。
    很喜欢电影里面全素颜的Helen Hunt,就像她的电影一样。虽然生活的残忍全部写在她那张沧桑的脸上,但是她的一个微笑却还是能让人感觉那么的温馨。
    曾经有个人和我说这个女人真美,而那时的我还不懂得欣赏这个如此动人的女子。喜欢这样的电影,喜欢电影里面的这个女人,喜欢这种不卑不亢的叙述方式。
  3. 看完电影的第二天,我和一个自己也写写小剧本拍小电影的朋友聊起这部片子,我说看完之后我不知该作何感想。一向而言,一部电影看完后,它的主旨总会凸显出来,引起人们的共鸣、理解或者思考。但是这部片子看完,我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想些什么,但此后的两天却又一直在想着它。

    电影的叙事从开始就很冷静,一场婚礼被描画得遥远而又不真实的感觉。不似常见的甜蜜,却有些仓促和焦躁在里面。同时也传达了女主角和母亲之间不是很太平的关系。接着就到了医院,一个场景下我们得知了两件事,女主角想怀孩子但因为年龄大很困难,她自己是收养的,而她并不喜欢这点。当时给了苍老虚弱的母亲一个非常清晰的镜头,她说亲生领养的都是一样的。我以为这是一个伏笔,似乎片子是要去探讨血缘亲情和抚养亲情的问题。

    接着女主角的丈夫离开了她,同时她遇到了另一个男人,马不停蹄地,她亲生的母亲用风风火火的行事方式出现在她面前。积极热情,与她的疲惫和刻板完全不想像的一个女人。她、她亲生母亲、她新认识的男朋友、她母亲的谎言、前夫的再次出现、新男友的炽热感情和敏感,一下子就在影片中段全都交叉出现了。我开始疑惑,是要谈血浓于水,还是要谈真爱、心有灵犀?

    接着影片却又开始强调之前的另一条线——怀孕。女主角怀上了前夫的孩子。这时候母亲是陪她前往和两个男人之间的谈话的,而两个男人也都最终出现在了医院陪她检查。接着很不可思议地,女主角和前夫在大街上有了很意外很迫切的亲热,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我一边想着难道怀孕真的促进性的欲望,一边困惑既然一起去医院,为何她不是和新的男友一起离开。总之,女主角此刻做错了事,悔恨却又不得不诚实面对。在她向新男友坦诚时,却又态度强硬,最后两人不欢而散。

    接着亲生母亲的另一个谎言被拆散,她拒绝见他。和弟弟更加亲近起来。这时来了一段在我看来对影片开始养母线索的回顾。她与亲生母亲吵架时感情激烈地(影片中唯一一次感情激烈)告诉她自己的养母如何含辛茹苦;她与弟弟关于领养的对话中弟弟讲了自己对“不是被领养的”如何看待。

    然后又回到了孩子,她怀孕失败,在弟弟的启发下决定让亲生母亲付钱做人工受精,并坚持反对她母亲提出的领养中国女孩(不明白为了影片开头和这里总体中国)的想法。在受孕前,突然又插入了一段关于对宗教的信仰的问题。经过了这些事,女主角之前对主的信赖发生了动摇。这时其母对她进行了劝解,她得到宽慰,唱起了听起来颇为神圣的祈祷歌。

    影片最后是一个模糊的时间分割。先是她找到新男友,与他进行了和解。接着便是他们的家庭生活,然后她替开他照看一个孩子,显然是他们的新孩子。这时镜头移过去,是光影下一个中国女孩的身影。她带着小女孩爬上楼梯,在楼梯顶上将她抱起来,与她长长地凝视着,影片也随即结束。这时我想到了影片开始她与养母争执时说,“我想要自己的孩子。因为我小时候看到过你和弟弟互相看着对方的眼神,我知道那是不一样的。”在我看来,这是对亲情主题的又一次回顾。

    有这么多的线索,每条线索都经过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却又没有停留在某一个上不断地强调。所以在我看完它之后,很久不知道该想些什么。然而两天过去后,我慢慢开始有了一点感悟。正如我的朋友所说,这类电影应该更像是经历型的电影。它不是很“戏剧化”,但它更像是生活。我认为确实如此。影片的主角是一个有了40年生活经验的女人,她有着不太寻常的身世,长在信仰很强烈的犹太家庭,在40岁才遇到一个将自己看得一清二楚的男人。但在她做任何一件事时,她的身后是40年的生活经历,在那岁月中积累的对人对事的有倾向的态度和看法,对每个人的感情也不可能那么地纯粹。

    所以她很冷静,她也做了些奇怪的事,她还很执拗,即使在和新男友谈感情的时候,都那么冷静地用两个人之间都有可能背叛对方的可能性来说。而不是像年轻人的爱情电影一般,说你就是最对的那个人,我对你就是充满激情的爱。他们的爱情已经变得温和,是两个成年人之间的交流。而她也并没有很主旋律地忏悔自己曾经多么错误地认为养母对待两个子女的感情不一样,或者充满感情地去谅解自己亲生母亲对自己的抛弃。她没有像很多电影一样,在事件之后做出了很巨大的改变(除却领养中国女孩的部分),因为她已经活了大半辈子,而这只是她生命中的一个章节罢了。所以有人会觉得电影很闷,我想则是真实的普通人的生活确实是没有那么多的戏剧性吧。
  4.        埃普丽尔小姐39岁,她一直有个强烈的愿望,生一个自己的孩子,而不是领养。但目前的情况是,她刚刚结束了一段短暂的婚姻,确切的说是被结束。那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埃普丽尔像往常一样回到家,她想丈夫帮她脱去外套,她想展示一下她的情趣内衣,然后继续她的造人计划。丈夫却伤心的道出了原委,他不想再继续这样的生活。但在荷尔蒙的刺激下,他们最后一次收割对方。然后,他们离婚。
            
        《她找我》是海伦·亨特的电影处女作。在谈到这部历经十年磨难才成片的小成本独立电影时,亨特说,“该片讲述了母亲、领养、家庭、背叛等多个话题,其中“背叛”是最触动我的部分,于是我为故事新添了两个男主人公,一个背叛了女主角,另一个则遭到她的背叛。”
            
        在丈夫背叛了他们的婚姻之后,同样遭到抛弃的弗兰克带着两个孩子出现在埃普丽尔身边。他们恋爱了,他们准备结婚。这时埃普丽尔被查出已经怀孕六周,孩子是前夫的。前夫和现任男友弗兰克一起陪埃普丽尔到医院做B超,之后她有与前夫独处的机会,他们做爱了。弗兰克知道了这一切,他暴怒之后与埃普丽尔分手。埃普丽尔背叛的原因很简单,只是出于生理上的本能需求。这或许可以说是某种不经意或者形势所迫。
            
        正如海伦·亨特所言,“你永远都不会获得安宁,除非能够坦然宽容背叛。”埃普丽尔不是那种随便的女人,她深爱着弗兰克,但还是不可避免的背叛了他。所幸的是,埃普丽尔深深的体会到背叛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事。不幸的是,埃普丽尔也知道背叛还会继续,就好像人们会莫名其妙或者被迫的做一些事。可以说,这种飘忽不定的类似尘埃的特质就是人性中不可更改的东西,是属性,是固定不变的程式,也是痛苦和快乐的根源。
            
        电影虽然谈及领养、母亲、信仰这些话题,但说到底这些都服从于“背叛”的主题。埃普丽尔的生母,那个TV秀明星主持人曾经抛弃自己的女儿,是对子女的背叛。她对埃普丽尔身世的编造是对历史的背叛。埃普丽尔有生儿育女美好愿望也有宗教信仰,但在孕检前她并不祈祷,她失去了对上帝的信心,是对信仰的背叛。背叛无处不在。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谁都不愿意做一个背叛别人或者被别人抛弃的独行侠,人类是适合群居的物种。对于背叛人们只能尽量的妥协(或者说叫宽容)才能享受相对和谐的某种温暖。在影片的最后,弗兰克理解了埃普丽尔关于背叛的认识,他知道自己难免也会深陷其中,他们能做的就是相互宽容,所以最后他们在一起了。埃普丽尔最终没能怀孕,她领养了一个孩子,这有悖她的初衷,但这就是现实,也是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