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恋爱倒带中(台) / 212号室 / Room 212 / On a Magical Night / Musique de chambre
导演: 克里斯托夫·奥诺雷
编剧: 克里斯托夫·奥诺雷
主演: 齐雅拉·马斯楚安尼 班哲明·比欧雷 文森特·拉科斯特 卡米尔·科坦 卡洛尔·布盖 玛丽·克里斯汀·亚当 克拉拉·乔伊 Kolia Abiteboul Stéphane Roger Harrison Arevalo Claire Johnston Gabriel Onnée Antony Moro Nassim Rachi Tommy Schlesser
类型: 喜剧
上映日期: 2019-05-19(戛纳电影节) 2019-10-09(法国)
片长: 87分钟 IMDb: tt10115562 豆瓣评分: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 文/杨时旸)
《212号房间》这样的主题永远不会过时,它探讨爱情、婚姻、忠诚与厌倦。无论是已成经典的“《爱在》三部曲”,还是不久前被广为讨论的《婚姻故事》,又或者是绵延五年却愈发醇厚的美剧《婚外情事》,它们聚焦的都是这样的主题,肉身与道德之间的拉锯与对抗,对于婚姻制度的凝视与怀疑,以及我们自以为能超然地看待那些遍布于现实生活中的裂隙,却发现那些细密裂痕对自己而言最终都依然成为无底深渊。
其实,《212号房间》更像一部舞台上的戏剧,一半是因为导演奥诺雷早年混迹戏剧圈的影响和眷恋,一半是因为这故事的呈现方式确实更适应于这样的表现方法。你几乎能看到隐形的幕布升降,移物换景,它故意在电影银幕上做出了舞台感和舞台腔,那种故意为之的“做作”保证了一种独到的复古范和幽默感。
它的故事从一桩出轨被撞破开始。民法史学者玛丽亚与自己的学生偷情被丈夫发现,她决定暂时离家去往家对面的酒店居住,透过酒店窗子,她正好可以看见丈夫在家中的一举一动。一些记忆浮现出来,年轻时的丈夫,作为丈夫钢琴老师的初恋情人,自己不为人知的隐秘出轨对象……所有人彼此想见、对峙、交谈,让夫妻二人开始重新拷问自己对于这段婚姻关系的态度。
某种程度上说,是这故事的讲述方式成就了它,那些记忆中的人,头脑中的想象都打破时间和空间界限,脑补画面和颅内小剧场直接被真实搬演,和当下的玛丽亚以及她的丈夫发生关联,产生对话,与年轻时的伴侣进行一次次床笫之欢,完成一次次严肃深谈,当他们在自己的中年,面对着自己的皱纹、白发与肚腩,又一次与年轻时的伴侣相见,一切幻化出崭新的经验——当年的乍见之欢到底因何而起,后来的无尽厌倦又为何而生,自己的半生是否终将如此,没有他选,如果回到过去,我们是否依然会与同一个人坠入爱河,如果确认了这个起点,我们是否也必将在日后的漫长时间里落入一个个既定的窠臼。从这个角度上讲,这故事在检视命运的线索,一种自以为可以更改却终将被某种莫名力量牵引的命定之途。它蔓生出无数喜剧性的细节和岔路,却有着一个悲剧性的内核,但当你想以一种悲怆的角度去看待一切,却又发现其中布满温暖的慰藉。
在故事的最初,玛丽亚面对丈夫对自己的质询,表现出一种满不在乎的样子,有点狡辩有点豁达,她说出了那些如今已经被当做陈词滥调的对于不忠的辩护词,诸如偷吃才是维系婚姻的必要条件云云。但从她自己躲避的眼神中也能知道,这其中有些东西并不如像她表演的那样义正辞严。就像导演故意安排的212号房间的指代一样,法国国民法第212条,夫妻应相互尊重、忠诚,而玛丽亚被安排成民法史教授的身份,这是毫不隐藏的导演意图,一种故意的小小恶作剧般的设定,指涉着每个人都面对着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有关于道德和欲望,有关于长久陪伴的心灵需求、安慰、亲密关系和新鲜、刺激、逃脱日常逼压之间的挣扎。
《212号房间》对于这些婚姻当代性症候群的描摹稳、准但不狠,它的语气里有着随处可见的幽默,故作的轻松,把视角降成与每个普通人一样的位置,展现普遍的不知所措,而不是说教与怂恿,当然,这其间还有不动声色的、极有节制的小小悲悯。在很多时候,它都让人想起那部著名的俄罗斯剧《背叛》。
其实,如今的这类题材的写法都倾向于更加凌厉、残忍,展现和肯定婚姻制度的可疑,亲密关系的破产,似乎成为了一种更当代性的,更政治正确的方向与趋势,但这部电影仍然有着“回家”的主旨。不是那种说教式的,让人们忍受着不堪,为了某种虚妄道德的“回家”,而是展现了深植于我们心底的,对于长情陪伴的真心不舍,这样的诉求不是道德主义的,其实也是本能的,这一方的力道与崭新的性所造就的力道几乎等同,只是在某一刻发生偏倚。
(本文首发 中国新闻周刊 专栏)
火热非凡的戛纳2019,除去主竞赛中奉俊昊、阿莫多瓦、马利克等熟悉的座上宾外,还有布鲁诺·杜蒙、克里斯托夫·奥诺雷这些老面孔跻身“一种关注”单元。其中擅长吟咏法国当代男女故事、尤以清新唯美见长的奥诺雷,带来了他继去年《喜欢,轻吻,快跑》后的最新作《212号房间》。
作为近年来影坛“作者性”的显著代表,奥诺雷的电影每经诞生,无不涂满了怀旧的油彩。无论暗藏心思的道具,抑或是复古流行乐的使用,都能瞬时将观众思绪拉回到那个由雅克·德米等人领头、天真曼妙的歌舞黄金年代。从处女作《巴黎小情歌》(Les chansons d'amour,2007)开始,这股迷影情结便悄然种下因缘。值得欣慰的是,在拍片道路上,奥诺雷从未拘泥于对前辈的机械模仿,而是从中汲取灵感,将其出众的审美意识与自己对情感的看法相连接,开辟出鲜明而独到的叙事风格。
和前几部作品相比,《212号房间》单听片名便让人生出许多联想。它既浓缩有导演迄今典型化的素材,也能让我们看到他在制作上更加大胆新颖、充满想象力的尝试。尽管影片对婚恋中背叛、前任等敏感话题的探讨,与巴黎这片土壤有着天然的贴近性,却又于镜头外散发出深长的普适意味。借由一场传统中年婚姻危机,观众跟随有限空间下精巧的调度,和演员们的出色表现,去反思“肉欲”和“爱”在不同位面的冲突,以及存在于亲密关系中,所有无法湮灭的偶然和必然。
影片有个稍显滑稽的开场:身为大学教授的女主人公玛利亚在跟自己男学生偷欢时,对方女友突然造访。因受不了眼皮下甜腻的调情,她钻出衣柜,当着二人面离开。当夜被丈夫理查德偶然撞破出轨后,玛利亚无力辩解,只得搬到家对面旅馆的212号室,却在此和25岁时的年轻理查德相遇。随着夜色渐深,理查德昔日的爱人、中学钢琴教师艾琳,玛利亚的母亲和其他床伴也相继涌入房间,多条时空线的边界逐渐模糊,促使这对相伴二十余年的夫妻隔着大雪覆盖的街道,去挖掘婚姻中被长久掩埋和忽视的真相。
和原版片名比起来,另一个译名“on a magical night”无疑更为昭彰。夜晚,似乎总在冥冥中预示着日常秩序重组和奇迹降生,因此给电影人提供了各种思路轨迹。但奥诺雷要做的,并非讲述一个脑洞惊人的奇幻故事,而仅是以此为契机,洞察现代人特有的情感症候,抚慰黑夜里被怀疑、孤独和道德负罪感侵扰的灵魂。
为了呼应这种封闭叙事格局,电影在镜头架构上也呈现出强烈的舞台剧风,譬如简洁有效的角色设置,以及镜头的流畅推移,将场景切分为一个个单独而又相互嵌套的隔间。每当新角色加入,便预示着新的事件冲突发生。在类似由大段对话和蒙太奇串联起的情境中,观众摆脱了常规剧情模式,从而被卷进高密度的信息扭结中,体味到过去、现时和未来三重风暴合奏出的弦外之音。
对熟悉奥诺雷的影迷来说,这并非他们首次在其电影中看到类似好玩的调性。和不少法国多栖文化分子一样,奥诺雷最早出任《电影手册》编辑,之后转往文学界发展,正式踏入电影圈前曾是个剧作家,第一部剧作《新手》(Les Déburantes,1998)还入选过极具影响力的阿维尼翁戏剧节。这或许不难解释其影像中喷薄的舞台和形式感。对人物某时状态的抓取变成重点,情节则缩减为游离在镜头边缘、与观众隔空交互的玻璃纸。
而在新片《212号房间》中,这种古希腊戏剧特性更是被进一步放大,让人恍惚间产生处在全知视角下来回穿梭的观感。奥诺雷采访时提到过特吕弗晚年《最后一班地铁》(Le dernier metro,1980)对自己拍摄的影响,但和后者通过舞台-地下室垂直构造来混淆虚实的做法不同,他采用了偏向水平轴线的翻转设计,进而将这对夫妇隔离开来。而荧幕上惊艳的缪斯也不再是冰美人德纳芙,而是她的女儿齐雅拉·马斯楚安尼。
一个个幽灵般的爱人在身边兜转,就如理智走向失控时,人们脑内循环映现的小剧场。尽管影片在情绪刻画上有着纯粹法国基因,我们也可用类好莱坞式的精神分析观点来说,正是藏匿在双方心中数年的兔子洞,作为触发时空断层的机关,开启了这个漫长、奇诡而难以预料的魔力之夜。
正式海报上,玛利亚和闯入她生命的一屋子男人扎堆站在212号房门口,暗中表明了这是部异常“拥挤”的电影。然而大部分时间里,剧情的重心仍落在玛利亚-理查德-艾琳三人间微妙的张力关系上,关于他们在命运的岔路口如何周旋,面对各自或遥远或新生的伤疤,收拾起满地琐屑,步态从容地奔赴下个驿站。
此类与(脑海中)前任重逢的情节,几可视作《45周年》的中年平行版本。艾琳的现身仿佛一面棱镜,折射出理查德心底对过往,抑或对逝去青春时代激情的留恋,也让原本混乱的局势更多了几分狗血戏剧性。然而不同于安德鲁·海格和其他欧美影人,奥诺雷骨子里的文学做派决定了他在处理相关题材时的站位:不急于拆穿伪装,而是从开头便将人物性格托出,进而对婚姻制度下的心理困惑和波动展开冷静剖析。也正是这种轻巧自在的口吻,构成了法国电影别样的风味和包容底色。
这份包容可能显现于床笫和书架之间。高知分子和性瘾者,只有在法国电影中,此番矛盾属性才能以说服力极强的方式共存。饰演玛利亚的齐雅拉以对分寸感的熟练把控,演活了这个存有道德争议的不忠女人形象。她毫不掩饰自己旺盛的性欲,甚至能在爱人面前坦然辩护:“出轨是夫妻关系持久的法则,就像二二得四,不需要什么道理。” 在她身上,我们能隐约窥见性解放意识的充盈,正像其母曾在布努埃尔镜头下展现的那般。
然而再多青春逼人的胴体,终究替代不了长久陪伴。因此影片还关乎另种包容,也即如何坦然直面生活中的弯绕坑洼,接受那些因时间错位所滋生的不甘与悔恨。当玛利亚面对自己放任自流的欲望,当理查德面对艾琳,他们双双产生了动摇。而奥诺雷也在角色陷入抉择的同时,向观众抛出一个永恒的疑问:当婚姻中的意外插曲与昨日幻觉一道降临,是该沉湎于此,还是选择往前?
“212”这个数字在片中除去旅店门牌号外,狡黠地埋下了第二层含义:根据法国民法第212条,夫妻应相互尊重、忠诚、互救互助。然而在既有社会制度下,契约式关系与个体欲求的冲撞总是在所难免。导演大胆绕开了对天平两端猛烈的价值谴责,与冗长而俗气的聒噪场景,转而让所有零碎的情绪如雪花般在这个特设舞台背景上洒落、沉淀、铺成一张吸纳噪音的绒毯,仿佛他本人颇为现代化的感情主张,带点小心思,小俏皮,却又是准确和恰到好处的。
然而,对这种结构性技巧的拥戴,多少也造成了影片的设定过于喧宾夺主,和在情感主题的挖掘和阐述上略欠火候,因此拘囿于滑稽剧般的形式黑洞中。就像那个拥挤嘈杂的房间,通过枝蔓层生、累加的人物素材来表现婚姻中不和谐的音调,抛出的种种疑问却并未得到回应,剖析难免流于浅表,难以同加瑞尔等人描写男女欢爱时灵活的架势扳手腕。如何打通舞台感和情节线索间的穴位,仍是他当下所亟待解决的难题。在这部轻量级的古典创意小品后,我们也期待一个从文艺书堆走出,回归日常源头,更加具有影像感知力和控制力的奥诺雷。
法国人拍那种风趣又可爱的爱情小品,真的太会了,近期一部脑洞大开的法国电影,看得让人惊掉下巴,推荐给大家——《212号房间》。
玛莉亚,是巴黎的一名大学法学教授。
她虽年近五十,看上去却颇有活力和风情,并时常和不同的鲜肉情人约P。
影片开始,她实在受不了情人阿斯杜巴和他女友的喋喋不休,裸着上身出来终止了这场谈话。
并告知对方,是他主动引诱的阿斯杜巴,然后潇洒而去。
她本以为又是一场寻常的偷吃,谁知终被丈夫理查发现了自己被绿了的事。
他有点崩溃,而她觉得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对于一个在一起几十年的夫妻而言:「偷吃是维系婚姻的法则,没人逃脱的了。」
理查很委屈:「我这25年从来没有对你不忠过。」
他由此想到自己将人生最好的年华,浪费在她的身上很不值,他需要一点“冷静期”。
玛莉亚则悄悄离开了,入住了家对面的酒店212号房间,在这里可以观察到丈夫的反应。
这里开始,影片进入了高能模式——
在这个神奇的房间里,先是年轻版的丈夫出现了。
那是他们初相识时期的他,25岁的查理,他是那么年轻俊朗。
她更加为他着迷,很快,他们就上床了。
突然间,一名叫做伊莲娜的女人也冒了出来。
原来,她就是理查以前的钢琴教师,也就是他曾经的恋人。
伊莲娜对玛莉亚说,她为了重拾理查的爱而来,当年是她一手将理查培养出一个温文尔雅,温柔浪漫的理想爱人。
在她得知理查将要娶玛莉亚时,她主动选择了放手,如今,玛莉亚不知珍惜,那么,她就要重新拥有理查。
于是,伊莲娜则奔向了中年理查的家…
玛莉亚这边,她的母亲和祖母悉数登场。
母亲对她说,这故事里怎么会没有母亲一席之地呢?
接着,她则拿着个本子,细数这些年来玛莉亚睡过的鲜肉们。
这一段我们也可以猜测出,或许是幼年时目睹了母亲私会情人的场面,让玛莉亚的成长中形成了偷情是很平常的事的看法。
玛莉亚听不下去母亲的评判,则一把推走了她...
随后,一个长得像查尔.阿兹纳弗(法国歌手)的西装男子出现了。
他自称是玛莉亚的个人意志,但只是负责强化她的决定,而不参与她的良心。
并为她带来了与她发生过关系的男人们,他们汇聚一室,场面很...
姗姗来迟的阿斯杜巴,则恳求玛莉亚和他在一起,并打伤了年轻版的查理...
影片《212号房间》是法国导演克里斯托夫·奥诺雷执导的最新影片,他曾多次入围戛纳电影节,很多人较为熟悉的是他上一部作品——《喜欢,轻吻,快跑》。
那是一部动人的同性之爱的故事,情感的流动非常自由,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的男主角之一也是本片中年轻版查理的扮演者——文森特·拉科斯特,在此也极力推荐这部影片给大家。
说回本片,其实,这部作品和我之前推荐过的法国电影《美好年代》有几分相似:它们都以惊人的脑洞,和法式特有的诙谐方式,呈现了当代中年人的情感危机,主角都通过超现实的跨越时空的奇妙旅行,与自己开展对话,探讨爱情、婚姻、人生的可能性和自我的关系等,从而试图在过去中找回爱情的美好...
其实,这类重组时间线,对记忆进行新的重构和幻想的佳作有很多,诸如《暧暧内含光》《爱乐之城》...
本片比较有趣的一点在于,它颠覆了婚姻中的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女性出轨却毫不在乎,反而男性去思考年龄增长对于爱人吸引力的影响等,并以女性的视角来表达。
值得一提的是,凭借玛莉亚一角的出色发挥,女主角齐雅拉·马斯楚安尼,获得了19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的最佳演员奖。
在影片中,发生在212号房间那一夜的一切,都是玛莉亚内心的投射。
玛莉亚爱的是年轻时的查理,她一度有着想占有着年轻版的他,而将年老的查理归还给伊莲娜。
其实,这和她长期以来的放任自己的欲望的做法一样,她的内心里知道自己的行为的不好,令人失望。
但还是会忍不住被欲望所裹挟。
事实上,拥有欲望这实属正常,但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会克制和反思。
所以,她体内的另一种声音出现了:
「你过着功利主义的人生,一切都为了你的幸福感而存在。」
「以前你会强迫自己去让2+2变成5,你觉得这件事,既真诚又迷人。」
「而现在呢,你活成了一个只是以自己最重要的人。」
伊莲娜的内心无疑是矛盾的痛苦的,至于那些小鲜肉们的集体亮相,则映射了她的欲望、挣扎和反省。
而其中,伊莲娜则是玛莉亚比较在意的存在。
片中有不少篇幅聚焦在她的身上,伊莲娜和理查之间则重点探讨了选择延伸的可能性:
如果当初做了不一样的选择,没有选择现在的爱人,会更幸福吗?
伊莲娜的出现,给了查理重新选择的机会,而他对初恋的钢琴教师不再痴迷。
现在他依然选择了玛莉亚,即便是没有生四个孩子也没有觉得后悔。
她对伊莲娜说,「谈现在的爱并没有意义,爱永远是建立在记忆之上的。爱永远是一个一起选择的位置,一段过去的时光,过去时光中的第一个瞬间和悸动。我们让记忆活着,是过去而并非现在,唤醒我们对爱的信心。」
在理查看来,他和玛莉亚之间依然存在着爱,因为记忆和爱相互交织,并随着时间让爱不断绵延。
所以,重新选择一次大概率是并没有什么不同...
事实上,失去了查理的伊莲娜没有像她以为的那样:会在孤独和暗淡中度过一生。
相反,独身的她在海边生活过得快乐而充实,更有意思的是,她却发现了自己隐藏的性取向。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失去一段关系,没了一份爱情,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生命更不会因此而停驻。
所以,不要为了未来哭泣。而要去努力活出好人生。因为,我们很难预料是什么会让我们快乐。
玛莉亚和理查之间的爱,则是会让人有些困惑的地方。
一个是,被时间侵蚀忘记了初衷的人,沉落在爱欲之间无法抽离。
一个是,无法接受爱人的不忠却还是爱着她,妥协和矛盾布满全身。
经过了一夜内心爱和欲的博弈,玛莉亚完成了和混乱的自我的和解。
第二天,她刚出酒店大门,遇上了对面的理查。
理查问她:「今晚是否回家?」,她回应:「会,如果你想,今晚我有空。」
对于这个部分的理解,不能带着现实的道德观去思考,否则,只会觉得尽是狗血而无法接受。
事实上,这也正是法式爱情和婚姻特别的一点:不带道德评判,更加的自由和包容。
影片中重点呈现了爱欲和忠诚,婚姻和法律与个体的欲求之间的矛盾,影片中212房间映射的是法国民法第212条:夫妻双方有互相尊敬、互相忠诚、互相爱护和互相帮助的义务。
事实上,导演最后以玛莉亚带着微笑迈着轻盈的步伐这一定格画面为结尾。
虽然也有点语焉不详,更多的是抛开道德束缚交给观众自己去思考,不过还是可以看出导演要表达的一点:是非对错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如何认识自己,和对待以后的人生。
影片中,玛莉亚说过一段台词:「我们对生命充满这么多期待,但最后注定要感受到幻灭。」
可以发现,她是知道自己的问题的,并对那个不断放弃的自己有所失望…
事实上,大家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或许都更爱年轻的身体和渴望拥有更多的体验,但与此同时又渴望纯净的爱和害怕受伤害,这很矛盾。
但一切的选择都在于自己。
玛莉亚的惯性出轨究竟是对欲望的迷恋,还是对现实婚姻的倦怠?
或者是她究竟爱的是年轻的理查,还是那个爱着理查的自己?
理查是爱想象中的爱情多一点,还是现实中的玛莉亚更多?
还有,爱一个人是为了让自己开心,还是对方开心了我也就开心?
…
理查对玛莉亚说:「你为什么不爱我了。我的身体老了,灵魂也老了。你不爱我,或许是因为我受太多打击,而你无法承受看到我…不支倒地的无助模样,或许我也太少跟你抱怨那些打击,所以你以为我不在乎,以为我喜欢像那样。我以为我俩都能接受这饱受虐待的身体,但那不是真的。」
他们的感情问题是不再继续了解彼此,分享彼此,爱不再同步而是渐渐脱轨了,所以,自然流向不同的方向,产生了各种问题。
对于,理查的选择我没有完全想明白,有不少网友对他抱屈,觉得还是适当放手为好。
或许,人就是这样矛盾的吧,只有自己深陷真实的处境中才能真切明白自己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另外,不得不强调一点,不是每个人都有玛莉亚这样一个神奇的夜晚,去回顾和反思自己的人生,并得到了一个相对美好的结局。
我们应该清楚,拥有欲望和去满足欲望都可以,但是你必须要承受其带来的结果,而更可怕的是,欲望是永远年轻、永远欲求不满的。
那么,如何去克制自己的欲望,如何去守住自己的初心,如何去维系爱和婚姻,更值得我们思考。
我想,除了认清自己的欲望和矛盾,并去不断了解爱人和分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一起去迎接明天和创造新的快乐才更重要吧!
【香港法国电影节观影】法国导演克里斯托弗·奥诺雷去年一部攒人热泪的《喜欢,轻吻,快跑》入围戛纳竞赛后好评不断,今年却没有乘胜追击,继续拍摄类似的现实题材,反而一改悲郁的情调,奉上一部奇幻风趣的爱情小品。这部新片有点让人喜出望外,天马行空的幻想场景占据了影片绝大篇幅,来回切换叙事视点,以及人物与幻想分身同时出场的手法,令这部实验爱情舞台剧打破空间约束感,同时也在用颠覆常规的角度来探讨中年人的婚姻危机。 奥诺雷向来不喜用严肃呆板的方式给观众灌输道理,轻盈幽默的对白与漫画式的人物刻画才是他鲜明的作者标签,再加上怀旧的法国香颂,仿佛上演的是中年版的《巴黎小情歌》。故事仅仅发生在一个晚上,场景也仅仅局限在两三个房间里,有照搬舞台剧的形式。然而,惊喜在于女主角的心理外化成一个个具象的人物:年轻时的丈夫、丈夫的初恋钢琴教师、她婚后的一众鲜肉情人,还有她的母亲和外婆等等。这些原本只是出现在她思绪里的人物逐一出现,在阿伦•雷乃风格的室内布景里跟她畅谈婚姻问题,引发出一连串趣味盎然的话题,比如“爱情建立在回忆之上”等等。 观众不再需要看着女主角自言自语、自我反省的单调画面,她所有的谈话对象均以幻想人物的互动形式出场,而这种不拘一格、打破现实与幻想边界的实验手法又让人联想到法国导演贝特朗•布里耶(Bertrand Blier)的经典作品《美得过火》《感谢你生活》,具象化的意识流给叙事文本带来灵动活跃的节奏感。 讲师女主角被丈夫怀疑与年轻男学生有染,争吵之下主动离家出走,躲到家对面的酒店房间里反思一夜。这种中年婚姻危机故事我们看得不少,但是在奥诺雷的手中却演变出意想不到的趣味。作为同志导演,他似乎有意挑战传统异性恋夫妻关系里约定俗成的角色定位,不断颠覆观众的期待。在常见的中年危机故事里,出轨的一定是丈夫,年老色衰的男人迷恋青春少女的肉体再自然不过,而死心塌地的必然是妻子,无论丈夫有多花心最后都选择责怪自己以泪洗脸,甚至是原谅丈夫。然而,在这部影片里,丈夫与妻子的角色与遭遇完全颠倒互换。妻子婚后的鲜肉情人不断,而丈夫却对初恋的钢琴教师不再痴迷。这种性别角色的反差逆转令观众在捧腹之余,也令人反思法国人婚姻中的开放性关系。 与其说剧本故意打破这种婚姻中两性关系的刻板印象,倒不如说是在赤裸坦然地刻画法国人崇尚的婚姻价值观。两人结婚后,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世界,彼此不相打扰,却又无法避免最终陷入感情变淡、枯燥乏味的中年危机。意外地,故事在接近结尾时,彻底打破时空的桎梏,现实与幻想场景水乳交融,四个角色共舞,年轻的肉体与衰老的灵魂共聚一堂,将这个奇妙的夜晚推向高潮,也算是给这场婚姻危机划上一个不完美的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