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寸步不离的兄弟 Брат во всем(2022)

寸步不离的兄弟 Брат во всем(2022)

又名: 无处不是兄弟 / Brother in Every Inch / Brat vo vsyom

导演: 亚历山大·佐洛图金

编剧: 亚历山大·佐洛图金

主演: 谢尔盖·茹拉夫列夫 尼古拉·茹拉沃约夫 米哈伊尔·克拉布科夫 伊戈尔·库图佐夫 维亚切斯拉夫·萨维列夫 亚历山德拉·谢维列娃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俄罗斯

上映日期: 2022-02-13(柏林电影节) 2022-03-03(俄罗斯)

片长: 80分钟 IMDb: tt17307420 豆瓣评分:7.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一对双胞胎加入俄罗斯军事飞行员训练,期待用喷气式飞机征服天空。但现在兄弟俩意识到,他们对彼此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感情会阻碍二人实现共同的梦想。

演员:



影评:

  1. (本文首发于 陀螺电影

    师从于亚历山大·索科洛夫(《俄罗斯方舟》《浮士德》)的亚历山大·佐洛图金继首作《俄国青年》于柏林69的论坛单元首映后,这次携带他的第二部长片《寸步不离的兄弟》亮相柏林72的奇遇单元。

    尽管最终无甚所获,本片却成功让不少观众心跳漏拍,用绝美的画面和暧昧模糊至极的情感激发了大家内心的鸡叫和姨母笑(误

    陀螺观影结束后的即时感想

    电影的故事围绕一对在军校中一起接受飞机驾驶训练的双胞胎展开。

    Andrey和Mitya两人有着共同的梦想,那就是一起成为空军飞行员。一模一样的两人在军校也是寸步不离、无比亲密。每当兄弟中的其中一人在执行驾驶训练的时候,另一位总会无比挂心和忧虑。

    然而,这个梦想正逐渐变得困难。Mitya在飞行训练中出现严重身体不适而昏迷,如果体检结果不合格,他将会被军校开除;Andrey总是掌握不好降落的要领,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也不太灵通,他总会被教练批评。

    与此同时,兄弟两人的亲密无间也逐渐成为了限制两人继续进步的枷锁,他们试图找到自己的空间,却又始终放不下对另一个人的依恋和挂牵。

    也许看到这里,你已经感受到了这个故事里透露出的种种隐秘的“骨科”气息……事实上,电影确实用了一些软色情的方式去表现兄弟两人的关系

    画面上,除去制服、肌肉特写这些表层视觉刺激之外,演员的状态、动作和台词常常会有让人暗自惊呼“这是在干什么”的时刻。而一些看似漫不经心的空镜,也是在特写飞机操纵杆、地板上的钉子、导弹弹头或者军靴这类可以被引申为阳具隐喻或性隐喻的视觉符号。

    导演努力地在创造一种“懂的都懂”的氛围,情欲被放大到了一个无法被忽视的状态中,却又被双胞胎的血缘和亲情关系所遮蔽着。不可言说的暧昧感被竭力压缩着,让观众们时时刻刻都带着一种罪恶感去自我检讨:明明人家只是哥俩好,是不是我脑袋里豆腐渣太多?

    但导演已经在采访中迂回地回应了这样的猜测。佐洛图金说,本片的目的就是为了呈现人与人之间的亲密(closeness),这种亲密有时会成为我们前进的牵绊和烦恼……同时,这种关系并没有局限性,它普适在任何一种关系之中——自然也就包含了我们都在想的那种关系。

    导演佐洛图金

    在“俄罗斯”这一特殊的语境下,《寸步不离的兄弟》必然暗含了某种政治诉求,它以温和抵抗的姿态去为多元的人际关系作合理化辩护。而与此同时,导演也在采访中表达了他对“有毒害的男子气概”(toxic masculinity)的见解。从小在军营家属院中长大的他,更理解军人们在严格纪律和强硬作风之下温柔和丰富的情感世界。他由此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展示普通军校生们在一腔热血之外的另一面,不去回避他们在面对飞行中的危险时所展现出来的害怕、脆弱、无助和担忧。

    电影选用了复古质感的4:3画幅以及圆角的画框,佐洛图金努力让我们在不断运动的影像之中聚焦到人物身上,并由他们的神态、动作和身体出发进一步关注到他们的情绪与情感。

    但导演显然没有希望我们可以单纯通过视听来分清谁是Andrey、谁是Mitya,他甚至专门会选择一些两人看起来特别像的角度来让我们更加迷惑。

    他在采访中说,选择使用双胞胎作为主角是从视觉角度考量的结果。当然,在这种双生对称所带来的独特美感之外,这一种“无法分清彼此”的状态则进一步加深了流动在画面之上的亲密,达到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地。

    因此,《寸步不离的兄弟》受到大家喜爱,绝非是一些“骨科擦边球”“军中禁恋”的猎奇口味在作祟。佐洛图金选择了一个小且具体的主题,美而精准地表达了出来,而附着于之上的议题探讨或者政治诉求反而显得不是特别重要了。 本次入选奇遇单元,更像是柏林对于这位“名师高徒”的小习作给予的又一个肯定。这位十分年轻的导演已经朝着“柏林嫡系作者”又迈进了一步,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在主竞赛中再次与他相见。

  2. 看这个我对标的是《希特勒的男孩》和《自由坠落》。前者中的男孩没能开始探索爱欲就被文明扼杀,后者中直接刻画了系统性的歧视和霸凌与成年人的卑劣和矛盾。《寸步不离的兄弟》与银幕之外在地铁上被从前线回来的士兵扯掉鼻环的少年、被当局谴责的变装皇后的关系是如此柔和稀薄,以至于在片头联邦文化部鹰标的配合下,军校、血缘这些禁忌作为障眼法的情欲书写才显得如此锐利而绵密。 这部电影唯一的缺点是它没有缺点。它是如此精巧,工致,以至于所有的设置和调度都在对称、反射、回环、颠倒中可预测。教官和情人的设置和运用是相当功能性的,制造间离,错动视差,挑逗观众,引诱而禁欲。米佳晕机、关于鸟的事故和大火、谷仓交心、离开军校、给妈妈打电话,都是艺术家设置的诱饵,只要观众贪恋爱的馨香,就会心甘情愿地坠入陷阱。 可是爱,只有爱是不可预测的。对邻人之爱,对差异之爱,对相似之爱。对手足之爱。爱溢出了精密的生物化学和意识形态容器,像米佳凝视安德烈着陆时洒出的机油一样无可阻挡。像我凝视银幕时感到的不可遏制的爱情。世界没有变得多极,不然他们不会继续送年轻漂亮的人去死,也不会为了让年轻漂亮的人继续做人肉干电池而放火焚烧鸟群栖息的芦苇荡。米佳有雏鸟般的心灵,他的哥哥安德烈担心机油灼伤他的手,他在大火中为雏鸟停留,他主动离开不能驯服他的军校。他是姐姐,他是母亲,他是安德烈寸步不离的同卵双胞胎弟弟。虽然他们永久地脱离受精卵的形态,但没有拨通母亲电话时仍一人一只的耳机也可以牵系彼此。 差别是美好的,无差别是崇高的。双胞胎安德烈和米佳,既美好又崇高。一种宗教激情:我爱天空,可我更爱我的兄弟;我爱独立,可我更想和我的兄弟寸步不离。兄弟作为身体,兄弟作为动词,永生不息。 前半段太多的特写、太多的晃动、太多的符号性影像在后半段渐渐偃息。沉静,疏离,而观看者见证并介入了真正的亲密。画面上错落的磨砂般的颗粒,明示着肌肤相亲的魔力。生死游戏、雄性竞争的悬疑和亢奋都沉降落地,只剩下真正的亲密。

    好久没去影院了没想到被暴击了在草丛里尖叫了好久才平静下来呜呜呜

  3. 很切题的一部电影。一对寸步不离的双胞胎兄弟,彼此的关怀牵挂让他们无法分离。弟弟晕机后跟哥哥说:如果我们中有一个要走,不希望是哥哥。哥哥帮弟弟整理衣服拉链时说:米佳呀米佳,没有我你可怎么办。弟弟有着怜悯、善良的心灵和细腻的情感,看到坠毁了飞机、严重受伤的飞行员,芦苇荡里救小鸭子,军医处帮助伤员,担心哥哥的每一次飞行。在学员宿舍,弟弟一遍一遍的练习翻跟头,想解决自己的身体问题;哥哥认真的看书记要领,想解决自己的飞机着陆问题。朝着他们共同的梦想,做一名开着战机的空军。弟弟因为身体原因无法留在军校,在谷物仓里,哥哥提议说要不他们都去做炮兵,炮兵对身体条件要求没那么高,弟弟说他不想丢炸弹,因为他目睹过那些被炸伤的士兵是什么样的。哥哥真诚无奈不舍地说:米佳,我不希望走,没有你我活不下去。最后一次飞行训练,哥哥出色的完成目标,他触摸着真实的战机,坐进了驾驶舱里,梦想已经实现,可他却高兴不上来,触摸着心爱的战机,也在心里告别。回到宿舍他问弟弟什么时候走,打算做什么,有没有跟妈妈打电话,他一直纠结着情感还是梦想,当弟弟打通了妈妈的电话,他俩一人一个耳机跟妈妈打招呼时,哥哥抱住弟弟问:弟弟,我们什么时候能再见面。弟弟说不知道,两人抱头难过。在这一刻哥哥做了决定说:我决定了,和你一起走。兄弟俩看着彼此,影片结束。 喜欢这个结局:哥哥爱天空、爱战机,可他更爱弟弟呀!在梦想与手足亲情间,选择了亲情。他们是双生,同进同退,回去继续朝夕相伴、打打闹闹着过平凡的小生活也挺好。 喜欢导演对男孩真挚情感细致描绘,只是刻画了人际间的这种关爱与亲密,与性无关,腐女们不要乱意淫。

  4. 这片子本质上还是个军伍题材的征兵宣传片,贯穿全片的小号军乐式配乐就是证明。感觉每5秒钟就要切一次镜头,在天空中视野开阔光线明亮镜头专业感强还好,回到地面镜头切得人心烦意乱,而且还有特别多光线昏暗的夜戏。一对双胞胎加入俄罗斯军事飞行员训练,期待用喷气式飞机征服天空。但现在兄弟俩意识到,他们对彼此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感情会阻碍二人实现共同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