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重见天日 Rescue Dawn(2006)

重见天日 Rescue Dawn(2006)

又名: 营救道恩 / 抢救黎明

导演: 沃纳·赫尔佐格

编剧: 沃纳·赫尔佐格

主演: 克里斯蒂安·贝尔 斯蒂夫·扎恩 杰瑞米·戴维斯 扎克·格雷尼尔 马绍尔·贝尔

类型: 剧情 传记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06-09-09

片长: 126 分钟 IMDb: tt0462504 豆瓣评分:7.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出生在德国的迪特•丹格勒(克里斯蒂安•贝尔饰)自幼就梦想着驾驶飞机翱翔天际。长大后,他随家人移民至美国,加入军队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飞行员。随后迪特便随海军投身越南战场。赶往执行任务的途中,迪特飞机不幸被越南军队的地面炮火击落。侥幸逃脱一死的他,却最终被敌人俘获,饱受严刑折磨。迪特被押至设在老挝的战俘集中营,那里还有几个美国军队的同伴。看守敌人给予他们非人待遇,迪特还未坐定就暗下决心要逃跑,但周围的同伴吉恩(杰瑞米•戴维斯饰)、杜恩(史蒂夫•茨恩)等并不那么认为,他们没多少信心。在一番劝说下,迪特精心策划,要在雨季来临时越狱。他们要面对是无边丛林、饥饿、野兽,还有不知道在何处的越南人……

演员:



影评:

  1. “德意志狂人”赫尔佐格又来了,这次他导演一出老挝丛林的惊险越狱,而不是南美雨林里的“陆上行舟”;不再推出多年来自成一派的纪录片,而是越战题材的好莱坞风格大片。《重见天日》的故事蓝本来自赫尔佐格1997年的纪录片《振翅高飞》(Little Dieter Needs to Fly),主角迪特确有其人,他在2001年病故。影片特别注明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一名向往飞行的德国人在越战时如愿加入美国海军,执行任务时被击落俘获,送到战俘营后寻机与难友脱逃。

    影片开头赫尔佐格就用了一组飞机上拍摄的轰炸镜头,下面的越南村庄炸得火花与碎片共舞,绿意中迸发出美丽的杀机。这些画面和片中士兵们观看的“教学片”一样,都来自那部1997年的纪录片。纪录片里,老迪特现身说法,讲述30年前的丛林往事;而剧情片《重见天日》,则突出了他不灭的逃生信念。当主角身处无边的雨季丛林时,影片再现了赫尔佐格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人与天的对抗,意志的不摧。

    赫尔佐格对飞行员迪特的故事如此留恋,才有将纪录片再编成剧情片的大胆之举。《重见天日》是部观赏效果不错的战俘逃生片,平实而震撼,缺陷就是它由始至终太接近好莱坞风格,让赫尔佐格的拥趸有些无所适从。不过即使有迪特的自传以及赫尔佐格的纪录片在前,但仍然有人对片中细节的真实性提出抗议。电影里有个偷走三双鞋、溜之大吉的角色菲西特(Phisit),对应的真实人物被认为是另一名逃出生天的战俘普思提(Pisidhi)。这个普思提和其他没能逃出丛林的战俘的亲友合建了一个网站,名为“电影《重见天日》背后的真实”(http :///),称《重见天日》的编剧荒谬可笑,说那三双鞋又不能吃,有那功夫不如去拿米盐。

    在史实中,获救后的迪特体重不到80斤;所以这里需要提下“蝙蝠侠”克里斯蒂安·贝尔(Christian Bale)瘦身大法的高效——当然,他也奉献了完美的演技。在2004年的《机械师》(The Machinist)中他皮包骨头,当时这个演戏敬业到有些疯狂的家伙居然提出要求减到90来斤,被拒后以不到110斤的形象出现,令人惊讶也令人敬佩 ——这个体重是他正常体重的2/3。演完戏他回复了正常体重,结果这次在《重见天日》扮演饱受折磨的美国战俘,又是瘦骨嶙峋——贝尔的体重忽上忽下,还真是让人替他捏把汗啊。

    ================
    提醒:如果看过Little Dieter Needs to Fly,相信可以有更多认识,一部纪录片为何在十年后被扩充成剧情片。


    看图:《振翅高飞》与《重见天日》

  2.  《重见天日》是属于三个男人的成功,是敬业的克里斯汀·贝尔的成功,是传奇人物迪特·丹格拉的成功,是德国硬派导演维尔内纳·赫尔措格的成功。是三个男人分别在真实与杜撰之间用身体创造出来的逃亡史诗。影片真实再现了危机四伏的丛林,又极富戏剧爆发力,是一部把人物命运与大自然完美联系在一起的现实主义风格之作。——有志女青年

    请允许我在一开始把所有热情洋溢的赞词献给克里斯汀·贝尔这个疯狂的男人,从《机械师》开始,这个男人就有严重的“自虐倾向”,他可以在十几天的时间里把自己壮硕的身体变得瘦骨嶙峋,为了一个患有深度失眠症的机械师。到了《重见天日》,他再次疯狂地折磨自己的身体,为了一个越战期间的战俘,再次减掉了40磅的体重。这个在好莱坞混的很一般的男演员,拥有令人敬畏的敬业精神,奥斯卡对他的褒奖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或许,减肥对于大部分演员来说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营养师的配合下非常容易完成,其实就这一点来说,克里斯汀并没有多么的了不起。但是,并没有几个演员,可以做到克里斯汀在《重见天日》里做到的事情。大嘴大嘴地吃下蠕动的活蛆,徒手抓蛇并且把蛇直接生吞活剥,镇定地面对满身的吸血蚂蟥,光着脚衣不遮体地穿越丛林。《重见天日》见证了克里斯汀·贝尔超出常人的敬业精神,你完全可以把克里斯汀饰演的迪特·丹格拉和他本人画上等号,克里斯汀在拍摄的过程中同样“经历”了迪特的惊险逃亡。所以,当人们把迪特推崇为一个传奇英雄时,我们同样要记住克里斯汀为这个角色做出的牺牲,在好莱坞无数星光灿烂的男演员中,克里斯汀·贝尔完全可以被称作一个超级英雄。

    当然,真正让影片得到关注的还是德国硬派导演维尔内纳·赫尔措格,《重见天日》是赫尔措格的首部英语电影,也是其跨入好莱坞的第一份作业。不得不提的是,《重见天日》的雏形来源于赫尔措格早年拍摄过的一个名为《小迪特想飞》的记录片,影片真实记录了迪特在丛林中的艰险逃亡,《重见天日》在此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戏剧性和传奇性,使其成为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商业娱乐影片。而迪特·丹格拉本人也被塑造成为了一个超级英雄,一个具有典型美国精神的人物,那就是乐观积极,在困境中依然顽强努力永不放弃的精神。

    很多人指责赫尔措格在《重见天日》中完全地丢掉了自己的风格,成为了好莱坞商业电影俘虏。一个德国人却成为了一个美国英雄,一个原本倡导个人风格的导演拍出了一部典型的好莱坞电影。这样的说法,对《重见天日》和赫尔措格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赫尔措格与迪特私下是相处非常好的朋友,两人相似的人生经历,促使赫尔措格创作了《小迪特想飞》,而《重见天日》则是赫尔措格对迪特的乐观精神给予的最高的赞扬。迪特的精神无论是越战期间还是如今,都值得人们去感动和学习,即使把迪特塑造成了一个美国英雄是也无可厚非的。在越战期间在美国国内低迷的大情绪中,迪特是那个年代象征着乐观与积极的英雄。而如今他的精神也没有过时。当人人都在绝望的边缘,当人人都放弃的时候,迪特的出现无疑是一种希望。

    如果你是熟悉赫尔措格电影风格的人,那么你就绝对不会说《重见天日》只不过是一部普通的流淌着好莱坞血液的商业电影。在《重见天日》中,赫尔措格把丛林的危险与神奇,以及丛林与人物命运的矛盾和联系塑造地非常完美。在赫尔措格的大部分影片中,我们都能发现他非常擅长去描绘大自然的环境,描绘人与自然独特且矛盾的联系,赫尔措格对表现丛林独有的绝望无助和恐惧混乱有着明显的迷恋。在其曾经的作品《阿基尔,上帝的愤怒》和《陆上行舟》中就可以窥见到他的这一独特的对丛林环境的迷恋。所以,《重见天日》中真正令人恐惧和威胁到迪特生命的并不只是越南共党,而是整个丛林。丛林让迪特的逃亡险象环生,丛林从一个侧面可以说是影片的主角。在这部以越战为背景的影片中,战争本身和对战争的控诉并不是故事的核心,故事的中心依然围绕着人与大自然的抗争,从中产生的戏剧性和真实性,使得《重见天日》成为典型的现实主义风格之作。

    逃亡,是《重见天日》主要叙说的故事,从中也加入了很多充满者传奇色彩的人物和细节,也是影片比较好看的部分。如果要拿《越狱》去和迪特的逃亡比较,那么实在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迪特的故事发生在几十年前,而《越狱》最近的风靡导致观众会拿之与迪特的逃亡比较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不公平的事情。赫尔措格把人物的逃亡命运与丛林环境巧妙的联系在一起,相辅相成共同推进故事的发展,使得《重见天日》同时具备了纪实性和戏剧性。

    所以,《重见天日》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赫尔措格的成功,这个德国人用严谨的的德国电影精神塑造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美国英雄,并且把两者兼顾的相得益彰,造就了好莱坞影视上又一经典的逃亡史诗。

    文/有志女青年 转载请注明
     

     

     

     
  3. 同样是战俘营电影,本片却聚焦于战俘们各自的心理状态,有人选择坚持就有人选择放弃。这是一场忍耐力与意志力的考验,在残酷的环境里,只有抱有强大的求生欲才有生存的希望与动力。影片后半段着重描写越狱的过程,颇有看点。主演克里斯蒂安·贝尔对电影事业可谓全身心投入,本片他暴瘦加蓄须,不惜牺牲银幕形象,值得点赞。但当大家看过之后他的若干电影后,才发现对于这位橡皮人来说,这其实真是小菜一碟。
  4. 还没开始下笔,我就发觉思维已经走题,但是既然已经乱七八糟想了一通,姑且粗浅记录一下,算是对脑海里的自言自语做个定格。

    关于组织。看完以后,首先联想到便是《阿凡达》。没办法,阿凡达是这几年电影领域的大事件,因此在我的大脑皮层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有人称阿凡达反人类,因为杰克背叛了他的第一本质属性所圈定的那个组织,即地球人。电影里头这个组织主要是由采矿公司及雇佣军来代表,被设定为一个贪得无厌冷酷无情的群体,所以观众很容易将自己与这样一个群体切割并且认同杰克的背叛行为。

    在本片开头当迪特遭受各种虐待时,我还以为这仍然是一个《阿凡达》模式,而导演不过是照例铺垫高潮然后来一个反高潮转折之类的。但结果这是与主题一致的铺垫,开头是敌对的社会环境,后面是敌对的自然环境,主题则是生存。最后迪特终于成功回到组织的怀抱,那是一个哈里路亚式的欢迎场景,让积累了很久的压抑疲倦饥饿困顿伤痛恐惧化作庆祝的火炬熊熊燃烧,煽情至极。整个过程,类似《肖申克的救赎》,但不同的是,安迪自始至终只有一个人在战斗,而结局也更具冲击力并且更隽永。

    做为这两种组织关系形态的折中,我们更常见的是《集结号》里头的组织。在我们所受的教化里头,个体是组织的一颗螺丝钉;但其实多数情况下个体更像是混凝土里头的沙石,比不上一颗螺丝钉那样关键。组织通常懒得理睬你,你也很难去反抗组织。各种潜规则的存在,使得边缘个体要去惊动组织就得付出高昂代价,所以谷子地实在是运气不错的了。

    关于英雄。单靠反人类的话,杰克肯定无法成为观众心目中的英雄。事实上,他虽然反对了当时的地球人,但他捍卫的是作为人性根本的正义与良知----今天的地球人似乎仍然在珍惜或者装作珍惜这个。

    迪特是英雄吗?很多国人估计不会这么认为,因为他似乎就是很惊险地躲了一次猫猫回来,没有立什么功。不但如此,他第一次执行任务就报废了一架昂贵无比的轰炸机,也没有救出同伴,亮点不过是没有签那份悔过书以及恐慌之下杀了几个民兵。当然,他最大的成功就是保住了自己的小命,但对曾经被“为了救公社一头猪而牺牲生命的英雄”洗脑的人来说,这算是哪门子好汉呢?

    可是在美国,他完全可以成为英雄。比如杰西卡·林奇,去伊拉克打酱油被俘获然后被营救,而回国以后立马“被”英雄了。比起林奇,迪特应该算是大英雄了。不幸的是,在我们国家,曾经有许多这样的英雄被当成叛徒或者奸细批判甚至杀害,也曾经有许多战士因此被俘以后宁可选择流落敌域,而更多的则是默默老死并把自己的被俘经历当成一生耻辱(小说《黑雪》)。不仅是他们,有许多真正的战斗英雄,在付出血肉代价以后,若不能谋个一官半职,很快也就被忘记。一将功成白骨枯,这二三十年,过去造反得胜将军们的后辈亲属们开始大规模瓜分祖辈夺来的江山,但无数曾经博命的兵士以及他们的后代却依然只能抬轿。

    写到这里,忽然又想起了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因了伟大导师列宁的称赞,这部小说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被不断提到。其实,小说跟本片同样,都是讲述一个惊心动魄的生命与死亡抗争的故事。两位主人公不坐以待毙而是克服险阻、艰难求生;这过程中都渗透着伟大的生命意志。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的确都是英雄。当片尾迪特被问到是什么信仰支撑他创造奇迹,他的回答颇为反高潮,似乎顾左右而言他,但这样却反倒真实一点了,因为热爱生命本身也是一种信仰。

    去年的除夕之夜,央视新闻联播里头放到胡锦涛主席去看望一批老战士的镜头,场景平静缓慢,但却给我很深印象。我们这个国度,口号与宣传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但事实上一直对个体与生命缺乏应有的认识与尊重,希望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