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上海假期(1991)

上海假期(1991)

又名: 阿拉来的一个美国孙子 / My American Grandson

导演: 许鞍华

编剧: 吴念真 Nien-Jen Wu

主演: 午马 黄坤玄 刘嘉玲 王莱 孙鹏

类型: 剧情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中国台湾

上映日期: 1991-11-07

片长: 82分钟 IMDb: tt0105380 豆瓣评分:7.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生活在上海弄堂里的顾老伯(午马 饰)自从儿子儿媳去了美国之后,一直一个人过。日常生活单调且节俭,只有在干女儿(刘嘉玲 饰)来看他时,才会好心情地多做几个菜。一天,儿子的电话令顾老伯的平静生活波澜大起。原来因为儿子儿媳要去进修,所以孙子顾明(黄坤玄 饰)要来和他住一段时间。然而,在美国出生长大的顾明根本无法理解和适应弄堂里的生活,于是祖孙俩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并激化,顾老伯一味的迁就也无法改变孙子的思想。终于在一次大吵后,顾明离家出走,然而这次出走却深深地给他上了一课……而随着他归期的渐渐逼近,顾老伯和弄堂里的老邻居们也流露出不舍之情……

演员:



影评:

  1. 91年,89过去才2年,许鞍华就敏感的捕捉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潮流是不可逆转的,这个国家终将变的面目全非,终将以更进步,更自信,更丰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

    把中美文化的差异,祖孙间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放在那样一个大时代下刚起步的上海的小里弄,意义深远。

    赖宁的故事已经永远的从我们的中小学里拿掉了,淋浴喷头,马桶这些事情在上海也已经成为了历史,只是回头看去,另有一番滋味。弯路,怎么才能少走或者不走呢?
  2.     《借来的时间——香港电影中的上海想象》里有说到《上海假期》这部影片,不是来看剧情,而是看上海老弄堂的。

        豆瓣上7点多的评分让我觉得有点不平。确实,论情节,非常老套,叙述节奏慢,而顾明从农村回家之后态度180度大转弯又太突兀;论拍摄,影片中没有什么经典的镜头运用,也不注重电影本体的审美;论主题,表现中外文化冲突,《喜宴》、《刮痧》、《喜福会》等等都做得更好。但是,《上海假期》更包含了许鞍华这个香港导演对于上海这个逐渐开放、不断发展的摩登城市的思考。影片里逼仄的弄堂,狭小的水池,拥挤的过道,高悬头顶的衣物,让人仿佛纵身一跃,就回到了老上海。你可以说《上海假期》拍的不好,但你不能否认它的价值,更不能否认它的导演。

        看到豆瓣上有人说许鞍华把这部影片拍得很烂,也让我不平。也许你没听过许鞍华,但你应该听过刘德华演的《桃姐》、斯琴高娃演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拍摄《胭脂扣》和《阮玲玉》的关锦鹏也是师从于她。许鞍华将张爱玲的很多作品都搬上银幕,比如《半生缘》、《倾城之恋》都获得了一致好评,她的获奖作品更是数不胜数。

        回到《上海假期》,这部影片没有情感的大起大伏,最激烈的矛盾也只不过是顾大德给了顾明一巴掌,然后顾明离家出走。只是很普通的祖孙情,普通却真切。顾明一开始很反感弄堂的“群居生活”,洗澡必须去有喷头的旅店,吃不惯中国菜必须去吃快餐,眼里没有规则,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典型的ABC,后来被农村人的善心打动,收敛了戾气,慢慢懂事,甚至还撮合顾老伯和邻居莫大妈。顾明身上的成长,让人感动,午马的演技也很细腻。

        《上海假期》是一部充满上海味的电影,不好看,但是很喜欢。
  3. 1991年,外滩的和平饭店点亮了沉寂已久的三十年代老式蓝色霓虹灯,彼岸陆家嘴的东方明珠也启动了奠基仪式。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封闭与萧条过后,上海终于在这一年渐渐醒来,带着旧世界留下的幽暗格调,去迎接一个明亮欢愉的新世界。

    电影终究记录了时代的吉光片羽,狭窄逼仄的老弄堂、收音机里传来的有关浦东大开发的广播公报、中国第一家肯德基、外滩情人堤、系着红袖箍指挥交通的大妈,无不使人感觉到恍如隔世,原来资本气息浓重的上海也有一段社会主义的峥嵘岁月。一个时代的结束,也预示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始。现在看来,1991年对于上海来讲无疑是一个新旧时代交替的节点,改革开放的前沿由深圳转移到了上海(因中央领导不放心上海的买办习气,故第一批对外开放特区上海不在此列)。祖孙间文化价值观的碰撞冲突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经过了一段曲折的碰撞后,上海得以摆脱历史断层的包袱,重拾"十里洋场"的前世记忆,迈向一个新的充满了资本与物质气息的新时代。

  4. 退回到十年前,我会觉得这部电影充满一些扯淡的地方。但是通过跨文化交流的训练以后,这部电影和《刮痧》一起看,就有特别的功效了。不同环境成长的人,有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生活体验,也就有着不同的价值观,看待世界的眼光大不相同。

    电影开头描述的上海大院生活,过去那种集体式的“城市庄园”,墙壁因潮湿自然的斑驳,而不是现在粉刷过的假情调,邻居之间紧密联系,楼上楼下的人互相串门,并不是孤立的当代小区高楼,狭窄的楼道,让人和人的接触也更加频繁。这些都是过去的中国城市居民实实在在的生活,但几乎不到30年的时间里就被人忘却了,仿佛成为了一个从来没有发生的事情。

    这些在从美国回来的“顾明”身上,却都成了落后的象征,如果将今天的小孩儿放到那个环境里面,和顾明的表现应当是差不多的,小孩儿眼里的弄堂也好上海也好,全是民国式的小情调,却无法直面那种今天的眼光看来拥挤脏乱的环境,那种没有隐私的生活空间。

    当他们考上大学,回到那种“上古遗风”的多人宿舍的时候,这种不适就全部发作起来,知乎上很多帖子都在羡慕中科大某个校区的宿舍有单独房间,学生们痛恨那种集体生活,却并不知道这真的只是过去生活的一个小片段在当代的遗存,如果有谁居住在过去的那种弄堂,或者集体大院儿,真实的理解生活得逻辑,这些集体寝室的摩擦,我想就会小了很多。

    顾明从美国来到上海的诉求也就是今天学生对集体宿舍的请求,只不过略有差异

    顾明爷爷的房子狭窄,三十四十平米的小房子放两张床,没有隔开的空间,洗澡也在里面进行,掉一个塑料袋隔离了水就开始洗澡了,顾明很不习惯这种生活,他认为这是狗,不是人,惹来了隔壁精通英文的中学生的愤怒,难道我们过这种日子的人都是狗吗?(这也是其中我认为最有意思的一个地方,美国的精神居高临下的看着东方人并质疑他们不是人,却忽视了他们的生存空间导致的因素,忽略了这种自然社会条件带来的文化差异)

    顾明要求要上宾馆,喝可乐,吃肯德基,看CNN,并且单独浴室冲凉,他的爷爷满足了几次。

    顾明在学校和别人打架,结果被别人群殴,他不明白为什么说好的单打独斗变成了多个打一个。

    顾明坚持说洋文,而不是说中文,但由于当时懂英文就是骄傲,没被人歧视。

    文化,文明开化,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教育的,有选择的认为遗传的,即使亲身经历过的人,也不见得会有类似的文化,他是集体的共识,顾明代表的美国华人小孩儿价值观和上海集体大院的冲突,非常淋漓尽致。但对他最震撼的却是,他私自跑到农村以后,看到了比城里更苦的生活,善良的农民过着的比城里还不如的现状,他才知道爷爷的苦心。

    这部电影我觉得好很多,比刮痧还好,刮痧大是大非的讲了一些文化的事情,但是本片什么都没有,只是单纯的在叮叮当当的背景音乐里面自然的展现过去上海的风景,和这个小孩儿的冲突,我认为本身就有趣。

    我并不是上海人,也并不知道上海真实的生活是什么,只不过过去那个“不多元化”的年代,起码还是上个世纪末班车人们的共同记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