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我是植物人(2010)

我是植物人(2010)

又名: Vegetate

导演: 王竞

编剧: 谢晓东 周展

主演: 李乃文 冯波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10-10-15

片长: 98分钟 IMDb: tt2842698 豆瓣评分:7.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因一场意外,俐俐(冯波 饰)身受重伤,手术过后更成了没有意识的植物人。虽然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奇迹般苏醒,但是却全然忘记自己的身份和来历。

演员:



影评:

  1. ■一句话点评:难得一见的假药题材,电影没有资格告诉任何人你应该怎样,但电影对社会、对所有人应该有一种使命感的认知,这是一个作者良心的问题。


    (Spoiler Alert! 以下内容有细微的剧情泄露,可能影响观看)

    上海电影节时,朋友就推荐过这部电影,他说当前还能有这种电影,比较难得。当时心有怀疑,等真正看过发现确实不错,光是剧本一项就值得称道,角度刁钻。许多人甚至会条件反射般发问,这么尖锐的话题居然也能过审?看来对于周边环境的恶劣,多数人还是知根知底,只是受困于不能说的痛苦,反倒生出一种无力感,一直到最后,也只能装作见多不怪了,这突然冒出一部尖锐的,大家都惊讶到了。

    与其说《我是植物人》揭露了制药产业的黑幕,不如说它是在谈造假。造假是当前阶段的热门话题,任何一个行业和领域都能抖出些料,而随便就那么点料,往往就足以致命,看了令人破胆寒心。意外进了医院,躺上个三年还无人认领,听起来很荒谬。电影很快告诉观众,真正荒谬的不是眼前表象,而是幕后的深层原因。

    影片先是给人一种都市爱情片的错觉,失忆女子巧遇无良娱记,出院后看着被时光碾过的北京城,恍惚如梦。然后女主角像个社会里的透明人一样,重新去寻找真实身份,开始正常人的生活,然而她到底是谁?影片又变成了悬疑片,夹杂有惊悚的设计环节,温馨的归家之旅。在影像上,《我是植物人》表现为摄影风格不统一,用了大量虚焦处理和外景空镜头。

    最后电影才露出了真实面目,它是一部标准的批判现实作品,假药祸害无辜者,当事人自食苦果。片中有许多活生生的东西,办假证、上版面、记者被殴打,母亲改信基督……应有尽有。男主角还感慨说,终于有人把我写的东西当真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讽刺,告诉我们这个社会有多荒谬。我们每天看着假的东西、用着假的东西,却习以为常,佯装不知,谁敢担保,我们不是下一个卧倒在床上的植物人。观看过程中,观众很容易被编导带着转,先觉得可能是要反映社会冷漠,一个植物人居然无人过问。然后又觉得可能是男主角帮助女主角找回记忆,一起完成件大事。越到后面就越接近真相,这才明白女主角可以是任何人。

    《我是植物人》中有提到了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被审讯的画面,或许这可以解释影片的创作初衷。许多人都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没有责任,更不会参与行凶杀人,然而制药厂、中介机构的不负责任却直接导致了共同杀人的局面,所有人都插了一脚,包括受害者自己,这简直是中国版的“杀人回忆”,或者叫“植物人回忆”。这不是一个人生而有罪,而是在社会的大染缸中被同化,现实本身就是丑恶,你无法避开。

    那么多看来无法理解的事情,偏偏发生在了中国,而且还是成群结队的出现,应接不暇,网络上的关键词和流行语也一改再改。这其中,假的东西总会让人震惊。中国人习惯了互相坑对方,同时也在害对方。你造苏丹红,我产毒奶粉,打激素,地沟油,反正一时半会死不了,一边偷笑了去。赌球,彩票造假,学术造假,这个社会里,假的东西无孔不入,叫你防不胜防。中国的现实是一种什么样的现实,恐怕人人皆知。电影的想象力在现实的遭遇面前,有时候就变得太够无力了。深沉点说,太多的中国人不知道活着为了什么,也许只是钱,为饱私心,不计代价地谋取利益。所以失忆和植物人根本没有脱离现实,中国的现实就是最大的超现实,所有你想象得到的、想象不到的东西都可能会发生。

    看完后和朋友议论,片子怎么做才会更好,比如更紧凑更有悬念感。去医院、找律师几段都有在营造凶险四伏的氛围,可惜做的还不够,草草了事。走楼梯那里,若在好莱坞电影,必然可以是简单的擦身相撞,疑虑幻觉,然后被证实是虚惊一场,可影片里的清洁工就有点含糊了,镜头没给到位。男女主角的情感线也可以强化,像现在这样轻易放任,实在有点可惜了。至于结尾,那已经是现在能做到的最好情况了。【北京青年报】
  2. 第二版预告片链接:


    《我是植物人》这部电影已经公映。作为一部中国电影当下稀缺的现实题材影片,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主题(假药和知假造假话题)成为今年值得关注一部国产低成本电影。本片编剧谢晓东和导演王竞曾合作过《一年到头》、《无形杀》,此次是第三次合作。

    本片风格则延续了前两部电影的作者风格,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我个人觉得,将这样一个现实题材故事,和好莱坞类型片的叙事手法相结合,是本片的一个亮点之处。之前一提到“揭露中国当下社会现实”,大部分人都会直接联想到“警察妓女黑社会”的“地下电影”去了(虽然这也是对中国地下电影的一种误解,但这里就不多解释了),而像《我是植物人》这样的获得了公映许可证能够在影院做正式商业发行放映的影片,能够直面当下社会现实并有所反思的影片就太稀缺了。

    我身边绝大多数朋友在看完这部电影后,都会问一个相同的问题:这部电影通过审查了吗?可见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是如何的深入人心,连一些和制作、创作行业并无直接关系的电影爱好者都会主动关心到这个话题。我这里也不是想声讨电影审查,我只是想说,在电影审查制度仍然是一个不可跨越的障碍这个现实面前,我们的电影人除了要继续努力去反对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在创作上多用一些心思,而不是用“电影审查”来做不够有创造力的遮羞布和挡箭牌?

    《我是植物人》严格说来并不算是一部标准的商业类型片,因为从创作规律上来说,有许多细节其实恰恰是为了表现创作者的态度和主题而在娱乐性上做了牺牲和取舍。但即使这样,《我是植物人》也仍然在故事的主题性上努力做了许多尝试,或许很多细节是游走在审查的边缘,但无论如何,影片主创努力做到了用创造力和智慧性来解决掉主题和审查在叙事性上的矛盾,虽然可能做的还不算太好,但已经开始让这部电影变得在有意义的同时还好看起来。

    由于低成本的限制,《我是植物人》这部电影虽然意识层面到了,但在许多具体的执行层面上还是被打了折扣,所以导致这部电影在一些细节的表现上出现了和商业类型片截然不同的表现方式。以颇受争议的画面虚焦处理来说,虽然导演王竞一直在努力阐述他的创作理念,但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这种画面的虚焦处理方式确实有悖于他们的视觉习惯和观影经验,因此受到非议是在所难免的。

    另外对于片中的狗仔队记者这个角色的处理,《我是植物人》在最后的结尾也处理的略显草率了一些,很好的一条故事线,随着女主角的线索发展,男主角的故事线居然被淹没了,最后竟完全从电影的故事主线中消失了,导致后续的剧情张力在影片高潮的紧要时刻缺乏后劲,实在有些可惜。

    不过虽然有这些缺陷,但对于中国的低成本电影来说,《我是植物人》仍然是一个很好的样本,可以让我们看到在一个“中国式大片”通吃市场的环境下,另一些中国电影人是如何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和人生态度,并将它们贯彻到电影创作中的。其实对于一个成熟的电影市场来说,恰恰正是这些低成本电影的存在,才为大片提供了足够的人才基础和创作土壤。如何能够让电影市场大发展的红利回流到这些低成本电影身上,或许是中国电影能够在今后的十年里保持旺盛的创造力的关键。


    另外,关于口碑问题。对于大片来说,口碑其实是无所谓的,因为它们的票房回收主要是凭借强大的资源掌控能力,如影院排片和硬广告推广等,口碑所能影响的票房是很微小的。但是口碑对于《我是植物人》这样的低成本电影就不同了,如果说口碑能带来三百万票房,对于大片来说完全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但对于低成本小片来说,这就关乎能否活下来有下一部的问题了。

    电影银幕数量的增多,起码要给观众带来另一种选择:我可以看自己想看的电影,而不是只能看影院在放的电影。虽然现在这还有点不现实,但随着银幕数的不断增加,我希望这一天很快能够到来。


  3. 《我是植物人》与《我不是药神》相隔8年,前片中的公民记者在后片中成了资本家的发言人。

    两片都是中国公民因为药品对抗强权的故事,但在口碑和票房上呈现交叉的两极分化。不少人拿这两个片子作比,反派影评的国内电影十年回顾专题里,波米狂赞《我是植物人》,反面教材就是两年前做过长节目的《我不是药神》。我拉完这两个片子,和波米的观点有些出入,也有了些自己的发现。

    波米点评《我是植物人》时说此片“比《药神》触及到的深度要深得多”。的确,主题方面,《我是植物人》的深度优于《我不是药神》。波米提到《我是植物人》在探讨“身份缺失”的主题,拉片后我发现这是影片高潮段落之前的主题,在高潮段落发现被告就是自己之后,影片主题就上升到“平庸之恶”,以及怎么面对自己的“平庸之恶”的问题上了(片中问题药品名为“因菲它命”,谐音是“因非它命”),这才是《我是植物人》在主题上一骑绝尘之处——对比《地久天长》中的作恶者海燕,用温情主义掩盖罪恶,《我是植物人》中的林莉则是主动自首,高下立判。《我不是药神》讲述的个人对抗强权的主题,虽然在更大范畴内这是经典命题,但在近些年的国产电影里,这样的主题表达非常可贵。(波米盛赞《我是植物人》里的维权律师的角色,也使用了这种降级比较的角度)

    但在内容深度方面,《我是植物人》对于麻醉剂导致的植物人的描写的深入程度,低于《我不是药神》中对慢粒白血病人患病程度的描写,不像波米说的“《我是植物人》是在真正关注植物人、关注病友圈”,它对植物人和病友圈的生活状况的描绘仅限于开场女主角林莉昏迷、康复,以及女孩小芸家中的三场戏,而《我不是药神》对慢粒白血病患者的外貌、生活环境(卖药和警察收药两次)、骨髓穿刺过程、清创过程、化疗过程都有涉及。

    按波米的习惯,先说《我是植物人》的缺点。关于两片因为制作成本差异导致的问题,如演员演技、声音质量、美术效果、动作场面的数量和质量等暂且略过,主要聊剧作层面。

    《我是植物人》中,林莉帮助刘聪写调查稿件的推动力来自46分钟20秒处:二人去山西寻亲未果,听失踪女儿的父亲独白后做出了帮助刘聪的决定。这个父亲讲述的女儿失踪过程与林莉前后经历并无丝毫相似之处,用此情节推动人物冒着丢工作风险窃取公司机密非常羸弱。

    其次,林莉与刘聪的调查行动里,反派太弱,阻碍太少,代价太低。第一主人公林莉在高潮行动前的阻碍仅有被领导抓现行,代价只有丢失工作一项,且公司在其离开公司后才报警,林莉顺利出走,次要角色刘聪也只有被黑社会打伤手的代价。这样的代价实在难和《我不是药神》中的众多垂危病人的身家性命作比。

    如果把影片中唯一可见的因药品死亡的小芸也作为代价的话,那对小芸及其父母的描写也太过缺失,导致扁平。有一种解释是,作者不想掉入煽情的窠臼,但影片在13分钟、24分24秒及1小时22分55秒处都使用了大段有词音乐。

    《我是植物人》对药监局的提及和《我不是药神》对医保局的提及都在尾声位置,且前文提过《我是植物人》罪魁祸首是中介公司核验临床试验的人,即批判的是作恶的芸芸众生,所以影片承担的审查风险比《我不是药神》要小很多。片中维权律师一角的确罕见,出场戏拍得极为华丽,但其后并无产生任何推动作用就匆匆消失了,实在可惜。

    再说《我不是药神》。看完两个片子,我最直观的感觉是《我不是药神》信息密度比《我不是植物人》大很多,信息点质量也高很多。《我是植物人》开场,林莉在房中醒来,城市上班空镜贴电子乐加广播声,等不了电梯走楼梯,楼梯空间用清洁阿姨强调,万宁公司前台陆总女友向男同事秀钻戒,交代林莉经理身份,林莉批注文件,同事询问林莉辞职,表示自己也想辞职,林莉说别让自己影响到其他人,陆总询问林莉要不要送,女友催促,林莉碎掉二人照片。其中林莉在房中醒来、同事询问林莉辞职,为废戏;陆总女友在前台秀钻戒,为假戏;陆总开场台词的平庸设计与片尾面对检察院的蛮横没有匹配,为差戏。《我不是药神》开场戏,在歌曲《Aankhen Khuli》之后,神油店内电话铃响起,程勇玩纸牌没接,神油店外宾馆老板登门,传达房东催租并隐瞒程勇不在店内,程勇说自己没钱,问宾馆老板有没有在宾馆摆神油,宾馆老板说没㞗用,程勇在宾馆老板离店后说“是你自己不行”。第一场戏建立起程勇的屌丝气质,部分生活困境,宾馆老板对程勇的热心,程勇对宾馆老板信任但不以为然的态度,神油店铺垫后面的印度之行,且全程生动真实。《我不是药神》全片保持了这种信息密度和密度,而《我是植物人》中信息密度相对少,且废戏假戏较多,如19分18秒的留言条,43分33秒总监会议室训话一整场,52分钟计算新药通过一段台词、1小时11分28秒定敲门暗号均为废戏。

    谈及影片与现实的关系,波米说《我不是药神》“现实主义的力度和深刻度完全不在层次上”,但仔细看,《我是植物人》中展现的反抗对象只有资本公司(药厂+报批中介),警察的几次出场也只是正常出警,充当了维护公共场合秩序的功能(有趣的是,在《我不是药神》里,警察的正常出警被波米认作缺点,在《我是植物人》里被认作优点)。

    《我不是药神》的直接责任方是医保局,而影片中给程勇一行人制造障碍的是诺瓦公司和警察,看起来《我不是药神》回避了主要责任方,被指责为把资本妖魔化、煽动民粹貌似也无可厚非。但我认为,《我不是药神》对医保局的处理是悬置,而非回避,即诺瓦公司因公司损失找警察报案没问题,警察因违法走私抓程勇也没问题,哪出了问题的不就一目了然了吗?这个逻辑链条同样一目了然。

    两个片子都是国内现实主义里程碑级别的作品,没有必要捧一踩一,特别在这种现实主义作品凋敝的时代背景下。 附:

    《我是植物人》影片结构: 建置段落(23秒-17分03秒,17分钟) 林莉上班 林莉辞职 林莉车祸 刘聪进入朱莉病室,朱莉醒来 刘聪偷拍被抓,林莉上刘聪车,回刘聪家(歌词背景音乐)

    铺垫段落(17分03秒-46分21秒,29分钟) 刘聪去医院 刘聪去救助站 刘聪回家,林莉展示药品认知能力 刘林二人去派出所 林莉应聘保姆,没有证件(歌词背景音乐) 办假证 入职方臣 刘聪给林莉买手机,获悉八卦稿件被毙 林莉上班,遇小芸父亲 入职培训 刘聪生日聚会 刘聪逗林莉,感情增进 林莉接受核实临床试验任务,发现端倪 林莉搬出刘聪家 林莉前往西城医院核实临床记录,又遇小芸父亲 安经理对林莉说没让你真核实 刘林火锅,刘聪想以方臣为素材 总监开会 刘林二人去山西寻亲未果,林决定帮助刘写稿件

    进展段落(46分21秒-1小时15分45秒,29分钟) 刘林去小芸家了解情况 林莉库房找药,未果 林莉办公室偷资料 刘林家中分析 刘聪方臣稿件被毙,与领导争吵未果,转向网上发帖 方臣高管开会,因方臣负面新闻暂停投资 刘林去小芸家送捐款 刘聪被打 刘聪入院,刘聪同事给林莉介绍维权律师 林莉见维权律师 某医院与医生洽谈,林莉获悉自己也是受害者 林莉取病例,与主治医生交流,再次怀疑麻醉剂 林莉在公司用假签名获取药品材料 林莉、刘聪与律师交流,引入中介公司线索 林莉被公司抓现行,辞退 林莉与律师前往中介公司,记忆被唤醒

    高潮段落(1小时15分45秒-1小时33分40秒,15分钟) 林莉与公司高管谈判,获悉被告是自己,律师离开 林莉取行李箱 刘林回林家(歌词背景音乐) 小芸死亡 林莉自首 检察院查封方臣和中介公司

    尾声(1小时33分40秒-1小时35分26秒,2分钟) 刘聪探监

    《我不是药神》影片结构:

    建置段落(2分24秒-20分20秒,18分钟) 程勇人物建置:欠租、养老、离婚 吕受益出场,介绍走私商机 程勇建置部分危机深化,接受走私生意 印度交易

    铺垫段落(20分20秒-45分48秒,25分钟) 回国,药卖不出去 病友群主思慧加入,打开销路 神父加入,印度通信渠道建立 黄毛加入,团队建立 营业状况、队伍关系 药商向公安检举,立案 夜店团建 思慧家里 曹斌对领导提出不是假药 神油店打牌

    进展段落①(45分48秒-1小时4分10秒,15分钟) 病人反映吃药出问题 大闹张长林传销现场 拘留,获知量刑标准 吕受益妻子家中感恩 张长林上门索要渠道 张长林点炮 吃火锅散伙

    进展段落②(1小时4分10秒-1小时32分55秒,28分钟) 妻子跪求程勇 看望吕受益 再次前往印度 吕受益死亡 瑞士药商起诉印度药商 重新卖药,黄毛加入 和黄毛谈回家 公安抓张长林 病人求曹斌,曹斌放人 曹斌与局长冲突 张长林拜访程勇 张长林被抓 曹斌找程勇,被遮掩过去

    高潮段落(1小时32分55秒-1小时45分45秒,13分钟) 黄毛死亡 曹斌退出案件 印度药厂关停,程勇赔本卖药,扩散至全国 程勇送儿子上飞机,和曹斌和解 程勇被抓

    尾声(1小时45分45秒-1小时52分21秒,7分钟) 审判程勇 长街送行 程勇出狱

  4. 因一场意外,俐俐身受重伤,手术过后更成了没有意识的植物人。3年时间过后她奇迹般苏醒,却全然忘记自己的身份和来历。 失去记忆的她,偶然遇见了报社记者刘聪,两人相知相恋。俐俐也找到了工作,进入了方臣药业任职,一切似乎重新开始。后来,发生了一起医疗事故,一个十岁的女孩小芸无故因感冒在医院治疗中成为了植物人,身为记者的刘聪开始调查,进而猜测,小芸很有可能因为使用了方臣生产的麻醉剂而导致的。他深入调查,上了报纸,引起轩然大波,也令方臣坐立不安,急于除之而后快。另一方面,为了协助男朋友调查,俐俐偷偷地获取公司资料,后来被抓住,此时,俐俐生命安全和工作都受到了威胁。在这一追查的过程中,她渐渐找到自己之前的身份,了解到自己成为植物人的原因。原来,她自己在成为植物人之前也是制假药的参与者。方臣药业拿金钱诱惑,并威胁她不要将事情抖出去,否则她自己也要受牵连。在良心的拷问下,她最终选择了自首,方臣药业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女主角死而复生,选择违背社会阴暗的游戏规则,在良心和利益之间做了重新的选择,需要很大的勇气。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陷入潜规则,为了一已私利,被社会阴暗的游戏规则毒害,早已放弃了重新选择良知的机会,宁可沦为心灵的植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