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昭和64年 64(2015)

昭和64年 64(2015)

又名: ロクヨン

导演: 井上刚 増田靜雄

编剧: 大森寿美男 横山秀夫

主演: 泷正则 木村佳乃 新井浩文 永山绚斗 山本美月 萩原圣人 高桥和也 入山杏奈 村上淳 吉田荣作 中原丈雄 段田安则 柴田恭兵

类型: 悬疑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上映日期: 2015-04-18(日本)

集数: 5 单集片长: 60分 IMDb: tt4192642 豆瓣评分:8.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D县县警三上义信(皮埃尔泷 饰)现在警务部秘书课广报室担任新闻发言人,他的女儿(入山杏奈 饰)总认为自己容貌丑陋,最终下落不明,该事件令三上及其妻子美那子(木村佳乃 饰)痛苦不已。不久前D县发生一起交通肇事案件,三上被高层命令封锁肇事者的姓名,从而令媒体记者大为光火,争吵 不断。本就为工作和生活搞得焦头烂额的他,突然又被警视厅长官命令调查在昭和64年(1989)发生的一起悬而未决的少女绑架杀人事件。曾经也是办案人员之一的三上重新走访受害家属以及当年的同侪。一系列事件背后的真相昭然若揭……

演员:



影评:

  1. 最出彩在于剧本扎实,错综复杂却又环环相扣,情节初期略为缓慢,似乎陷入警局内部人事斗争之中,实则处处伏笔,后期情节大反转,出人意料但又不突兀,最后的解读细致合理,处处照应前文伏笔,又让人不由泪目,令人叫绝!

    原作衡山秀夫号称“一笔入魂”,往往以警察为主人公,从警局内部描写入手,揭露警察系统内部的各种斗争和博弈,又不乏人性的深入描绘,当然,作为推理作家,精彩的推理过程也必不可少。可以说,这部日剧还是很好保留了小说的精彩之处,演员的表演也可圈可点。
  2. 开篇矛盾点 1、14年前一个没有破案的诱拐撕票案 (1)当年幸田的笔记有重要信息被隐瞒,事件结束后失踪 (2)当年的接听人员日吉那件事之后精神出问题,自闭在屋内 (3)当年的拍照人员在停车场监视幸田 2、三上自己的女儿由于有精神疾病离家,妻子接到一通无声电话,惶惶不可终日 3、针对孕妇肇事老人案,上有领导施压,下有媒体示威,都对新闻官三上作为沟通纽带产生信任危机 4、从前的同期突然的到来似乎和刑侦部之后能否存在的命运相关,使三上很有压力,一边是对老部门的个人情感,一边是自己的工作职责。 抉择、治愈 1上级要来视察,通过诚心说服当年的受害人同意来访 2孕妇由于是警署内部人员家属,作为保护上级要求匿名,而媒体不够信任强烈要求公开肇事人信息,不然选择罢工,这会影响到之后上级来视察的任务。三上抉择上瞒下达,违背上级公开了信息,引发记者不满,山上强调媒体更应该关注的是当事人本身,介绍了受害者的背景情况,众人沉默信服认同 3知道当年隐瞒的真相,在他们追踪之前,嫌疑犯还打过一通电话,由于接听人员失误,没有录上信息,当时的班长汇报了上级隐瞒了这一事实,但年的工作人员都心怀负罪感离职,三上认为上级不应该不顾下级死活,和日吉说这个责任不应该只有你一个人背负,是集体的责任,日吉释怀 4由于自己的独断,过于保护内部人员,新同事不解不满,认为既然是同事就应该并肩作战,被说服,通过行动重新得到众人信服 5知道同期来的目的,既担忧曾经的老部门被取代,又不想期满媒体,于是做出尊重自身职业道德的选择 6 经历了种种,自己不再纠结是不是能重新回到刑侦组,也不再关心刑侦组是不是会被取代,更加信任想把新闻官的工作做好,自己的女儿还是没有找到,却发现更应该珍惜眼前的妻子,开导妻子会有好的事情发生 转折、真相 1在上级要视察的当天,发生了与14年前相似的绑架案 2绑架者是当年的受害者,而受害者是当年的绑架者,通过假绑架让凶手尝试失女之痛 3之前铺垫的无声电话,是当年受害者抱着电话黄页一个一个拨打电话,寻找凶手的声音 ps:感觉日本真的好多屋里宅,好几年的不出门自闭。满世界跑着给勒索者钱财的桥段,我的恐怖妻子也用到了。

  3. 第二集里主角去找女警回忆任务当天有一段弦乐独奏配乐,氛围和70年代BBC拍的TTSS(主演Alec Guinness)相似度超高。

    再度审视全剧,可以找到很多细节都与这版TTSS相似,包括主角设定(多年前失败行动后的失势者,以近于局外人的身份再度调查,职场处境尴尬且窝囊,个人家庭也有矛盾)、剧情主线(主角逐一访问当年的参与人员,后者不约而同趋于回避,但最终真相大白)乃至配乐、剪接和独特的片头剧情回放方式(不是直接回放上集画面,而是从另一机位拍摄的上集剧情片段)。

    TTSS是作者对自己曾从事的情报工作的冷静剖析,或者说,由于了解足够深入,已经无意失望和愤慨的前从业者借文学对其行业本质的暴露:冷战中的英国完全沦为配角,circus看似苦心经营的一切,说穿了只关乎交易和妥协,最后的遮羞布要与不要,并无差别。把间谍替换为刑警,可大致概括本剧前半的中心。但后部的高潮(反转和真相)加之主角面对困难的选择就是完全的本剧特色了。

  4. 第一次接触横山秀夫,看介绍说是一笔入魂,因为还没有看原著所以大概不好评判,但光从电视剧上看感觉除了几个主角,其它角色还是要薄一些,功用大于人物本身,这大概是推理小说很难突破的地方,除非写群像剧,否则很难兼顾角色饱满和情节铺展,毕竟大多数推理小说的事很难在现实中找到缩影。
    ***
    单纯从一部电视剧的角度评判,这部剧有两点不足。一是需要一定对日本警署和新闻界文化的背景知识。毕竟整部剧一大部分的矛盾点都由此而来,不能领会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就会时常有“至于吗”“太夸张了吧”的出戏感。这点在新闻小哥送抗议信的那场闹剧中格外突出,看一帮西装革履的人跟争抢早市买菜打折一样冲上楼梯,小哥都开始砸门了本部长依然不见动静,以及三上最后让步说可以一个人进去,一帮记者却依然哄拥而上,如果目的只是为了提交抗议书,那一个人提交和一帮人提交的区别在哪里?以及既然隐蔽姓名是警方内部下达的决定,要么小哥真的一叶障目偏执地以为这全是三上的个人抉择,否则普通新闻记者应该都能从三上过分决绝的态度(相对于事件本身表面的严重性而言)嗅出内幕气息。当然这种种或许可以通过警察与新闻界之间的复杂关系来自圆其说,不了解国情的我看到了愤怒,歇斯底里,失望和丑态,却觉得这种失态与矛盾点的剧烈行有严重偏差。
    其二,作为这部剧的高潮和推理重点,无声电话绝对是催人泪下的伏笔。这里我尤其感动于饰演雨宫的演员,在找到目掘的那一刹那的表演真的非常到位。然而细推敲一下,这个查找凶手的方法就如大海捞针一般,也只有走投无路的人才会去赌那万分之一的可能性,毕竟14年,凶手可能搬迁了,可能遇到事故声音发生变化,何况当年既然凶手知道警方有反追踪技术,那他用的或许根本不是自己的声音而是另外雇的外地人,等等。所以这部推理归根究底还是一部社会剧,作者想展现的并非某个精巧绝伦的烧脑布局,而是某种深沉的情怀。
    但这样一来,最让人揪心的莫过于最后如何让犯人俯首认罪,毕竟只有一个人可以辨识的声音不算证据,中途的绕道也顶多令人生疑,既然选取的是公共地点,那最短路线就不是秘密,何况64在前在当地报纸上也大肆报道,加上犯人是在情绪紧张极度不稳定的情况下,自然而然选取较短路线于情于理都说得通。听说剧场版下部花了很大篇幅来描写后续法庭判决过程,很好奇它会怎样圆这个结局。
    ***
    总体而言是少有的稳扎稳打的剧集,但如上文所言,因为文化隔阂或者剧情编排漏洞而出戏的地方也存在。最后吐槽一句:三上说,警察是男人的世界,是即便男人也要努力挣扎才能生存下去的世界,定下这规则的人是谁?还是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