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让我们瞥见了老北京的“流兴”
正在热播中的《胡同》,有明暗两条叙事线。明线上,是以1950年、1980年和2019年为代表的三个时间段,北京胡同里三代女居委会主任亲历的基层工作日常,连缀起一段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变迁史。
暗线上,《胡同》是一段“京味儿”传承史,记述了北京味儿、北京气韵的延续与变迁。这一股气韵生动的“京味儿”,让《胡同》成为当前剧集市场颇为稀缺的存在。
那么,何为“京味儿”?
学者赵园在他的《北京:城与人》一书中,曾如此阐释“京味”:“‘京味’之所以以味’命名,它强调的就不单是题材性质,即它不是指‘写北京的’这样一种题材范围”,“京味”还是一种“风格现象”。
自然地,“京味儿”影视剧既是说影像记录了北京城、北京事、北京味、北京韵,它还拍出北京这座城和北京人的“精气神”,拍出城与人的独特气质。
《胡同》里,首先有“北京城”。
毫无疑问,胡同是最能代表北京城的标志之一,《胡同》也干脆以“胡同”为剧名,毕竟故事的发生背景就是北京的胡同。
北京胡同最早起源于元代,最多时有6000多条。胡同不仅是北京特有的建筑文化,也是北京这座城市的脉搏,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千百年来,人们在这里繁衍、劳作、生息。
因此,胡同是北京民俗风情博物馆,草根文化、贵族文化、商贸文化都在这里烙下了各自的印记。
《胡同》一开篇,1950年,与田枣(赵露思 饰)一起生活在胡同四合院里的邻居,有以摆摊卖爆肚为营生的叔叔,有“皇家后代”的三哥,也有梨园出身的四哥。多种文化在这里碰撞,呈现了老北京的众生相。
除了胡同,《胡同》也出现了北京的多个地标性区域,比如北京的天桥地区。
俗话说,历史上的北京,一部分是以皇城为中心的皇家贵族的北京,一部分是由天桥为代表的平民的北京。在1950年,北京老天桥是北京底层社会集文化、娱乐、商业于一体的“大卖场”,许多江湖艺人在天桥“撂地”,汇集了老北京传统的风土人情。
剧集对此有所呈现。有一名国民党特务就潜藏在鱼龙混杂的天桥地区,但还是被熟悉天桥的田枣给揪出来了。剧集特意在天桥这里宕开一笔,呈现民间技艺的繁荣,让人领略到老北京平民生活的繁荣。
“京味儿”自然也少不了京味儿美食的身影。
《胡同》一开篇,作为“胡同串儿”的田枣带着一群孩子讨生活,他们来到闹市的美食街,街道两旁各种各样的美食摊位次第排开。最显眼的摊位,非豆汁儿与爆肚莫属。
豆汁儿是以绿豆为原料,将淀粉滤出制作粉条等食品后的剩余残渣发酵产生的小吃,具有养胃、解毒、清火的功效。看似平平无奇的豆汁儿,是北京人最偏爱的小吃之一。老舍先生曾说“不能喝豆汁儿的人不是北京人”,梁实秋也说“自从离开北平,想念豆汁儿不能自已”。
还有爆肚。剧中,四合院里的贵叔就是以卖爆肚为营生的。一般来说,爆肚的做法有三种:油爆、芫爆和水爆。大众最熟知的做法是水爆,将牛、羊肚洗净切成横丝,放入滚烫的水中焯一下。这一焯一捞很考验师傅的功力,速度要快,水温要准。
田枣到贵叔的摊位前吃爆肚,田枣一口吃下去,立马就提出了意见,“今天这爆肚硬得我都咬不动,你这根本不像你平时的手艺”。贵叔则解释道,不是手艺的问题,而是现在找不到“好肚子”。可见,爆肚既要讲究火候的掌控,但食材的鲜是第一位的。贵叔是大厨,田枣也是资深吃货。
《胡同》里有北京城、京味美食,也少不了京味文化,剧中浓墨重彩的是京剧。
京剧是国粹,它比较完整、鲜明地继承了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以完全不同于西方现实主义的戏剧理念和独特的写意性戏剧特征卓然傲立于世界戏剧的百花园中,被西方人誉为“北京歌剧”。
四合院里住着一个角儿——僮筱亭,他是戏班台柱子,时常在院子里练声,四合院的人都听得津津有味。僮筱亭看出来一个叫“煤核”的孩子的底子好,收了做徒弟,严格要求徒弟苦练功夫,让我们看到了京剧的传承。
最后,“京味儿”的核心的体现在于“人”,即北京市井平民的性格。可以概括为豁达、自在、知足、大度、仗义、幽默,举手投足就有那么个爽朗通透的味儿。
《胡同》里,田枣无疑是老北京人的代表。她有侠义心肠,照料一群孤儿成长,孩子们都崇拜她,喊她一声“枣姐”;她嫉恶如仇、敢爱敢恨,敢直接找仇家报仇,在仇人的枪口之下也面不改色;她也有一股虎气,难免会有情绪用事的时候,但冷静下来,也是个懂大局、明事理的人……
而抗美援朝之际,北京市民争先恐后地为志愿军捐钱捐物,亦是北京人侠义性格的体现。
总之,《胡同》好看的并不仅仅是三代人的使命传承,也包括“京味儿”的文化传承。看剧过程就像是在北京逛某一条藏着旧时光的胡同,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情有义,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也应该看到的是,今日的北京不仅仅有“老北京”,北京也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有林立的高楼、充满现代化的生活。北京人的居住空间从四合院式的封闭,到公寓大楼里单元房的封闭,已是全然不同的文化。这时,诚如清华大学教授尹鸿教授所言,“我们怎么能让这些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新时代的力量之间形成完全创造性的转化,让它既有传统伦理道德的那种包容、坚韧和友爱,又有自由公正平等和创新的现代意识,这是需要我们探讨的”。
《胡同》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它让我们瞥见了老北京的“流兴”,也唤起我们的守护意识,在歆享现代生活的同时,不忘去珍惜、去传承这一份独特的流光溢彩。
《胡同》这部剧追到现在,不得不说,比起剧情啥的,更打动我的反而都是一些细节的东西,它勾起的都是我,或者说是我们那一代人童年的回忆。
有两个场景,我一直都印象深刻,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和我一样有同感。
1、舌尖上的北平
第一个场景,就是田枣带着一群孩子们趁着大雪遮眼,顺势摸到国军的军粮车后面,用小刀捅米袋,大米像水一样哗哗流出来。接满两大袋米,他们上米店找到老板换钱。
有了钱之后,田枣带着孩子们进了市集,这可是小吃一条街啊。
这里,将近有3-5分钟的特写镜头,都是拍给“舌尖上的北平”的,老北京的豆汁儿、头顶刀削面、手抻面、炸油条、炒肝儿、卤煮、焦圈、爆肚、馄饨等经典美食一一登场。
这些小吃有北平的“土著”,也有外来的“北漂”。
它们共同构成了当时的北平美食文化,满足着食客们的味蕾,影响着后来的北京小吃。
别看下面的图只是一句 “来碗豆汁”,但凡做点功课,就会发现,就这一样早点可是老北京早点排行榜上的必居品。
它属于北京最牛逼的早餐吃食,味道中蕴含着五味杂陈,像极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因此老北京人说喝豆汁属于“老北京基因”,来上一碗特别的解馋。但对于像我这样的外地人来说,豆汁是绝对的黑暗料理,又酸又臭、翻江倒海、难以下咽。
老师傅一秒捏出好几个馄炖,那速度看得我直瞪眼,炸油条往锅里这么一滚,老北京的气息就顺着油锅升腾起来。
当时看到这一幕幕的时候,我就在想,这导演下了功夫了,把这么多的早点凑在一块儿拍,师傅们对自己的这门手艺一个比一个娴熟,看得我在屏幕前,那是直呼“过瘾”!在电视剧了,田枣带着孩子们去吃的时候,每个摊位的人都和田枣打招呼,他们彼此之间都很熟络,就这一下子,市井生活的气息溢满了每个看客的心田。
其实,在我很小的时候,也很容易找到这样的早点一条街。他们一般中午就收摊,我时常会在饥饿的催促下,睡眼朦胧的出门,走几步,就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早点,常光顾的摊位会记住里,和你打着招呼,你也总会碰到几个熟悉的邻居,笑闹着说你是个小懒虫,太阳都晒屁股了,早点都要收摊了,你才来觅食。你不好意思的笑着,一边提着早点,一边慢悠悠的往家走。
那是充满了人间烟火的生活!
老北京的这种早点,我之前在书里也读到过。对北平文化描写的最精妙的当属老舍,在老舍写的自传小说《正红旗下》,说从前的粥铺早上三点钟开门,炸油条、打烧饼。他的大姐每日天不亮就起床,上街给婆婆去买烧饼、油条。大姐的婆婆是没落贵族,最在意面子。喝粳米粥,吃烧饼油条,是她作为子爵的女儿、佐领的太太,为排场做出的最后努力。
曾经的我们,大概生活里都有一条这样的早点小吃街吧。有一些可能在作家的文字里,有一些还在生活里,有一些可能只能在回忆里了。
2、天桥百景图
第二个场景,我将它命名为天桥百景图。
在第6集中,国民党头号杀手罗文辉潜藏在鱼龙混杂的天桥地区,所以,这一集里特意在天桥宕开一笔,对天桥市场来了一个全景式呈现,那里曾经汇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艺人。在北京,说到天桥就自然而然想到了杂技;在北京,说起杂技自然就想到了天桥。
中幡、抖空竹、京韵大鼓、双簧、变魔术、拉洋片,这些如今已经消失在我们生活里的民间技艺,这一刻把我拉回了童年的回忆。
小的时候,我们也有机会看到杂技表演、黄梅戏等这样的民间艺术,机会并不多,但每一次这样的表演都有能汇聚十里八乡老百姓的能力。
一般这样的杂技或者戏剧都会持续两三个晚上。第一晚开始的时候,可能消息传播的并不快,但因为动静太大,势必会形成口口相传,于是接下来的晚上人会越聚越多,那个时候,我还很小,只记得会牵着父母的手,跟着大批大批的人流往前走,到了现场,大人们可能是来看表演的,而孩子们是来看热闹的,到处爬树,抢高位,上半场还能听到父母吆喝孩子的声音,到了下半场,基本都午夜了,表演还没散场,大人们舍不得走,但孩子们已经要入梦乡了。所以有一些孩子们被父母抱在怀里,背在背上。如今回忆起来,好像都还能听到父母吆喝孩子的声音。
很久没有看年代剧了,但《胡同》这个年代剧我是追的津津有味的,因为这里除了展示很多深刻在我们记忆里,但消失现在我们生活里的东西外,还有胡同里的人情味,又现实有温馨。
比如田枣因为在胡同里长大,三姑六婆都认识,所以让这些人帮忙盯着周萍,附近所有生活的老百姓都成了行走的“监视器”,帮助田枣破案成功,田枣因此被选上了街道积极分子,颁奖的时候,正好遇到秦德福给她发奖,于是一场好好的颁奖大会被她破坏了。原来这个秦德福执行上级任务把田枣的父亲抓紧警局,至此,她的父亲再也没有回来。
这样的插曲让人感觉到了人性的复杂,也显得很真实。大时代下,有些人不一定是坏,而是生存所迫。时代变了,但那些发生过的事,就真的可以当做没有发生吗?
认真看下来,其实有很多的东西值得我们没给人深思!这看的也就不是剧了,而是自己的童年回忆和人生哲学!
这些年来,流量明星为了转型,开始接拍一些刑侦剧、年代剧之类的。
然而,如果用力过猛,过犹不及,就会遭到反噬。
赵露思是古偶剧女神,出演了很多的古装剧,比如《长歌行》《星汉灿烂》等等,也积累了一些年轻粉丝的拥趸。
她的扮相,气质,出演古装剧确实很有优
但是一个演员一个款。
在刚刚播出的年代剧中,她的演技上的短板却被“放大”了。
用力过猛,“摇头瞪眼”式的出演,让人忍俊不禁。
这部剧是央八播出的一部年代剧。
播出之后,直播收视率破1,拿下了不错的收视成绩。
在年轻演员中,几位主演的扛剧能力还是不错的。
导演和编剧都是付宁,拍摄“京味儿”题材,是很拿手的。
之前的《全家福》《鸽子哨》《兄弟车行》等作品,还是广受好评的。
在豆瓣上的评分也是不错的。
作为一位从小在北京胡同长大的导演和编剧,由他来执导《胡同》这一部年代剧,自然是很合适的。
电视剧分为三大篇章,每一个篇章,都是不同时代的女主角。
她们祖孙三代女性,创办居委会,发扬,发展,为人民服务。
立意还是很好的,也比较符合现在影视剧的主流趋势。
开端处的城墙,雪花,熙熙攘攘的大街,很有烟火气息,能够看得出那个年代的痕迹。
第一个故事,角度也是很新颖的。
故事的背景,是1949年的建国初期,各色的人物汇聚在一起。
新中国刚刚成立,但是还有很多的残余势力,周旋其中。
剧作才播出了几集,但是缺点也是很明显的。
看得出,导演是想要老百姓们津津乐道的故事,来以小博大,引出人物和国家息息相关的命运。
然而,短板也是很多的。
比如制作和服化道方面,虽然在极力渲染年代味儿,但是并没有还原出那个年代的朴素感。
地上的板砖,门口的商贩,做旧了,但是也只是表面的。
街道,饭馆,更像是将现代的东西,穿越搬到了建国初期。
最大的问题,是演员们缺少那个年代的“质感”。
看了一下,几位演员都是流量明星。
赵露思,关晓彤,侯明昊等人,都是流量明星。
有人气,但是缺少演技。
在飘着白雪,穿着棉袄的1949年,演员们一出现,白净的面皮,反而像是从现代穿越过去的。
也许,是粉丝们看多了赵露思出演的古装剧,怎么都把她和年代剧联系不到一起。
这类型的年代剧,大家都会想到陈宝国老师那样的老戏骨。
因为他们那类演员,有那个年代的那种“劲儿”。
穿着长衫,戴着眼镜,不说话那种感觉都出来了。
很难让人不信服。
然而,流量明星出演这一部剧,能够分分钟将这部剧变成“喜剧”。
来说说赵露思吧。
这一次扛大梁,她出现的很早。
赵露思出演的是田枣,她才18岁,整天过着“偷枪”的日子。
每天带领着一群无依无靠的孤儿们,一块去抢那些权贵,为非作歹的坏人。
这一次,田枣看上的,是一位骚扰男子。
孤儿们把这个男子引入僻静的地方,蜂拥式地推倒了他。
而作为老大的田枣,最后一个出场了,一个飞毛腿,就把男子踢倒了。
看起来身手不凡。
和男人摔跤,她还嫌弃铁蛋不行。
和男人搏斗,自己流鼻血了,她还舔回去了。
露思这一次不再是美美的了,而是想要提升了。
穿着粗布衣服,扎着辫子,很泼辣勇敢。
但是用力过度,又是瞪眼,又是晃脑摇头,提升的空间还非常大。
尤其是和出演高君曼这角色周显欣在一起的时候,这样的不足就更为明显了。
很明显接不住戏。
赵露思是一位90后的演员,之前出演的大都是古装,出演这种剧,难度是不小。
出演铁蛋的侯明昊,在我的感觉中,也仅仅是穿着49年戏服的“现代人”。
白净白皮,现代发型,言谈举止更是没有建国初期青年人的精气神。
名字叫“铁蛋”,但是一点也不“铁蛋”。
好看是好看,但是不真实。
不知道化妆师是想要凸显他的偶像气质,还是小鲜肉不想要扮丑。
反正很出戏。
一众老戏骨都带不动。
除了主角之外,其他的演员们,也都纷纷出场。
演技还是让人眼前一亮的。
84岁的吴彦姝老师,凭借电影《妈妈》拿下了影后。
在正在播出的《底线》中也有出色的演绎。
这一次,她也加盟了这一部剧,戏份虽少,但是气质,气场惊艳了很多的观众。
比如,戏骨演员陈瑾,这一次也出现了。
在《知否》《都挺好》中,她的演技入木三分。
作为正午阳光的金牌配角,作为绿叶都是很抢眼的。
再比如,因为《人民的名义》《破冰行动》等剧大火的吴刚,这一次惊喜加盟。
戏骨们演技是很给力的,但是年轻演员们,还是没有跳出自己的舒适圈。
很明显接不住。
希望多多提升,学习。
导演,演员,你怕不是在逗我?咱就说拍个北京的东西,好歹学学京片子,北京人甩片汤话真不是这个德行样儿。也真不是加个儿化音什么的就是北京话,这么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就生生被普通话代替(此处没有说普通话不好的意思),只是你既然拍地方特色麻烦给与文化尊重。
另外,赵露思,陈芊芊为好,程少商也罢,演的都还不错,怎么这局里是被什么附身了么?演的什么玩意?北京姑娘真不是您演的这德行。我也不知道是导演调度能力有问题,还是演员自身,我只想说,作为北京姑娘,这角色演的让我感觉受到了冒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