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茉莉牌局 Molly's Game(2017)

简介:

    著名编剧艾伦·索金(Aaron Sorkin)即将转行做导演,而他导演的第一部电影是《茉莉的牌局》(Molly’s Game),该片根据真人真事创作,讲述了“扑克公主”茉莉·布鲁姆(Molly Bloom)的故事。

演员:



影评:

  1. (后附一些小八卦和书中提到的玩家名单)

    我一直非常佩服Sorkin的编剧能力,《The Newsroom》和《The West Wing》都是豆瓣评分过9分的美剧;电影方面,2011年凭借《The Social Network》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从《Moneyball》到《The Social Network》到《Steve Jobs》,Sorkin对传记的改编可谓是得心应手。这次Sorkin导演的处女作,他毫不意外地选择了自己最擅长的传记题材。

    《Molly’s Game》是很典型的Sorkin式传记配方。《Moneyball》是聚焦于Oakland一个赛季,并穿插Billy Beane的人生;《The Social Network》是由两场法律诉讼来展示Mark Zuckerberg的天才;《Steve Jobs》是聚焦于三场产品发布会,来描绘Jobs的传奇;而《Molly’s Game》则是由Molly和其律师的谈话引出她的“扑克公主”之路。Molly由一个酒吧女服务员成长为一个控制着洛杉矶和纽约最大赌局的人,来的玩家包括好莱坞明星、导演、制片人、歌手、运动员、房地产巨鳄、欧洲贵族、中东土豪、华尔街精英等等。

    原本以为,以Sorkin在好莱坞的人脉和电影的内容,一定会有很多大牌来客串,蜘蛛侠、小李子、本·阿弗莱克都该来客串一下自己啊!结果谁也没看到,还真有点失落。Sorkin花了很大力气隐去了所有人的真实姓名,他说他不想让这部电影成为一部关于八卦的电影。但我觉得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毕竟他还要在好莱坞混下去,这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大家总归得避避嫌。其实真名就算不说,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是不是。

    讲真,Molly这本自传,简直就是天涯八卦论坛高楼帖整合出版的书。整本书是她的扑克发家史,并且文笔真是烂得可以,也就是爆点料的时候比较有趣了。去看电影之前,我以为电影会像书一样有很多打怪晋级式的牌局描写,这可能更符合好莱坞式爽片的格局,看的人可能也会更多,但也就落入了俗套的爆米花电影了。书里讲牌局的时候,一开始还觉得有点意思,但看到后半部分,我差点不能坚持看完了。而Sorkin跳脱出了书的框架,把电影聚焦在Molly这个人和自己的矛盾与和解,所以电影里不多的牌局内容让我觉得意犹未尽。能从这样一本烂书中延伸出人性的升华,你真的不得不佩服Sorkin的编剧功力。Sorkin为了提升电影的立意和戏剧化程度,非常老道地为Molly添加了悲剧色彩和加强了矛盾冲突。

    Molly在书中提到她放弃滑雪的原因,是在滑雪项目拿了全美第三名之后,不想再忍受生理的痛苦,想向前看了;而Sorkin从Molly身上挖掘出了更精彩更戏剧化的故事,在电影开头用那场惊心动魄的摔跤一下子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

    电影中Molly研究生被Harvard Law School录取却没去上,但书中仅提到她毕业于University of Colorado,学的Political Science,这所大学去年US News综合排名94(我在书里、维基百科和Google都没有找到Molly与Harvard或者任何一所Law School有关的信息,但我并不能100%确定,有错误欢迎更正)。一个是毕业于二本要去流浪,一个是放弃了清华北大要去追梦,这两个故事观众会更喜欢看哪个?

    电影里的Molly似乎一直是孤身一人,看起来脆弱、孤独。但其实是Sorkin删去了所有的罗曼史,这样似乎使得这个人物更加悲剧。事实上Molly的感情生活不要太爽。接触牌局后第一任男朋友是Drew McCourt。McCourt家族那时候是Dodgers的所有者。和Drew分手后,她在纽约还养了一只“小狼狗”,这只小狼狗是一个在家不受宠的富二代弟弟。

    Molly的纽约牌局,是她通过之前一次牌局结交到的纽约上流社会精英介绍得来的,而不是如电影里一样给一些小妞塞点钱,然后甩出名片就成功了,但这种方式确实更酷和更具戏剧性。

    本片要说问题的话,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Molly Bloom本人了。劳模姐的表演非常棒,但我是说现实中的Molly。在我看来,她远远没有伟大到需要花两个半小时来表彰她的人生。Zuckerberg改变了社交网络,Steve Jobs震动了科技,Billy Beane重新定义了棒球,但Molly Bloom有什么贡献呢?也就贡献点八卦花边了,但这些八卦花个两分钟就全部看完了。由她的自传看来,她是一个充满优越感,爱炫耀又虚伪的人。当然,不爱炫耀的人怎么会写自己的自传来叙述自己有多牛逼呢。

    Molly曾在医院做志愿者,她不断地提到这份志愿者经历对她来说多么重要,但是她仍然可以为了虚荣轻而易举地放弃掉。她觉得她老板逼她放弃志愿者工作很可恶,可是真正虚伪的人不是她自己吗?通过帮助这些悲惨的人,似乎让她达到了一种救世主般的满足感,使她可以减轻内心的罪恶感,让自己Feel Better。这不是利用别人的惨吗?就像有的明星去贫困地区做公益,其实就是为了拍几张照想让全世界觉得自己很善良美好。当然,做慈善这事,不管内心有多假,只要你去做了,或者只是捐了钱,我还是抱着尊敬的态度。但就事论事,慈善并不是万能的挡箭牌。我真的不理解现在有些人,只要有些明星做了慈善做了公益,好像这个人任何错误任何缺点就因为做了慈善可以原谅了。做公益能证明他做了一件好事,但做了一件好事并不等于他是一个好人。

    不可否认Molly是一个智商很高,也很有社交手腕的人,但这种秀优越狂魔真的让人喜欢不起来。Molly经常提到她的家人有多厉害。我爸爸是教授,哥哥是医生,弟弟是奥林匹克选手是NFL球员还是Tommy Hilfiger模特。我是我们家“最没用的人”,但我仍然做什么都很牛逼,我之前滑雪很厉害,我现在做赌博很厉害,我没去学法律也是因为我自己放弃了。这种感觉是不是觉得很熟悉?这和“我有一个朋友超牛逼……”或者在社交网络上发照片不经意露出一个大牌Logo是不是很像?但Molly更厉害,她直接把这些写成书了。

    Molly还在她老板手下参与牌局时,觉得自己过得很艰难。这好像是因为老板的暴政,但其实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她最大的郁闷点在于,赚了很多钱但不能和人炫耀。Molly放在今天就是那些喜欢什么都在朋友圈秀的人。秀哥哥,秀弟弟,秀包包,秀所谓的上流社会生活。但现在她连家人都不能说,这可能真的要让她抑郁了。她是那种享受被人羡慕的感觉的人。所以,在一次好莱坞的派对中,她听到有人在讨论这神秘的牌局时,她终于忍不住走上前去说“我就是组织牌局的人”。

    Molly一直有一种高人一等的自负感。她的这种优越感尤其体现在她对女性的态度上。洛杉矶这个城市,90%的人都想做电影。超市的收银员在做演员,餐厅服务员在写剧本,Uber司机告诉你他想当导演。这一点《La La Land》已经描绘得淋漓尽致了。Molly在酒吧做服务员的时候,大部分女服务员都是不得志的演员或模特。而她看不起这些人,她用“Silly”来形容她们。她觉得自己即使在做相同的工作,还是高于那些模特和演员一等,但实际上她明明和她们一样削尖脑袋想爬入上流社会,想要和富二代约会。Molly的牌局里只有男性玩家,她也从没想过邀请女性玩家。女性的出现除了在场的“陪赌小姐”,就是他们的女伴和绯闻对象。电影里匆匆而过很多美女们,可都是她在书中称之为“friend”的人啊,my friend Blair, my friend Tiffany…可她利用Blair给她房子住,有了钱之后就再也没有联系。她和Tiffany之类的美女模特和演员“交朋友”,实际上是利用她们帮她招募玩家,做“陪赌小姐”,有时自以为聪明地不走心地夸她们几句,以显示所谓“友情”。她真的完美诠释了何为“塑料姐妹花”。

    Sorkin选择了传记片作为导演处女作是聪明的选择,但也是走了一条捷径,一条他早就走得得心应手的路。他知道他最拿手的是传记电影,我猜测他准备处女作的时候,大概曾疯狂地物色传记,但是大多数传奇早就已经拍成了电影,只能选择Molly's Game这样似乎还有一点点有趣的故事了。虽然Sorkin很努力把她的傲慢引向自卑,以及与自己和与家庭的冲突,意图升华电影的立意,但可惜Molly实在是一个不算英雄也不算枭雄的尴尬人物。并且和之前的电影比起来,故事风格和叙述结构都没怎么变,所以就算台词再厉害,也有点缺乏新意。

    伟大的电影是要导演心中有一种强烈的叙说欲望的,而我感受不到这是他拼命想要表达的东西。他的剧本是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但如果再执着于传记片,可能Sorkin的传记电影就跟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一样会越来越模式化了。另外,他作为导演,对电影的节奏把控并不精准,以至于给我的感觉像是看了三集的Mini Series。但是无论Sorkin是不是偷懒,我还是不得不承认Sorkin的剧本功底确实厉害,以及这绝对是一部合格的处女作。不过,我还是更希望之后看到Sorkin可以跳出他的传记片套路,把他内心的故事表达出来,期待他带来更多惊喜。


    一些有趣的小八卦:

    · 一开始玩牌的Cobra Lounge是好莱坞有名的The Viper Room,也被称为Johnny Depp’s Joint,因为这是Depp和Anthony Fox一起创建的。这里也是River Phoenix去世的地方。2004年它被卖给了Darin Feinstein,也就是Molly的老板,书里的Reardon,电影里的Dean Keith。

    · 电影里的Player X其实是蜘蛛侠Tobey Maguire。他光靠扑克一年可以赚$1000W。说实话我觉得Tobey的传记可能比Molly要好看——披着羊皮的狼,蜘蛛侠的双面人生,好莱坞巨星操控的地下赌局……想想就很带感啊!

    · Leonardo DiCaprio应该算“佛系玩家“,他玩牌时喜欢戴着耳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 Ben Affleck第一次参加赌局时,有一个玩家问他Jennifer Lopez的ass怎么样,他说:”It was nice.“

    附书中提到的玩家名单:

    *Molly虽然揭露了很多人名,但给一些巨头还是安了假名,比如她之前的老板Darin Feinstein在书中就叫Reardon

    · Tobey Maguire

    · Leonardo DiCaprio

    · Ben Affleck

    · Todd Philips (《宿醉》导演)

    · Nick Cassavetes (《恋恋笔记本》导演)

    · Guy Laliberte (Cirque du Soleil太阳马戏团创始人)

    · Leslie Alexander(当时是休斯顿火箭队所有者)

    · Irv Gotti(嘻哈歌手,Murder Inc创始人)

    · Nelly(Rapper)

    · Gabe Kaplan(喜剧演员)

    · Alex Rodriguez/A-rod(著名棒球运动员)

    · Pete Sampras(网球运动员)

    · Arthur Grossman(这里Molly好像用了假名,这人应该是Alec Gores,Grores Group,商业大鳄)

    · Helly Nahmad(艺术经理人,来自最大古典艺术收藏家族)

    · Houston Curtis(制片人)

    · Philip Whitford(书中说是欧洲贵族,但据说是假名,因该是唱片制作人Cody Seibel)

    · Dylan Sellers(导演、制片人,去年5月去了Weinstein,然后整个性侵风波就发生了……)

    · Steve Bill(说是导演, 但这个导演我真的没听过也找不到)

    · Chuck Pacheco(演员、制片人)

    · Bruce Parker(Callaway Golf的founding partner)

    · Bob Safai(房地产巨头,Madison Partners)

    · John Asher(没什么代表作的演员、导演,但他继父是被称为情景喜剧教父的William Asher,是《I Love Lucy》和《Bewitched》的导演,前妻是Jenny McCarthy)

    · Bryan Zuriff(制片人,《Ray Donovan》和《Steve Jobs》的执行制片)

    · Illya Trincher(他爸Vadim Trincher经营巨大的非法博彩生意,Molly在纽约养的小狼狗Eugene是他弟弟)

    · Rick Salomon (Paris Hilton性爱录像男主角)

    · Neils Kantor(不知道是笔误还是刻意的,应该是Niels Kantor,家族收藏现代艺术,Kantor Gallery)

    · Andrew Sasson(The Light Group创始人,拥有许多著名夜店和餐厅)

    · Bradley Ruderman(hedge fund manager)

    · Jamie Gold(制片人,赢过World Series of Poker Main Event)

    · Mark Wideman (律师)

    · Pierre Khalili(书中说是伊朗土豪,但不清楚是不是用了假名)

    · Baxter(说是金融专家)

    · Kenneth Redding(书中说是运营hedge fund)

    · Easton Brandt(书中说是hedge fund)

    · Keith Finkle(书中说是华尔街传奇)

    · Igor(Vadim Trincher担保的神秘俄罗斯人)

    · Derek Frost(书中没提是干嘛的)

    · Bosko(书中没提是干嘛的)

    · Joe Fucinello(书中没提是干嘛的)

  2. 观影回来,我们还是非常纠结,到底Molly的地下牌局合不合法?在加州,开赌场是违法的,所以在加州和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所在州)交界的太浩湖度假区,你就可以看到非常有趣的景象,州界线一边是林立的豪华酒店和赌场,另一边是质朴寒酸的木屋小舍。可是Molly在洛杉矶成功开牌局又说明她没有越界。如果没越界那为啥又叫“地下牌局”?回想Molly摆场子之前咨询她的律师,那肥头大耳的律师一副暧昧且讳莫如深的态度,这牌局势必游走在合法与不合法之间。毫无疑问,Molly是个绝对的风险偏好者,影片的主旨坚定地表明Molly靠自持和清醒避免了湿鞋的后果,这的确得益于她善于考虑得失风险的理性。就Molly的脱身艺术,让她再选择一次,她还是会游走于法律的边缘并乐此不疲。
          后来确认了一下,在加州和纽约州组私人牌局是合法行为,但前提是组局者只能收取小费,就是看玩家心情给的意思,一旦从赌资中抽取固定比例的佣金,即视为违法。呜呼哉,这合法与违法之间就隔张薄薄的纱啊。法律尚且如此细致,Molly的算盘不应该打得更精道吗?
         Molly的一生也在抽牌。只是正常的洗好的牌是随机分布的,但Molly命运的牌局却是“有偏的“,男权社会是现实,时不时来给Molly制造困境,但Molly精打细算,体现了走钢丝的高超技艺。如果说她唯一一次有非理性的选择就是在脊柱手术后仍继续冲奥,这是她对收益成本的错误估计。从此之后,她一次次非常巧妙地规避了“湿鞋”的风险。
         Molly的理性从一开始为Dean Keith“穿普拉达男魔头”做助理可以看出,她不是安妮海瑟薇,潇洒地扔掉斯特里普的夺命call,放飞自我。Molly知道忍气吞声的成本是有限的,但收益是无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只是墙上观察的一只苍蝇,但一年之内靠着google摸清了所有牌局套路和术语,更不用说好莱坞名流,华尔街巨擘和体坛骄子带来的源源不断的业界内部消息(潜台词是Molly也是专业股民?)。
         Molly接下来抽的是一张“险牌”,Dean脆弱的自尊受不了Molly无法掩盖的魅力和聪颖,决意把她赶出自己组局的牌局。按理说Molly应该见好就收,攒够学费上学去,可她看到了这名利场掩盖之下人性的脆弱,决意为之继续一搏。接下来一出令人耳熟能详的“销售人员离职带走客户”的套路,Molly只身组出了名流的地下牌局。这里不得不提“X先生”,牌玩得最好,可小费给的最少(外媒猜测是蜘蛛侠),他于Molly“创业”之初是有功的,是他振臂一呼带领大家转投Molly,但成也萧何败萧何,X先生缺乏Molly的大局观,在牌友输得分文不剩的时候放高利贷,这有违Molly的长远眼光,于是Molly又被X先生震出局。
         西海岸不行,东海岸还有广阔天地,Molly作为牌局常青树的秘诀在于她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赊借筹码是鼓励名流多多投放赌资的有效方法,背后的逻辑和2015年银行扩大信贷,鼓励老百姓买房去库存是一个道理。但Molly和国家一样懂得过度的信贷是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Molly就是银行的角色,如果她没有足够的库存货币,当赢钱的赌徒纷纷拿筹码兑回现金,她苦心经营的牌局将毁于一旦。于是,Molly温情地劝赌红眼的老商人赶紧回家,因为屡战屡败,急于翻盘的急躁是“德州扑克”的大忌,只会增加Molly银行的杠杆,进而增大Molly的经营风险。她深谙此道。于是,斥责富二代小开偷偷地把其他筹码带进牌局,拒绝黑帮的入伙要求,被黑帮痛扁却忍气吞声,Molly太明白自己的界限在哪里了。
         我觉得最有争议的是Molly拒绝向FBI透露客户真名和联系方式的做法。拒绝合作的成本是牢役之灾,但坐几年牢出来却练就了铁骨铮铮一条好汉,你死咬着牙不出卖朋友,等你刑满释放,那些朋友还不为你的义气感动,纷至沓来。于是,坐几年牢就变成了活生生的广告牌。如果Molly是合法经营,清清白白,这做法本是应该的。如果Molly真有违法越界,更应该死咬牙根不松口,大不了你啥都查不着。就这么个简单的逻辑,却是影片的道德卖点。如果留意律师女儿读的那本书《The Crucible》(萨勒姆的女巫),就理解编剧借“审巫案”伸张Molly的清白无辜。
        从影片的交待看,Molly承认自己的失误一是吸毒,二是在一次赌资渐累的牌局中被迫同意抽成2%的佣金来补充库存货币,除此之外,问心无愧。当然,话说回来,书是自编自导,电影是自吹自擂,真正湿不湿鞋只有Molly自己知道。
  3. 禁止任何形式转载。若感兴趣,请私信。

    观影地点:YVR-the 5th Avenue Cineplex 普通2D 4/5星,7/10分

    本片并不是一部纯粹讲述女性自主觉醒的传记片,相反,它讲述的是一位不安女性的独立奋斗史,但这种独立生存却在男权掌握支配的世界中被彻底击垮失败。Molly Bloom (Jessica Chastain饰),一位因意外事故而退役的高才滑雪运动员,一步步被带入纸牌赌局的男性权利世界,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赌局帝国,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崩塌。

    本片作为Aaron Sorki首执导筒的影片,仍旧保持了其一贯的风格 —— 快速凌厉的对话,不拖泥带水的故事进展,富含隐喻折射的背景和故事推进;导演的身份无疑会让本片有所“收敛”,这种收敛体现在制作成本的小规模,娱乐主题的推进,和卡司选用的限制,但Sorkin风格的灵魂,其编剧身份的维持性,让本片依旧保持了独特的Sorkin标签。而这种标签到底是一种风格桎梏缺少惊喜,还是一张金光闪闪的招牌吸引影评人和观众的瞩目,抑或两者的叠加,就要具体来看故事呈现的如何了。

    很多人都会拿Moneyball(2011)作为类比,这无疑是有根据的:同样是娱乐产业,同样是Sorkin联合执笔,同样讲述一个人的剧情传记。但如果从故事维度的角度出发,暂时忘却风格参与,某种程度上,Goodfellas(1990)无疑是更好的选择:在动荡中谋求生存的真谛。当然,这种类比并不完全贴合。在风格上的对比,纵向和以往对比,Molly语速之快逻辑之自洽仿佛女版的Zuckerberg,当然,这是在她面临低谷之前;受到挫折之后的她,仿佛有CJ(The West Wing)的影子,尤其是一人在办公室翻书的画面,像极了CJ在挫败后办公室沉思的画面角度。横向对比, His Girl Friday无疑是一个精彩选择。感谢Manhola Dargis(New York Times特约影评人)精彩的总结:

    “… suggests that Mr. Sorkin wrote and directed his movie with a stopwatch in one hand and a DVD of Howard Hawks’s motor-mouth comedy ‘His Girl Friday’ in the other. His Girl Friday (1940) has been clocked at 240 words per minute, which sounds about right for the tempo Mr. Sorkin has embraced in “Molly’s Game.”
    “… 暗示Sorkin在写作拍摄本片时,(就像)一只手拿着秒表,另一只手拿着Howard Hawks的‘马达语速’的喜剧片His Girl Friday。HGF中的语速是每分钟240字,和Sorkin为本片设置的语速差不多。”

    在演员表演上,Jessica Chastain无疑是优秀的,但其类似的表演经历(例Miss Sloane,巧合的是Molly和Sloane背景经历又有所重合)在让人称赞的同时,失去了惊艳的味道。提名接踵而来,但在今年女性表演的激烈竞争中,难免会败给新生代的Saoirse Ronan(Lady Bird,2017)或者已凭借Fargo(1996)拿到奥斯卡的Frances McDormand,或者热门人物Sally Hawkins。男演员方面,Idris Elba饰演的律师,Costner饰演的父亲都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但并非所有演员都到了其程度,尤其是Michael Cera的Player X, 让人感觉隔靴搔痒,拖了后腿。但整体而言,本片表演张弛有度,完成度高。但可惜的是,再好的表演也拯救不了一个温吞的女性故事。

    开头凌厉的剪辑配以连珠语速的旁白,加之片段结尾言简意赅的F**k you,使观众顿时进入Aaron Sorki的世界:熟悉他的观众不会对密集的节奏感到陌生,第一次领略其风格的观众也会随着F**k you的黑屏而哑然一笑并期待接下来的剧情。而这被剧中自嘲为和故事赌局主线无甚关联的片段,反而成了最为结构完整,目的明确的段落。

    本片主打女性视角,但女性却在片中大面积缺失或者被符号化代表。除了女主之外,其他的寥寥女性角色都没有存在感:典型的母亲形象,培养关心孩子但面临丈夫出轨;承担性吸引的发牌庄家和拉纤牵线的模特;律师的女儿 —— 女儿的形象是Molly和其父亲关系的隐性互文,但换成男孩并不影响故事发展。除了Molly之外的女性角色,整体时长在两个多小时的片长中叠接起来不到10分钟。如果摈弃和Molly的互动时间,单独的女性片段几乎没有。女性视角被固定在Molly女主一人身上,而她的世界中,都是男性,有权利的男性。她就像一条鱼在男性汪洋之中寻觅定位自己。猛地一看似乎是对女性的赞歌,但这背后的男性主导却没有被深入触及,无疑是本片遗憾。男性被天生的赋予了权利的地位,而Molly在权力中不堪一击。哪怕最为辉煌的时刻,也是建立在男性的辅佐支持下,他们的支持,是对性的追逐,是对牌局的迷恋,是对金钱的贪婪,没有人对Molly本身充满敬意。

    本片的核心是女性自我掌控成长的表达,但囿于现实和小说文本的原因,本片中Molly虽然有了掌控意识但并不是完全独立的。Molly似乎一直都游走在自我个体和男性保护的双重冲突中,尤其是其与律师之间的互动。Elba和Chastain之间的对手戏充满了火花,一是戏剧张力的火花,二是两者之间的化学反应。这层互动无疑削弱了女性独立的意图。当然,如果这是现实折射或者导演想表现女性复杂个体的成长过程,那无可厚非。但在如此坚毅女性脸庞的背后,确是男性的辅佐支持,让本片多了一丝玩味的意图。更不要提及的是,Molly帝国的建立毁败都是由男性主导的。

    就像在审问戏中,作为审问核心的Molly夹在两位男性探员和男性律师之间。探员咄咄逼人,律师义正言辞,而真正的核心却被忽视了,一直想独立想当第一想摆脱男性束缚的Molly最终还是摆脱不了被男性支配束缚,被男性拯救的命运。

    父亲的形象和其他男性形象不同,但本片并没有让父亲跳脱家庭范畴。其与女儿的活动还是单一的苍白的,甚至是拖累Molly女性身份的。在临近结尾,Molly用几百刀的手套租赁一双冰鞋,在冰场驰骋并对管理员喊出“Catch me”的一刻,本以为是女性意识的完全觉醒,但这一切却倏然地被父亲的出现而打破了。父女两人的对话让本片从女性不安的挣扎中沦为家庭问题的庸俗表达,加之父亲心理学家的身份,让整个场景落入俗套。三个问题的讨论和场面闪回,让女性主题彻底弱化,男性的掌权形象和父女羁绊的家庭纽带浅而直白的展现着。

    如果说父亲的处理还可以作为是故事结构上发展和呼应,那么最终结尾,最终对于一切女性起伏的经历结尾定位到“name”,名声名誉上,就实在是本末倒置了。原来经历了一切,Molly只是在渴求别人对自己的肯定。而在本片维度内,这里的别人是父亲,是牌局的参与者,是外人,不是自己。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和悲哀呀。不安女人的奋斗,却定格在争取男性,外人,社会(如果非要升华)的肯定,而忽略了自我价值。更不要提她争取的那些肯定并不是光鲜艳丽的,那些有权势的男性丝毫不在乎Molly的存在与否。他们可以给她几千刀的小费,也可以让她一夜之间丧失LA的一切,可以把她打的鼻青脸肿,也可以拯救她免于牢狱之灾。

    就像影片最终结尾,当评论员说出“she will come back”的时候,对她的介绍并没有固定到她个人,而是提到Molly的兄弟是男子滑雪领域的世界第一。到了结尾,Molly都没有做回自己。不论影片如何展现,也无法掩盖这部女性片并没有直接赞美女性独立,而是对其的讽刺耻笑。

    另一遗憾是本片在个人层面上表现了Molly的经历却没有让这层经历脱离个体而上升到社会或者其他层面。这与前文提到的男性主导的忽视有所关联但又不完全一致。在观众一边为Chastain喝彩的同时,她的故事没有呼应到观众和其他个体的历程,这种自我桎梏让本片无法突破个体传记的狭隘束缚。优秀的例子有Milk,Lincoln,The Queen等。哪怕剥却个体本身的历史价值和人物原型加成,本片的传记影响程度也不如The Social Network,The Danish Gril,Coco avant Chanel,Saint Laurent等。这种弱化从影片片名也能看出,当其他传记片多用人物名字作为标题的时候,本片却添加了Game的元素,让传记个体影响弱化让位给故事影响,而这个故事到底反响如何,就只能见仁见智了。不过从各大颁奖提名,多关注女主而忽略故事片,导演等方面来看,故事力度无疑是被弱化的,传记的分类不如分给剧情更为妥帖,当然,两者并不冲突。

    Game在片中最为直白的有三层理解,一是书名,二是牌局,三是故事本事的角逐。但游戏结束,留下的仍然是一个落寞的女人在男性的拥簇中希冀未来,而这个未来中,女性的地位并没有在影片开头结尾有什么不同。
  4. 首先来说明 《茉莉牌局》 是一部根据茉莉自己写的传记小说改编的电影, 其中绝大部分还原了原小说的内容。 该片的题材就是传记体,恰好正是导演 艾伦 索金的(Aaron Sorkin)拿手菜。这从他之前编剧过的《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 和 《史蒂夫乔布斯》 有异曲同工之妙。

    唯一不同的是《社交网络》是通过两场法律诉讼来展示Mark Zuckerberg的创造力与天分,《Steve Jobs》是聚焦于三场产品发布会,来描绘Jobs的传奇历史。可《茉莉牌局》不同, 这部电影是通过主角茉莉和她的良心辩护律师 Chalie Jaffey 的一段段谈话来拉开这位“ 扑克女皇” 的心灵路程的。

    而非常直观的结果就是《社交网络》获得了最佳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而《茉莉牌局》虽然成了奥斯卡陪跑,但也是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的提名。

    但对于这两部电影,光靠排场、故事情节是没有办法真正衡量它的核心价值的。 原因就是《茉莉牌局》发生于真实赌局牵扯到太多好莱坞明星、政治家与金融大鳄。其中广为人知的就有小李子、本·阿弗莱克、还有蜘蛛侠的第一代扮演者Tobey Maguire 。 而电影的中心就是茉莉极力保护她赌客的隐私,宁愿被判刑坐牢都不愿意出卖客户。所以自然Sorkin花了很大力气隐去了所有人的真实姓名,他说他不想让这部电影成为一部关于八卦的电影。我读过网上有些人写的评论许多都说茉莉不讨喜,觉得她不够传奇,故事平淡。 如果说对于一个从一无所有开始当记账的小女生能在短短几年内把她的牌局发展的如此顶尖有声望且能聚集顶尖名流,而又在一夜之间失去一切再东山再起,随后被警察逮捕再丢失一切,这都不算传奇的话,那可能人与人定义的传奇是不一样的。 看清本质, 她只是一个非常聪明,有赚钱欲望、有目的性、有胆识,同时也有着个人道德底线的人。

    而对于《社交网络》中 Sorkin 在描述Mark Zuckerberg 就显得非常中立,并没有带太多感情色彩。电影结尾处实习律师说出口的“ you're not an asswhole ,Mark, you just trying so hard to be." 可能不仅是观影人看完电影的感触,或许也是Sorkin 对于Mark zukerberg 的评价。他在编剧时没想过把这个创建全世界最大社交网络(Facebook)的人当成神或是传奇,在我看来他只是极力去还原事件真相,让人们看到了除了他表面上的风光其实是用多大代价换来的。

    可是在《茉莉牌局》就大不相同了,可以明显看出Sorkin的拍摄角度中在通过正义律师对于整件事的一次次了解和一次次辩护中, 他发现在这个被媒体所陈称为“扑克女皇”的皮表下,她有着自己的道德底线与被人难以理解的自尊。 所以在最后一个镜头中拍摄回到 茉莉在参加奥运时被树枝绊倒所倒在地上,她拒绝被人扶起也拒绝被人关心,坚强的自己站立起来,赢得所有人的掌声。这段镜头在实质上与电影剧情毫无关系,但是其中夹杂着Sorkin的私人感情,他希望茉莉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人是各有各自感情的动物,有些人为了钱能放弃仁义道德,独自攀登顶峰。 有些人却能在已经丢失一切时保住自己最后的道德和尊严。

    ——原创作者:P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