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解放军在巴黎 Les chinois à Paris(1974)

解放军在巴黎 Les chinois à Paris(1974)

导演: 让·雅南

编剧: Robert Beauvais

主演: 让·雅南 尼科尔·卡尔方 米歇尔·塞罗尔 玛莎·梅赫勒 长塚京三

类型: 喜剧 奇幻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意大利

上映日期: 1974-02-28(法国)

片长: 115 分钟 IMDb: tt0069874 豆瓣评分:7.3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20世纪60年代,在主席以及我党的英明领导之下,中国人民终于挫败帝国主义的阴谋,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欧洲的土地上。六亿雄狮镇西方,欧洲民众尽欢颜。

演员:



影评:

  1. 这是一部1974年法国拍摄的老电影。之前听朋友气氛地提过它,说它把中国人拍得极其可笑荒诞,最近刚巧又看到中国网民抨击它故意丑化中国形象。我也坐不住了,赶紧搞来看看,想加入广大愤怒的群众一起谴责它!鄙视它!

    现在看完了,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先把民族情感暂时放下几分钟来看看这部电影。首先,这是部喜剧,堪称恶搞派的老前辈。它就像坨芥末,嫩嫩绿绿的,却能让人觉得舌头鼻子火麻炙痛。能让人有痛感的喜剧一般都是好喜剧,因为“喜剧讽喻性的背后,让人领悟到的应当是悲剧性的实质”。
     
    影片一开始,“7亿中国人”就已经快要进巴黎了。此后影片陆续展示了以下几段场景:
    1. 国家沦陷之际,法国总统关心的只是他上电视做战斗动员时的化妆问题。战斗动员的演讲稿是手下人写的。刚刚发表完慷慨激昂的号召要巴黎人民不要放弃斗争的讲话,总统就和一群政府要员们争先恐后狼狈不堪地逃向机场,挤上飞机流亡美国。
    2. 一家公司里,老板和惊慌的女职员在办公室里亲热甚至ML。
    3. 由于法国人纷纷开车逃亡,边境上发生了超级严重的交通阻塞。由于交通问题造成了这些法国人之间的纠纷,殴斗,甚至发展成相互砍杀。结果边境线上死尸遍野。这些人都是法国人为了逃命自相残杀而丧命的。在死尸堆边,在蓝天白云下,中国解放军的军车安静祥和地驶过。
    4. 国防部里的一群大将军们此时正手忙脚乱地寻找一把开启核武器的钥匙。他们互相指责互相推卸责任,把办公室翻得一团糟。当他们看到窗外的中国军人时(中国军人手里完全没有武器),立刻举手投降,惊恐地在墙角挤做一团。一位解放军军官不紧不慢地走进办公室,一下子就找到了那把核武器的钥匙。
    5. 中国人要在巴黎招募一批法国人作为他们治理法国的助手。来报名的法国人排起长队。面试时他们纷纷自称自己爱中国,去过中国,是汉语专家,甚至称自己根本就是中国人。
    6. 中国军官对新选出来的法国总统说,他可以在巴黎所有著名的教堂和宫殿中任选一处作为办公地。但是总统和其它官员因为怕得罪中国军官,心甘情愿而把自己的“总统府”定在一个几角旮旯小弄堂里的破房子里,还嫌不够低调。
    7. 法国官员为了讨好中国官员,在节日里个个都戴上小丑式的大鼻子大眼镜,并安排了舞狮子舞龙表演及一场互相殴打的闹剧。
    ……
    n. 中国人撤退后,流亡总统立刻返回巴黎。他对坚持抗击中国军队的民族英雄不屑一顾,却对一个曾与中国高官相交甚密甚至帮助中国军队制造军事物质的商人百般讨好,因为他从中国人那里赚了很多钱。

    等等等等。整部影片的十分之七就是由此类法国人的自讽自嘲组成的。
     
    在描述中国人方面:整部影片没有表现过中国军队对法国人民的暴力举动,中国军队没有武器。巴黎被占领完全是因为巴黎人民自己放弃了反抗。中国在巴黎的最高代表裴岩将军高大英俊(和那些法国官员比),没有夸张的小丑般的言行(只有一次醉酒后失态)。至于影片里中国人一律穿绿色军装、动不动就举红宝书喊口号、取缔所有娱乐色情行业。。。则是他们对中国的真实印象的反应。事实上,文革时期的中国的确如此。法国人为讨好中国人而上演的革命样板戏《卡门》这一段更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经典范例——可以从解构主义、存在主义、符号学、互文性等多方面进行阐释。
     
    影片中艺术夸张得失真和令中国观众最不能接受的有两个情景:一个是对中国人做事效率低下,以及严重浪费和埋没人力资源的讽刺,即物资的传递和命令的传达都是通过一组长长的“人链”,一个接一人地往下传的,就像击鼓传花那样;另一个情景是中国政府在法国取缔了所有机动车辆,出租车全部改成人力车。这是西方人对当时的中国只抓政治思想和阶级斗争而不尊重现实和忽视现代科技发展的普遍印象。就如同我们对当今朝鲜的印象一样。
     
    所以说这部影片——如果要说丑化的话——它丑化和恶搞的,主要是法国人自己,对于中国人的描述,主要是用夸张的手法。而整部影片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讽刺揭露法国人自身的丑态和弱点。中国人和中国的文革背景功能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导演借来的工具。要逗资本主义社会这只蟋蟀,最好办法就是找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来做挑逗蟋蟀的草签或鸡毛。而当时社会主义阵营里的老大哥苏联已经变“修”,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进化”,而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本没有挑逗的实力。于是这个使命就由社会主义阵营中很红很强大的中国来担当了。
     
    喜剧本来就是树立在我们面前的一面哈哈镜。这部影片照出了法国人自己的丑态,也照出了我们曾经的奇怪样子。我们捧腹嘲笑丑态百出的法国人民,却不能接受其中的中国镜像。因为这是一面外国人造的镜子:所有曾经在中国发生过的奇怪荒谬的事情只允许我们自己关起门来检讨反思,你一个街坊邻居看见了就看见了吧,闭上嘴独自偷笑不是你的错,把它编成笑话宣传出去就是你的不对了。是不是这个理儿?
     
    虽说这部影片主要是法国人给自己画的漫画,但它的确是映射出法国人(西方人)对中国的负面态度。“中国人攻占巴黎”(事实上在影片中已经占领了整个欧洲)这个大背景就带有对中国的轻视的态度。就比如我们中国人拍个电影叫“毛里求斯人攻占北京”一样。这样的名字之所以有幽默讽喻的效果,是因为导演和观众的心里都有一个关于“强大”和“弱小”的预设。虽然当时法国的确有人拥护“毛主义”,向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虽然欧洲人自古就无法摆脱黄种人攻来的噩梦,但作为白种人,作为(自认为)人类高贵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代表,法国人对中国这个农业国家,无论在心理上还是行为上,都存在着无法掩饰也不愿掩饰的优越感。很明显直到今天依然如此。他们用“一个高贵的大国在一个弱者面前的全面溃败”这一虚构的故事内容对他们的国家、政府、制度以及市民进行了嘲讽和谴责。
     
    中国的功能之二: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和参照物,讨论制度与人性的问题。

    从最表象的意义层面上来看,影片表现的是法国人和中国人的矛盾。
    这部影片的题目也可以叫做“当法国人遇到中国人”。影片所有的笑点都是由于这两国人大规模地正面接触造成的。比如说:“法国国防部的将军们找不到开启核武器的钥匙”,这最多只是算滑稽。但是“法国国防部的将军们找不到的钥匙,被刚刚到达的中国军官随手就拿到了”,这就可以算幽默了;比如说:文革期间的《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样板戏在当今中国重播,我们看来最多觉得有些可笑,但是如果喜儿啊、黄世仁啊、洪常青啊,都是金发碧眼的法国人演的,那就比看周星星更刺激了。

    中国人占领了法国,法国人因此而产生了恐慌,不适,继而调整,力求适应。影片主要描述了四类法国人:随遇而安无所谓立场的普通小市民,贪生怕死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法奸”,“一根经”的抵抗者,以及投机商人。中国人进驻巴黎后,这四类人各显神通,按各自的方式继续自己的生活。影片表现的中国人是整齐划一没有鲜明个性的。他们生活简朴,对物质没有需求,即使是最高代表裴岩将军(法国人为什么煞费苦心给他取了一个这么好听的名字呢?),住的也是租来的四人宿舍。中国人不需要汽车,不需要百货商店,不需要酒精,不需要娱乐,不需要夜生活,于是全部取缔了它们。他们只要法国的工厂制造烟囱。这种单一的生活给法国人带来极大的混乱和困扰。这些矛盾构成了影片最表面的戏剧冲突和搞笑因素。
     
    往深一层里说,影片表现的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
    为何这两国人的碰撞会造成那么多的喜剧效果呢。文革结束后不久,一位到中国采访的西方记者曾这样感叹:“我只是奇怪,地球人和火星人如何沟通呢?”当然难以沟通的原因有很多,这部影片表现出的是两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带来的巨大差异。

    资本主义的核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建立在对个体生命价值的绝对肯定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的核心——人民(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是以个体对自身价值和意义的放弃和遗忘为前提的。虽然影片中的法国人贪生怕死狼狈猥琐,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尽管某些特点是符号化的),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欲望。而中国人带来的计划经济和工作分配制度是对他们的个性的阻碍和压制:怨愤的做烟囱的工人、机器一样拉人力车的车夫、饥渴的没有酒喝的食客,郁闷的没有地方可买成人用品的市民。。。所以,欲望被禁止、生活被统一规划、个性被泯灭。。。是法国人对中国的入侵产生恐惧和痛苦的原因。而这些在过去的中国则被视为理所当然。

    与个性各异欲望层出千奇百怪洋相百出的法国人相比,中国人在影片中显得庄严镇静,从出场到退场一律穿着整齐的军装,迈着整齐的步伐,带着整齐的表情,似乎真的“无欲则刚”。人没有欲望,就不会找麻烦;人没有张扬个性的需求,组织就会统一和谐。遗忘了“小我”是不是就真的能实现“大我”?法国人曾经真的真诚地向往过东方的革命,毛主席如宗教领袖般把中国人民带入自由祥和稳定的远东迦南地。但是以泯灭个性甚至是人性为代价的祥和稳定是否有价值?是否真的可以存在?是否可以延续?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导演的思考。
     
    《中国人占领巴黎》在更深的层面上,表现了人性与制度的矛盾。
    在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的掩盖下,不变的共通的是人性。影片中唯一一个在法国和中国两边都如鱼得水的人物是一个投机商人。他是最了解“人”的人,他顺应人性的弱点并投其所好。他的存在为整部影片增添了《第二十二条军规》那样的黑色幽默。终于,庄重威严的裴岩将军被一位法国女郎吸引,深陷软玉温香之中虽痛苦不堪却不可(也不愿)自拔。中国政府为了让法国人在莺歌燕舞酒醉情迷中完全丧失斗志,同意重开娱乐场所。结果,所有曾经表情木然步调划一的中国军人一旦进入巴黎的夜总会、歌舞厅、酒吧就像被电击活了一样,开始狂饮豪喝纵舞放歌尽情享乐。没多久,中国军队就因彻底丧失战斗力而全面撤出法国。

    电影的结局是导演给出的答案:人性弱点(如情欲,贪婪等)都是相同的,任何压制都只是暂时的。社会主义的策略是“堵”,用思想理论、政治制度压制掩盖住它;资本主义的策略在于“引”,在承认并正视这些弱点的前提下,把这些弱点疏导发泄出来,再进行正面牵制。从影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与讽刺上来看,导演认为这两种制度都不能完全解决人性的弱点带来的问题。“面对人性的弱点,没有解决的答案”,这是本片的“悲剧性实质”所在。但是显然,导演认为正视和引导总好过掩盖/欺骗和压制,所以导演最后还是让中国人离开了法国,让那个无能又愚蠢的流亡总统回来继续他的统治,也算是聊胜于无了。
     
    影片的结局是这样的:在梵蒂冈,教皇站在教堂的窗口前向拥护他的市民微笑招手。在他的身后,渐渐出现了若干个绿色的身影;街上,有不少穿绿军装的中国人,人力车川流不息。教皇依旧慈祥得招手,若无其事。这个场面告诉我们,中国人占领了意大利。但是教皇不紧不慢得招手仿佛在告诉所有人:中国人没什么可怕的,他们很快会离开的。
     
     
    The End.
  2. 以前看过一部巴西电视剧,
    里面大反派是个优雅的贵族老头,讲过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
    “人生,要是不去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漫步一次,
    不在塞纳河边喝一杯左岸咖啡,就是不完整的。”
    可是当我有一天真正站在巴黎上,她却给了我当头棒喝
    Métro, boulot, dodo (音译:妹脱,部落,多多)
    巴黎人用3个简洁的字概括自己的生活:地铁,工作,睡觉

    巴黎的地铁,
    大概全世界没有其他城市像她一样和地铁密不可分的结合在一起。
    平均每个巴黎人,每天要消耗自己1/5的时间活动在地铁上
    比如我,
    我居住的地方车站叫作:“居里夫人和先生”站
    每天像一个上了发条的机器人运行在巴黎地铁的流水线上:
    等车,换车 上班,下班,转站,堵车,
    当然你还要除去包括:
    让人抓狂的漫长等车,无论如何都挤不上去的撒丁鱼车厢,
    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的罢工,突如其来的抢劫。。。
    半年下来,我就能熟练地背诵出
    地铁里的宣传海报讲述居里夫人伟大一生


    坐进地铁,你就仿佛坐进了一个大型搅拌器,
    混合了非洲黑人兄弟独有的体臭,印度阿三的衣服上永远的咖喱味,
    旁边西装笔挺的商业精英完全不受影响地欣赏费加罗报
    想象一下,
    把这么多完全迥异的生物体,聚集到一个如此密集的狭小空间,
    不禁感叹,我们生活在一个何等不可思议的世界啊


    巴黎城的中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夏特莱(Chatelet)
    那里散落了一地,肤色各异不同国籍的文艺青年,
    她们唯一的共同点是衣衫褴褛,
    文艺=瘟疫,大家脸上都不约而同写了一个大大的“穷”字,
    妩媚的巴黎不远万里把他们从全世界各地骗来此地聚集,
    却不负责解决温饱问题。
    很担心这些面黄肌瘦文艺青年们
    究竟是天道酬勤,终于有一天的爆发出艺术细胞,
    还是那天莫名其妙的,优先死于加速扩散癌细胞。


    《立春》里的王彩玲她感叹要是坐上开往巴黎的火车该有多好,
    看来导演还不算太残忍,没让她真来巴黎
    让观众们都残留一点儿文艺梦的希望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3. 历史背景:

    1964年1月27日,法国与中华人名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成为西方大国中首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此举即向美国宣示法国的独立外交政策。 (对应情节:中法合作万岁)

    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军事组织,只保留政治组织资格。 (对应情节:国防部长找不到核武器的钥匙)

    1968年,爆发五月风暴。法国共产党和总工会决定5月29日游行,迫戴高乐下台。戴高乐为防备法共组织的游行队伍包围爱丽舍宫,决定当天远离总统府,于5月29日中午秘密前往西德,会见法国驻德武装力量总司令马絮将军,寻求军队支持。 (对应情节:共和国总统逃到纽约)

    5月30日戴高乐在巴黎向全国发表讲话,宣布解散议会但不撤换总理,并在当晚组织近100万人的反示威。6月大选中,支持戴高乐的右翼多数派获得大胜。戴高乐虽然重新掌权,但“五月风暴”所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并未随之消失。 (对应情节:共和国总统在解放军走后回来接收权力)

    1969年4月,戴高乐由于提出的削弱参议院权力修宪案公投被否决,宣布辞去总统一职。

    1970年11月,戴高乐去世,原定出访中国的计划未能成行。

    60年代末70年代初,多部对法国在德国占领时期“法德合作”以及战后法国惩治“法奸”举措的反思著作发表和翻译。反思“法奸”通敌行为和法国国民性的思潮高涨,其后还有1974年上映,路易·马勒导演、莫迪亚诺编剧的《拉孔布·吕西安》。

    据估计,二战期间死亡的法国人,其中一半人死于同胞之手。《解放军在巴黎》片中也体现出,解放军似乎比接受过共产主义改造的法国青年人更有人性。

    投资:

    法国最大的军工集团达索集团老板马塞尔·达索投资了此片,有两个条件:

    第一,海报要贴满从他家到香榭丽舍大街的办公室的路上; 第二,在巴黎,影片只能在他旗下的电影院放映。

    票房:

    巴黎约60万人次,全法国 165万人次(1975年法国人口为5265万人)

    社会反响:

    电影引起毛主义者的愤怒。毛派分子以向银幕喷油漆的方式表示抗议。法国共产主义联盟(Union des communistes de France )宣布让·雅南为“电影圈的大鳄、土豪,高蒙公司的同谋”

    评论界也非常不客气,《世界报》说它是“粗鄙的纪念碑”。

    导演/主演:

    让·雅南(Jean Yann)

    其父二战时被德国俘虏,幼年生活颠沛流离。左派,参加过五月革命。其时为电台主持人,在电台节目中发表了著名口号“Il est interdit d'interdire! (禁止被禁止)”。

    Il est interdit d'interdire!

    1972年以皮亚拉导演的《我们不能白头到老》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1992年以《印度支那》获得凯撒奖最佳男配角

    另一主角米歇尔·塞候(《蝴蝶》里的老爷爷),曾以《真爱未了情》(1995)、《审判》(1981)、《虚凤假凰》(1978)三获法国凯撒奖最佳男主角。

  4. 我要抓典型了,典型的就来了。

    有句无篇,典型的有句无篇。

    或者说得公道点,人家也是有“篇”的,只是这“篇”怎么也没有那种让人激动让人喜欢让人迷醉的功效。同样是黑色喜剧,《两杆大烟枪》论创意未必比得上这部《解放军占领巴黎》(Les Chinois a Paris),人家就有本事叫人看得上蹿下跳越看越亢奋。更别说本片在构思上还有着丰富的内涵韵味,大可做成一道香气四溢回味无穷的大餐。

    但《两杆大烟枪》血肉丰满,而《解放军占领巴黎》,更像副完美的骨架。

    我必须承认,看完电影我比较失望。它有一种中国人无法抗拒的吸引力,我可以列举出电影中种种叫人捧腹的笑料,让没看过的人都恨不得立刻瞧瞧这是部怎样希奇的影片。但是我得说,除了这些,它也的确没有什么了。

    电影中最大的亮点无疑是那部天才的“革命芭蕾舞剧《卡门》”,从音乐到舞蹈(不得不说舞跳得真是不错),还有剧情的天才改编,卡门控们会笑翻掉。整个舞剧极具黑色幽默的效果,但很不幸,这部电影把这段舞剧的特色发挥得太好了。和舞剧一样,电影的感觉很“微缩”,就好象只是讲了一个“故事”,而没有绘声绘色的“情节”。该铺张的地方不铺张,该简约的地方太冗长,像一个朋友在你睡不着的时候有一搭没一搭地和你聊天,聊得很精彩,很好笑,但不是一个好故事。

    当然,更不要指望看完电影会有什么心灵上的回响和反思之类种种。真是奇怪,这部电影所展现的中国式思维非常“中国”。我们总是担心中国被误读,但在这个电影里,我几乎感觉到一种《丑陋的中国人》那样被说到痛处的味道,感觉编剧真是天才,只是怎么出来的结果,却只是让人哈哈一笑了事……

    以前我总觉得有些电影有才气,有精彩的灵光一现的细节,即使故事平庸也没什么要紧。现在才知道,骨架固然完美,没有血肉总是可怕的。

    不过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还是建议你们去看看。毕竟,真是挺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