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目标是上台表演!
今天来说点题外话,借着电影抛砖引玉。
打架就打架吧,总是把人民内部矛盾上升到阶级矛盾,这是不对的。但也是无奈的,因为没有别的办法,中国武术,如今也就这点出息了。
所以咱们就单说这个“打架”。关于中国武术的问题。
武术,这几年算是“烫手的山芋”,最起码话题性很强。因为电影里的武术与现实中的武术,就好像不是一个次元的东西一样。
几年前徐晓冬操练太极雷雷是导火索,但他不是发起者,而是“点焾儿”的人,因为这种乱象早就有,就像一张窗户纸,他的行动把我们一直以来的三缄其口的疑问摆在台面上了:
自从有影像记录以来,中国武术就几乎没有实战成绩了,但为什么仍有多人迷信民间武术?
中国武术有实战能力吗?最起码我们都知道昔日杨露蝉、董海川、黄飞鸿、林世荣他们都是一代名家,在近代还有霍元甲这样被称为民族英雄的武术家,江湖上都有他们的传说,而这些影视剧也是根据坊间传说改编的。
但是,在如今的主流格斗界,包括一些竞技比赛项目,有空手道、跆拳道、泰拳、拳击、综合格斗(MMA)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武术流派和格斗技巧大行其道,唯独没有中国武术的影子。
说中国传统武术牛逼吗?结果让人揍成那样,究竟是中国武术没落了,还是一直是吹牛B来着?
我的朋友李小飞曾经写过一篇关于中国武术的文章(现在找不到),这里引用一下文中的观点,就是“业余的永远干不过职业的”。
《叶问4》有一个很割裂的地方,或者说是编导有意为之。那就是武术表演与武术技击,二者混为一谈。
华人总会那些老帮菜们,各个都是武林门派的代表,用武侠小说里的话形容,这些都是“海外分舵”,虽然够不上掌门的职位,但“舵主”往往也不是什么省油灯。(与《叶问2》高度重合)
结果这帮人让人拆成那样。根本不行,很简单,因为依照电影的设定,他们不是练武的,而是“练舞”的。
电影一再强调,包括总会长也是一样,他们近期内的活动,是在中秋晚会上表演。与他们同台的,是舞狮子、杂技,还有啦啦队跳舞。。。
这是一个很现实也很讽刺的设定,中国传统武术,包括拳法套路和器械对练,大部分时间学成之后就是为了上台表演。
小弟不才,真的就学过传统武术,就是练套路,时间不长,3年半不到4年的样子,我们师父很牛逼,当年跟李连杰一个队的,如今已经是某省武术协会会长兼国家裁判了。当年我练传统就是因为他,因为我一次能把套路动作练得如此出神入化的,那动作极其标准拉风,简直是《东成西就》里“举手投足都带风的新一代开山怪”。
但后来我为什么不练了?一方面是我练不了太极(北派长拳练惯了,切换不过来,或者俺根本不是连内家拳的料),另外就是失去兴趣了,因为那几年我们练了长拳、刀、棍、枪、以及刀枪对练,期间跑了各大运动会开幕式,就是为了上台表演。。。虽然不同人练武的目的不同,但我想没有一位是本着练体操的目的而练武术的。我们同队一哥们的话我至今印象深刻,“现在练武已经成为我的负担了”。
《叶问4》直接把这个命题搬了出来,甚至之前还安排了小龙哥与徒弟在台上表演技巧,而每次表演之后,接踵而至的就是实战。
第一次李小龙表演之后的实战,小龙哥完胜,但因为人家是李小龙,是真实历史原型人物,真的有实战功底。随后罗莽为首的那些老帮菜就没那么好运了。
电影这样的剧情安排,就是为了引出叶问参战,突出叶问实战,但我觉得把“表演→实战”如此安排,大概率是编导故意的,否则不会这么明显,刚跟啦啦队表演完就打架?而且打输了还各种狡辩?绝对是高级黑!
摆明了就是把中国武术这种困局交待出来,言下之意,电影是电影,现实终归是骨感的。银幕上下的中国武术就是这么割裂,因为如今的中国武术,是业余的。
什么是职业?用大白话来形容,你干这个有人给你钱,你拿这个可以谋生,与之对应的,就是业余。就拿如今的竞技格斗来说,你练拳击、泰拳、空手道,是谋生的手段,因为可以进入竞技领域,变成运动员了,是可以参赛的,可以获奖的。
而练武术的,几乎没人把你当运动员,直到后来才从传统武术里分出来职业散打,也加入竞技体育的范畴,后来出现了商业擂台比武,有出场费,也成了职业。但传统武术,虽然也有表演和出场费,但没有商业化,不算职业。
《叶问4》里也是一样,片中以吴樾为首的那帮人,都是不是职业的,吴樾的身份,除了分舵舵主外,中华总会会长才是本职啊。
但也有人说了,人家教拳啊,像叶问一样开拳馆啊,也是用传统武术谋生啊。关于这个问题,就要上升到职业专精和专业手段上了。
拳击、空手道作为一种技能,终究有着竞技体育的优胜劣汰,追求的是胜负关系。而为了参赛取胜,拳击运动员们必须掌握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以及参与到选拔制度中,只有你打得牛逼你才能上。这叫做“职业专精”。
但传统武术这些拳馆和拳师就没有这样的要求了,因为没有竞技体育的束缚,不会追求胜负关系,你特么练好练坏跟我有毛关系啊,练得再好也就是上台表演。而且教传统武术的师父都会告诫弟子,不要出去打架。。。废话,你他妈打的过谁啊。
告诉各位两个真事。其一,当年我们队里一个练武的小子,练了一年半,只有一年半,就去北京当教练教拳去了。。。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其二,我一个传统武术和散打双修的哥们,跟我吐槽,在训练的时候,他想找人对练格斗,结果没人跟他打。。。
这一点,我还是站《叶问4》的,而且《叶问》四部曲,每一部的必修课,就是揍拳师!中国人揍完外国人揍,玩命的黑这帮二五眼教拳的,都快成过街老鼠了!你不是现实里不敢打吗?电影里让你打个够!
中国武术曾经很牛逼吗?个人观点啊,如今还有这么多人神话中国武术,不仅仅是因为武侠小说和影视剧的渲染,因为单靠吹牛B是不可能捧到如今这个段位的,所以我相信中国传统武术曾经是辉煌的。
因为在古代,武术是一种职业,是一种杀人手段。
我们都知道,古代有武状元,就是因为武练得好才能夺魁。也知道,有江洋大盗占山为王的,二者共同点,都是骨骼清奇,练武奇才。
武术练得好,就有机会进入仕途,当武将,战场杀敌;当不了官退居其次,去衙门口跟武松一样当捕快,也算基层公务员,或者进不了编制,那就当镖师保镖的,加入镖局,看家护院甚至盯个场子也行。都不行的话,那只能学梁山好汉上山了。
可见古代人是有专门靠武术吃饭的,咱不管习武的人有多少,单论这个武将,华夏文明连年征战,开疆扩土靠得就是这帮人,也决定了武术这种杀人手段的在当时的地位,肯定有更加完善和系统的训练,比现在的竞技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所以,武术当时是一种职业,是一度辉煌的。
但如今武术为什么没落了?因为有个词叫“毫无用武之地”。
热兵器时代,武术的地位大不如前,进入到近代之后这种杀人手段就没什么用了,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也不成系统。还有打架伤人,那是要坐牢的。
再加上官方禁令,各个朝代对于武术这种杀人术看得其实很紧的,比如宋代,就禁止民间拥有长兵器,所以也就诞生了《水浒传》中的朴刀(把长兵器锯短,或者短兵器略微加长,在官方禁令之内),而元代也是民间禁武,明清对兵器管控很严,民间充其量也就教授一些拳脚功夫和短兵器技法,但这些只是武术的一部分而已。(所以有人觉得武术、功夫都是拳脚,是不对的,武术包罗万象,最早就是军事技能,杀人手段)
PS,当然还有一贯操作:门派壁垒,不同门派之间不能互通有无,这在《叶问》系列里也有表现,甚至咏春内部也要分个高下。而师父教徒弟总会留一手,这是也是不成文的规矩(文化传统就这样,参考猫教老虎的寓言故事),导致中国武术失传的比流传下来的更多,越来越差,这是自身原因。
到目前,中国传统武术几乎就剩下强身健体和表演功能了。什么?为什么中国武术没有进入到竞技体育?问得好。
这里搬出《叶问4》最后一战,叶问VS斯科特·阿金斯。面对比自己更年轻、更强壮的空手道高手,叶问在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如何赢得战斗?就是最后三招:撩阴、反关节、(标指)击打咽喉。
再加上之前叶问还戳了对方的眼睛(跟《叶问3》里叶问VS泰森如出一辙),这几招下来都命中的话,对方就废了。因为都是要害。这是中华武术的厉害的地方,作为一种杀人技术,要让对方在短时间内丧失战斗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击打要害。
这样中国武术,怎么进入竞技领域?无论是比赛也好,还是商业擂台也罢,最强的杀手锏全都是犯规,把这些都禁掉,那中国武术就剩不下什么了。。。
这就是“毫无用武之地”,曾经一度辉煌的中国武术,就这样从职业变成了业余,最起码在“把人放倒”的层面,如今的中国武术就太业余了,再加上一帮坑蒙拐骗的主儿,唯有一声叹息。
所以,《叶问4》里阿金斯格斗前主动强调“no rules”(没有规则)!这就是作!
有人也说了,为什么只有中国武术可以打别人要害?其他国家的武术流派难道不懂“击打要害”是取胜的方式?
这就要明白杀人术和竞技术的区别,中国传统武术,不能跟那些上竞技台的技法相比,后者都是经过转化的,要对比的话,也要跟古泰拳,古柔术,居合道这些相比,比如古泰拳,全是阴招儿,同样跟上台竞技的泰拳不一样。
但不少技法后来都转变为竞技了,而传统武术因很多原因没有转化,或者转化的比较晚,就是自由搏击这些就是后来转化的。但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或者固步自封,一再给那些表演性质的套路吹牛B,终究还是狭隘的观点。
所以《叶问4》,只能让“毫无用武之地”的中国武术,承担了阶级矛盾的火力,明知道个人的强弱无法代表整体,还是这样生硬的嫁接了。
好在编导也是心知肚明,借着最后一部的机会,把中国武术如今的一些弊病和浮夸也是摆在台面上,但也并不是一味的悲观,接着李小龙的真实故事的顺风车,让中国武术还有一个积极的未来。
无论是把中国武术技巧写进美国海军陆战队教科书,还是从传统武术中拆解出来的自由搏击在世界上的声望,中国武术如今算是继往开来吧。
你要说中国武术如今都是表演套路+坑蒙拐骗,也不是绝对,当年队里跟我一块搭档的是山西太原一哥们,他跟我说他们家附近,每天早上在漪汾桥下晨练的一个大爷,就是形意拳高手,为人云淡风轻,但真的可以一招把人“放倒”的那种。
还有央视老《水浒传》演时迁的孟耿成,一家武术学校的校长,也是可以一个打的几个的高手,当然这些我也没有亲眼所见,即便是有夸张之处,但一切都不能凭空捏造不是?可见真的高人还是有的。
终究而言,什么是武术?Martial Art的字面意思,是古代军事战争一种传承的技术。包括了搏击,防身,兵器,武道,武艺,武德,武医,武术哲学,武术文化等等,这些加到一起,才是武术,世界各地都有。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个体的强弱不能代表不同流派的武术强弱。而武术最直接的就是应用目的之别,并不是只是单纯的打架,因为在武术中,你可以看到李小龙智慧的武术观,还有叶问“非攻兼爱”的武德,甚至西方不同流派武术所包含的战斗艺术和哲学,这是关键的。
所以,《叶问》系列,更偏向于武术片,而不是传记片和动作片,只不过各自都不太纯粹而已。想当年李连杰拍完《霍元甲》之后,说自己不再拍摄武术片了,这个人家说得没错,《黄飞鸿》《霍元甲》《精武英雄》这样作品就是武术片,其中对于打斗理念的呈现,跟传统动作片有所不同。
所以归根结底,要明白武术是什么!
我当年练传统武术那几年,各有收获和疑惑
要说练武术,可以强身健体,这没得黑,但后来发现在操场跑圈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要说可以上台表演对练,还不如直接练体操去。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就是练武那几年,在套路演练和身体拉伸的运动中,身体协调性明显增强了。
您要问我身体协调性有什么用,我也说不上来了,反正就是练武期间包括踢足球、打篮球在内的各种运动更加得心应手。
但最大的疑惑,就是我们从未练过力量。不知道其他习武的朋友是怎样的,但在我们队,继续训练里没有力量练习。虽然武术套路技击的是爆发力,但前提条件是要有力量,才能“爆发”啊
这一点在《叶问4》里那几个二五眼师傅与空手道大汉的对决上就有体现。说实在的,除了罗莽是送人头扑街外,其余几位,单论招式并不输给对方,差距就是力量,完全打不动人家。大汉正面接了师傅几招后,导致对方门户大开,进而反制。
可见,对战是要分量级的,否则没法打。而力量和对抗性,也是如今中国传统武术最为缺乏的,看来大部分拳师/教练教拳的目的就是为了表演。。。
什么是咏春的“中线理论”?
顾名思义,中线就是由人体头顶至尾闾(尾龙骨)之线。咏春以自身中线向敌方中线攻击,是敌我之间最短的距离,咏春用用快速步法追身,始终保持正面冲着对手中线(朝面追形),防守方面自己也紧守中线,使自身与对方保持“咏春”距离。
电影里中线理论也非常明显,无论是对太极还是对空手道,叶问的拳轨短打和追身上步非常明显,与对方大开大合的身形形成鲜明对比。退一步说,这种打斗方式也比较省力啊。你看着太极和空手道又是白鹤亮翅又是高踢摆腿,时间一长绝对累。
万师傅跟叶问第一次比武被中断胜负未分,但再打下去老万输定了,因为他那种打法太耗体力了。最后阿金斯也是一样,叶问前几个回合就是与对方周旋,还不得不生抗了对方几下,险些扑街,就是为了消耗丫的体力,最后阿金斯露出破绽,一套要害三连搞定。
详情可以参考俺《叶问3》的旧作:
电影中的李小龙,相对比较出彩。可惜只是客串,精彩之后全无下文,沦为功能性为零的看客,而且在故事层面上是错位的,依照情节惯性,最终一战应该小龙哥上才对,可惜电影拍得是他师父叶问。
其一就是终于开打了,想必很多观众都在关注李小龙使用双节棍的场面上,但有一处场面我格外留意;
就是当李小龙被被“击倒”后,对方扑上来,小龙哥在地上用了一招上蹬腿反击对方,这是截拳道著名的招数“兔子蹬鹰”:当对手以拳法连续进攻或追击推压时,我方顺势后倒,同时一脚屈膝抬腿,脚心向上,蹬击对手腹部并借其惯性将其蹬于身后。
此乃截拳道的截击精髓。
其二就是贡献了寸劲的名场面,这是有视频记录的,真实虽然没有电影里那么夸张,但足可见小龙哥的爆发力。
公号:电影文酷
dreamcrowflim
微博:
《叶问4》把功夫和民族主义捆绑在一起也是很鸡贼了。
就单纯打个架而已,还要上升到爱国、辱华、歧视、偏见。
你打赢了打输了都只能代表你自己的武功好不好,和国家、民族有什么关系?
嘴上都是主义,心里都是生意。
所以《叶问4》本质上和《战狼2》《黑豹》是一样的,只不过冷锋和黑豹是虚构的人物,叶问是真实的人物。
但问题是叶问从来没去过美国,也没打过那些人,这和冷锋海外撤侨、黑豹把瓦坎达的技术传到全世界有什么区别呢?
《好莱坞往事》把李小龙拍得很自大然而打不过退伍军人,这是侮辱李小龙,所以《叶问4》71岁的叶问暴打海军陆战队就是尊重叶问了?
一个是贬低李小龙,一个是把叶问吹成了超级英雄,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你怎么不去拍一部复仇者联盟歧视中国人,然后叶问吊打复仇者联盟为中国争光的电影呢?这是不是就更爱国了?
《叶问4》中,梁根向外国人求助帮忙写介绍信,但对方觉得中国人都是逃犯;若男的同学贝奇歧视她;贝奇的父亲安德鲁乱抓人;校长开口就要叶问捐款;巴顿歧视一切其它种族的人……
仍然是老掉牙的正邪大战,整部电影中国人都是好人,美国人都是坏人,所以最后好人打败了坏人。
巴顿坏透顶了,叶问又太伟光正了。
非黑即白,善恶分明,要么就是好人,要么就是坏人,没有一点中间地带。
所以这和好莱坞大片打反派、打怪兽、打丧尸、打外星人是一样的,只不过把反派、怪兽、丧尸、外星人换成了美国人而已。
不同的是好莱坞大片给自己的定位就是爆米花电影,《叶问4》还要上升到爱国层面。
而且好莱坞大片的剧情都不会简单到这种地步,你看《变形金刚》《X战警》《猩球崛起》等等都是两个种族四个阵营,甚至更多阵营。
《变形金刚》中变形金刚有好有坏,人类也有好有坏;
《X战警》中变种人有好有坏,人类也有好有坏;
《猩球崛起》中猿族有好有坏,人类也有好有坏……
都是主角中也有坏人,对方也有好人,都不会像《叶问4》那么简单直白,所有中国人都是好人,所有美国人都是坏人。
而且中国人打不赢哥连、巴顿就代表中国人不行?
中国人打赢了哥连、巴顿就代表中国人很厉害?
一个国家厉不厉害,是通过打架决定的吗?
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上升,是因为中国人打架很厉害吗?
这感觉就像网上有人说“我看不起你,我要和你约架”,你不理他就行了,难道你还真的要去和他打一架?
《叶问1》把武术和抗日战争捆绑在一起,叶问打败了日本将军三浦,成为了民族英雄;
《叶问2》又把武术和民族尊严捆绑在一起,英国拳王侮辱中国武术,叶问就打败了他;
本来《叶问3》都不搞这种老套路了,《叶问外传:张天志》和《叶问4》又落入了俗套。
《叶问外传:张天志》中也是各种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英国警察还包庇罪犯,于是张天志把英国警察打了一顿。
《叶问》系列全都是一样的剧情和套路,没有任何新意。
早在1972年,李小龙就拍了一部一脚踢碎“东亚病夫”牌匾的《精武门》,这在当时的年代还是很振奋人心的。
而且《精武门》最后陈真也并没有安全脱身,尽管他杀死了害死他师父的凶手,最终还是被日本人用乱枪击毙。
并没有把陈真拍成一个天下无敌的超级英雄,而是用陈真的经历表达习武之人也无法用功夫除掉一切不公平的事的无奈。
这都过了47年了,四舍五入都半个世纪了,你还在重复“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中国人就打得他心服口服”的老套路,就太俗套了。
谁说功夫片就只有这一种剧情?
你看金庸的武侠小说不搞这些什么爱国、辱华之类的投机取巧的东西,也能写得很精彩,甚至很有深度。
还有《一代宗师》《师父》《功夫》《英雄》……尤其是《少林足球》都是2001年的电影了还是那么与时俱进。
真的不一定非要靠打外国人来激发观众的爱国之情。
真要打外国人,你也可以拍一部虚构人物的虚构故事,没必要强行给从没去过美国的叶问加那么多戏。
《叶问4》为了衬托叶问的强大,还安排所有人都打不过哥连,只有叶问打得过;所有人都打不过巴顿,只有叶问打得过。
这其实也是《叶问》系列的老套路了。
《叶问1》武痴林被三浦打死了,叶问帮他报了仇;
《叶问2》洪镇南被英国拳王打死了,叶问帮他报了仇;
《叶问3》田傲山被张天志打断了手,叶问帮他报了仇;
《叶问4》万宗华差点被巴顿打死,叶问帮他报了仇。
每一部都是所有人打大BOSS都打输了,最后叶问出场了,把大BOSS打败了。
每一部一定要先让其它门派的上场,而且结果一定是惨败。
为什么其它门派的都打不过大BOSS?
因为打不打得过还不是导演说了算。导演说你能赢,你就能赢,导演说你打不赢,你就打不赢。
导演体现叶问强大的方式不是把叶问拍得强大,而是靠贬低其它门派。叶问天下第一,咏春天下第一。这真的是中华武术的理念吗?
电影最后还要用道德绑架你:我要是再让着他,我就不是中国人了。
言外之意是:这么爱国的电影,你要是打差评你也不是中国人了。
前言:
对于《叶问4》的期待值我本身是相当低的。因为叶问4的海报到预告就已经把全篇的精华给透露光了,包括每一场打戏,甚至每一场打戏最后是靠哪招终究技赢的。
不过,总体观感还可以,也许是今年的中国动作片行情实在是过于惨淡,使我本身根本没报什么希望,如果叶问4撤档的话,我本来觉得今年动作片也就《潜行者》值得一看。
老样子,我们分打戏和文戏两个部分说。
《叶问4》大概是甄式叶问宇宙(包括叶问1,2,3,和张天志)最不合规矩的一部。
没有兵器战。
没有群戏。(叶师傅随便打几个小混混是否能称为群戏值得商榷)
所以细想起来,确实比以往少了些惊心动魄的感觉。
而单场打戏上还靠李小龙和吴樾演的万师傅撑门面,各自秀了一场。
至于单场方面,我觉得真正称得上有些意思就是叶师傅VS万师傅了。毕竟两个人是武打明星,同样是咏春VS太极,打起来比在《功守道》里的好看多了。
不过这段设计两个BUG。
一个是叶师傅在桌子上有个侧手翻,非常不符合人设。
第二个是叶师傅被摔出去威亚掉得太夸张,都快水平运动了。当然,这是老袁传统艺能了。
如果说这场有些亮眼,其他只能说一般了。
传统武术VS外国拳法在设计上本来就很有难度,虽然动作设计组已经很努力了,克里斯·柯林斯也好,斯科特·阿金斯也好,都挺卖力的,不过最后呈现的效果让我感觉和叶问1大战MUR先辈三浦差不多。
尤其是我好不容易在《叶问3》发现的打斗逻辑性亮点在《叶问4》荡然无存。
请问叶问在被扁倒在地后是怎么战胜巴顿的?
有人说是叶问用下三滥的招数。但实际上踢裆也好,标指也好。那属于结果,不是过程。
在打架中,面部,喉部,裆部作为要害,本来就是重点防护区域。像巴顿这种军队出身的,肯定更会注意这种问题。
就像有“武学大师”说我打不过你是因为我没有用禁招,实际上你想用也没那么容易打中别人。
所以被人踢裆,被人插眼。是因为你有别的破绽。
比方说,叶问3最后张天志输了,不是因为叶问用寸拳,而是因为他之前标指打中了叶问,仗着叶问一时看不见,贪了几招而疏于防范,才被寸拳打中了。所以“寸拳”不是原因,而“疏于防范”才是。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很难理解像巴顿这种军队出身的人究竟是能露出什么样的破绽才能被叶师傅用阴招打到。
叶问2战胜龙卷风靠的是爱国小宇宙+洪师傅战斗留下的“切中路”经验教训(前者是像日漫一样,俗是俗了一点,但毕竟是解释)
叶问3和泰森战平时靠发现泰森下盘不稳故意绊倒泰森+用肘化解泰森的攻势。
叶问2中龙卷风带拳套,叶师傅不带,叶师傅在装备上是占优的,而且前期可以用腿(后期禁用),在技能上也占优。
而心机婊巴顿穿的是军靴,加上无限制搏击,明显巴顿占优。再加上巴顿的武功也没展现出明显的缺陷。防御力也挺优秀。而叶师傅左手有伤,加身患癌症,年事也高,极为劣势。
所以最后的反转热血是热血,莫名其妙也是挺莫名其妙的。
总体来说,叶问4打戏还是可以看的,但估计叶问经典打戏排行里,还真挑不出一个能名列前茅的。
如果说叶问4的文戏比张天志强在哪了,那大概就是川井宪次+叶伟信的功劳了。
同样是父子之情,那拍得水平就是比老袁强啊。
虽然说明眼人都看出来叶问4就是复刻了叶问2的剧情,不过但表现方面,叶问4还是有一点好:说教少。
如果叶问被巴顿打倒后,脑海中开始走马灯,回忆老婆,孩子。然后打完巴顿后再发表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讲,那就真是过于俗套肉麻了。还好导演比较克制,就让海军陆战队集体鼓个掌结束了。
但是编剧的水平低下依旧是很明显。
我们回想一下本片几个重要线索:
1.叶师傅得了癌症,命不久矣,表达对生命的理解。
2.叶师傅和儿子叶正的家庭矛盾,表达对家庭的理解。
3.和李小龙。表达对中国武学的理解。
听起来,立意非常丰富全面,按理说还是值得赞许的。
实际上,电影里这三点哪点都是点到为止,哪点都没讲好。
结果1.叶师傅得癌这点,片头提了一下,结尾和儿子打电话提了一下,中间就再也没体现过了!
中间叶师傅那叫一个生龙活虎,打起架来完全不影响发挥,以至于我都忘了他是个癌症病人。
就不能加点叶师傅年纪大了,腰痛,体力不济等DEBUFF吗,不然搞得最后灵堂一幕仿佛叶师傅是壮年暴毙一般。
而且片中叶师傅还抽了根烟(当然确实只抽了一根,创历代最少记录),这是表达叶师傅已经生无可恋了吗?
2。和儿子的矛盾。
首先叶问和叶正在第三部关系还是相当不错的。
我们可以理解青春期叛逆,两人矛盾僵化。
但是叶问为啥不让儿子学拳呢?你说万宗华那是把自己的爱好强行施加给女儿,这是人之常情,也可以理解,但是叶问这种武痴强行不让儿子碰自己喜欢的东西又是为何?
而且最后叶问通过万宗华父女的家庭矛盾,理解到了自己的问题。那叶正那里又是怎么理解父亲了?最后知道父亲得癌后哭的稀里哗啦,未免转变也过于唐突了。
3。李小龙。作为前半截的重要人物。后半截直接.....路人化。
作为叶师傅和中华会馆之间矛盾的导火索的重要人物,直接后期掉线了。
作为一个把中国武术向西方推广的重要核心人物,没能参与主线,提升全片思想,非常遗憾。
所谓“师徒之情”有名无实。
这次所有的配角都乏善可陈。
万宗华就是《叶问2》洪震南附体,而且他们做过的事几乎一模一样。
我是地区一霸——我找叶问麻烦——和叶问切磋——我要忍——我忍不住了——我要打老外——我被老外打了
叶问的徒子徒孙里,包括李小龙都表现得很无趣。甚至可以说李小龙大多时候谦恭得根本不像李小龙。
那位黑人哥们还有些特色, 但是和吴建豪一样,感觉他们更像是NPC。
我突然很怀念叶问2里黄晓明演的黄梁了。虽然黄教主基本就是本色出演,也够2的,但说实在的他这个徒弟已经是全系列最亮眼的了。
至于反派,其塑造水准也就是龙卷风级别的。
反正里面的反派老外几乎都一个模子刻的:我就是要乳华,我就要搞你们!
虽然说我们换位思考的角度,美国人看待中国人,就如同今日中国人看待黑人差不多。歧视的角度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认为他们素质低下,犯罪率高,有的人认为他们抢了本地人饭碗。这个问题我在此不想赘述孰对孰错。我想表达的重点是,就算是创作一个搞种族歧视的角色,也不应该全部脸谱化处理。
所以说很遗憾巴顿教官在系列重要反派中塑造水准是垫底的。《叶问3》中出场很短的泰森,也描绘了他虽然自傲自大,但守信用,同时也很在乎家庭。张天志那更是风头快压过叶问。连《张天志》里巴蒂斯塔,也体现了其粗糙外形下的内心狡诈,邪恶本质外表却道貌岸然。
可惜《叶问4》我们看不到这种反派。
木人桩
叶问最终拍打木人桩的录像,叶问当年停了一下,这么重要的细节竟然没有!!
而且拍录像的原因,本身也和李小龙有些关系,据说李小龙当年想用一套洋楼和叶问换木人桩的心法(有待考证),可惜由于整个电影李小龙依旧比较边缘化,没能把这种师徒故事体现出来,非常遗憾。
垫脚石担当罗师傅
罗师傅不仅在2,3,4部接连当垫脚石,还完成了被两个版本(甄子丹版和梁朝伟版)叶问都揍了一遍的前无古人战绩,想必能称为湾仔枪神一般,让人津津乐道的人物。
我们恭喜罗莽师傅,终于不用被揍了。可惜冯克安老先生在第二部之后去世,否则两人说不定能在叶问系列成为活宝二人组的。
PS: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一个梗,罗师傅被揍后吐槽台子太小,但是他作为叶问2圆桌战的第一垫脚石,当年站的圆桌更小,而且依旧是各种找理由.......
双标之王巴顿
巴顿作为一个超级种族歧视者,看不起美国文化以外的任何文化,尤其是黄种人。
请问,他是怎么允许军营里教空手道的?空手道不是日本的吗?
巴顿你也是够双标的。
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二号反派的扮演者克里斯·柯林斯现实中是咏春拳在海军陆战队的积极推广者......和他在电影中身份恰恰相反。
周小飞
周小飞不知道为何在酱油垫脚石里戏份算是最多的。
而且周小飞在我不多的观影经历中已经第三次使八卦掌了,小飞姐你难道不会别的吗.....
叶准
作为叶问的大儿子,我们我很同情叶准老先生,在叶问3开头直接被叶问送回佛山读书了.........从此就再也没有被任何人提起过.........
装逼的叶师傅
叶问2中,叶师傅如是说:
我看只有叶师傅还能走路,他就能打十个。
新增补充:
叶问3这结尾真是打脸,明明都收儿子为徒,第四部又不教了.....
从哪里开始说呢。
第一部十年前看的,还在上学。纯粹是去电影院随便找了一个,心里也觉得靠打洋人扬眉吐气的模式功夫片又傻又土。然而还是几次被里面的”叶师傅反杀洋人为国人出气“的剧情燃着了。一边看的热血沸腾,一边心里暗自有点不好意思。
大概还是拍的好,技术扎实。就像你不喜欢的美女,撩你还是会有反应。
转眼4也出来了,因为全民群嘲的三和一身槽点的甄子丹,既不关注也没兴趣。只是刚好有空所以看了。
看的热泪盈眶。
简单说,就是你对港产功夫片的期待都能达到,然后还做的更好。
故事从叶问出国为儿子找学校,四处求人开始。展开了:中华会长吴越的极端讨厌洋人,因为洋人一直欺负他们,自己又只有委屈求全;喜欢啦啦队的女孩在学校校园遭遇校园霸凌;美国人对中国人的歧视,对功夫的看不起。
每一个元素都不是十年前简单的”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的扬眉吐气,特别是自己也一把年纪了,观感更不一样。了解了更多历史,包括很多美剧和电影也反应了,种族歧视是美国特别当时特别普遍的问题。以及,最近和两个朋友聊天,一个也是认识很久的朋友,一个是最近刚认识,居然也都遭遇过校园霸凌,直到看完少年的你我也没觉得这个话题离自己如此之近。
所以,虽然不是单独讨论这两个问题的片子,但是,这两个元素在片子里出现,并不是以”我们中国人到哪都被欺负”这个态度创作的,而是以“这是哪都会存在的问题“为原则。这也不是我个人的场外感觉,片中点到为止的部队中黑人被歧视;女学生在学校,虽然被个别人针对,但是老师依然选了她当拉拉队长,依然有别的外国同学陪她欢呼;吴建豪想要在部队介绍中国功夫,上级很和善的说让他深入了解;就是在说明确实是在这个更大的语境下讲故事。所以看起来都是”打洋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不一样的。那么,你不一定要带入“我是中国人”这样的身份,一样可以理解人物,甚至可以更好地理解。
所以,其实影片讲得是,在一个少数族裔想要融入异国主流,面对各种问题和矛盾的背景下,叶问的美国学校考察行。
在里面,功夫不再是目的,而是手段。以功夫为切入点,讲述这么一群异乡人各异的心态。
这里面,李小龙的引入也不再是噱头,而是以恰到好处的分寸,展开了故事。从吴越反对李小龙教拳,几条线几方人物态度一一展开。吴越显然被美国人欺负了很多,忍辱负重建立起了中国人的公会,是保守派,也是早期建设者,虽然显得顽固,又值得尊敬,毕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李小龙和吴建豪是传承者和发扬者。李小龙收徒,教武术,(片子里没提拍电影,就当做还没做到这一步),算是一个以功夫立足的火种。吴建豪戏份不多,但反而这个人物是片子里最心思敏感复杂的。他的积极学中国功夫,想要引入美国陆战队,也是为了自信——就是片尾叶问对儿子说的话。就像部队中的黑人,可以想见吴建豪作为黄种人在美国部队的孤独感,所以他积极学习,介绍中国功夫进入美国陆战队,不是简单的想要弘扬中国文化,传播中国功夫,而是自己想被尊重、被认同的迫切需要。如果说,李小龙是一个自己已经学有所成,坚定的传道者,吴建豪就是一个身在黑暗,抓住一根稻草的落难者,自己尚未学有所成,而一再看到一位位武学大师在美国人前落败,看着倒在地上的吴越时,他的难过是更加绝望和个人的,是“也许到头来中国功夫真的是垃圾?”的怀疑。最后的自尊和自信脆弱而飘摇。所以有人说吴建豪的角色逻辑古怪,我反而觉得是做的最好的一个角色。居然在功夫片里有这么细腻一个角色,然而一切又没有过渡渲染。
再说一下动作戏,其实回想起来,这上面没有特别多的花哨炫技,但是都是很好的动作戏,甚至做到了在动作戏中叙事。
吴越和叶问那场对打,吴越意识到叶问左手受伤,反问了一句后,二话不说,把一只手背在身后,叶问也心领神会没有婆婆妈妈。两人的气度水准尽显。而紧接着的地震躲桌底,瞬间宗师到凡人的翻转,也是这个片子有趣之处。
后面美国人发现叶问左手有伤,专门攻击弱点,也是个用心的对比——一切都是镜头和动作完成。然后,也是一个短评提醒,意识到这场戏的有趣之处,“终极对决,叶问左臂、肋骨均受重创,看上去他快被打死了,不得不用败形脚连续踢对方要害,解围后用标指刺喉,天呐,不可能再有宗师功夫片这么拍了。”
结合刚才说的吴建豪的心态,他最后一刻的欢呼,真的是松了一口气的发泄,然而真的有那么扬眉吐气吗?
这一刻,站在台上的叶问,又是何其凄凉。“功夫是杀人技,功夫就是研究最有效的摧毁别人的人体弱点”,那一刻,叶问和吴越隔着茶桌的斗技的从容,比武时各出一只手的宗师气度,全然烟消云散,露出了功夫最黑暗的獠牙。那一刻,伤痕累累的叶问想的到底是什么,不知道,可以很多。这一刻,还有人觉得是万年不变的“yy打洋人的民族主义”吗。
有人说,最后一场应该是李小龙出场,叶问上只是因为这是他的电影,也是没有道理。这就是叶问的终局,片尾的李小龙祭拜,才是真的下一代人的接班。而片中,两次获胜的叶问,没有一次是开心的。除了上面那次,更让我动容的是第一次,在中秋大会上。
70高龄(根据片尾去世反推),妻子去世,患了癌症,儿子叛逆,在美国走投无路,看见国人混的艰难的叶问,再一次最后一刻被迫出手。
这场戏,用了短短的三场打斗,完成了《叶问一》努力做到的事儿,一个嚣张强大的外国人,善良的中国人一再被欺负,特别是那个女师傅真的打得好演的好。关键时刻,叶问不得已出手,打败洋人,挽回了中国人颜面,好像十分解气。周围围观的唐人街群众都热烈的欢呼,这一幕,十年前叶问就看过,然后一次又一次重演,这一次,打斗完的叶问充满疲态,茫然的看着周围欢庆的人群,然而,就像他招牌的连环碎拳,这一生一直在拼命打啊打啊,却没有任何事变得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