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千人斩 千人斬(1991)

千人斩 千人斬(1991)

又名: 惊魂动魄 / The Beheaded 1000 / A Thousand Executed / The Executioner

导演: 丁善玺

编剧: 丁善玺

主演: 王祖贤 王羽 陈法蓉 钱小豪 孙亚东 王小凤 午马

类型: 动作 奇幻 武侠 古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台湾 中国香港

上映日期: 1991-06-28(中国台湾)

片长: 101分钟(泰吉版) IMDb: tt0121103 豆瓣评分:6.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刽子手袁德泰(王羽 饰)手段高强,金刀斩过,人犯尤不知死。徒弟二五(钱小豪 饰)与公差等每每看得五体投地。是日,袁德泰斩杀悍匪“鬼八仙”团伙三名成员,几近完成千人斩记录。鬼八仙头目朱七被擒,依法亦当斩,行刑前夜,钟馗之妹(王小凤 饰)拜访袁德泰,请托其失手,以延长朱七痛苦,袁德泰畏惧恶鬼寻仇,将这差事交给二五。行刑时,鬼八仙最后一人——玉残花(王祖贤 饰)伺机营救无果,却决心向袁德泰一家寻仇。当夜,二五被朱七鬼魂附体,幸而袁德泰身手敏捷躲过一劫,袁德泰之女巧银(陈法蓉 饰)为二五驱魔不表。不久,袁德泰自感杀孽深重,转行开酒铺谋生,玉残花混入袁家寻仇,某日钟馗(午马 饰)拜访袁家,拆穿了玉残花真实身份……

演员:



影评:

  1.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电影。
    好莱坞在四十年代有黑色电影,五十年代有歌舞片,六十年代有西部片。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甚至包括台湾)电影基本被邵氏武侠片所定义,或许是因为影片中所宣扬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等传统儒家思想为香港这块流离之地寄托了最后的文化乡愁,或许仅仅是出于商业目的。不管怎样,到了八十年代,邵氏武侠片风光不再,那种有板有眼、一招一式的动作风格已经不符合新一代观众的视觉体验。他们需要的是刺激,是快感。《少林三十六房》中从第一房一直打到第三十六房通关游戏式的动作已不再让他们的肾上腺有任何反应,稳扎稳打无疑就是花拳绣腿,就是最大的陈词滥调。最好有一种上天入地、出神入化的功夫,瞬间取人性命。一种实用主义的招式,才能应对这个眼花缭乱,瞬息万变的世界。于是邵氏武侠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它也试图做出转型,将故事背景转移到民国甚至于更现代的社会,以便电影中的“刀叉剑戟”的冷兵器得以升级为“长枪短炮”的热兵器,但是照样挽救不了传统武侠片的命运,或许,根本问题不在于视觉与快感,而在于一种价值观的解体。

    《千人斩》正是拍摄于传统武侠片气数已尽的当口,九十年代初。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一批心存江湖,梦系武侠的导演,不忍心看着“武侠片”这一中国电影独有类型片,在他们这一代寿终正寝,便尝试在邵氏武侠片的废墟上探索“新武侠”的可能性,徐克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他运用新的电影语言和动作设计,让年轻观众得到全新的视觉体验。其实,《千人斩》也应当算是这一批“新武侠”的探索者,只不过,它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将武侠和传统鬼神故事结合在一起,想打造一部武侠奇幻片。

    影片开始的半小时,是一部标准的武侠片。刑场刽子手袁德泰,一生共砍了九百九十八个死囚的头,秘诀就是一个字:快。人头尚未落地,犯人已死,感受不到痛苦。然而就在砍第九百九十九个人头时,出了岔子。这个死囚是“鬼八仙”中的朱七,“鬼八仙”其他成员已悉数被袁德泰斩首,只剩朱七和玉残花两人。朱七被擒后,玉残花前来营救,故事到这里,观众还以为是一出“女侠仗义劫法场”的传统故事。袁德泰的扮演者正是当年在邵氏武侠片中因《断臂刀》系列而走红的王羽,一言一行,尽显邵氏遗风。然而,随着玉残花营救失败,朱七斩首已成定局之时,剧情突然陡转急下,地府里钟馗的妹妹受一批苦鬼的委托,让袁德泰不要一刀砍下朱七的头,因为他恶贯满盈,理应受到痛苦的折磨。可是,刽子手的职业道德,袁德泰时时在心,无奈之下,只好让自己的徒弟来执行这场刑事。徒弟心慌,下手不当,最终搞得刑场一片混乱。故事也由武侠转入了鬼神与恐怖。王祖贤扮演的玉残花,前半部分是女侠,后半部分是女鬼,本色出演,不费吹灰之力,回头一笑,便是妖。

    在中国武侠片的序列里,《千人斩》是被忽视的一部作品。之所以引起我的兴趣,首先是因为它的时长,124分钟。在那个年代,这么长的电影实属罕见。据说当年在香港上映时,被剪成100分钟。由此我判断此片必定非同一般。的确如此,尽管由于技术限制,片中的特技,真是比B级片还CULT,比CULT还B级,其中有一段的特技或许是模仿了彼得•杰克逊的那部著名CULT恐怖片《群尸玩过界》,令人实在无力吐槽。但是,影片故事和人物设置却相当有意思。一般影片中,师父和徒弟同时出现时,通常都会本着“给年轻人更多机会”的原则,徒弟是主角。然而《千人斩》中,袁德泰老英雄撑起了故事的大半部分,似乎在昭示传统武侠片的帷幕始终不愿落下。只是在结尾时,老英雄以自己的鲜血祭奠那把宝刀,使之能够斩妖除魔,徒弟才得以“借刀晋级”。片中还有玉残花和捕快的一段感情戏,着墨不多,却颇耐人寻味,遗憾的是,由于影片线索过多,这段感情戏没有展开,令人遗憾。查了一下导演,丁善玺,台湾人,早年混迹于邵氏,胡金铨《大醉侠》一片的剧本,就是出自此人之手,当时署名“羊尔”,取自名字的上半部分。其实,就在《千人斩》上映后的两年,胡金铨将此片中的午马和王祖贤拎出,拍了一部《阴阳法王》,王祖贤的扮相与《千人斩》如出一辙。丁善玺一生获奖无数,2011年,金马奖将“终生成就奖”颁给了他。

    苏珊•桑塔格认为时间在审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900年因为主题而感人的照片,在1999年看来可能仅仅是因为它是在1900年拍摄的,所以才感人。《千人斩》于我而言,或许也是如此。但怀旧不是我关注《千人斩》的全部原因,而是我觉得它很有代表性,可以视为传统武侠片在向“新武侠”转变时,所做的诸多探索之一。里面台词承袭邵氏风格,而特技又是如此现代,透露着过渡时期的诸多格格不入。

    毕竟,每个导演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可是江湖险恶。昨天还是“一招鲜,吃遍天”,见招拆招,今天已然陈尸街头。武侠的魅力就在此,推陈出新,招数的变化无常激励着一代代导演继续做着这个梦。徐克做的是大梦,李安、张艺谋是黄粱一梦,醒后便走。新生代导演的功夫倒是与时俱进,但恶搞、穿越的武林不是江湖,是浆糊。不过有个徐浩峰,似乎也想做武侠大梦,《倭寇的踪迹》用“大象无形”的招数来探索武侠动作的快感边界,着实令人惊喜一番,然而,回过神来,却难免有点兴味索然。以不变应万变的招数在江湖里只是庸人聊以慰藉的谎言。

    当年,徐克以一部《新龙门客栈》完成了武侠片的华丽转身,从此江湖似乎只有他一人,而《千人斩》在结合武侠、奇幻与恐怖后,走了另一条路,可惜这是一条不归路。
    遗憾的是,十几年后,徐克也走向了这条不归路。
    从此,江湖寂寥。
  2. 因为题目所述的原因,我对这部片子的纠结之心溢于言表……如果可以的话,我是不想评分的……

    上一部让我如此纠结的片子,是《捕梦网》而最后我仍然放大其优点给了四星还是五星来着,可是这部片子,我就实在是给不了了……
    可是我确实很推荐喜欢王祖贤的人去看,我也很不想说,她是女鬼专业户,我记得当初她接这个片子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部片好歹一半以上时间她不是女鬼,算是当时频繁接演女鬼的她总算有一个非全女鬼的角色了。
    结果,最后,还是变成了鬼啊……
    说这部片子猎奇,是因为题材够血腥够暴力还有色情!
    说惊艳吧,有王小妞在,能不惊不艳么。
    说它很烂俗很囧很雷,就太有得说了……你说它宣扬了正义吧,全片最正义的人居然因为很囧很渣的理由死掉了;你说它黑暗吧,最后结局明明正大光明,坏人全部招安的招安,破魂的破魂;你说它拍的很烂吧,明明有好多闪光点吐槽点很有趣;可是你说它不烂吧,剧本后期鬼战的展开漏洞太多太囧了,于是我就又囧又雷了。

    于是放大优点先:
    王小妞的颜和演技就是我能看下去的最大原因,一登场白衣飘飘却杀人不眨眼,对着你是楚楚可怜,一转眼就目露凶光,让人冷汗,作为人的角色,她也只有临死前,因了捕快的深情有过一点动摇,可是最终还是选择了一黑到底,最后做鬼,我倒觉得不是因为有怨,倒是因为有不舍,所以最后也只有她一个人选择皈依我佛。
    剧本亮点也就在于王小妞的角色上面,可以说王小妞你一个人撑起了整部剧啊~~

    缺点:
    明明是官府找八仙算账,可是八仙包括王小妞一干人等却只找杀袁德泰算账 -= -
    你要说理由是因为没有给他三哥痛快,那也应该是去找他徒弟啊……
    结果你们尽找最无辜最好下手的开刀了……
    还有内钟馗和他妹,明明是他妹先要袁德泰的找八仙麻烦,结果袁德泰一家遇到血灾,你们两个倒在旁边当围观群众看戏了……看戏也就看戏算了,还要等人死了,你突然大展神威了算嘛……
    我完全不明白后期剧本里的意义所在……
  3.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我还在小学,93年94年这样,当时没有网络,没有豆瓣,看电影(当时还叫看“录像”)的地方只有地方台每晚11点后。当然,小学的我,只有在第二天中午的重播才能看到。

    那时,我还不知道挑剔着去看电影。吸引我的,是这部电影中像日月神剑那样会发亮的大刀,是笑呵呵的午马,是那句至今还隐约记得的“金刀执法”(其实我记得后面有句“天神降临”,但在verycd中下到的版本只有孤零零的“金刀执法”)。以前在只有8个频道的电视上看电影,总愿意看到午马,因为他的形象,大部分是与各种鬼神和僵尸挂钩。于是,小学时,我总用红色颜料学午马在手掌中画一个红色八卦。更多的,我还学着金刀师徒一般,用纸片剪出形状,于上用红色大字写上金刀执法,天神降临,其余部分用黄色颜料涂满。不知是否还有童鞋曾经和我一样干过。

    繁忙工作中,突然想到童年中的这些细节。于是,找出这片,重温了一遍,横飞的符咒,闪光的金刀,透着喜剧色彩的鬼神装扮,固然不能和当今大片相比,但童年的回忆,让我毫不犹豫地给了5分。

    看完后,留给我的,是老袁的一身正气,以及那段忧伤的主题曲(不知道歌名)。
  4. 一部十分古典的电影,从故事结构到内涵,都有种古传奇小说感。

    其中的斗法情节,例如撒豆成兵,有一种近乎真实的朴素感。

    最后袁德泰那句“法是千年本,人是百年囊;人去法犹在,代代护朝纲”,瞬间升华了主题。

    刽子手袁德泰这一角色塑造的可谓相当成功,一身正气而不迂腐惹人厌,可见编剧功力。

    可惜叙事过于拖沓,很容易劝退观众。

    最后用特摄片的形式拍摄钟馗抓鬼,可以说相当有趣,打破了特摄片等于超人、奥特曼的既定思维(更早应该还有部《关公大战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