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寻找智美更登(2009)

寻找智美更登(2009)

又名: འཚོལ། / The Search

导演: 万玛才旦

编剧: 万玛才旦

主演: 曼拉杰甫 宗智 李毛措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09-06(上海电影节) 2009-08-11(洛迦诺电影节)

片长: 112分钟 IMDb: tt1483811 豆瓣评分:7.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一个导演和摄影师由一位老板做向导,去藏区寻找将要拍摄的一部电影中扮演王子智美更登的演员。为找到一位合适的演员,他们走访了许多跟藏戏有关的村庄、寺院、城镇。在一个藏戏村庄,导演选中一位扮演智美更登妃子的女孩,但是女孩一直蒙着脸,不让别人看见。女孩提出要跟着他们去找她以前的男朋友,为了争取到这个演员,导演答应了女孩的请求。途中,老板讲起了他的初恋故事。老板情真意切的爱情故事深深吸引了蒙面女孩、导演和摄影师,他们从老板的故事中观照到了自身的许多问题。整个电影在寻找智美更登的旅途中将几个不同的爱情故事穿插进行,徐徐展开。最后,女孩告别男友回去,所有人都没有看到这位女孩的真面容。生活还在继续,寻找智美更登的旅程还在继续。

演员:



影评:

  1. 寻找失落的西藏

    柏邦妮

    万玛才旦的新作《寻找智美更登》,在很多人眼里,会是一部不“好看”的电影。电影开始二十分钟后,才出现了第一个移动镜头。作为影片唯一的女性角色,女主角从头到尾没有摘下蒙面的头巾,只露出两只眼睛。贯穿整部电影的两段爱情,从来没有被正面展示过,一段存在于当事者的嘴里,另外一段存在于当事者的内心。也就是说,剧情层面上,最激动人心的部分,恰恰用最冷静客观的方式来呈现。导演万玛才旦留空出更多的部分,呈现出更多的毛边,是为了让观众不要仅仅关注动人的爱情故事,而是看到一整个旅行,看到真正的西藏。

    西藏,到底是什么样的?我相信,这是所有人看电影前的期待。我们看到太多传说中的西藏,我们也看到太多符号中的西藏。我最厌恶一些外国人拍摄的西藏题材电影,万国部队的摄制团队,预先设置的电影故事,堆砌其中的西藏符号和著名风景:必出现布达拉宫,必出现喇嘛,必出现转经筒和高原红。在这些电影中,拍摄者将西藏神化成与现代文明截然相反,毫无关联,甚至对立的一个存在,以寄托自己出世的理想。我以为,这种一厢情愿的“西藏题材电影”,并不是“西藏电影”。

    那么,仅仅因为万玛才旦是西藏人,他的全部摄制团队都是西藏人,用西藏演员,讲藏语,他的电影,就是“西藏电影”吗?不,我想并不是这样。因为他企图拍摄的是,西藏的灵魂。

    《寻找智美更登》,智美更登是谁?他是藏戏也是西藏民间传说中的一位王子,他舍弃了荣华富贵,踏上虔诚的修行。在修行的道路上,他将自己的儿女,自己的妻子,自己的眼睛都施舍给了比自己更匮乏的人。在这种几近不合人情的奉献中,他达到了修行的绝境。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摄制组,要拍这段故事,在村里寻找扮演智美更登的男女演员。女孩很合适,但是她的要求就是,要去城里寻找她变心的前男友,让那个男孩扮演智美更登。这部电影和《静静的嘛呢石》不同,不再拘束在一个极小的地方讲一个极小的故事,就像一幅藏区人民生活的画卷,各个阶层,各种人物,各个侧面,自然而然的呈现。在旅程中,同行的小老板讲述了自己的爱情故事。两段爱情逆向而行,但是都抵达人心的深处。在影片的最后,女孩见到了自己的爱人,将蒙面的红头巾送给他,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在电影中,导演设置了三组人物,一组是“旧日西藏”的代表,这些人淳朴,真诚,带着朴素的人情美,信奉旧日的宗教,信仰内心的情感。这些人身上,带着智美更登的光辉。他们是扮演智美更登妻子的农村女孩,村里介绍女孩的藏戏组织者,村里施舍自己妻子的老汉,途中喇嘛庙里的小喇嘛们。

    另外一组是“今日西藏”的代表,比如在酒吧里唱流行歌曲蔑视爱情的歌手,比如抛弃了农村女孩的老师,在饭馆里表演卓别林的演员,只会唱改良但是拙劣藏戏的著名演员,还有那些不会唱藏戏的藏戏团的孩子们等等。他们在急剧变化的现实中,越来越像一个“城市”人,而不像一个“西藏”人。传统和信仰,已经在他们身上失去了魔力。

    在他们之间,还有一组人物,我觉得投射了导演自己的影子,那就是处在“新与旧西藏”之间的人物,那就是电影中的导演一行人,电影中真正的男主角——那个讲述自己爱情故事的小老板,他们面对同样的困惑:旧日的纯粹的西藏已经没有了,就如同那样感人的爱情再也不会发生。退回到旧日的西藏是如此不可能,而进入今日的西藏又是这样的难堪和痛苦。他们只能在自己的心里建立了一座神殿,挽留住昔日的余光,照亮自己内心的一块信仰。灵魂没有走远,还在人心深处。外部的一切都在变化,但是他们自己,就是真正的西藏。

    所以,电影的结尾,正是这样一种妥协和升华:代表旧日西藏的女孩向“新”走了一小步,而代表今日西藏的男孩向“旧”走了一小步。他们都更靠近“新旧之间”的那一群人,他们得到了更新,同时也得到了唤醒。

    我深爱万玛才旦电影中的这一个西藏。他并不批判,而是宽容的呈现。沉痛的思考,都在尘土的下面,表层的是鲜活的生命和爱情。电影亮堂堂的,蕴藉浑厚,虽然拍摄的是冬日的西藏,又是这样苦涩的故事,却洋溢着温暖祥和的光彩。色彩纷呈,宁静又鲜润。那种质感,那种能量,那些细节,绝不是好奇的游客走马观花所能得,而是一种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里,才会升华出的情感。这是灵魂依附,性命相托的电影,一个导演,他的全部血肉和爱恨,全部信仰和绝望,都在这里。

    而我以为,这就是最好的电影。

    这篇小文,我想用一首藏族德钦弦子歌词来结束,这首歌是这样的:

    我喜欢白色上面再加一点白,
    就像是白色的岩峰上歇落一只纯白的雏鹰。
    我喜欢绿色上面再加一点绿,
    就像绿色的核桃树上歇落一只翠绿的鹦鹉。
    我喜欢红色上面再加一点红,
    就像是红色的檀香木上歇落一只红色的凤凰。
  2. 若再见面,就给你看我的脸
    ——关于万玛才旦影片《寻找智美更登》

                                          张泠(黄小邪)

        去国日久,看中文电影(尤其独立电影)没那么迅捷,故,2008年夏天,在北京初见万玛才旦时,尚未看过他的作品。他本人的谦逊平和,在城市的喧嚣中令我诧异,如波澜汹涌的湖畔,一块沉默的顽石,被水波洗磨得略圆润和苍白,却自岿然不动。待看完他送的DVD,愈生钦敬。在中国电影漫天商业巨制狂潮中,他的作品不嗔不躁,淡定自如。那定力如神秘磁场,引人浸入他以影像和声音构筑的宁静世界——剧情长片《静静的嘛呢石》和《寻找智美更登》。冥想,找寻,各种元素角力,协调,融汇:藏族传统,宗教,民间文化,精神洁净,消费主义,现代科技,利己观念……万玛没有刻意戏剧化这些矛盾,这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须应对的问题。他的作品,只平静展示,巧妙交织,最终总有种慈悲心,笃信诚实和宽容,柔和而坚忍。这或者来自他的信仰,或者来自一种与当前主流社会庸俗化、犬儒主义倾向相左的理想主义。自然,二者密切相关。
      
        如果说如两片片名所暗示,《静静的嘛呢石》讲述的环境和气氛相对封闭、静止和安宁,《寻找智美更登》则充满动感和变化,既是身体穿越空间的旅途,也是精神探寻的经过。一部韵味独特的内心体验式“公路电影”,与此类型的美国鼻祖(如1967年的《邦妮与克莱德》,1969年的《逍遥骑士》,或1991年的《塞尔玛与露易丝》)相比,更温和内敛,去戏剧化,表面看来,目的性更为清晰(实则“寻找智美更登”这个暧昧的心灵象征只是叙事展开的借口):老板,司机,导演,摄影师,蒙面姑娘卓贝,同车五人,一路探寻民间藏戏演出状况,寻找可在电影中扮演智美更登的最佳人选。在这个片断式的新式“西游记”中,作为结果的“经书”无关紧要,过程中“偶然”相遇的人和事的细节促发的迷惘、感伤和变化,徐徐展开,如片中一望无垠的荒原;又层层叠叠,如高原中纵横的沟壑。多重讲述者和叙事线索、风景、声音、面容,织就质地丰富的物质性。
      
        智美更登,藏传佛教中释迦牟尼的化身,其故事源于印度,多出自《释迦牟尼本生传》。智美更登在同名藏戏中为印度王子,慈心济贫,施舍了自己的妻子曼达桑姆、三个孩子,及自己的眼睛。《智美更登》为八大藏戏之一,民间曾历演不衰,近年每况愈下。很多村子的戏服、道具,被丢弃角落,蒙满灰尘。因年轻人多被电视或其他娱乐方式吸引,道德观念也受商业社会冲击。藏族老人看《智美更登》常感动得唏嘘,并乐于仿其善行,年轻人则不以为然:片中导演向一位愤世嫉俗的藏族歌手陈述智美更登的核心精神为“慈悲,关怀,宽容和爱”,后者,一位藏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的反应是,嗤之以鼻。
      
        影片避免做武断的道德评判,也并未让人物跳出来大声疾呼,因为在维护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尊重和信任它的观众的主体性和思考能力,如同保持一个尊重的距离,去拍摄那些娓娓道来的人物。尽管如此,对传统道德、文化的丢弃和漠视,在今日中国,几乎随处可见,因了藏区的地域边缘性,及民族和宗教的独特性,这种危机感,影片表达得含蓄克制,在观者眼中,却无法不被放大。在当代掠夺式的残忍丛林中,“智美更登”这个理想化的象征,可还有意义和感召力?而这个象征终究是变动不居的,如何界定,如何修订,片中不断探寻的导演,和片外一同行路的观众,须自行琢磨。
     
        《寻找智美更登》中的多重叙事,时而平行,时而交错,时而被暂时搁置,制造轻微的悬念感。亦是不同层面、媒介和时态的线索交织。片中老板的回忆式口头讲述(oral storytelling)的爱情故事,为过去时,并将因影像而永恒化;以影像讲述的卓贝与前男友的故事,则徘徊在过去、现在与将来之间。而“智美更登”传说所象征的抽象的、普世的叙事,与片中老板、卓贝及导演的个人故事(导演屡次接电话处理家事,但影片刻意隐去其对话,使之神秘化)构成不同层次。
      
        影片关于一个小摄制组去采风,沿途所见,既有民族志影像(ethnographic films)痕迹,又有强烈的“自我映照”(self-reflexivity)意识。藏戏《智美更登》和“唐僧喇嘛”的故事出现在《静静的嘛呢石》和《寻找智美更登》中,使得同一导演的不同作品中有互本文的指涉。而影片不时跳切到更大景别或转换景别,展示一个摄像机正在拍摄,导演站在一旁,不断提醒观者自封闭叙事中解脱出来,清醒意识这是通过另一个摄影机的眼睛的观看,及电影的人为介入和虚构本质。
     
        《寻找智美更登》亦有“伪纪录片”(mocumentary)色彩,刻意模糊虚构与写实的界限(近年华语电影中有多部此类作品,如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和钮承泽的《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看似“偶遇”的人或物,在整个叙事结构中都是精心设计的,而拍摄的场景本身(尤其访谈和表演段落),则以连续的长镜头保持了纪录片拍摄中的某些自发性和原生性。万玛才旦在访谈中提及《寻找智美更登》中有30%是真实素材,70%为虚构。老板在路上讲述他的爱情故事时,基本上都是一条拍就。片中演员多为非职业演员,他们身上的素朴质感,浑然天成,专业演员无法还原——自然也有弊处,万玛才旦多次提及,有些非职业演员因经验不足和紧张使得拍摄不甚顺利。那位施舍了妻子的“活智美更登” 嘎洛大叔被从后面拍摄,隔开距离,观众仍可听出他音调的不自然,如在背诵)。无论如何,这种质感与广袤粗犷的高原风景、及固定机位长镜头和大景别相得益彰。
      
        此处的高原地貌,有些苍黄枯槁,完全剥除《静静的嘛呢石》中尚存的视觉奇观性和色彩饱和度。其一与胶片或数字介质还原色调和感光度程度不同有关,其二也是为影片立意、整体视听风格之统一而刻意为之。摄制组主要成员为藏族人,影片在青海安多藏区拍摄。他们构筑的视听空间并非被美化、理想化和神秘化的明信片式的平面藏区,而尽量还原其日常性、普通性和立体性。他们既是局内人,深谙当地风土民俗,理解当地人生存哲学,在此环境中泰然自若;又因远离故土多年、社会阶层区分及手中的摄像机,而有局外人的探究目光和清醒态度。体现在镜头语言中,即亲昵又疏离,即立体又平面,如此之远,又如此之近。
     
        这涉及到影片中的空间。车内是封闭的、局限的行进空间,摄影机只能迫近人物,拍特写和中近景。而老板和女孩卓贝的影像偶尔同时出现司机的后视镜中,暗示两人各自的爱情故事尽管在不同时空,却在此并置而生微妙联系。窗外是远景中的广袤荒野,隔着遥远距离,形成对比。摄影机也不时置身荒原,远远注视他们乘坐的车飞驰而过;它也在某个时刻,隔着玻璃,捕捉到女孩眼角一点泪光(细节之微,很容易被不细心的观者忽略)。在与村人交往的空间中,墙、院落、门窗等都成为切割画面的线条,也有助构成有错落有致多层空间(前景,后景)的深焦镜头,摄影机往往固定,多为全景长镜头,造成一种戏剧舞台感(片中的确大量出现整段的歌舞表演及小喇嘛的“才艺表演”)。在很多场合角度略高,不时跳接至一个更大景别,或另一角度的画面,维持这一场景时间、空间、声画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及给观者“与摄影机同时注视和经历”的体验。
      
        影片也深谙“留白”深意,无论在叙事和取景层面:女孩始终未示的面容,导演不可听的家事,及老板遥望的、有他昔日恋人的高高院落。而片中多个场景的构图中,人物在画框边缘,画面中间留出一大片空白,且将立体空间作平面绘画式呈现。尤其卓贝与前男友在学校操场见面时,中学生们课间操跳锅庄,在画面左边缘形成视觉兴趣点;摄制组与车在画面右侧,卓贝与前男友在画面上端,远远的角落。声轨中只有节奏欢快的音乐,观众系心的人物对话全被淹没。依照对电影语法的传统理解,此处无一视觉和声音主体,多重元素在争夺观众的视听注意力。而动静之间,虚实变幻,尽在不言中。这种构图和场面调度,突出并非纵深感,而是一种散点透视的平面感,如影片摄影师松太加所言,他们参考了一些藏族传统画面中的平面性美学,而非追求色彩、光影和空间透视感。
     
        这种散点透视的平面感和“多音文化”,也体现在声音美学中。音轨中几乎始终播放藏族音乐,且多为有声源音乐:来自车中的CD机,或藏戏团和“热贡歌舞大世界”中的现场表演。音乐的音量和质感通常不随镜头景别变化:镜头可以是大远景,而声音(音乐和人声)可以是“特写”,清晰如在耳畔;人物明明在画面中对话,他们的声音却不可闻……某种程度上“非写实”的声音美学与高度写实的视像美学形成有趣的对比和张力。而几乎无处不在的画外声音(包括音乐、讲述者老板的画外音等),拓展一个丰富的画外空间,使得画面空间如被声音包裹——有些电影声音研究学者会将这种具包裹感的音景喻为母体的子宫。
      
        影片中某处细节:司机问路,问牧羊姑娘姓名,姑娘说,“若再见面就告诉你。”相信神秘力量,有缘人定再相见。卓贝还了头巾露了真容而走,却被片中人物和片外观众错过,害得老板感慨:“看一个美女的芳容真难啊。”卓贝也许会以画外音对老板和观众应对一句:“若再见面,就给你看我的脸。”
  3. 藏族导演万玛才旦自2005年完成第一部长片以来,迄今统共完成了三部作品(不算上正在制作中的《五彩神剑》),但每一部都展现了令人赞叹的才华。 处女作《静静的嘛呢石》讲述了一个小喇嘛回家过年的故事。故事发生在短短的三天之内,从寺庙到家,再从家回到寺庙。一个极其简单的故事,但导演赋予了它深厚的意蕴。一方面是强大的外来文化对藏族传统文化的冲击,表现在电视、DVD、香港枪战片、孙悟空、雪碧汽水、迪斯科等等令年轻人兴奋的东西上面。年纪轻轻的小喇嘛不断地被唐僧喇嘛西天取经的故事所吸引,看录像、买孙悟空面具,甚至还让父亲把电影机和DVD搬至寺庙,让其它喇嘛和小活佛观看。而另一方面则是藏地原有文化的展现,除却标志性的寺庙与喇嘛生活和藏人家庭生活之外,还有一出关于智美更登的戏曲表演(这一点也成为导演下部电影的构思来源)。导演在这两者之间作了轻度地幽默处理,看了让人会心一笑。 作为一部处女作,其成熟度让人吃惊。这不仅表现在摄影机镜头的克制疏离上——我们可以发现这成为了万玛才旦接下来一直贯穿着的创作方式——镜头静静地观察生活,而不做介入;同时也表现在指导演员的表演上。如何让演员表演,这是导演的功力。在《静静的嘛呢石》里,无论是庙里喇嘛还是家庭成员,甚或那段戏曲排量,都是极其自然、真实的,人物很好地容纳在环境之内,并作一种协调。相对于内地一些独立电影的让人频频出戏的状况,万玛才旦的调度要有水准的多。 相较于处女作写实的路线,第二部的《寻找智美更登》显得更为后现代。明眼的人一眼便看出这部戏如何地阿巴斯。诚然,阿巴斯对汽车的发现对影史有重要的意义,但我们不能仅仅一部电影有寻找的主题就将之归入阿巴斯门下。如果这思路成立,那么锡兰的《小亚细亚往事》是不是在受《寻找智美更登》的影响之后创作出来的呢?显然,这是没有意义的。 说《寻找智美更登》有十足的后现代意味,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它的简洁:不论是叙事方式还是镜头处理,都向简化靠拢。主题正如片名所点:一个摄制组正在寻找一位可以演智美更登的演员。在某个村庄找到了可以扮演智美更登妃子的女演员,但女演员一直蒙着脸,说一定要先找到那位扮智美更登的男演员才把面纱取下,为了不放弃她,摄制组便带着她去找那位男演员。 在路途中,因为老板讲述的爱情故事,女孩从中得到了对自身的关照。女孩归还面纱给男友便回去了,摄制组也没能见到她的真容,但生活仍在继续。这是一个以“道路”为载体的电影,老板的爱情与女孩的爱情相互对着,一显一隐藏,至片尾才见出深意。室内的固定长镜头,室外的大全景、全景夹杂着车内空间的特写,非常见功力。 如果说第二部电影是一次后现代式的翻山岭表演,那么到第三部的《老狗》,万玛才旦又回到了本分的写实路线。《老狗》讲述了夫与子两代人对于卖还是不卖藏獒的挣扎,同时展现出藏区牧场在外来观念冲击下的震颤。但这次万玛才旦赋予了电影直接的现实质感:未经丝毫处理的画面就像刚从摄影机机上摄录下来还是滚烫烫的,极其平泛,了无艺术感。但却不是video,而是真正的image。万玛才旦的厉害之处就是可以借由细致的构图和精巧的设计,将录像上升为影像,这可看成是一次成功的实验范例,非常令人赞叹。 以上简单地缕了一下万玛才旦迄今为止创作的三部长片,其中所展现的惊异才华确是内地一干独立电影人所不及的。以此反思还是当作一种督导,我想都有。一种弱势-影像的兴起,或许会改变影坛的相对格局。我们还是拭目以待。

  4. 影片《寻找智美更登》作为“故乡三部曲”序列的第二部,也是导演万玛才旦的第二部剧情长片。影片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为了拍摄一部电影,一个老板作为向导带领着导演与摄影师游历于藏区的村落、学校、寺庙之间,寻找适合扮演智美更登及其妻子的演员。
    片中,老板在陪同导演一行驱车寻找演员途中,他讲述了自己动人的初恋故事。这一故事正是万玛才旦在拍摄上一部作品《静静的嘛呢石》寻找演员与外景时,一位同作为向导的老板向他讲述的,这也成为触动万玛才旦拍摄本片的契机。电影中,老板的故事打动了一位执着于旧情的姑娘,也影响了要寻找智美更登的导演等人。影片结尾处,导演坦言他已经不再清楚到底什么样的演员更适合智美更登这个角色。

    #谁是智美更登与智美更登是谁
    看到这个片名之后,很多人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什么是智美更登?
    智美更登是八大藏戏之一《智美更登》中的人物。他是古印度的王子,自幼乐善好施,广济施贫,后来把镇国之宝也施舍出去了。愤怒的国王把他、妃子和三个孩子都发配到了恶魔山。路上,王子把三个孩子也施舍给了婆罗门。帝释、梵天两大天神化身婆罗门请求施舍妃子,他也如愿施舍。两大天神深受感动,把妃子还给了王子。他们在恶魔山苦修了十三年,返回时王子把双眼施舍给了一个瞎子。后来智美更登王子为了减轻妃子的痛苦,虔心祈祷,终重见光明。三个婆罗门也把孩子还给了王子。王子全家再次团聚,返回皇宫,善理朝政。
    片中导演一行人寻找适合扮演智美更登的演员作为人物的行为动机,赋予电影以公路片外观:他们一行驾车在高原上穿梭,旅程串联起一个个“智美更登”的故事。导演等人先从一个村里的藏戏团中找到了嗓音动人的卓贝,想让她来演智美更登的妻子。又应卓贝的要求,他们去州中学找她的前男友出演智美更登。一路上,他们拜访了各个村庄、藏剧团、夜总会、寺庙和学校,摄制组每次都尝试让遇到的人与藏戏《智美更登》产生联系,但都失望而回。最终,一行人虽然找到了卓贝的前男友尕斗扎西,却失去了对智美更登角色的判断能力。导演陷入了疑惑:到底要不要继续拍摄关于智美更登的电影,还是把老板的初恋故事或者卓贝与尕斗扎西的故事拍出来呢?
    同时,智美更登形象深含的宗教、文化意义使片中现代语境下的寻找行为具有了关照、反思藏文化传统的意味。《智美更登》的故事宣扬着无私、慷慨等佛教价值,智美更登形象本身更成为慈悲的化身,促进了西藏身份的融合与形成。影片寻找的过程中,两位人物的出现对智美更登背后的文化传统提出了现代性拷问。
    摄制组在卓贝居住的村子里拜访了一位现代的智美更登。这位老人年轻时,出于慷慨之心,将妻子赠予盲了一眼的鳏夫。老人的故事拥有巨大魅力,引起了导演的兴趣的同时,也使他不禁怀疑。他追问老人,妻子是否同意,两人间是否有感情;又问老人是否会像智美更登一样把双眼施舍给他人。这一怀疑也在导演万玛才旦的镜头设计中体现:这一段落采用了反打视角,老人一直背对镜头讲述;前景中的围栏将老人与观众隔离,后景中的摄制组被堆积的木柴与老人隔开。相比于影片其他情节中,摄制组与被访者更为亲密的正面交流状态,导演通过对镜头的操纵手法暗示观众现代智美更登故事的可疑性。
    影片对于智美更登是否有权赠予自己的妻儿的诘问,在另一场中以更直接的形式呈现。摄制组受邀去夜总会拜访一位曾经饰演过智美更登的歌手。酒饮微醺,歌手身形与步伐显出几分醉态,但拒绝导演的邀约却很坚决。他表示自己厌恶智美更登这个人物,因为他认为智美更登无权放弃自己的家庭。借此,导演万玛才旦传达出对于传统藏文化中的慈悲品质的批判性反思。

    #藏人写西藏
    万玛才旦作为最重要的藏族导演,其影片立足于藏民视点,试图构建符合现代概念的西藏身份,同时也兼顾了其他民族观众的接受程度。
    智美更登的故事在藏区几乎家喻户晓,但离开藏文化的辐射范围后,需要对故事情节做简要交代。万玛才旦把智美更登赠子、赠妻、赠眼等情节穿插于影片寻找演员的主线之中,通过戏中戏的形式,使故事情节被不断演绎。这样既使不熟悉藏文化的观众了解了智美更登的故事,又将这一故事被置于现代反思之中。
    相比于其他电影中对于藏文化神秘蛮荒、世外桃源性质的想象性描绘,本片试图呈现出藏区的真实面貌。影片没有将西藏图解成蓝天白云、雪域高原等自然风光摄影,本片以公路旅行为主线要想这样处理易如反掌。相反,导演用寻找之旅将学校、城镇、寺院、牧场等藏民真实生活空间串联起来,并用大景别镜头将人物置于特定的环境之中。使人物在与环境空间的互动中,散发出区别与其他人物的状态,呈现独有的特征。
    同时,影片试图打破关于西藏静态、封闭的刻板印象。夜总会里的流行歌曲、吉他及电子音乐,藏语和英文歌曲,街道上充斥着的中文招牌无不透露出当代西藏文化是由复杂多元的诸多力量形塑而成。

    #万玛才旦与阿巴斯
    “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基亚罗斯塔米!”
    导演万玛才旦在采访中曾表示阿巴斯确是他非常喜欢的伊朗导演,看过很多遍《樱桃的滋味》等片。元电影策略的应用、非职业演员的表演、冷静沉着的影调更使《寻找智美更登》强烈地凸显出一种阿巴斯式质感。
    影片采用了与《橄榄树下的情人》相似的元电影策略,讲述了一个拍摄电影过程中的故事,同时也设置了一对曾有旧情恋人。在寻找演员的过程中,老板的初恋故事令卓贝深有所感,促使她最终放下了这段感情,解下了尕斗扎西送她的头巾。
    同时这一策略也使影片穿行于真实与虚构之间。《生生长流》中,地震后虚构的导演去寻找曾经饰演过《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的真实小演员的下落。而万玛才旦也将自己听闻的故事编入影片,并让作为向导的老板来饰演自己,在片中讲述自己的初恋。同时,万玛才旦将影片拍摄时才听闻的现代智美更登的故事立即编入影片。片中呈现的段落正是对当时场景的情景再现,而饰演现代智美更登的老人正是他本人。
    此外,万玛才旦也采用了与阿巴斯影片相近的影像风格。全片由102个长镜头构成,多为固定机位的全景镜头,将纪实与写意相融,并通过场面调度赋予长镜头以节奏、情绪和象征。如片尾处,卓贝在操场上焦急等待,尕斗扎西与摄制组交待几句后走向景深处的卓贝。此时正是课间操时间,随着音乐跳舞的同学将情侣二人包裹在画面深处,导演等人停留在中景的吉普车边。前景留下大片空地将观众的视线与人物隔开。交谈的内容外人无法得知,两人的感情观众更无法插手。镜头最终随着卓贝与尕斗扎西的先后离开而落寞地结束。

    影片《寻找智美更登》虽是导演万玛才旦的第二部长片作品,但已经显示出他较为成熟的个人风格。影片游走与传统与现代之间,真实与虚构之间,通过导演风格化的书写,寻找着一个适合出演智美更登的演员,更找寻一种适合当代西藏的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