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欢乐喜剧人 第一季(2015)

欢乐喜剧人 第一季(2015)

又名: Top Funny Comedian

导演: 施嘉宁

主演: 吴秀波 贾玲 吴君如 小沈阳 宋小宝 沈腾 李菁 俞白眉 代乐乐 梁超 杨金赐 乔杉 修睿 高晓攀 马丽 刘仪伟 张小斐

类型: 脱口秀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15-04-25(中国大陆)

集数: 13 单集片长: 70分钟 豆瓣评分:8.4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2015年4月,一档有东方卫视与欢乐传媒联合打造的明星喜剧经验真人秀节目《欢乐喜剧人》正式与全国观众界面。节目延请国内各界极具代表性的喜剧明星加盟,如在时尚都市男女中知名度颇高的开心麻花、东北军后起之秀宋小宝、心宽体胖的女汉子贾玲、相声领域的李菁和曹云金、邓超做老板的白眉工作室、爱笑兄弟乔杉、修睿,此外更有高晓攀、九孔、刘仪伟、吴君如等人的乱入,让节目精彩纷呈,笑果不断。除此之外,被万千女性视为男神的吴秀波担当主持,使这档节目平添了更多的看点。

演员:



影评:

  1.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mytrust2014

    这是《欢乐戏剧人》的总决赛,前四组都走了煽情路线。每个节目的长度都达到了微电影的级别,煽情是目前大陆综艺的通病,从最初的选秀时各选手的可怜身世,现在已经蔓延到了喜剧人的舞台。该干嘛干嘛,这是喜剧的舞台,当然是要让观众笑,至于背后的深意是靠作品本身的力量,而不是一开始就奔着煽情去,这方面沈腾做得很好,尤其他模仿卓别林的那期。 比赛前高晓攀回到自己的曲艺母校,作品是宣扬传承传统艺术,走悲情煽情路线,我当然不反对传承传统艺术,但是光在舞台上煽情飙泪有什么用,几十个人一起打快板,几十人一起唱京东大鼓,就是传承传统艺术了,我看到的只有矫情。真正的传承是对传统艺术的创新,不断推陈出新,足够多的好作品让观众发自内心的喜欢上传统艺术。 乔杉修睿在赛前去了自己当年北漂时的住所,作品也是讲诉北漂的艰辛,鼓励坚持梦想。笑中带泪,总体属于正常发挥。不过你们被贾玲PK掉,实在是冤。 贾玲你该道歉,之前的花木兰风波我觉得你没必要道歉,结果你道歉了,我也能理解你迫于舆论的压力做出的妥协。 但这次,你真的该向机器猫道歉。你的故事严重抄袭《哆啦A梦:伴我同行》,要知道我是下午才看的这电影,晚上就看到你这严重抄袭的小品,表演生硬,毫无笑点,做作无内涵。 宋小宝也是失常,演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成婚日常、白头偕老的烂俗剧,又是煽情路线,偏偏现场的观众特别买账。我多怀念那个“讨厌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几,你个损色”的宋小宝。 开心麻花的沈腾团队,是我今晚看到的唯一亮点,一如既往的好创意加扎实的演技,带出不少笑点,开场会有一些美剧的影子,但是很好的将本土元素融合,尤其前面埋下的蓝翔技校的点再最后也很好的得到呼应,那段僵尸跳迈克尔杰克逊的舞蹈也是一大亮色。 沈腾团队拯救了最后这场比赛,没有他们,整个档次会再降一档。他们是我喜欢的喜剧类型,这届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王。 当然批评总是容易,真正要把事做好很难,感谢所有喜剧人带给我的一路快乐。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mytrust2014

  2. 竞技热。每集开始玩结构。

    《热带惊雷》非常出挑,反战主题,情节、人设(不同立场的人物甚至带来了冲突)都很好,在彼此怨恨中了解直至和解。之后难有节目能超越这个。赵家班,改良后的二人转,水准不是很高,基本依靠零散的逗趣语言和强大的肢体表演,但能极大地调动观众,水准会是最为稳定的一组。

    《上海新滩》不错。瑕不掩瑜,《热带惊雷》后最佳。这个小品最好的地方是十年之间的留白,而小沈阳与文松在舞台上表演出来的“闪回”段落则用煽情破坏了这份观众自我填补的空间和回味的自由。头尾两段足以表现这个黑帮混混对爱情的痴守和种种掩饰,藏在戏谑后的悲凉。对煽情等多余段落的浓墨重彩正是大多数国产剧差的原因。越节制才越有余味。另外,没有赤裸的你侬我侬和撕心裂肺,这里爱情的动人处是它努力经营的欲盖弥彰和显露即消隐的转瞬破灭。

    重看欢乐喜剧人第一期,东北那组。文松很棒,安分守己地表演,又能在合适的时刻对别人的表演给出恰到好处的合理反应。当小沈阳被宋小宝招牌式的怪笑引得捂脸紧绷时,他依旧坦然自若。在舞台上永远处于表演状态,即使当别人做出莫名其妙的动作,他理应给出的是诧异的左右摇头,都做得非常好。轮番上场的技能展示,是东北组一贯的表演模式。这样的形式会给部分演员留有大块闲余的舞台时间,这时候是对演员的隐形考验。当别人出场演戏时,文松也毫不松懈。始终处于耕耘状态。细致去看,别人在前景的精彩演出也好似成了他的表演背景。极好的冷面笑匠,好演员。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6.13。沈腾一直求变,屡有创意,但执行力一般。恐难回攀《热带惊雷》水准。很多时候收局也拖本就难堪的后腿,这也是各组的通病所在。《英雄联盟》,在自怨自艾中顾影自怜,指责他人的冷漠和哀怨自身的孤独,都难以理直气壮。在这样的双重讽刺下,观众很难移情。何况主干不丰,枝叶奇艳也是枉然。

    6.20。煽情对大多数观众来说仍很受用, 用观众泪水换选票廉价却有效。所以乔杉组能拿第一。其作品在结构上和小沈阳的上海滩类似,仅分段更多。应采取最初想法。这部作品比后者差很多,除了太过喧闹(演员扯着嗓子喊),最主要是没有「盖」的过程,一直在铺陈着煽情的「彰」。努力用调笑消解煽情是一种克制。

    6.27.沈腾组依然玩创意,这次是黑幕喜剧。这种形式可算作是原始特效,需远距离观看才能尽量隐去工作人员,倚重舞台且要在场观看。电视转播仍按照一贯的景别和剪辑方式便存在问题,还不如在台下架台摄影机全程给出全景。动作设计有问题,比如第一个腾空。慢镜头设计,女郎扔枪喊话却是常态语速。看电视转播无法做到对“道具”视而不见,就会觉得那段慢镜打斗太漫长。如果由电视观众投票,沈腾估计就不敢用这招了。

    小宝组情境感非常好,只是这次的核心梗俗得让人有些不畅;乔杉组故事的引子和发展不好,段子不错;贾玲组笑点设置有问题,内容撑不起主题,福报不能依赖着永远的误打误撞;刘仪伟的作品没有结构,设立情境却在通篇毁情境,即和观众的互动存在问题。纪委来查,科长无应急措施,直接跟观众聊起自己的爬升之路和贪污之道。情境不如不建,可以找个搭戏的做个双人相声。很多小品也有互动处,往往在最开始,主要是套近乎要掌声,但进入情境后便不会如此。情境有风险,互动需谨慎。

    7.4.技穷,拼凑,架情怀。

    整体看,是参演人数最多而内容最空洞的一期。尤其是相声类节目,分别演的是“不会演”和“不会说”的事,在没有做好铺垫就使劲架情怀。内容乏善可陈,那些自我感动并试图绑架观众的情怀没有依附,成了无源之水。宋小宝组义正言辞的高呼也震伤了自己的作品,多余。功利心作祟,各司其职便可。

    或因创作时间紧张,这期是分段结构最集中的一期,大家似乎放弃了构建情境并完善情节起承转合的努力,拼凑感太强。在这样的形式下,宋小宝组因各个成员具备的花活而显示出巨大优势。无论如何,拼贴出来的作品很难保证完整性。开心麻花很放松,让人亲近很多,有四两拨千斤的心态,希望他们能拿出作品与之相称。

    7.11.高晓攀的逗哏少了些持重坦然。乔杉组增加人数表现出不自信,用最少的人把事儿讲好讲得妙趣横生确是能力。宋小宝将该出现在辽视春晚上的作品送到了竞演舞台,这种松散的纯靠炫花活博笑的形式只适于内部的联欢,在创作理念上是倒退的。

    开心麻花《小偷在哪儿》非常好,表演细致有层次,公车环境营造得如同精密仪器般井然有序。最后朝向观众的回头,是善良人的孤独,是对这个充斥着怯懦冷漠的同谋社会无奈的问责。这档节目的命名估计是为包含各种作品形式,而真正能与“喜剧”挂钩的似只有《热带惊雷》与这部《小偷》。
  3. 一档有东方卫视与欢乐传媒联合打造的明星喜剧经验真人秀节目《欢乐喜剧人》正式与全国观众界面。节目延请国内各界极具代表性的喜剧明星加盟,如在时尚都市男女中知名度颇高的开心麻花、东北军后起之秀宋小宝、心宽体胖的女汉子贾玲、相声领域的李菁和曹云金、邓超做老板的白眉工作室、爱笑兄弟乔杉、修睿,此外更有高晓攀、九孔、刘仪伟、吴君如等人的乱入,让节目精彩纷呈,笑果不断。除此之外,被万千女性视为男神的吴秀波担当主持,使这档节目平添了更多的看点。

    第一季我一集不落全部看完了,最喜欢的喜剧人还是沈腾,有新意,敢于尝试不同的类型。宋小宝永远扮丑来博得观众笑声,缺少点新意。

  4. 预警:作者腾吹

    第一期

    这一期没啥好说的,血吹沈腾就完事了。《热带惊雷》甩其他作品八条街不止。《热带惊雷》作为压轴出场,让我紧锁了一个小时的眉头得以舒展,换脚那段让我放声大笑长达一分钟,创造了我的观小品史上的最长纪录。在《热带惊雷》之后,其他组如梦初醒般的开始使用大屏幕交互式场景。

    其实《热带惊雷》给我带来的震撼是巨大的,它最后的煽情完全不突兀,不是春晚上那种最后【突然话锋一转拉长声音提高音量音乐起】的煽情,而是把煽情注入到每一个笑点中,反战主题恰到好处,悲剧内核的喜剧,不需要把口号喊出来去表达一个大主题。可惜这个作品放在了第一期,之后难以超越。

    第二期

    这一期,宋小宝模式化,贾玲倒霉卖惨,分列第一第二。还记得陈佩斯(?大概率记错了)说过,他去乡下做排戏,很多人围观,他认真演喜剧没人笑,他一遍遍失败,脚都磨破了之后,观众一次笑声比一次大。中国人喜欢看别人倒霉,别人越倒霉笑得越大声。这对于喜剧来说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宋小宝两期的作品都是类似于大杂烩式的舞台,是靠模式中的重复和变化来使人发笑,没有大主题。于是我得出结论:宋小宝多多少少是靠观众基础连拿两次第一的(没错,我就是对《热带惊雷》只拿了第二不满)

    这一期沈腾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表演太话剧了,可能是临时改剧本的原因,三番的剧情本来可以更加丰满,笑点更密集的,得第五也算差强人意,不过我真的爱惨了话剧式的表演。

    第三期

    这期沈腾不在就给我了一个逼叨其他组的机会。宋小宝和贾玲的喜剧本质上都是靠自嘲完成的,其中免不了夹杂着些许歧视的味道,但没办法,低级趣味,大势所趋。

    李菁的作品太生硬了,完全不好笑,还要硬插政治正确,尬的我脸都僵了。

    白眉工作室其实剧情完成度每次都很不错。但是太难笑了,第一是缺少群众基础,没有辨识度观众就不喜欢,第二是笑点陈旧,每一次都能猜到“下一句话你要逗我笑了!”,能正中下怀的笑话,不好笑。

    第四期

    这期沈腾的《纯闺蜜》没什么人关注,但我想唠唠这个作品,《纯闺蜜》的笑点密集,包袱够大,我现在还记得“能不能把这些菜给我热一热”和“手机掉马桶里捞出来之后正好来了个电话我就接了”,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又笑出了声。

    这可能是沈腾在这个舞台上唯一一次抛弃了大主题,抛弃了创新,抛弃了煽情的作品,只剩下了单纯的台词和表演,也许我可以称之为单纯的喜剧,或是回归本源的喜剧。不知道观众怎么看这种单纯的喜剧,反正我很喜欢,喜剧的本质就是逗你笑。你哪怕是只看这个舞台上喜剧的发展,也已经不知道到底喜剧的内核是搞笑,还是喜剧的表层是搞笑。

    第五期

    这一期沈腾的《爸爸爸爸爸爸》拿了第一,果然煽情是永远的话题,人类都是情感动物。沈腾这期的煽情也回归了春晚水平,刻意又突兀 (艾伦那句“哥!接词儿!”还让我懵了一会儿以为腾妹真的忘词了)

    不过沈腾的煽情太真诚了,举着失踪儿童的信息眼含泪水地走到台下呼吁关注拐卖儿童的问题,试问谁看了能不被打动呢。沈腾巧妙地用自己的真诚掩盖了喜剧的不足拿了第一,戏的煽情是刻意的,但我的煽情是真的,手段了得(褒义)。

    九孔是怎么做到一整个作品中一个笑点都没有的?也是神奇。

    第六期

    我一个腾吹也想吹一吹小沈阳的《上海新滩》了,可以说是《热带惊雷》之后最好的作品。十年后馄饨摊和强哥混熟调戏的那段戏堪称神来之笔。墙后闪回的那段其实还不错,创新带来的冲击力配合还算恰到好处的煽情都使这部作品的记忆点深刻。(不过又是第二,我心中的好作品都是第二)

    贾玲这作品我倒是笑了好多次,不过全都是无奈的笑,观众肯定是看她蹦了那么久累得满头大汗才投的辛苦票。

    看完沈腾的《一念天堂》我发出感概:好学院派的先锋话剧!沈腾表演灵魂从床上站起来那段我感概:这身段太话剧了吧!

    第七期

    沈腾这期想讲道理,出乎意料的讲的还不错,不是光在最后喊两句口号的硬拗,是把现象放大给观众看,不喊口号,不说道理,只讲现象。有时候就能隐隐的感觉到,沈腾是一个想改变一些事的人。

    宋小宝,真的是努力型选手,从这期开始他开始求变,放弃了以往的大舞台式的喜剧,开始做有主题的作品,但这期的《甄嬛后传》其实披了一层故事的皮,内核还是宋小宝最擅长的大舞台式的表演。

    第八期

    这一期是很重要的一个节点,沈腾放弃接地气开始全心全意拿出学院派的高傲,宋小宝开始下定决心抛弃刘老根大舞台式的喜剧在求变的路上摸索,贾玲的自嘲式搞笑终于让观众审美疲劳,至此。

    第九期

    沈腾在《赏金猎人2》中把学院派发挥到了极致,对舞台的掌控太强了,对每一个视觉效果都精细再精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打碎瓶子后用手套表现玻璃碎片。有人说沈腾的黑幕喜剧的缺点在于无法忽视道具,我认为恰恰是道具的不流畅感才是黑幕的精髓,如果追求的是道具的完美和流畅,那干嘛不用大屏幕?有点磕磕绊绊的道具才是黑幕追求的视觉效果。

    沈腾说之前自己一直想着怎么去接地气,这次干脆彻底放弃地气,西部+黑幕,直接飘到天上去了。直接让我想到了奇葩说里的詹青云,她也是学院派却久久苦恼于如何接地气,半决赛时彻底放弃地气,从黑奴贸易讲到资本聚集,从法治讲到人治,越讲越激昂,讲完这期她就被淘汰了,但她说她不后悔,她把想说的,想控诉的都表达出来了。沈腾手握十几年的话剧经验,学院派的打磨以及才华横溢的脑袋瓜子,大可做他想做的作品。

    第十期

    这期都挺一般的,不想写,那就用小论文凑数吧。

    赛程至此,很多人把宋小宝和沈腾做对比,说宋小宝是草根沈腾是精英,这点我是同意的。但,宋小宝是很想成为精英的。其实他完全可以坚持二人转舞台的老路,毕竟受众广观众喜欢。我之前说宋小宝的观众基础拉票,其实他就是个从观众中生长出来的喜剧人,靠着一次又一次表演时下面观众的笑声和掌声找到表演方式,他扮丑角时观众笑声最大,突然十几个后空翻时观众掌声最响,宋小宝对于这种喜剧方式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但他就是要缺什么补什么(也是传统思维),学习文化,苦练书法,喜剧也想朝学院派靠拢,放弃了大舞台的喜剧模式,也想讲一个故事,也想深刻,也想煽情。

    这两个在舞台上生长起来的喜剧人,一个是传统的刘老根大舞台,一个是剧院的话剧舞台,或许代表的是,两个时代。

    第十一期

    后面还没写......因为还没看.......写了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