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故乡 Heimat - Eine Chronik in elf Teilen(1984)

故乡 Heimat - Eine Chronik in elf Teilen(1984)

又名: 故乡:一部德国编年史 / Heimat - Eine deutsche Chronik / Heimat: A Chronicle of Germany

导演: 爱德嘉·莱兹

编剧: 爱德嘉·莱兹 Peter F. Steinbach

主演: Marliese Assmann Eva Maria Bayerwaltes Helga Bender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西德

上映日期: 1984-09-16

集数: 11 单集片长: 90分钟 IMDb: tt0087400 豆瓣评分:9.2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Heimat 号称是 People’s history of Germany,现代德国的史诗,Edgar Reitz自编自导。第一部 Heimat (A German Chronicle) 1984年播出,11集,全长16小时;第二部 Heimat (The Second Heimat: Chronicle of a Generation) 1994年播出13集,全长 26小时。第三部 Heimat (A Chronicle of The Endings and Beginnings) 2004 年播出,6集全长约700分钟。

演员:



影评:

  1. 如果你Herr Xie翻译课作业还没交,请不要往下看。  

    这是我翻译课上的作业,觉得好玩就发在这里,也许可以提供给大家一些关于《故乡》和导演的背景材料。我本人还没有看过这部片子,有谁有DVD请借我一下,非常非常感谢!


    《故乡》导演埃德加•莱茨专访
    “电视已经不再是一种叙述性的媒介”
    这位出生于洪斯吕克迪地区的导演完成了他毕生的影视巨著——长达54个小时的《故乡》,这也是有史以来最恢弘的电影制作。下面是对这个疲惫的天才导演的专访。
    南德意志报杂志:约翰内斯•威希特和扬•维勒

    南德意志报杂志(以下简称南):你的《故乡》堪称电影历史上规模最庞大的系列影片——一共有30集。
    埃德加•莱茨(以下简称埃):总长度为54小时。

    南:你是如何保持题材的一贯性的呢?
    埃:这个只有完成各自相关的任务才能做到。为了与整体保持一致,我们有一系列复核的阶段,在其中我把整个的拍摄策略检查了一遍。

    南:自从20年前《故乡》第一部播出以来,电视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埃:这期间电视已经不再是叙述性的媒介了。讲故事是需要时间的,但电视使我们觉得,我们永远缺少时间。每部电影都会被固定的节目模式钳制住。有些东西可能不回因此受损,但是叙述的艺术需要舒缓的节奏。电视节目的拥挤影响了观众和他们的感知能力。我甚至自己也发现,这些年自己变得越来越不耐心。

    南:你是否是以艺术上的缓慢来对抗这个过程?
    埃:缓慢是远远不够的。电影和其他艺术都在尝试为决定我们生活的瞬间赋予持久性。我作为一名电影人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为生活赋予一点永恒性。我们不能让感动我们的事情被像旋转木马一样迅速而炫目的消费潮流掩盖。

    南:但(德国)电视一台的兴趣却在于,《故乡》第三部的收视率要超越第二部。
    埃:世界上有几百万的人,直到今天还非常喜欢《故乡》第二部!对我来说这是职业上的极大满足。从第三部一开始我就知道,我将要讲述的故事会激起很多人的回忆。柏林墙倒塌后的日子,那些人们在过去十年中所经历的情感——这一切都生动清晰。大多数成年德国人可以在电影里重新找到自己,重温感动他们的那些情感。

    南:当时你怎么会开始挖掘自己家乡的历史?
    埃:个人的危机是起因,这在生活里是多么常见的事情!1978年我拍了一部非常失败的电影《乌尔姆的裁缝》。这部大制作的影片让我失去了所有的一切。由于我必须从慕尼黑的房子里搬出去,就在朋友那里找到一所度假用的房子,在叙尔特岛上,这样我在圣诞节假日里找到一处栖身之地。我彻底绝望了。这时在德国北部下了一场大雪,把铁路线都冻住了。直到一个多星期以后铁路才恢复正常。于是我有了很多时间思考。

    南:你想到了些什么?自己到底为什么当了导演?
    埃:当时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更痛苦的问题,因为我诅咒把我弄得破产的一切。我在家人之中寻找原因,先从我的祖父母开始。当人们想这样做的时候,就是在自我治疗了。我开始尽可能纯粹凭记忆来写下洪斯吕克的故事。当大雪停止的时候,我已经写了一百页的故事梗概了。

    南:你就把这个剧本叫做“故乡”。
    埃:在拍摄开始前,它叫做”Geheischnis”。

    南:”Geheischnis?什么意思?
    埃:这是一个洪斯吕克地区的方言词,意思跟安全、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差不多。这个词原本来源于农业。跟“苑”这个词是有联系的,也就是人和动物共同生活的一个围起来的区域。我的祖母曾在带我睡觉时对我说:“我们两个有一个窝。”

    南:这是个除了在洪斯吕克地区很难被理解的题目。
    埃:拍摄组的人有一次在场记板上写了“故乡”,因为他们由“窝”联想到此。

    南:这样就流传了下来。
    埃:一开始还没有,但是贝尔恩德•艾兴格有一次在拍摄期间来看我们,因为他接了电影了一个小角色,他看到了场记板上写的字说:你应该把“故乡”作为电影的名字!

    南德意志报杂志 2004年9月17日 有删节
  2. 可以猛看dvd后,以极大的决心蓄势着收拾最大部头的《故乡》,遗忘了领导让我多关注娱乐的嘱托。它号称是 People's history of Germany,现代德国的史诗,Edgar Reitz自编自导。第一部 Heimat (A German Chronicle) 1984年播出,11集,全长16小时;第二部 Heimat (The Second Heimat: Chronicle of a Generation) 1994年播出13集,全长 26小时。第三部 Heimat (A Chronicle of The Endings and Beginnings) 2004 年播出,6集全长约700分钟。

    中盛出了前两部,质量不算很好,但字幕做的不错。110分钟的第一集已经把我搞得昏昏欲睡,只感觉这个乡下家庭乱哄哄的,而主题似乎也置疑一战后的凡尔登条约对德国是否公平,法国成了这小村庄羡慕又恐惧的对象。目前第二集看到一半,已经渐渐觉得有意思了,角色关系明朗,历史背景(纳粹崛起)熟悉,只盼望节奏再快些。

    上网搜索,意外的发现在英国的华文论坛里讨论过此片,似乎2005年年中,BBC4台曾一鼓作气地播完这54小时史诗。以下是来自论坛里中文资料

    长,非常长。现在BBC4 播的第二部 Heimat (Die Zweite Heimat)每集动则2个小时,昨晚的第10集长达2小时12分钟。节奏慢,人物多,又说德语,很难看下去。第一部 Heimat 播放时,真的很难坚持看,也因此看漏了不少。

    Heimat 号称是 People's history of Germany,现代德国的史诗,Edgar Reitz自编自导。第一部 Heimat (A German Chronicle) 1984年播出,11集,全长16小时;第二部 Heimat (The Second Heimat: Chronicle of a Generation) 1994年播出13集,全长 26小时。第三部 Heimat (A Chronicle of The Endings and Beginnings) 2004 年播出,6集全长约700分钟。

    Heimat (Homeland) 翻成“故土”可能比较贴切。过去德国电影的一种类型片,以拍摄乡村生活为主,主题保守。Reitz借这个题目有颠覆这个类型的意思。因为第一部Heimat从一战德国战败开始,故事都是围绕着一个虚构的村庄Shabbach里Simon一家的生活开始,讲到纳粹的兴起、二战的失败、战后德国的艰苦、复兴、下一代等等,从1919到1982年,主角Maria Simon是这没有父亲的家庭的一家之主。

    第二部承接第一部的最后第二集, Hermannchen (?)。年轻的 Hermann 16 岁,是 Maria 最小的儿子,在这一集中爱上比他大10岁的女人。被比他大很多的哥哥Anton发现后女人被赶走(她当时被收留在Simon家),Hermann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这一集我只看了一部分。)最后字幕说 Hermann 从此离开了家乡,发誓永远不回家乡,后来成了作曲家。第二部 Heimat 一开始据说就是 Hermann 在发誓永远离开 Shabbach,然后就是他在慕尼黑的生活,时间是整个60年代。据说有导演半自传的性质。

    Heimat 据说在德国是非常轰动的作品,首播时据说都是万人空巷的。导演是按电影拍的,全本还曾在电影院播出。

    有个很好的网站:

    这是The Second Heimat (Die Zweite Heimat)的最后一集,第13集。看到一半的时候,我觉得这一集可以算是 mini odessey of Hermann,Hermann 开始一个火车旅程寻找他的人生真谛。一路上,他这十年中的女人、和男人们都一一出现,Volker, Jean-Marie, 他的最后一个情人 Katherin, 他的分居的妻子 Schnuchenn, 女儿 LuLu, Juan, Alexi, 被通缉的 Helga, Stefan, Renate, 他的 "Dulman women" 之一的看上去很快乐的 Marianne,甚至连 Fox's Earch 女主人 Cephal 都出现。最后找到他的真爱 Clarrisa.确并没有到此结束,因为他的自我还没有找到,他说“I have many other dreams. I want to find what they are.”

    “In my life I kept many women waiting, starting from my mother.”这大概是让我印象最深的Hermann的内心独白。能让他找到自我的,却是14年前,16岁的 Hermann 发誓一辈子永远不回来的家乡。我们是不是更清楚他在找什么?

    影片最后,回到了第一部 Heimat 每集的结尾:Hermann 在 Hunsruck 乡村道路上,走向远方,渐行渐远。。。

    Heimat 3 的第一集是 The Happiest People in the World。开始于1989年柏林墙倒下的那一晚。正好在柏林的Hermann“感到整个城市的悸动”,街上一个陌生的中年人过来拥抱他,泪流满面地喃喃自语“想不到我能活着看到这一天。。。”在看着电视直播人流涌过柏林墙时,Hermann 遇到了分别多年的 Clarrisa。从第二部Heimat 结束到现在已经19年了。重聚后的这对恋人,决定结束到处奔波演出的生活,安顿下来。而Clarrisa找到的“dream house”座落在莱茵河畔的山坡上,就在Hermann家乡附近。Clarrisa从东德请来的技工,把这座被废弃多时的大屋从里到外重新一遍。

    确实1989年圣诞节的德国人,可以自称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整个国家沉浸在东西德边界被打通的喜悦中。剧中的东德人Gunnar宣称“5年之内东西德就会统一!”结果1990年就统一了。
    当时东德人第一次到西德,还能从银行领到100马克现金。东德技工Gunnar 和 Ugo 第一次进入西德的惊奇、第一次进入琳琅满目的工具商店的喜悦、西德人对来自东部的同胞热忱、
    有时不带恶意的好奇、有时无意流露出的看不起,很多地方都能引起我一定程度的共鸣。
    当年的德国、国家统一、经济强盛、铁幕倒下了、人人都自由了、前景一片光明。

    讽刺的是,就在BBC4播放Heimat 3的时候,德国正在进行大选,选举没有明确的结果,
    谁也不知道怎么办。现在的德国,已不是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增长缓慢、高失业率,仍然在为统一付出代价。甚至开始要学习“英国经验”,是学布莱尔,还是铁娘子?
  3.   以下是我当时在BBC FOUR看 Heimat 时记录下来的感想,当时都发在英华论坛上。BBC FOUR 当时为播放 Heimat 3,在短短的时间内,先放 Heimat,然后 The Second Heimat,最后 Heimat 3,对喜欢 Heimat 三部曲的人来说,非常过瘾。 不过当时我对它还没有什么认识。Heimat 是零零星星地看了大概一共一集半的样子。The Second Heimat 开头也漏了,然后慢慢开始越看越多,越看越喜欢,然后正式成为 Heimat 迷。Heimat 3 就一集没漏了。现在把所有文字合在一起。
      
      Heimat 号称是 People’s history of Germany,现代德国的史诗,Edgar Reitz自编自导。第一部 Heimat (A German Chronicle) 1984年播出,11集,全长16小时;第二部 Heimat (The Second Heimat: Chronicle of a Generation) 1994年播出13集,全长 26小时。第三部 Heimat (A Chronicle of The Endings and Beginnings) 2004 年播出,6集全长约700分钟。
      
      Heimat (Homeland) 翻成“故土”可能比较贴切。过去德国电影的一种类型片,以拍摄乡村生活为主,主题保守。Reitz借这个题目有颠覆这个类型的意思。因为第一部 Heimat从一战德国战败开始,故事都是围绕着一个虚构的村庄Shabbach里Simon一家的生活开始,讲到纳粹的兴起、二战的失败、战后德国的艰苦、复兴、下一代等等,从1919到1982年,主角Maria Simon是这没有父亲的家庭的一家之主。
      
      第二部承接第一部的最后第二集, Hermannchen (?)。年轻的 Hermann 16 岁,是 Maria 最小的儿子,在这一集中爱上比他大10岁的女人。被比他大很多的哥哥Anton发现后女人被赶走(她当时被收留在Simon家),Hermann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这一集我只看了一部分。)最后字幕说 Hermann 从此离开了家乡,发誓永远不回家乡,后来成了作曲家。第二部 Heimat 一开始据说就是 Hermann 在发誓永远离开 Shabbach,然后就是他在慕尼黑的生活,时间是整个60年代。据说有导演半自传的性质。
      
      全文很长:
      
  4. 按照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穆勒的讲法,《故乡》是“从一滴水看世界”。这毫无疑问是导演莱茨的野心之作,从1919年到1982年,整整70年的时间跨度,其间包括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于德国人来说,这就是一幅长达70年的肖像画,而画的是他们的人生。导演一个村庄的改变来看德国,其实我以为,他或许也想向我们阐释,人生也就是这样:或喜或悲,爱,死亡,这些都发生在这里,发生在平静的每一天,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
    整部作品以编年体的方式拍摄,在每一集开始的时候都会以照片和叙述的方式对上文做回顾。虽然玛丽亚作为主要人物贯彻始终,故事也在1982年玛丽亚的葬礼后结束,但《故乡》却是以一个整体来叙述,这个村庄才是整个故事的中心。70年中,你可以看到在这里第一次使用收音机,第一辆摩托,第一辆汽车,以及第一条高速公路。你也可以从西蒙的哥哥伊杜尔德的口中间接的获知政治,从他们向犹太人借巨款修盖别墅而最后不用归还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故乡》完整的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以普通人的眼光来记录战争,这样却来得更为真实。从收音机里听到希特勒的叫嚣,从威尔弗莱德的军装和举止去想象党卫军当时的地位,这一切都发生的平常无比,以至于不得不让人去思考:战争其实就是这样开始的,它还会来吗?
    Heimat这个词在德语中既可以解释为故乡也可以解释为家。无论是西蒙50年后从美国回到自己的家乡,还是安东从土耳其战场归来,抑或是欧斯特开着飞机给玛莎送花,你既可以说是他们对于故乡的回归,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归家,莱茨对于主题的贯彻相当彻底,从西蒙第一次从一战的硝烟中回来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来,整个村庄的人都来到家里,而每一次每一个人物的归来,莱茨都不遗余力地把一切村庄的物事用镜头描绘一遍,把故乡和变化很好的捏合到了一起。
    本片的摄影技巧值得单独讨论。《故乡》始终以黑白和彩色混合的方式来描述镜头,但需要注意的是莱茨只是用彩色来强调一些元素,比如西蒙第一集里对于苍蝇灯的思考,比如对于38年那个圣诞节的美好记忆,色彩用来阐述一种思维。
    本片最为耀眼的演员无疑是饰演玛丽亚的玛丽塔•鲍尔,年龄跨度从19岁到82岁,又要面对两任丈夫的离去,对于情绪的调节非常到位。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群戏相当多,大家动辄聚在厨房里各抒己见,要显得人物特色分明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尤其是没有台词的演员,在“听戏”上面,大部分群戏都做得很漂亮。
    《故乡》经过了5年的拍摄才创作完成,1984年在慕尼黑电影节上首映,同年在伦敦电影节上放映,随后在BBC2台作为剧集播出。1993年莱茨续拍了第二部以及在2004年完成了第三部的拍摄,这部宏大的编年史仍将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