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工业光魔之鬼斧神工
导演: Leslie Iwerks
编剧: Leslie Iwerks Jeff Stephenson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10-11-14
片长: 60分钟 IMDb: tt1657302 豆瓣评分:8.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这个地球上,有这么个神奇的导演,一辈子就拍了一部电影,然后就成为了传奇。
这个人就是乔治卢卡斯。
大概是外星来的,才能把“外星人”安利得如此疯狂。
然而,这部纪录片并不是拍乔治卢卡斯,而是他为了拍《星战》而创立的公司。
瞧瞧人家,为了拍一部电影,成立了一个公司。
然后……,即便卢大导演不拍片,靠这个公司,江湖上都有他的地位。
本尊,还是值得仰慕的。
创业成功之后,身材严重走样。
不过,如此成功的男人,谁还会在意这点“微胖”呢。
作为元老,大概还是有资格吐槽当年的老卢的。
说实话,小编看到的《星战》,其实已经技术相当成熟后的“各种番外”了,然后重头开始看,觉得不过如此嘛。
然而,当初《星战》刚出来时,无法想象带来了多大的震撼。
特别对于“技术流”。
为了能把老卢脑洞里头的画面,真实还原到大银幕,一帮组创可是花了血本了。
首先,必须在技术领域掀起一场革命。
其实,这些专业器材究竟起什么用,我等外行大概也不是很清楚。
但是,成果就摆在面前,让人莫名的感觉到高大上。
要说玩“视觉特效”,《星战》大概是绝对的扛把子。
当年,漫威还在和泥玩呢。
第一次《星战》的万人空巷,小编无缘得见,相信大部分人当时连电影叫做什么都不太清楚。
这个差距,实在有点……遥远。
其实,真正的《星战》三部曲,放到当下已经相当的粗糙。
然而老卢作为铁杆星战策划,有的是办法,让《星战》在所有铁粉中屹立不倒。
第一批星战迷,已经光荣退休,华丽的躲过了延毕的危机,可以有大把时光看老卢永远的番外。
老卢为了拍自己的电影,组建的公司,很快成为了一个下金蛋的母鸡。
那些鼎鼎大名的导演,一个比一个牛叉,但是,在视觉特效方面,他们都得向老卢叫一声大哥。
斯皮尔伯格,从拒绝到接受,完全就像从雄伟到荒谬。
当年的侏罗纪公园,在全球卷起恐龙狂潮。
甚至,带火了一个地级市。
这个地级市,就在小编不远的隔壁,如今依然火。
不过,斯皮尔伯格也是有点过分谦虚了,其实,完全不靠特效,斯皮尔伯格也能拍出很牛叉的电影。
他的作品里头,超越侏罗纪的,多了去了。
不过,如果讲到视觉特效,那绝对不是一个赛道。
老卢不仅是个天才导演,也是个敏锐的商人。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
人家直接赢在了起跑线上。
大名鼎鼎的皮克斯,不过是分公司而已。
皮克斯旗下出品的那些口碑和票房齐飞的作品,完全用不上小编数来宝。
另一位大导演,卡神的《终结者》,也是神话一样的存在。
这里头,当然也少不了老卢的技术支持。
那些视觉特效的大片,运用特效不足为奇。
然而,特效已经涉及到每一个不起眼的细节中了。
《阿甘正传》中竟然也用了特效?
这一点,国人完全无法理解。
就这,还需要用特效?
给个面子,省队出来的选手分分钟秒杀好不啦。
和特效拍电影,最纠结的大概是演员,要对着空气演出真实感,还是需要一定的想象力的。
罗宾威廉姆斯演到怀疑人生,即便是绝地大师,也偶尔会演到怀疑人生。
《龙卷风》,这个不是今年出的翻拍,当年的哪一部,绝对是灾难片的天花板,太多人在电影院里头瑟瑟发抖。
但是,这绝对是个烧钱的买卖。
这花钱的速度,一天小编就能过完十个人生,也难怪老卢有一辈子只拍一部电影的底气。
后期的《星战》,完全是技术力量的体现,直接把隔壁的卡神看得一愣一愣的,发誓要拍一部能和《星战》别别苗头的电影,于是有了《阿凡达》。
至于漫威系列,这个不用多说,基本是个地球人都知道。
试问,漫威电影真的那么好看么?
有多少人是冲着里头的特效去的?
公司为老卢“量身定做”的短片,绝对也是恶搞老板的集大成者。
这个,才是老板和员工“应有的样子”。
这部电影也不用介绍片名了。
席卷全球的海岛风。
这个技术,在《阿凡达》里头运用到了极致。
阿汤哥的《世界大战》,当时感觉也不是很好,大概是《碟中谍》太高峰了。
经过这么一解读,发现自己外行了。
但凡涉及到外太空,谁能绕的过老卢这座大山呢。
这样的传奇,绝对是电影史上绕不过的一笔。
有的人,一生都在为一个小金人奋斗。
比如小李子。
看看人家,小金人拿到手软,如果凡尔赛有名次,那小金人也是老卢的。
最后,来一个有趣的。
老卢的公司,也不是铁板一块,该打破的垄断还是需要打破的。
工资低?还能养得住技术大牛啊。
2010美国纪录片《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豆瓣评分8.6,时光网评分8.0,IMDb评分7.5。
影迷的必看佳作,不仅是工业光魔的传记片,更是电脑CG特效和CG3D动画片的发展史,是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世界电影科技发展史。
工业光魔的起源正是电影CG特效的起源,正是CG3D动画片的起源,所以本片从另一个角度说可以作为了解电脑CG特效和CG3D动画片发展史的纪录片来看。
可惜。本片只有60分钟,太短了,信息量不够大,不够解渴,不够过瘾,好多内容点到为止,没有展开,这一点很遗憾,作为一部电影CG特效编年史,60分钟显然太短了。
影片回顾了好多影史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CG特效,比如《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阿甘正传》《加勒比海盗》《勇敢者游戏》《世界大战》《变形金刚》《钢铁侠》《星际迷航》……等等。也许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电影中的CG特效并不稀罕,当时在当年,这些影片中的CG特效都是开创性的,是永载史册的。
工业光魔真的超级了不起,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让全世界的电影制作迈入了崭新的天地。我们如今已经对电影CG特效习以为常,而这背后幕后是工业光魔追求极致、追求完美、永不言败的开拓精神。本片可以说献给工业光魔的一封情书,是对工业光魔卓著贡献的著书立传。
在本片中也提及了如今如日中天的皮克斯,影片不仅讲述了工业光魔的发展史,还讲述了皮克斯的起源,很涨见识。
我作为超级电影迷,尤其钟爱科幻片,尤其喜欢特效片,所以本片特别适合我的胃口,观影过程兴奋度很高,非常过瘾,所以才觉得60分钟不过瘾、不解渴。
很久之前就听说过工业光魔,今天终于看了这部纪录片,大开眼界。工业光魔令人赞叹不已。 看过很多电影之后,再来思考特效到底在电影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工业光魔的答案显然是很好的,电影比技术更重要。技术可以让电影人把他们想拍的作品更好的展现在大银幕上,也能让观众看到自己脑海中曾幻想过的种种画面,特效的存在是为了让电影更好。一部好的电影可以没有特效,但仅凭特效肯定不足以成为经典。
当今影坛不缺少优秀的电影,也不缺少特效优秀的电影,这二者是两个不同的集合,有交集,但不重合。人们需要凭借剧情和表演而优秀的电影,有时候也需要一些感官上的刺激,我们没有办法评价二者的高低贵贱,那只是个人的喜好罢了。而特效让电影变得更加多样,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的观影需求。特效产业已经深深的影响了电影产业。(ps:尽管电影比技术更重要,但是五毛钱特效还是很让人****的,也可能是因为电影本身就是辣鸡)。
查阅了一下资料,工业光魔在特效领域可以说是统治级的地位了,不禁有些感慨。自己小时候也幻想过有一天能投身于这个领域,可现在却在码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过也说不准,搞特效要用到电脑嘛,也许技术开发还能用得到我们。中国的特效产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希望以后真的能做些什么,因为自己确实很喜欢。不过话说回来我艺术细胞少的可怜,真是令人绝望。
说了很多了,希望工业光魔能继续它的传奇,带来更多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