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天空之眼 Eye in the Sky(2015)

简介:

    凯瑟琳上校(海伦·米伦 Helen Mirren 饰)率英国情报单位追捕一名女性恐怖分子长达六年,经由美军加入高空监视行动,好不容易在秘密基地找到疑似她的身影,特种部队准备活捉她时,高空侦查人员却意外发现该名恐怖分子正与其他人密谋自杀炸弹攻击,为了防止伤害,凯瑟琳下令轰炸秘密基地将敌人歼灭。当无人战斗机的驾驶员史蒂夫(亚伦·保尔 Aaron Paul 饰)瞄准目标后,却发现这个“秘密基地”竟然是普通的民居,而一名女孩更是跑进他的攻击范围玩耍,原本单纯的跨国逮捕行动瞬间变成复杂难解的反恐任务……

演员:



影评:

  1. 影片讲述一次针对自杀袭击恐怖分子的军事行动中,军方和政府为是否采取可能殃及一个无辜小女孩的飞弹打击而产生的分歧。这对应着一个经典道德悖论“有轨电车问题”:你是否会把即将撞死五个人的电车转向只会撞死一个人的轨道上。在一个简单化的有轨电车模型下,大多数人会选择最大利益,牺牲一人拯救五人。但导演想要告诉我们的却是:当问题被具体化地放在一个真实场景中,做出理性的选择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其中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1. 悖论的矛盾根源是什么?
    在电车问题中,更多人倾向于把“为了最大利益牺牲一人”当成一个标准答案。而选择不作为则可能被斥为伪善。但在电影里,导演带着观众观察并参与到小女孩的日常生活中,天平的这一边就不再是“一个人”这样冰冷的数字,而是要面对一个上一秒还在你眼前玩耍的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下一秒死在你的手里的残酷现实。这对人心灵上的冲击远比一百个人死在新闻里大得多。更不用提选择者还要面对因道德和舆论压力产生的自责。这种状况下你还能轻松地做出理性选择吗?所以这个道德悖论的矛盾不在于选出客观上最好的答案,而在于即使有了最好的答案我们出于感性也不一定会选择它。

    2. 当个人陷入伦理困境,有没有办法做出一个决定?
    从上个问题的答案中很容易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我们应该战胜感性,为了大多数人的福祉理性地做正确的事。电影里的英国军方基本上也正是这种思想的代表。他们容忍小女孩的牺牲,极力促成通过飞弹打击的提案,因为他们知道放走恐怖分子必然导致更大伤亡。Benson将军、Powell上校都不是冷血无情的人,前者接到任务之前还在给女儿选购玩具,后者是吵醒了小狗也要说sorry的慈祥奶奶。但投入“战场”的他们,一个是把娃娃交给助手再走进会议室,一个是从睡袍换成制服。导演有意地强调这些仪式性的细节,就是为了说明:为了说服自己冷静客观,军人只能把人性放在一边,这是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的。正如Benson将军所说,军人不是没考虑过战争的代价,而是考虑之后做出了无奈的选择。

    相比于理性的军人和作为感性代表的女官员(她始终坚持宁愿冒着大规模恐怖袭击的风险放走恐怖分子也不直接作恶杀死小女孩),我们大多数人同时受到感性与理性摆布。这就造成了我们在伦理困境中更举步维艰。于是我们首先会下意识地选择推脱责任,把伦理困境推给别人解放自己,正如片中大部分政府官员的所为。也许在屏幕前的我们可以肆意嘴炮指挥这些大人物们应该作何选择,但当责任真的压到个人的肩上时,我们也许会同样选择把决定权交给他人。

    而当问题推不掉的时候,我们仅剩的选择就是找个理由说服自己,假装感性理性上都过得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粉饰太平地渡过这个无解的难题。当飞弹伤害到小女孩的几率被评估为65%的时候,大家还在踢皮球;但当局势变得已经迫切需要一个答案,皮球再也踢不走的时候,大家是怎么做的?他们几乎是通过层层压制把伤害几率硬是降到了45%。这个45%是怎么得到的,我想不光是表面上展现的由Powell少校和她的手下做了假,而是背地里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每个人一定都清楚:如果真有可以减小对平民伤害的方案,一定早就被提出了,为什么等到现在才忽然冒出来。大家不敢去仔细质疑,因为所有人都已经等这个自欺欺人的数字太久了,只不过最后总得有一个人来做这个脏活而已。 所以面对道德悖论,我们往往只是需要一个自欺欺人的理由。就算回退到那个简单的有轨电车模型也一样。仔细想想:五个人还是一个人,我们难道真的就更关心五个人的死活吗?还是我们只是需要一个理由,做我们认为正确的事呢?

    3. 在决策中是否应该给理性派绝对权威?
    按照上面的假设,如果个人只是为了自己内心过得去,那很可能只有理性派才能做出对大众福祉有切实意义的客观选择。所以我们是否应该把决策权交给这样一个理想的群体呢(假设他们值得信赖)?我觉得仍然不能。一味牺牲少数,追求群体最大利益,最终会走向漠视人性的极权。这就由原本一个两难局面下的无奈选择变成极端了。

    在影片前半部分,公务运作上的繁琐程序、取悦宣传战争的政治正确看起来非常冗余繁琐,给军方行动带来了太多麻烦。但到影片后半,细想一下,其实人性关怀正是在这些冗余程序的庇护下才赢得了片刻喘息。正是决策者对舆论的忌惮(影片中提到的“一段youtube影片就可以导致革命”),才让少数人的生命在多数人利益面前没有直接被视为草芥。


    所以对于道德悖论,答案仍然是——无解。我们在观影之初,也许会觉得影片中某些人的所作所为有很多令人诟病之处,但随着边看边思考,又会觉得其实整个程序没有一步不是在合理有序地进行着。在很多问题上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总以为这个世界的苦难都来源于人错误的选择,于是我们尝试探索错在哪里,寻找办法纠正。但探索的结果往往却得出这样结论:原本的一切选择都没有错,我们深恶痛疾的丑恶已经是万般无奈下最合理的存在。比起当初的种种不合理现象,这样的无奈才真的给我带来了深深的绝望。影片尾声,随着我的思绪陷入这样的绝望,那架无人机也飞进了一片无边无尽的阴云。


    这部影片最大的优点就是通过细节把人物表现得非常立体,每个人物既是不同理念的象征,又都同样是有血有肉的人。除了直接描述“战场”上每个人的紧张表现,导演更着力刻画他们平常的生活状态。前面说过的Benson将军、Powell上校不再提。美军这边,两个无人机驾驶员进入指挥舱之前也是轻松地聊着生活话题。在面对生死的时候,几个小角色更是展现出了伟大的人性光辉:死里逃生的肯尼亚当地探员第一个想到的是自己的任务可能没有完成,托人去继续拯救小女孩。就连本来影片前半部分已经坐稳反派的恐怖组织士兵,在片刻犹豫后也居然放下机枪决定送小女孩去医院。承接之前的话题,让我进一步想到:也许决策层可以最终抛出解决一切道德悖论的万能方针,但具体执行它们的还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就拿那个肯尼亚探员来说,在所有参与任务的军事人员里,他根本没有权力参与讨论悖论的是非,但他会尽自己所能行善,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拼死拯救生命。正是这样的精神力量,让即使知道理性选择最优的我们也并没有义无反顾地选择它。也许这才是对道德悖论最理想的答案吧。
  2. 1. 一个小女孩还是80条生命?女政治家和将军在会议室里剑拔弩张。面对英国外长的质问,女政治家斩钉截铁地回答:“对,我会用可能的80条性命来换取这个小女孩活着。如果恐怖袭击发生了,那也是恐怖分子干的。” 似乎是典型的“电车悖论”对吗?从功利主义计算上,当然应该为挽救更多生命而牺牲小女孩,但从道德上看,生命却又无法直接叠加比较。 不过很可惜,虽然电影没有深入分析,然而女政治家差点说服在场其他人的核心论点,却并不是道德上的高尚。她最有说服力的观点,恰恰也是基于“生命的计算”。 2. 曾经有研究者提出一个著名的问题:为什么恐怖分子越杀越多? 为什么当美军进驻中东,实施了无数次成功的军事行动后,当地局势反而无法控制了?难道每击杀一个恐怖分子,不会让邪恶的实力因此而削弱吗? 事实告诉我们,的确不会。但是为什么? 因为军事行动的影响力和宣传的效果。“不合时宜”的军事行动,虽然达到了直接目标。但却可能在当地埋下仇恨的种子。也许一次行动击杀了10名恐怖分子,但摧毁了两栋民房,误杀了一名平民。那么目睹事件的50个普通人就可能转而成为明年的恐怖分子。如果误杀平民的视频被传到Youtube上呢?不仅在当地,可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乃至美国本土的普通人转而奔赴中东,成为“高文明,高智商,高行动力”的恐怖分子。 对,就像天空之眼要打击的对象一样。白人美女,也是恐怖分子。 就算绝大部分人都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就算那段youtube的转化率只有0.0001%,但乘以播放总量之后呢?会有多少人加入?再加上目击者呢,比如小女孩的父母?今天悲痛欲绝的父亲可能就是明天满腔怒火的战士。 所以恐怖分子才越杀越多。因为面对以民宿为藏身点,以游击战为主要战术的恐怖分子,美军的军事行动,不可能100%的完美。 但为了最终消灭恐怖主义,他们必须做到尽可能的完美。 3. 所以在电影里,那个女政治家的论点是什么?“如果我们发射了导弹,他们就赢了宣传战”,“如果他们去袭击了购物中心,我们就赢了宣传战”。 如果恐怖分子赢了宣传战,就会有更多的恐怖分子。天空之眼击杀了三个重要人物,阻止了一场袭击。但可能之后会因此诞生五个重要人物,发生无数场新的袭击。 现在的80条生命,和可能的更多条生命,你选哪个?这还是功利主义考量,还是生命的累加。 更糟糕的是,就连女政治家的看法也太乐观了。就算恐怖分子袭击了购物中心,他们也没输宣传战,他们本来就是这样的面貌啊。英国和美国,文明国家,面对恐怖袭击没有作为,他们依旧输了宣传战。死去人民的亲属们会更在乎陌生世界的小女孩吗? 怎么都是输。 但未来的“可能”无法估计,现在的恐怖分子触手可及,已经追踪五年了,耗费了那么多人力物力。还是发射了吧。 政治家和军人也会为生命的逝去落泪,他们的泪水不是伪善。但所有人也都明白,最最最重要的,却不是小女孩的生命本身。 这就是文明国家对抗恐怖主义的悲哀。恐怖分子已经够坏了,所以他们再怎么坏,大家也都无动于衷。但文明国家你们呢?你们是最好的,如果你们有一点点不完美,如果你们也会有“坏的一面”,你们就欺骗了我,我就要去加入更真诚的恐怖主义。 真是一场历史级别的虚无主义。

  3. (文/杨时旸)
        从题材上讲,这部《天空之眼》不可避免地会让人们联想到《猎杀本拉登》,但当电影进入正题,就会发现,即便都是有关打击恐怖分子的题材,而这二者之间其实并不相似。《天空之眼》在于提出了一场严肃又残忍的道德拷问,一堂没人能给出答案的人性公开课。
        凯瑟琳上校追踪一名女性恐怖分子头目已经六年,终于确认了她的出现地点。准备实施无人机定点轰炸。但此时,在那所目标房屋的门外,出现了一名贩售食物的无辜小女孩。围绕着这个“附带伤害”的致死可能性,从军方、政客到具体实施轰炸的士兵,都陷入了各自的考量和纠结。
        这部电影的视角设定明显经过特殊考量,极具象征意味。这次袭击,根本没有正面冲突和厮杀,一切一直处于“上帝视角”之下。英国的情报机构利用各种高科技的侦查手段以及卫星和无人机系统,在天空中监控着一切,敌人感知不到他们的存在,但他们却可以看到房间内每一个人的动作甚或表情。正是这种高高在上、可以洞察一切的视角,让原本代表着正义一方的人们真的像上帝一样注视到了世间百态——不只是作为敌人的恐怖分子,还有作为牺牲者的平民和儿童。上帝视角让死伤不再是一个符号和概念,而变成了具体的、鲜活的人。
        那些士兵可以看清女孩坚毅的、苦中作乐的生活细节,这对于他们内心的波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除了视角,空间的设定也布满心机。所有做决定的人们,无论军方还是政客,都坐在远离战争现场的房间里遥控指挥,这是现代化战争的常态,也恰巧形成了一种有趣又残忍的隐喻。一群主持着外交内政的中年男女,坐在镶嵌着桃木护墙板,悬挂着枝形吊灯的房间里,喝着咖啡,吃着曲奇,看着大屏幕上对恐怖分子的实时监控,一切都显得无比诡异,他们正在“观看”一个生死攸关的场景,他们是抽离的,但同时又是他们在决定着那一群人的生死。这一切荒诞又令人唏嘘。
        战争电影是最易于生发出道德拷问的题材。但把所有拷问都融化到一个一直悬念紧绷的故事中,却并不那么容易。《天空之眼》从始至终,都只运用了几块屏幕和几个房间去讲述一切,没有大开大合的动作,只通过凝重的表情和紧绷的身体语言塑造情绪。而正是这最简洁的场景却延展出了最深刻的道德问题。
        一边是无辜的小女孩,另一边是房间内正在试穿自杀式爆炸背心的恐怖分子,到底如何抉择。这不可避免地让人们想起著名的哈佛公开课中有关道德的争辩。一列火车开来,在撞死一个人和三个人之间,到底选择不选择扳下道岔?
        恐怖分子造成的威胁可能是杀死数百上千人,但那个场景是当下看不到的,而那个孩子无辜的牺牲却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在这种情形之下,人类的理性有时无法跨越道德和情感的关口。而更残忍和冰冷的一幕发生在高官云集的指挥部中,他们一边盯着大屏幕,一边说,“如果让恐怖分子出去实施了自杀式爆炸,我们就赢得了人心,但如果我们因为附带伤害而炸死了那个小女孩,那他们就能获得了谈资。”也就是说,在某一个瞬间,他们曾经想过,放任恐怖分子实施行动,以换取对自己有利的舆论环境。而这样,自己还能赚取道德加分。相比于战场上真实的血肉横飞,他们更在意youtube上一段轰炸视频带来的民意倾斜。
        不可否认,在这场战争中,致力于打击恐怖分子的这群人是正义的一方。但当他们把别人的生命当做筹码进行计算的时候,是否也让人们感觉到了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恐惧呢?
        《天空之眼》设置的几个层面非常耐人寻味,操控导弹的士兵,军方高层,文官政客,以及远在他国访问的国家元首和作为盟友的美国高层。这是一个由低到高的递进关系,也是以战场为圆心,由近及远的距离。你会发现,越是切近真实战场的人,道德感就越强,人性浓度越高,而越到外围,道德与人性就逐渐稀薄。指挥部中的人们,算计的是政治上的得失,而当电话打到远在他国访问的最高层,他们根本不把这一切当做需要审慎考虑的事,随便在几秒钟之内敷衍地做出决定。电影故意显示出了戏谑又残忍的场景,权力最高层中的人在马桶上,在球案边随意决定了他人的生死。
        恐怖分子被消灭了,用了两颗导弹,小女孩作为“附带伤害”也没能逃过一劫。从理性上讲,谁都知道这笔账要算到恐怖分子头上,但这一切会永远压在那两个按下导弹发射按钮的年轻士兵身上。那些掌握权势的高层最终会把这次袭击浓缩为一次胜利的演讲,然后将之遗忘。
  4. 影片从表面上呈现出观点百家齐放。实际上在引导着观众往沟里带。
    1- 影片里很多平民可能受伤,但是偏偏只关心一个小女孩,为什么?因为这个女孩有美国价值观:她看书她玩呼啦圈。其他的人死活是不管的。潜台词是:我们谈人性和道德,前提是,你是自己人,如果不是,sorry,即使你不是恐怖分子,人性和道德也不适用你身上,
    2- 英国内部开会那个女的,要么跟将军争吵的时候总是占下风;要么占上风的时候确总是显得很不近情理。导演就是能用镜头,语言,情节的暗示来引导你去判断。表面上是公平的,实际上观众已经主动产生自己需要的观点了。
    3- 中国乒乓球队训练,特写眼镜男打乒乓球。为什么打乒乓球的时候要戴眼镜?为什么选这种身材的男人?你讽刺领导站姿(这真的很好笑也很形象)我没意见,那是政治角力,但是你从生物角度上来丑化亚洲人,我觉得很恶心。关键是我们去剧院看这种电影,亚洲人花自己的钱给自己洗脑暗示自己天生长得不如白种人。现实就是这么地黑色幽默。
    4- 黑种人的选角。自己去看看几个角色的长相。我就不多说了,真是百里挑一。无非要给我们脑里安放一个白种人为美的审美标准。想想我5岁的时候从杂志上第一次看到白种人感觉的丑陋,到后来整个社会以高鼻梁和深眼窝为美,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成功被洗脑的个例。
    5- 角色的美化和平衡。两个基层飞行员,同情心泛滥,正面角色。那么脏活总要有人干吧?英军和美军的军官这两个直接下命令开火的人如何?想象一下,一个穿军装的肌肉男下令对女孩开火,观众会不会冒火?但是如果性别改成女的,年龄在60岁左右,你感觉会不会好点?一个问题解决了,但是另外一个问题又来了,英国军队司令显然不可能是女的,好吧,那么就加上他给孙女买玩具的情节,温情多了吧?
    这种情节,在真实战争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美国海豹突击队的狙击手Chris Kyle在自己的传记中也强调当年杀了小孩后他根本不后悔。
    战争中的人之分成两种:能杀我的和不能杀我的。没有平民这个类别。
    政客把事件分成两种:能让我下台的和能让我上位的。没有道德这个类别。
    道德是拿来写书和拍电影赚钱的。
    政客给军队立法规。士兵绕过法规杀到自己觉得安全为止。这本来都是人性,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旦你出版影片来美化战争,问题就开始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