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阿黛尔的生活 La Vie d'Adèle(2013)

阿黛尔的生活 La Vie d'Adèle(2013)

又名: 接近无限温暖的蓝(港) / 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台) / 火热蓝色 / 阿黛儿的一生:第一、二章 / Adele: Chapters 1 & 2 / 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

导演: 阿布戴·柯西胥

编剧: 阿布戴·柯西胥 茱莉·马罗 加利亚·拉克鲁瓦

主演: 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 蕾雅·赛杜 萨利姆·克希乌什 热雷米·拉厄尔特 卡特琳·萨雷 奥雷利安·雷克因 莫娜·瓦尔拉芬斯 阿尔玛·佐杜洛夫斯基 安娜·卢瓦雷 本杰明·思科索 桑德尔·丰泰克

类型: 剧情 爱情 同性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比利时 西班牙

上映日期: 2013-05-23(戛纳电影节) 2013-10-09(法国/比利时)

片长: 179分钟 IMDb: tt2278871 豆瓣评分:8.4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抢在上映首日在IFC Center看了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片子很长,全放完要3个小时。现在看这个版本虽然略显冗长,但足够让人意犹未尽,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看了一些回馈,谢谢大家的指正。因为只是看完后随手记下自己的感受,并没有仔细的思考与修改过,有很多瑕疵与不严谨处。下次再看完后会修正一些内容与文字。谢谢!)


    1.脱得够快,够彻底,够突然。电影开始没多久Adèle就开始脱,先是自摸,再是跟小摇滚男,本片重头戏,Adèle跟Emma真枪实弹大战三回则占据了后三分之二颇长的篇幅。我们的女主脚在Chapter 1里身材不算棒,可她的脸上的赘肉再多也遮掩不住年轻乳房的美好。这部电影的性爱场面够多,时间够长,长到甚至有点让人厌倦。看到有批评说这种同性爱场面比较假,现实中女同并不是这样的。现实中是不是这样,我没调查过,不好下定论。这种性爱戏当然可以做噱头,在此片中也确实不可或缺。制片方在美国上映号称一刀不剪被判成NC-17,与主流院线无缘。现在看这是一种策略性的做法,在性爱场景上略剪几刀并不会过于影响剧情的完整,如果不是说完全没有影响的话。当然导演和制片人可以有自己的坚持,因为这部影片即便上了主流院线恐怕也不会在商业上有多少斩获。两位演员非常用力,特别是这位年轻的Adèle。因为是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这么长的全裸性爱戏,前几场的注意力都被分散到生理层次去了。如果有机会重看的话本片的性爱场面应该再认真审视一遍。相当多破解人物的线索埋在这些香艳场景中。同性爱对不同观众的影响?作为一个男性我要负责任的说一句,管它上面是一男一女一男多女多男多女还是只有很多女性,我都喜闻乐见。不过女性对同性爱场面的反应,以及LGBT人群对这些场景的反应对我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2.吃的够多,够烂。我们年轻的Adèle在Chapter 1里主要干了两件事,除了搞之外基本都在吃。所谓食色,性也,可小Adèle在家里一遍遍吃着意大利面和土豆,伤心了就在床下抓一把零食,导演还是给特写,让在饭点时看这部时长3小时的电影前特意吃饱了的我患上了暂时性pasta恐惧症。看到里面的演员们一脸幸福的咀嚼着各种红色的pasta,一次次引发了胸腔以下部分的生理不适。吃的场面对Adèle这一人物的塑造是极为关键的。吃什么,和谁吃,什么时候吃,吃的时候在干什么,在说什么,前两个小时大部分剧情就靠这些细节推进。最重要的三场吃戏是Adèle拜访Emma家,Emma拜访Adèle家以及Adèle为Emma准备的party。在这三场戏之后,所有线索都非常清晰明了的指向Adèle同Emma必将分开的结局,而且一定不会是原作漫画那样的狗血结尾。有意思的是这部电影前的trailer里有一部是齐泽克各种瞎白话电影中的意识形态,2分钟时间狂言意识形态无处不在云云。这部电影里谈不上有太多意识形态元素(并非完全没有,并且那些元素还相当突出),但在这几场戏的处理中导演显然植入了他自己对剧情的考量。前两场家访的戏里明显形成一种对位,从人物表情,谈话内容,家居陈设,乃至吃本身都一再提示着这种事实上根植于不同阶级背景间的相互冲撞所必然导致的崩盘。我对法国的物价没有概念,不过从影片中判断,海产显然是一种相对奢侈,至少是中产阶级的食物。我们的Adèle不知道应该把柠檬汁滴进牡蛎里,她虽然声称不喜海产,可尝鲜之后却像吃pasta一样吃个没完;对位出现在Emma吃pasta的场景中,Emma对这一深受大西洋两岸劳动人民喜爱的无产阶级食品显然没有太多胃口,只是轻轻的吸了一根,而在下一个场面中,胃口一直很好的Adèle也只吸了一根。而在更早的一场野餐戏中,Emma对食品的挑剔与Adèle对食物的来者不拒已经在预示着两人间不可调和的鸿沟。虽然观看时有意识留意两场家访餐叙后的床戏,但注意力还是不可避免的被银幕上几片硕大的白肉吸引了去。相信这两场戏后的性爱场面一定会有所差异,至于差异在哪只好等下次观看时再留意了。

    3.除了干和吃,这部电影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各种嘚吧嘚。看到我们的Adèle在面对Emma家人时的困窘场面,我差点没笑出声来,脑子里则布满了布迪厄。这部电影残忍的地方在于,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台词,都在彰显阶级差异。Emma的母亲和继父思想开明,她继承了生父的艺术细胞,对上层阶级的话题无一不知;Adèle学的是法国文学,却不知道萨特的名言,也没读完Emma在高中时代就念完的书。Emma的父母强调明确目标的重要性,而Adèle的父母只知道女艺术家应该找一个有钱人养着。英美版电影用的是漫画的名字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法国原版的名字是La Vie d'Adèle – Chapitres 1 & 2。其实从一开始,这部电影就是以Adèle为绝对中心的,它确实在讲,或者说只在讲Adèle的生活。我们所见到的Emma,永远是和Adèle一起出现,或者是在Adèle视角中出现。电影中只有第三者追踪Adèle和Adèle自己两种视角。从这个角度讲我感觉这部电影并非一部爱情片。当然爱情,或者对爱情的幻想是本片的唯一主线,但是它的叙事围绕在Adèle身边,或者说聚焦在Adèle生活的失败上。Adèle生活的失败依旧在影片开始时就被点出,远早于Emma第一次出场。这样一个姑娘,永远处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状态中,她的生活中也缺乏能够指导她的人。在同Emma父母的餐叙中,Adèle谈到学校对自己的重要性:学校给了她一个摆脱周围平庸生活的机会。也正因为如此,在更早的一场戏中,Adèle说道自己不喜欢那些限制自己想象力的老师;而她对课程的喜爱程度,也建立在老师个人,而非课程内容上。她生活中的一系列失败是可以被预期的,在这个意义上这是一部极为写实,乃至极其冷酷的现实主义电影:我们的Adèle不但缺乏明确的目标乃至建立目标的意识,伴随着这种致命性的意识短缺,她也缺乏实现目标的能力,更没有个人实现所必须的心理素质。反观Emma在每个点上都与Adèle截然不同,她不但聪明,有目标,有对自己艺术态度的坚持,同时也有灵活的手段和坚定的决心,乃至对平淡生活的淡然态度。不应刁难我们的Adèle,她的出身决定了她难以获得Emma一样的视野和能力。可以看到导演个人背景对影片的影响:影片中无处不在(同时也难以被我辨识)的阿拉伯元素,通过演员之口对美国的抨击(引发纽约观众大笑),Adèle的同学的身份(可以明显通过肤色和面相认出),这位贴心的导演为了防止像我这样对法国社会缺乏基本概念的观众误解他的意图,干脆在gay吧一场戏里明说Adèle这个名字来自阿拉伯语,为此他将原作中女主角的名字,甚至作品的名字都改了。我不能将这些已经符号化了的元素全部辨识出来,这部影片的方方面面确实可供齐泽克先生尽情发挥(他的想象)。

    4.我不认为这是一部爱情片,简单将其归进同志电影更有简单化(过头)之嫌。本片中爱情的可贵更在于此。Adèle是个一直迷惘的姑娘,但她和Emma的爱情,却是真实的。我们的Adèle最可爱,或者说最惹人怜爱的部分也在于此,她看重这段爱情,这是她一生中唯一的,真正的爱情,她以此为生,且将继续以此为生。在最后那场略显多余的画廊戏里,Adèle寻觅着蓝色,她最后看到了什么?她只看到一幅幅的红色,最后竟是通过红色的来源才找到了唯一一抹蓝色。在又一个镜头中,我们看到Emma和“红色”在蓝色前合影。这是一个Adèle的视角。这是全片最触动我的两个地方之一。另一个出现在前一场的餐厅戏里,不懂酒的Adèle为Emma点了white wine,而这是她打电话给Emma的继父特意确认过的。她(徒劳的)试图用性挽回Emma,但我们已能看到Emma此时的态度:她已经不爱Adèle了,尽管在此前的时间里(我们知道至少有3年),Adèle从没有忘记Emma。下一场戏则用更冷酷的方式确认了这一点:既确认了Emma对Adèle再无念想,同时也(颇为滑稽的)确认了Adèle同Emma根本是两个世界的人。Adèle这样一个姑娘,她生活在自己的爱情中,挣扎在不喜欢的工作里,除了爱情她一无所有,可我们眼睁睁的看着她失去爱情,并且再无挽回的可能。如果编剧把我们的Adèle写成原作中一样得绝症死了,对这个人物还真是一个彻底的解脱。

    5.我自己不是同志,又是个(对女性同性爱喜闻乐见的)男性,所以在观看的3个小时里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影片的同志背景。相信相关分析已经汗牛充栋,在电影大规模公映后这些分析只会更多。有关同性恋,或者说女同性恋的情感,我并非专家,也没有很强的兴趣。之前在大学里接受了这样一种观念,即同性之间的感情,它的情感模式,与异性恋没有本质区别。这种说法后来被同志(专家)嗤之以鼻。但至少在这部电影中,我从看到的内容中,我没有感受到这种本质差异。因为直到影片的最后,我仍有这个疑问,我们的Adèle,为了同Emma在一起同家庭决裂的Adèle(原作明示,电影暗示),她真的是个蕾丝边吗?通过导演的线索,似乎他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从一开始,Adèle就明确只对Emma感兴趣,她被Emma的蓝头发吸引,产生了性冲动(第一场自摸戏);她到gay bar,虽没有明确目的,但我们知道她是在期待Emma出现;而在那之前,她只是怀疑自己是不是个蕾丝边,因为她在同小摇滚男分手后被一个姑娘吻了;party上她被问起是不是只谈过Emma一个女朋友,Adèle疑惑的说是;在出轨之后,我们的Adèle撒的第一个谎是假称自己被一个姑娘送回家—在遮掩出轨这件事时她的第一反应是遮掩出轨对象的性别。与之对应,Emma的态度则是非常明确的,她14岁就知道自己是蕾丝边,此后便同女同交往,混迹在女同圈子中。至少通过这些线索,我们可以颇为明确的知道,Adèle她不是蕾丝边,她甚至连双性恋都算不上。我们没有看到她对一个性别的爱或一个性取向的爱,我们从头至尾看到的都是她对Emma一个人的爱。这种爱,可以说它是来自不靠谱女青年的自我幻想,也可以说来自性的投契,可它是如此使人触动。这样对一个个体的爱情,它是如此纯粹,如此稀有,它跨越阶级界限,乃至跨越性向差别。从始至终,只有我们的Adèle在坚持着这种爱情。换句话说,从始至终,也只有这个没有太多文化储备,尽是幻想且缺乏行动力的姑娘,真正获得了这种爱情。我是那样爱她,尽管对她有鲁迅式的抱怨,可我还是期待,在最后一个镜头之后,投身进房地产业的阿拉伯裔法国小伙能追上她,给她一个平庸的幸福。
  2.          对同性爱的噱头无感,其中大量女女性爱大尺度描写也颇感不够真实。在我看来世间所有的爱情,不管发生在哪里,发生在谁身上,没有多少不同,其喜悦、丰富、忧伤以及冷酷和残忍,其质地、颜色、程度大都相当。
      
      看了豆瓣的大部分评论,评论中大部分人都将阿黛尔和艾玛分手的责任归咎于二人的出身、阶层和家庭地位悬殊,以及阿黛尔的出轨。诸如此类不再赘述请参考豆瓣 。更多的人认为阿黛尔不求进步,不学习人类先进文化,跟不上女神步伐在生活中处处落后,还出门寻欢撒谎,是自己咎由自取。
        
             我有不同看法。
      
       在两人的关系里,二人不仅社会地位悬殊,并且在家庭关系中阿黛尔也一直处于劣势地位。
      
      相比艾玛,阿黛尔经历少,年龄小,懵懂脆弱,天真单纯。18岁的她正是爱做梦的年龄,对艾玛的爱充满了浪漫美好的幻想。电影一开始用三分之一的篇幅铺陈了阿黛尔的懵懂、软弱和迷茫:明明不喜欢帅哥,因为被同学怂恿,加上同情心作祟就稀里糊涂的和帅哥上床;被女同学诱惑,把女同学的挑逗当真,遭到戏弄,却无力反抗。。。所以艾玛出现的时候她仍旧继续了她的懵懂。这的确是个拍拍肩膀就会跟人走了的年龄,艾玛对她的掌控在情理之中。
      
      说说艾玛。其实从酒吧二人相遇开始,整个事件都在Emma的掌控之下了:从酒吧搭讪,到主动出击去校门口等候,到画像,同居,分手。。。艾玛对阿黛尔的掌控张弛有度。在酒吧买酒给她喝,博取好感。对拉友们说是自己表妹(撒谎),主动套近乎。最后没忘记问她在哪家学校上学。一切都是在她的掌控之中,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果然不久她就出现在阿黛尔学校门口了。给阿黛尔画像。到最后同居,踢掉前女友(不衷),注意,和阿黛尔认识时她和她女友已经在一起两年并还没有分手,后来剧中虽然没有明示,但这位女神换女朋友似乎很容易,如果说阿黛尔无法和女神精神交流,那个肤浅又没有教养的前女友可与她有高质量的精神生活?作为酒吧动物的艾玛,一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就像她崇拜的萨特一样。而阿黛尔一直是被动的。

           如果更深层次上对二人攻受的悬殊地位给予论证,请注意一个细节。在艾玛和阿黛尔第二次见面的时候,艾玛一边给阿黛尔画像,一边谈谈哲学,艾玛谈到萨特,高中时代的她已经熟读萨特,并深爱这位存在主义大师,说她对自我的肯定和认知(尤其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和肯定)都来自于这位先哲的影响,说他解放了人类的智力。阿黛尔认为在对社会的革命性意义上,萨特和鲍勃•马利没什么本质区别,都是先知和人类解放者,鲍勃马利是牙买加雷鬼乐鼻祖,成功将牙买加雷鬼乐传入西方,对西方流行音乐产生巨大的影响,作为反种族主义的音乐斗士,他长期致力于牙买加社会运动,被国民视为牙买加的民族英雄。在阿黛尔参加游行的口号里,导演暗示了阿黛尔所处的阶层。正如对阿黛尔名字的意义“正义”的强调一样,鲍勃•马利名字的出现又一次强调了“正义”“公正”对于阿黛尔的价值。生活于社会底层的市民,正义、公正恐怕比存在是不是先于本质这类问题更为重要。从这段不经意的对白中可以看出二人教育背景,生活阶层的巨大差异,而更大的差异是对人生、世界以及正义的理解,阿黛尔无法进入艾玛的世界,艾玛也一样。这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关系中的不平等,二人关系的最后悲剧。人是被强迫出生并被抛入世间的,在你出生的那一刻这个魔咒就已经跟定了你,它变幻成为命运的存在,或存在的孤独,你永远无力反抗。鲍勃马利是这样,阿黛尔也是如此。鲍勃马利英年早逝,死于癌症,原著中是暗示了后来阿黛尔的命运,电影高明的将此做了改编。
      
      在分手责任上,艾玛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这位把宇宙看做围绕自我运转的女神似乎并没有多少反省。她的自我中心可以从片中很多细节中看到:阿黛尔一个人卖力的为她做饭,几十个人的聚餐会,阿黛尔一个人做了所有的菜(如果是聚餐,艾玛应该和阿黛尔一起做饭,但她没有),只是阿黛尔孤独的摆好所有的食物时候,光芒四射的女神才出现了。她在聚会上大谈她的文学艺术哲学,当艾玛向画廊老板介绍阿黛尔的时候,说阿黛尔能写作,但阿黛尔不识趣的说,自己只是写写小日记什么的。这里,阿黛尔的诚实反衬出法国上流社会的势利和虚伪,也看出艾玛的虚荣,以及她对阿黛尔这方面的不满。聚会上艾玛和女艺术家打的火热,这并非是无目的的,她和那些能给她事业提供帮助的人拉近乎,博取画廊“老板”的好感,以便为自己未来的画展打基础,他清楚这个老板可以决定她画作的命运,而大肚子女人和那个老板似乎很暧昧(从他盘子里吃东西,还有阿黛尔本能的问孩子是不是他的),从这里可以看出艾玛的“野心”和抱负。  
      
      在聚会上,导演多次给阿黛尔特写,阿黛尔的眼神至始至终都是不安和忧郁的。在聚餐会上,阿黛尔孤独的、手足无措的战战兢兢的站在这群高谈阔论的“上等人”中间,像个灰姑娘。她心神不定,无法融入艾玛的圈子,在和他人搭讪的时候,还时不时的向艾玛张望一下,而艾玛那里正和大肚子女人打的火热呢,她们甚至亲昵的聊了一个晚上,根本忽视了阿黛尔的存在(后来和这个女人最后在一起也证明了她精神出轨在先)。在聚会上阿黛尔和朋友说话时心神不定的向艾玛张望的细节设置得很好,从这个细节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两人感情中的差异和距离。
      
      聚餐结束后,阿黛尔一个人在收拾残局,堆积如山的锅碗瓢盆,都是她洗净擦干,艾玛根本没有动一个手指头,是啊,艺术家怎么能做这样的俗事?!等阿黛尔收拾完上床睡觉时,女神早就优哉游哉的在床上躺着看她的哲学艺术了。上床前阿黛尔还战战兢兢的说,自己不懂哲学艺术等等,多怕丢了爱人的脸。这一幕映射了她们的日常生活,两人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和差距。艾玛是阿黛尔的全部,而阿黛尔充其量只是艾玛的女模特和女招待,是她艺术品的灵感来源。阿黛尔对于艾玛是只是一个鉴赏品,她不是实有,她似乎只是感性和肉欲,只有在性爱空间二人剥去社会身份和意识之后,交流才是平等的,在日常生活中艾玛常常无视她的存在。如果说这是冷暴力也不为过。这种冷漠隔膜非常伤害阿黛尔,让她感到恐惧和孤独。 在艾玛的世界里,说吸引她的是阿黛尔,毋宁说是阿黛尔的肉体,最后连这点吸引力也逐渐厌倦了(比如用生理期拒绝和阿黛尔亲热)。。。阿黛尔越来越感觉孤独。爱人的冷落和距离,经常晚归的留言,终于促成她出去寻找温暖(之前她一直拒绝同事的聚会)。女神当然不允许这样被人羞辱,尤其从来都稳稳把控局势的她这次竟然被侵犯了,她非常暴怒。所以从不反省的女神把责任一股脑推在阿黛尔一个人身上,不容分辨,清坚决绝,毫不留情,大骂出口,让阿黛尔一个人背负说谎者和不道德的恶名和罪感被逐出家门。
      
      其实,分手之前,二人就早已有了裂痕,这种巨大的差异是肉体的吸引无法填补的。即使阿黛尔不出轨,最后也还是会被Emma无疾而终的,艾玛必须是她自己也是他人的操纵者。相比阿黛尔的感性率真,艾玛的世界从来都是那样坚定、冷酷和理性,她成熟有充足的的社会经验,她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怎么得到,能够完全把控自己的感情和生活。她不仅需要爱人肉体的欢愉,她还需要身份、地位和精神的投契,更重要的是她要她的前途,这是懵懂单纯的阿黛尔无法满足的也不了解的。
      
      影片原题是“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蓝色”是阿黛尔的颜色,留心看的话可以发现阿黛尔偏爱蓝色,她的房间和围巾、背心等衣物都是蓝色的。蓝色隐喻了阿黛尔眼中“艾玛的爱”,是她人生中的全部温暖,然而这片温暖的蓝色却是阿黛尔的幻想,当真正面对世俗生活的吃喝拉撒时候,二人的鸿沟就出现了,蓝色的梦幻转瞬即逝。所以从最初相遇时候艾玛的蓝发,到后来同居后,艾玛的头发就变了颜色,代表梦幻的温暖的蓝色消失,蓝色开始展示出它所有的忧郁、冷酷和孤独本质。
      
      阿黛尔缺少艾玛式的宏大的理想和抱负,她脚踏实地的过着属于她的日常生活。在这样的日常生活中,她吃、喝、做爱,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平凡而真实的生活着。如果这是阿黛尔的错误,请问,阿黛尔平凡的日常生活究竟错在何处?我们哪一个人不是这样的吃、喝、做爱和生活着呢? 对于人类,日常生活的平淡安详与伟大梦想的目眩神迷哪个更有魅力和价值?
      
      影片的最后,阿黛尔幻想挽回艾玛的感情,而艾玛不出所料早已另有新欢,即使性生活不怎么和谐,但和这个女人有共同的“生活和家庭”,她们一起生活一起应酬,参与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她们,才真正属于一个阶层。最后画展上,阿黛尔的一袭蓝色对比艾玛的红色,反衬出蓝色的孤独决绝和冰冷。蓝色已经不是温暖的颜色,而是孤独的标志了。
      
      阿黛尔终于离开了这群高谈阔论的人,彻底离开了艾玛。影片的最后是阿黛尔孤独的蓝色背影,她走在狭窄的灰色街道上,沉默缓慢的转过街角。。。这个转角或许是过往的彻底结束,新的生活的展开?
      
      青春的成长伴随着青涩的懵懂、撕心裂肺的心痛,阿黛尔经历了炼狱般的长夜和孤独,那片温暖的蓝色梦幻终会消失,现实也将在她眼中呈现它的本来颜色。这是命运也是代价。
        

         
     
     
                                      
     
  3. 可能这是我这么多年最期待的一部电影,在知道它得了金棕榈之后,几乎日日盼着预告片,在预告片出了之后几乎每天看一遍。而之前也买了漫画来看。
    居然是来法国第一本在一个小时内看完的书。
    而电影呢,很好的吧,漫画没有描绘的细节,全部用一种非常写实,又那么符合生活逻辑地把故事圆满的填充了。

    故事很简单,一个女孩在青春期,对性的感知与迷茫。再到遇到一个人海中,轻撇一眼就无法忘掉的女子,何况头发还是蓝色,这么扎眼的颜色。

    于是,邂逅,熟知,相爱,生活在一起,不可避免的产生问题,出轨,分手,失恋的痛楚,尝试着复合,最后再见面,发现其实她已经不在她的世界里,虽然画廊里展出的画上,画的都是她。

    电影改编自法国同名漫画,和漫画的出入,大致在于,漫画的叙述主角应该是Emma,而电影是Adele;漫画用很多的篇幅去表现Emma如何和Adele在一起,两个人之间关系未明的纠缠,而电影则更着重与Adele在分手之后的种种;结尾的变化,还有Adele的职业的确定为老师而非公司职员。

    很佩服Abdellatif Kechiche的大胆尝试,很少有一部电影,在一部三个小时的长度里,前两个小时居然几乎用的都是大特写的镜头,拍主角上课,吃饭,睡觉,自慰,做爱,洗澡,调情,但是却不让观影者对此手法心生厌烦,没有任何的被侵略感。
    这种手法的运用,另一方面带入感极强,特别是在面对电影巨幕观影时,整个屏幕上充满着女主角的影像,她对Emma的眉目传情,她吃饭时候的愉悦,她的困惑与迷茫,甚至做爱的时候,还在用大特写。
    给人的感觉 -- 震撼。

    还有长达十几分钟的性爱场面,非常的让人震撼,倒不是说内容,而是完全没有任何配乐,最直观的方法去呈现。


    想来阿黛尔的生活,其实也就是把她人生中这段经历,用最直接明了的方式呈现,当然它也在呈现两个人的爱情故事。

    “爱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千种,万种,是擦身而过的一瞬,是阳光下的回眸,是某种气味或一句聪明的调皮话,但是分手的理由,总是单调的一致,无非即是不爱了。”

    几个眼神的对视,几段暧昧的调情,交待了两人的相爱,而常规的爱情电影总是更喜欢表达--“成为爱情的过程”,往往对情侣之后,生活之下的情景较少如此事无巨细的展现。

    想必导演很清楚,负面情绪的感染力远胜简单轻松的快乐。

    蓝色是第一章里爱情的主色调,而第二章里它的功能就转为分手的写照。

    Abdellatif Kechiche从电影第一篇章就做了伏线,两个家庭聚餐的场景与布置上的不同,对话和氛围上的差异。
    虽然没有把“Emma在Adele家半夜裸身去厨房拿牛奶喝,以致于被Adele的妈妈发现两人的关系”,这段在漫画里算是有张力的情节放入到电影里。
    但是他还是很好的选取了转折点。

    整个电影的转折点,被导演很巧妙地安排在阿黛尔辛苦帮Emma筹备朋友的聚会。

    而这个聚会上,艺术家的朋友,不是圈子里的人,自然也跑不远。在聚会里,身为幼儿园老师的Adele发现自己是个局外人。这种残酷的发现,不仅仅表现在Adele时不时的瞧着Emma在聚会里的一举一动,同时也被镜头适时虚焦人物,对焦在背景里的默片 -- 用那黑白默片里夸张的表情去映衬Adele的焦虑心情。逃避,是对问题所能采取的最快措施。在聚会里她只能靠自己不停的忙东忙西,去照顾Emma朋友是否enjoy party,来证明自己也在参与这个party。而对于法国人或者艺术家来说,一个风趣幽默的对话或辩论,远比美食来的更重要。他们爱美食,但是他们更爱咖啡。

    这是伏线一。而伏线二是后来在Emma工作方面出现问题,她在一旁吃早餐,却也提不出半点建议为Emma分忧解难。

    距离的开始,意味着冷漠入侵在两者的关系间。

    Emma忙于事业,无暇分心Adele, 从情感上合理的构建了阿黛尔肉体出轨的理由。

    于是,他们也如一般情侣一样,最终走向了分手。

    分手那段性,确是是张力十足,Emma的爆发也是Lea终于在整部电影里,有了属于自己的关键一幕。

    之后便是很长的篇幅去描述,Adele失恋后的各种场景。想必,爱过一次,分过手的人,是能从中感受到那种挥之不去,又突然袭来的痛。

    可以说是年度里最好的,表现失恋中受伤一方的种种的体验片。

    她们相遇是因为蓝色擦身的一瞬,而分手后的那场再见戏,两人同样穿着各自蓝色系的衣服,坐在一个蓝色点缀的咖啡馆里,而一切早就不可挽回,-- 一个人不爱了,那两个人的缘分也就到头了。

    电影结尾,阿黛尔去Emma的新画展,看到了Emma和她的现任。现任以一种女主的身份置身与画廊里 -- 与Emma的关系是平等的,能权衡宾客之间的关系,能给Emma事业一臂之力。
    也许在阿黛尔转身的那一刻,她明白了,自己自始至终都未曾在这段关系里找到过平衡。

    ------------------------------------------------------------------------------------------------

    记得有次看导演的采访,他说,阿黛尔和Emma的分手,其实是阶层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

    Emma代表的艺术圈,也即上层社会,话题总是关于艺术,哲学,连带Emma的家庭,非常的开放与轻松,对同性恋的态度亦是宽容。
    而阿黛尔来源于中下层,她的家庭对艺术完全没有兴趣与不了解,对同性恋的态度也是反对。这点导演用阿黛尔家庭的聚餐,emma来阿黛尔家的聚餐之间的对话,以及阿黛尔父母为她过生日的聚会(内容也是极其简单的小家庭),甚至阿黛尔所处高中,那些同学对同性恋的反感,都可以窥视出来自两个阶层之间的不同。

    但是,这部电影妙在,导演完全是在展示一个人的生活,始终是一种中立的姿态。(突然想到le monde这个报纸,在法国算是最中立的,虽然稍微偏左。)当然,也是看的出,他对阿黛尔的爱,对一个迷茫女孩到坚强女人的转变的用心刻画。

    -----------------------------------------------------------------------------------------

    给五星,是因为从来没有一部电影,可以在我过分期待的前提下,能给我超出更多的。

    当我走出电影院,到街上,面对着巴黎的街道都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曾经遗忘掉的感觉,瞬间就把自己找回来。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不同的,但生活里总有那么些个线索,可以把一种情绪串联起来。

    而这部电影所给的启示就,一部好电影,它做只是最具还原度的呈现了生活,但是,它把观影的人,带进了电影里,主角的世界。她的世界,她的故事,只是一个入口,而把观影的人最终打动的,其实是“我的世界”,或者“我们曾经或即将经历的生活”,是那一部分把我彻底打动了。或者,我在阿黛尔身上看到过自己。


    -------------------------------------------------------------------------------------------------

    这篇影评其实写完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中间也重新再把电影再看了几遍。以及也看了周围些友邻的影评。

    好多都是关于Emma与Adèle之间出轨的讨论。

    1.一段关系里,没有一个直接完全的责任人,就正如两人会在一起,绝不是一个人单恋的结果,而分手,也不全然是另外一个人的错。

    2.为什么会把她们的分手怪责于阶层的不同?

    举个自己的例子吧,到了巴黎才学的艺术史,刚刚开始到了卢浮宫参观,是到无数的艺术珍品在眼前,除了那一声的wow之后,是铺面而来的羞耻感,而同学在讨论,Poussin 和Rubens , 我连两个人是谁都不认识的尴尬,又有谁可以了解。即便如何努力想加入,但起码得先学了艺术史,懂得他们到底是谁,做过什么。
    而在我学了一年之后,身体力行看了无数展之后,是变了,值得不是价值观或者人生观有什么变化,而是注意力点。
    自己的生活里,是围绕着艺术,电影,音乐,看展是为了更好的学习与拓展生活,而这一年所交到的朋友也是这个圈子里的。

    然后呢,我的以前的朋友,一年后来到这里,我们从曾经非常好的朋友,变成,见面也不知道聊什么。

    是人变了的结果。

    回到故事吧。

    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一个高中,一个大学,世界对青年来说是很小的,学习,爱情,就是一切。

    而工作后或者更成熟之后,一个是幼儿园老师,世界依旧是如此,没有得到拓展,而另外一个是艺术家。
    一个艺术家如果停止拓展她的世界,她的一生也就完了。
    拓展,就注定她的一生要无限的膨胀,去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知识,艺术理念和哲学。

    如果一段关系,两者达不到同步,如何可以平稳同行直到人生尽头。

    这段关系,可以说,阿黛尔没有变,一直是如此爱着Emma,变的是Emma.
    但是,谁能怪她呢?

    两人的感情始终是无关道德层面,不论是精神出轨也好,还是肉体出轨,如果不是感情早已有了裂缝,也不会得到这样的果实。

    说到阶层,艺术,从来不是属于大众的,它从诞生开始,一直是社会金字塔最顶尖的玩物,而艺术家说白了也是为那一阶层人服务而已。
    而老师,是为所有人,没有贵贱之分,很伟大的一个职业。
    正如电影里的Emma,她的爱与不爱是忠于自己,不会顾虑他人。而Adele,就像老师这个职业的设定,从家庭,从自我,去是牺牲自己。

    这个电影设定本来就是有阶层性的,这也是它高于原著漫画的地方,为什么她们不是来自两个相同层次的家庭和专业?

    当然,爱情是可以发生在任何的情景里。

  4. 这部电影几乎全程特写,恨不得把镜头粘到女主角脸上去,拍她张开嘴睡觉,吃意面吃得满嘴蕃茄酱,哭的时候鼻涕一路拖下来。

    一开始让人感到很不自在。远景是上帝视角;中景是围观群众;近景是座上嘉宾;大特写就......大家又不是很熟,谁要一直看陌生人脸上的毛孔粉刺青春痘啊!这泥妹是「侵入」私领域啊!!不苏服啊!!!

    特别是我这种「生人勿近」的类型,平时只要感受到一丝一毫的「攻击」性,就会警铃大作。
    但也曾遇到过刚认识就赤条条在我跟前跑来跑去的同龄,结果反倒是以自己都很吃惊的速度就缷下防备跟对方混熟了。

    没人喜欢鼻尖对鼻尖地跟陌生人讲话。不过反过来说,如果跟一个人鼻尖对鼻尖地讲上3个钟头的话,她就不是陌生人了。

    突破安全距离的大特写,突破尺度的性爱场面,是让人受不了想拔腿跑,还是接受屏幕中的主角如同老友。「侵入」的态度和姿势很重要。

    顶着一头乱发的Adele,两颗兔牙和大笑的嘴角很可爱,但是谈不上美艳或性感。永远素颜永远穿着随意。外形就亲切讨喜。而演员Adele是我所见过的最没有self-conscious的......人类。
    镜头贴得再近,她的表情和肢体都毫无防备,就像角色Adele在Emma的画布前全身放松神情自在地张开腿,演员Adele好像生活在truman show中,全然不知道有人在拍她的样子。
    她发呆的时候眼神全空,吃饭会舔餐刀上的酱,走路提裤子,在吻Emma前伸舌头湿润嘴唇,哭的时候眼泪就这么流下来......和鼻涕一起。细节都那么满又那么自然。

    看到她四仰八叉的睡姿,看到她手舞足蹈的样子,看她大口大口攻击食物,看她永远整理不好的头发。一点也没有陌生感一也没有威胁感。这不是十年前十五年前我自己的死样子么?至少......我肯定曾经认识过这么一个姑娘,这样哭过这样笑过这样趴着睡过。

    然后就觉得被吸进去了,变成为好朋友了。她恋爱了,失恋了。伤过别人的心,也被另人狠狠伤过。劈过腿,也因此失去了最初的爱恋。依依不舍地转身,长大了。

    就算不喜爱她,谁又忍心责备。在咖啡馆里她哭着看Emma走出视线的那一刻,谁还记得有「道德至高点」这种东西。只有心疼。不是心疼Adele,而是心疼曾经失恋的自己,心疼曾经失去挚爱的朋友。

    这是法国电影跟美国电影最大的不同处。后者让观众体验,艳羡,幻想主角们的人生,而前者是把主角的爱恨别离的过程都变成观众的人生记录。即使语言不通文化不同,谁没有过跟Adele一样的同学?谁没有过和Adele一样的心动。

    当她成为我们自己年轻时的写照,化身为我们记忆里的某个小伙伴时,看到她做啪啪啪的事非但不尴尬反倒有种亲密感(话说闺蜜就是会讲这种事的吖),至于她的爱人也是个她那也就是她的一部分而不成为她的标签认证(当想到自己的朋友时,我们脑内最先冒出的一定不是对方的性向,更不会以此界定伊)

    导演只要信赖观众,不要插手试图去做引导。
    因为是同性恋,所以必然跟异性恋不同。还在自我认定的Adele在同学的紧逼下大喊「我不是拉拉」,她带Emma回家时不能跟父母说那是自己的女朋友。鼓励的朋友和不认同的朋友,开明的父母和传统的父母,在电影中存在着就像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一样。
    不是drama。c'est la vie。不是「我们跟你们如何不同地生活着(aka请同情我)」也不是「我们跟你们如何相同地生活着(aka请接受我)」,而是「我们跟你们一同在生活着」

    导演的控制力分明极强(开头和结尾都是Adele走向「下一站」背影,讲读Marivaux对应Adele给小盆友们上课),通篇却呈现家庭录像带般的轻松随意。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要拍成这样的电影,要有两个不惧裸露不怕床戏演技清新自然的年轻演员,一个不畏3小时片长还敢拍空镜的导演,一个把这种尺度定级为NC12的体制,还有一群看电影之前不把床戏当噱头,看完之后不把观注点放在「真做假做」更不会因此拉黑女主角的观众。

    换则言之,这片只有法国人能拍。法国片的存在意义,不在票房也不全在文化输出,而在于「别人都特么干不了这个」。一个国家的电影产业,终极存在意义应该是在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