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他和她的孤独情事:他 The Disappearance of Eleanor Rigby: Him(2013)

他和她的孤独情事:他 The Disappearance of Eleanor Rigby: Him(2013)

又名: 他和她的孤独情事(上) / 因为爱情:在她消失以后 (台) / 她消失以后(港)

导演: 内德·本森

编剧: 内德·本森

主演: 詹姆斯·麦卡沃伊 杰西卡·查斯坦 凯瑟琳·沃特斯顿 维奥拉·戴维斯 比尔·哈德尔 瑞安·艾戈尔德 塞伦·希德 威廉·赫特 杰丝·威克斯勒 妮娜·阿里安达 伊莎贝尔·于佩尔 克里斯蒂安·库尔森 Jeremy Shamos 玛尔塔·米兰斯

类型: 剧情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13-09-09(多伦多电影节) 2014-10-10(美国)

片长: 97分钟 IMDb: tt1531924 豆瓣评分: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因为爱情》入选2014年坎城影展「一种注目」单元。导演奈德班森找来曾是女友的洁西卡雀丝坦担纲女主角并身兼监製。为了呈现「每个爱情故事都有两面」的观点,他将电影拍摄成两个版本:一部从丈夫(男方)的视角拍摄,另一部以妻子(女方)的视角叙事,让观众体验到男女双方不同的爱情观点。

演员:



影评:

  1. 电影刚开场就是秀恩爱,可这恩爱没有几分钟镜头一转,就是Eleanor孤独的走在桥上,走着走着她跳进了河里,汹涌的河水一下吞没了她,让我的心猛然一惊。可最终她还是被救了上来。这里的桥段让我一下想到了安娜卡列宁娜,不过安娜的死更决绝,飞驰的火车一下给了安娜一个痛快。即使她有后悔但来不及了,命运就是这么的奇妙,也许也不该称之为命运,女人在面对悲痛时有时强烈的情绪会左右你此刻的生活。
    Eleanor回到乡下父母家里,开始过起了逃避的生活,她现在想要的不是丈夫的步步紧逼,而是一小段时间的休整。可是正如此片从男性角度和女性角度分成两部电影一样,男女的思维永远是南辕北辙。康纳在得知妻子失踪后开始步步紧逼的修复他们的婚姻,在男性的世界里,他们更多需要的是平凡的生活,正如他对Eleanor母亲所说,选择继续自己的生活,因为继续前行是唯一的道路。其实他不在乎感情世界的风暴,却更多的害怕来自现实生活的巨变。而Eleanor则无法忍受,她敏感的察觉到孩子的夭折使他们之间已然变成陌生。她觉得他太看轻了孩子的死。同样的也看轻了他们之间的感情。就这样两个人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却无法再睡在同一张床上。
    有时候我们都希望生活能慢一下,等一等,让我们喘口气。可是人要生活在社会总会无时无刻承受社会给予的巨变。这里是天真的人类学家Eleanor没有参透的道理。当她看见离婚的姐姐又开始有了自己的情感生活后,她觉得自己也该开始往前走了。于是她把放在瓶子里的萤火虫又放回了夜里,那一抹闪动的光亮让她又有了勇气去修复他们的感情,也许新生的时刻该到来了。她去了餐馆找他,和他一起开车走进了夜里的风暴。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仿如当初他们热恋时一样。可是男人永远是男人,永远站在理性的那一面,他告诉她自己出轨了,一切怎么会再回到当初!
    Eleanor绝望了,她也放弃了,但她真正的选择堕落时,却无法走出那一步,这就是女人和男人的差别之处,康纳出轨前也有挣扎,但是最终还是没能战胜欲望。爱情中的男女让他们明明还有爱却也被生活消磨的没有了爱下去的力气。
    他们的生活进入了糟透了的俗套当中。
    影片的最后Eleanor选择去往巴黎开始真正新的生活,但如她的选修老师所说,当你开始逃离,就会一直不断的逃离,在人生历史中会不断的逃避下去。
    曾经Eleanor也问过父亲,为什么他能和母亲白头偕老,明明母亲是一个不羁的法国小提琴手,但他父亲告诉她曾经他们也有危机,但是他选择了包容。其实婚姻问题的解决之道不是逃避而是面对。
    在The Disappearance of Eleanor Rigby: Them有很多的对比,Eleanor的自杀和康纳的被车撞,康纳父亲的感情和Eleanor父母的感情,康纳的挽回和Eleanor的挽回。。。。。很多的节点让我们看到爱情里男女的悲欢离合是多么的脆弱,而隔膜只会是爱情的坟墓。
  2. 这个是《他和她的孤独情事:他们》那一版影评的搬运版,唯一不同的是,这一部,打了四星。因为:
    第一:叙事清楚;
    第二:开场一美和劳模姐吃霸王餐和一美独自去追那对吃霸王餐的情侣两段情节的呼应有戳到我;
    第三:这一部一美戏份多嘛。


    ------------------------------------------------------------------------------------------------------
    关于写作有一个基本的5W+1H原则(Who, What, When, Where, Why, and How),常常作为小学生作文入门参考手册,在刷完第一遍《他和她的孤独情事》的今日,就让我们借用5W+1H原则来谈一谈这部电影的正确打开方式。
      
      1、Who
      首先要列出这部电影的适宜观影人群,No.1和No.2都是充分条件,两者合体更佳。
      No.1 詹一美或是劳模姐的粉丝,尤其是脑残粉。
      楼主作为一只婶婶的沦陷在詹一美的蓝眼睛里的痴女纸,就是在一种脑子里不断闪着“WTF?!!”的情绪中结束观影的。
      No.2文艺青年或至少伪文艺青年
      看过预告片的筒子应该都能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文艺气息,come on,N个多小时的片子,讲述一个简单到逆天的故事,在悠扬的背景音乐和少的可怜的对话和慢的要死的叙事结构中不睡着又能不骂娘这样的文艺青年必备技能是一定要get的。
      
      2.What
      关于电影,我来复述几句废话,这部电影应该是最早上映于2013年9月份的多伦多电影节,导演Ned Benson大人颇为豪迈的拍了三个版本,分别从他、她、他们的视角来讲述了同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真心超级简单,大致来说,它是酱紫的:
      从前有对恋人,各自出身中产富裕之家,然后他们相爱结婚了。后来他们有了个孩子,somehow,孩子死了,然后女方不能接受,出走跳河了。女方获救后两人分居,两人几度接洽没能圆满,女方去了巴黎读书,男方破产后接管父亲的饭店,一年后,两人又在初恋的公园一前一后走着,over。
      好吧,这么说来,故事好像有点无聊的样子。
      
      3、When+where
      鉴于前面已经说过这个三个片子加起来有N个多小时长,所以建议选择一个睡眠充足环境安逸心情良好手头无功课无工作,身边无宿敌无基友无恋人的情况下观看。
      因为观影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包括1)入不了戏类:困倦、走神、骂导演、点右上角的×、开始和基友胡侃、莫名愤怒;2)入戏过深类:抑郁、想把him和her的版本重新看一遍试图搞清状况、对爱情失去信心无法摆脱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的想法……(相比入不了戏类,这一类副作用较为少见)。
      
      4、why
      1)参照who一栏。
      2)就楼主个人而言,会去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因为预告片里詹一美的一句话。他搂着他心爱的姑娘,不经意的说:我只有这么一颗心,请好好待我。(There's only one heart in this body, have mercy on me.)
      当时这句话一下子就戳中了我的萌点和泪点,忍不住翻来覆去听了无数遍,还自动脑补了詹一美同学念出这句台词的中文矫情版:鲨鲨,我把自己的一颗心好好放在你手上,你可要好好待我……噗……
      (其实这句话台词才是驱使我写影评的关键动力啊!!)
      
      5、How
      好了,下面要说的才是重点。这部电影三部曲的正确打开方式是:Him——Her——Them。
      Him采用的是男性视角,相对来说客观冷静,能够比较清楚的了解整个故事,詹一美的演绎也比较细腻,能够满足视觉上的观影需求。
      Her中是以女方视角讲述故事,补充了him中看不到的细节,女性观众可能更能在观影中产生共鸣,但是只看Him也完全可以get到整个故事,有基友反应先看了Her会对him产生莫名敌意。
      Them是三部中最无聊最无聊的视角,说真的我觉得导演剪辑出这个版本完全就是多余的,男女对爱情的不同见解和对同一事件的不同领悟在前两个版本中都已经很清晰的表达了,看them版本的时候我脑海中不断飘过的就是……………………。
      
      6、废话
      1)在IMDB上这三部片子的评分都在7.5左右,平均四颗星。
      2)男主女主的生活可以说是过的一团糟啊,但是在结尾俩人都基本上拥有了正常的生活,知道这是为什么不?因为他们都有个好爸爸。
      今天《卫报》的头版头条就是世界上1%的人占据了全世界50%的财富,投胎真的好重要哦。
      3)关于导演拍三个版本这个事,虽然楼主觉得玩的有点脱,但是拍个him和her的版本还是必要的,很多时候问题都在于女人想了太多而男人根本什么都没有想。
      4)詹一美同学在这个片子里的角色叫康纳,看到这个名字我真是又要奸笑了,法鲨同学在《鱼缸》里演的那个勾引小妹妹的帅大叔也叫康纳是不是,你俩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还有就是,虽然劳模姐那么漂亮那么有演技,我还是觉得,詹一美,你真的是和法鲨站在一起最有CP感,那眼神之间电光四射的,行了我啥也不说了。
      5)这片子好像国内不会上映了吧。
  3. 愛情是一門艱深的學問,許多人終其一生都難以參透其中奧妙,只能在跌跌撞撞中摸索,仍舊無法釐清其因果關係。原因無他,愛情根本不是學術研究的對象。愛情就是愛情,就是這麼一回事。它既可以是真善美的純粹映現,也可以纏繞眾多現實因素,就像複雜無解的毛線團,剪不開,理還亂。於是乎,美國導演奈德‧班森決定將一段愛情故事拆解成兩種不同的視角呈現,各自陳述,卻又相互呼應,企圖梳理這團解不開的結。

    康納(James McAvoy飾)和伊蘭諾(Jessica Chastain飾)是一對結褵多年的夫妻,兩人看似幸福美滿,然而一場悲劇的發生,讓伊蘭諾決心離開這安穩的生活,拋下康納,去找尋新的開始。突如其來的舉動,讓康納頓時不知所措,他一方面既想解開伊蘭諾留下的謎團,另一方面也要為自己的人生重尋定位。至於伊蘭諾,她其實也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只能刻意做出改變,以覓得解答。《因為愛情》系列的兩部電影《在她消失以後》(Him,以下簡稱《他》)和《在離開他以後》(Her,以下簡稱《她》)講述的就是兩分別人尋求解答的過程。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什麼是愛?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曾言:「如果我先前沒有盼望,也就不會墜入情網。」點明愛是一種意志,來自於期盼,盼望那份我們所缺乏的東西,就好比柏拉圖的愛情神話裡,人們為了完滿而尋求與另一半的相遇。這樣的愛或許閃耀著命定式的迷人光輝,但也存在著某種危險。倘若圓滿必須奠基於兩個半圓的結合,那就意謂著愛是兩個人的交融,亦是自我邊界的消弭,是以張小虹形容為「合則天堂,分則煉獄」。《他》的開頭,康納和伊蘭諾尚未分開,所以兩人像熱戀情侶般瘋狂,甜蜜之情溢於言表;《她》則起始於截然不同的氣氛,伊蘭諾靜靜從橋下一躍而下,因為兩人關係已出現裂痕。兩相對比,不正是天堂和地獄嗎?

    張小虹還說:「愛情有時卻又像硫酸,一種你儂我儂的相互滲透。」《他》雖然以愛情裡的美好拉開序幕,但康納的那句「我就只有一顆心,好好待我」彷彿悲壯的預言,拉提出他在伊蘭諾宣告離開之後的嚴重失落,因為他早已將她視作「生命的重心」。換言之,康納在進入這段關係的同時,便拋下自我──正確說來是放棄探求自我的可能──與伊蘭諾進行交融/焦熔之作用。因此在《他》裡,康納不停找尋伊蘭諾的蹤跡,跟在她的步伐之後,意圖從伊蘭諾的身上找回自我;在《她》裡,伊蘭諾選擇去修習關於人、關於主體的課程,想從自身去摸索自我。

    「遇見妳之前,我不知道我是誰,直到遇見妳才開始慢慢懂了,但現在又感到迷惘。」康納自白道。相較於康納很是依賴伊蘭諾,總是從她身上完滿自我,伊蘭諾似乎不那麼需要康納。在離開康納之後,伊蘭諾立即斷了音訊,開始邁向嶄新的生活。剛開始,伊蘭諾確實瀟灑得多,但漸漸地,她又開始主動走入康納的生活。原來伊蘭諾同樣需要康納。她的離開,她的改變,她的瀟灑,根本是刻意為之,好比剪了俐落短髮就想標誌人生分水嶺,也許鮮明,卻太過造作。仔細回想,伊蘭諾的言行舉止不都是如此?「接下來想做不一樣的事,接受不一樣的想法。」她說。不管是接受改變,抑或勇於改變,都不是什麼壞事,畢竟人生就是構築在變動之上,沒有任何事物仍維持常態。問題在於,伊蘭諾是為了改變而改變,是為了逃避過去而強迫自己改變。這就是為什麼她會沒來由地要求康納外遇,希望藉此來突破現況;這也是為什麼當凱蒂(Jess Weixler飾)關心她的狀況時,她是以「我可以『假裝』沒問題」來回覆,下一秒卻又說:「我突然開始想他。」

    如果說伊蘭諾亟欲改變,那麼康納則是害怕改變。康納的父親(Ciarán Hinds飾)曾提到「舒適圈」,認為康納像他一樣過度耽溺其中,不願跨步走出。康納沉溺的是和伊蘭諾共築出的安逸生活,是以他跟蹤伊蘭諾除了是找回自我的存在,更是對「舒適圈」的眷戀。其實,康納並非未曾做出改變,在喪子之後,他便急切於走出傷痛,繼續過生活。不過,只要再三推敲,不難察覺康納的「改變」根本是為了「不變」,為了快速回歸「舒適圈」。顯然康納對愛情的想像十分單純,仍舊流連忘返於永恆的期望中,企盼不朽。康納與伊蘭諾,一方總是緊抓過去,停滯不前;一方則是拚命拋開過去,渴望前行。誠如伊蘭諾的父親(William Hurt飾)所言:「悲劇是遙遠的國度,我們不知道該如何與當地人溝通。」因為無法溝通,每個人遂以各自的方式面對,使得理應攜手並進的兩人產生分歧,甚至相互拉扯,終將面臨僵局。難怪奈德‧班森無須刻意強調喪子的悲痛,因為他們的關係早已面臨危機。

    人與人之間必然存在差異,使得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個體,可是別忘了,差異亦是互補的前提。就像伊蘭諾的父母,一人是代表理性的學者,另一人則是感性的演奏家,兩人如何能相愛相守至今?父親認為是「忍耐」。為了去愛,我們得先化解差異,忍耐──或者說接受,遂成為唯一的途徑。愛是無條件的,愛是利他的。

    製片Cassandra Kulukundis於訪談時表示:「每一段感情的開始都洋溢著幸福快樂,直到某些不好的事情發生……這時你就必須做出決定:你們的感情根基是否牢固,可以繼續攜手前行,還是緣分已盡,只能分道揚鑣。」在《他》和《她》裡,奈德‧班森刻意將兩人同場的幾段戲差異化處理,包括結尾:《他》的最後,兩人的立場對調,變成伊蘭諾跟在康納後方;而《她》則是結束在兩人的對望。無論何者,皆留下開放式的想像空間,著實引人玩味。

    相較於《他》因為沉溺於失去的悲傷而顯得抑鬱,《她》隨著伊蘭諾的轉變多了份療癒的作用。尤其我是先看《他》,緊接著才看《她》,最後的對望頓時讓兩人的感情重燃光亮。因為眼睛能點燃愛情的火花,而「看」更是確立了彼此在各自心底的存在。我想,他們依然可以攜手前行;至少我是如此相信。
  4. “等那么久,心都要等碎了,为何你还不来?”

    “我已经如此痛苦,如此努力挣扎,就要够着你的手,为何你又转身离去,为何不再多等等?”

    遭遇来自生命的暴击,总有人会率先复苏,着手创建新生活。而另一些则迟迟缓不过来劲儿,被缠蔓的水草困在原地,挣扎也没有用。 面对这种剧变,原本步调一致的两个人开始变得不再一致,更为危险的二次伤害由此产生。

    我是先看了 him 再看的 her ,不得不说顺序选得很对。

    看到一美一步步去靠近,去试图做些什么、说些什么,试图重建些什么。

    影片的一开头他就说:我只有一颗心,对我仁慈点吧。而女友说:Shut up! 随后献上甜蜜的吻。

    而后来呢,不再有甜蜜的吻,而只有Shut up!

    让人心疼他。也忍不住有点埋怨,他妻子为何,为何就不能够稍微柔软一些,不那么抗拒他。

    人们总容易陷在自己的立场里,只记得自己关注的那一部分,时刻感知自己在付出,在被伤害、被消耗。却没料到别人也是一样。

    就像片头的场景,一美记得的是:他们在饭店吃饭。逃单。一路狂奔。到草地上接吻。一美说对我仁慈点。

    同一事件,妻子记得的是:草地。萤火虫。接吻。妻子说我们要去租一辆车,漫无目的开,一美说我会想些不正经的。

    所以后来一美会在自己饭馆运营的最后一晚,狂追那两个逃单的年轻小男女,又在追到后并不收钱,只摆摆手往回走。他是在追年轻时候的自己,在追年轻时候,美好的爱情。

    而妻子呢,她和小侄子去外面捉萤火虫,想起多年前的那个夏夜,想起被随口说起的那个愿望。想起那次车震,她伏在他身上,他帮她穿内衣,他们一起跳舞。在离家出走很久之后,一直对一美非常抗拒的她这次主动去找了一美,随便聊一聊,然后说走吧,就现在,我们去租一辆车!一美则完全摸不着头脑。

    即便是这个事件他们的记忆也不一样。

    一美记得他穿着白衬衫,和她谈到了自己的父亲,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解开安全带。她再一次吸引了自己,他把她压在身下。难耐的情欲。然后他想要说话,她说别——就像多年前的那个夏夜。可他还是开口坦白:我和别人睡了。

    (就是为此刻,him 和 her 并不在同一时刻开端。him为饭馆的账单发愁,被店员欢快的音乐激怒。回到家里依然充满柔情地对待自己的妻子。求欢被拒。妻子一本正经劝他去出轨。 而在her的版本里,这些都不存在,妻子一开始就跳了河。)

    妻子呢,她记忆中的一美穿着黑衬衫。自己一直在煽情,寻找过去的回忆。听过去听过的欢快的歌,吃过去吃过的辣条。没说几句话,她很快解开了安全带。她抚摸他的耳垂,跨坐到他身上,解开他的裤子——一如多年前的那个夏夜。然后她感觉到他的抗拒,她说:你和别人睡了?他说是你让我去和别人睡的——他像个混蛋那样狡辩——你消失了,是你离开了我。

    一美说他的妻子在雨夜离开了他。

    妻子的版本是在雨中下车,步入空寂的地铁口哭泣,而他并没有追上来。

    一美耿耿于怀的是——自己被要破产的饭馆折磨、被丧子之痛折磨、被那个席卷了他老妈财产发达之后又抛弃了他们的老爸折磨(他认为是折磨),仍然满腔柔情来对她好,照顾她,几乎每一步都迁就她——为何她还要离开自己?为何她还如此厌恶自己?

    而妻子不能释怀的是——自己痛得几乎无法呼吸,他却在仅仅遭遇噩梦半个小时之后,就去吃了午餐。当晚他居然照常睡觉。excuse me?他说他一直陪在她身边,我们却可以想象得到,多少个夜晚,她辗转反侧,他却酣睡不醒。

    我们彼此相拥,却又如隔万里。

    就是这样的吧。

    人生而孤独。也生而自私。

    自己不小心做错的那些事,都是事出有因,都情有可原。而对方就不同,犯下的错总是低级、严重,完全可以避免并且不可饶恕。

    我们早已经习惯了一边为自己开脱,一边放大对方的过错。一边要求原谅自己,一边苛责对方——我已倾尽全力,为何你不多做一点?

    原以为你会多做一点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