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奥兰多:我的政治传记 Orlando, ma biographie politique(2023)

简介: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1928年创作的《奥兰多》,是世界上第一部主角在故事中途转换性别的小说。在一个世纪之后,跨性别作家同时也是哲学家、活动家的保罗·B·普雷西亚多(Paul B. Preciado),决定寄给伍尔夫一封影像信,告诉她她笔下的角色已经走进现实,奥兰多已经遍布世界各地。

演员:



影评:

  1. # Visions du Réel 2023(节展与年度最佳) 不仅仅是沿着原小说的故事脉络简单地完成场景的视觉重现。镜框范围始终大于戏剧式的场景本身,将拍摄方法、场景的构建和拆解、现代元素置于场景之中生发的趣味统统纳入影像之中,对原作进行解构与直接的质疑。 而这一切结构性成立的前提,是Orlandos在扮演Orlando之中代入的真实个体感受与讲述的私人故事,生动串缀起了跳跃戏剧时空的一个个段落,形成一曲鲜活动人而饱含冲击力的Queer Cinema,齐力完成一场operation on the novel, and on the political history. 现实中的Orlandos不会是达官显贵, they have been invisible in history;现实中的Orlandos没有不老容颜,即便长命百岁,they couldn't even get papers for identity.

  2. 这部纪录片是哲学家、跨性别活动家Paul.B.Preciado以影像为媒介,写给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信。告诉她奥兰多这个角色已经从书中走进了现实,过着她从未想象过的生活;告诉她这个世界正在逐渐变得更加多元化、更加奥兰多式。

    Preciado选取了25位跨性别者(Transgender)和非二元性别者(Non-binary)来扮演伍尔夫书中的奥兰多,同时也讲述Ta们自己的真实生活。

    从8岁到70岁,Ta们为自己作传,用现代的、自身的方式演绎奥兰多,甚至把奥兰多作为精神上的造物主,于是就有了电影开头的宣告:

    “我的传记早已存在了,是他妈的1928年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写的……”

    弗吉尼亚・伍尔夫将《奥兰多》作为自己的第一部“传记”,记录了主人公奥兰多从16世纪的男性到20世纪的女性的转变过程,两种性别所经历的人生促成了奥兰多精神上的蜕变和成熟。

    对于伍尔夫本人来说这是一次反传统的书写策略,她在外在形式上借用了传统传记的格式,却大胆地虚拟出一个“奥兰多”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双性同体的赞美,以及对于社会性别议题的独特见解。

    而这一点微妙地与《奥兰多:我的政治传记》的结构同调了,因为本电影类型虽然归于纪录片,然而片中出镜的的人们与自己要扮演的“奥兰多”之间的关系绝不仅仅是表演艺术层面的关系,Preciado要记录的也不仅仅是一次集体演绎。

    电影的真正的内容是第三人称到第一人称的过渡,而“表达”在电影拍摄之前就开始了。

    这本书在1928年,被看做一部科幻且讽刺的小说;在20世纪60年代的女权运动风潮中被解读为女权主义对于19世纪父权制的批判;在20世纪80年代则被解读为女同性恋之间的爱情故事。

    而现在,Preciado对这本书进行了跨性别政治的解读,并且用现代化的视角重构了伍尔夫书中的片段,通过选角把书中的奥兰多与真实的人们建立起连接,最终呈现的是来自奥兰多们的自我讲述。

    如果说伍尔夫是试图在传统叙事中寻求一个突破口,以貌似妥协实则抗争的方式表达自己不融于时代的思想,那么Preciado就是用形而上的的文本,结合普通人的真实生活,投身于性别表达的革命洪流,向性别二元霸权发出抗争的宣告。

    “人群是拥有巨大情感的海浪般的东西。”这部电影以群体作为起点,借助档案和自身讲述把跨性别者群体抗争的历史展现在观众眼前。

    奥兰多们一个一个出场,Ta们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用书中的句子交叉对话,Ta们的面庞组成了一幅集体肖像,一副奥兰多肖像,正如伍尔夫所说“奥兰多有一千张脸”。

    Ta们出于“不认同”而产生新的性别认知,跳出了性别二元论而寻找新的身份认同。伍尔夫与奥兰多们在此刻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形成了共振。

    在伍尔夫书中,奥兰多角色原型取材于伍尔夫的亲密友人薇塔·萨克维尔韦斯特,对于“奥兰多”的内心世界的描写也取材于伍尔夫本人。薇塔与伍尔夫在当代研究中都被认为具有双性倾向,Preciado也认为伍尔夫其实是一位非二元作家,因此被创造出的用诗意和形而上的方式完成了性别转换的“奥兰多”成为了Ta们的创世神话。

    Ta们用奥兰多作为身份,来讲述Ta们自己的故事。电影的结尾尤其动人,这是一个颇具仪式感的宣告式结尾:被法官叫到名字的奥兰多们一个个取走象征自己身份的文件,一如乌托邦的景象,Ta们从此有了归属感。

    《奥兰多:我的政治传记》给了我们一个更亲密的视角,来认识跨人与性别酷儿。对于跨性别者和非二元性别者来说,Ta们在电影史中的形象已经不再是“二元性别凝视”下的精神病患者或变态连环杀手,而是来自一百多年前的奥兰多。

    这部表达诗意却气质朋克的电影在不同声音的洪流中显得格外清新。越来越右的世界里,身份认同政治这个议题变得尤为重要,希望这部电影发出的声音可以获得回响,因为——借助伍尔夫的话——虽然两性之间存在差异,但两性之间又是相互混合的,在两种性别之间摇摆不定的情况,每个人都会发生。

  3. 《奥兰多》是世界上第一本主角在故事里改变性别的小说,虽然性别的转换在梦里,但这无疑是一个将“跨性别”放到台面上的一次尝试。多年之后的今天,各个国家的跨性别人士都正在走上大街走进大家的视野,让大家去看到世界的多元性在“性别”这个分支里所产生的更多可能。导演也作为一名跨性别者,以给《奥兰多》作者的视频信的方式记录了无数的“奥兰多”。他们是奥兰多,也是自己;他们表演着一部分的故事,也讲述着一部分的人生。

    整个影片的叙事特别好,导演从这本书的情节出发,去用各种片段链接和片段有相似性的跨性别者,在表演的过程里讲述,同时兼顾了纪录片的真实性和二次创作的艺术性。所以影片中的置景,以及音乐完全让我感受到了小众群体的“癫”(褒义词),也完全让我沉寂其中颅内高潮。几次蹦迪氛围下的自由和场景以及歌词都让我对这个群体的人的抗争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能感受到其中的压抑和他们对反抗的坚持。

    而更令我惊喜的是对我的思维的开拓。“平权”一直是女性运动的重要课题,而在影片中无数的人的讲述让我更加理解“平权”所意味着更是打破框架的平等。即使我们在讨论女权时,依然没有逃开性别的二元的讨论,而真正的平等本就不该被冠以“男或女”这样固定的二元概念。我一直知道“gender”和“sex“在英文体系里是两个不同含义的词汇,你的心理认知性别和生理性别是可以分开并组合的。然而即使我们已经产生了诸多的可能去假设每个人对自己的认知有不同,却依然常常要设想一个”答案“。影片里诸多人提到热爱诗歌和诗意,我想正是因为这种表达方式的模糊感和意境和他们的很多性别认知刚好同频。我们为什么不能更诗意的表达我们的性别呢?为什么一定要有确定的性别和取向呢?不能抛出二元的确定去拥抱一种模糊诗意的不确定吗?说真的这个课题很大,但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个问题的吸引力和思考价值。

    影片的最后我深受感动,也许未来的某一天这些勇敢的人真的可以引领世界突破二元的框架,不只是性别,而是很多事情的对错和是非。人是复杂的世界也该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不该只是身体上的勇敢,也可以是意识上的思考上的。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勇敢的找到自己,活成自己。

  4. 看之前以为会是一部对酷儿群体的采访、生活记录,但影片最终呈现的形式远远不止这些。更准确来讲,这部电影是一封导演普雷西亚多寄给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影像信,告诉她她在一个世纪前创作出来的角色奥兰多在当代的处境。

    导演召集了26名当代跨性别与非二元性别人士来扮演奥兰多这个角色,每个演员出场的时候都会做一句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xx,在这部电影中,我将扮演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奥兰多”。电影通过戏剧、念白、歌舞、影像、访谈等方式,将演员们的真实变性经历与奥兰多的生平巧妙地融合起来,亦真亦幻,极富诗意。

    为什么会在传记前面加上“政治”二字呢?这是源于奥兰多们在经历性别转变之时的体悟,人体的生理结构性差异固然存在,但所谓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归根到底还是政治与社会的虚构产物。

    导演在信中写道,每个奥兰多,都是一个要每天冒着生命危险去生存的跨性别者,因为他们发现自己被迫要去对抗法律、历史和精神病学,还有传统的家庭观念和跨国制药公司的力量。

    片尾有一段对未来的政治构想,2028年奥兰多们被授予非二元国籍护照。

    这个未来似乎太近了,但对奥兰多们来说却又太遥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