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白夜行 백야행 : 하얀 어둠 속을 걷다(2009)

白夜行 백야행 : 하얀 어둠 속을 걷다(2009)

又名: 白夜行:走进白色的黑夜 / Into The White Night

导演: 朴信宇

编剧: 东野圭吾 朴妍善 朴信宇

主演: 孙艺珍 韩石圭 高洙 李珉廷 朱多英 朴成雄 崔秦豪

类型: 爱情 悬疑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上映日期: 2009-11-19(韩国)

片长: 135分钟 IMDb: tt1533114 豆瓣评分: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太阳到达最高点的时候,它的影子便消失了。刑警韩东秀(韩石圭 饰)为了证实自己对一起已有定论的杀人案的猜想,致使自己的儿子意外身亡,从此变得意志消沉起来。14年后,一桩杀人案似乎和当年这起案件有着某种联系,当韩东秀再一次开始关注起当年一名被害人的儿子有汉(高修 饰)时,意外认识正在帮助财团老板调查未婚妻柳美皓(孙艺珍 饰)的私家侦探,从私家侦探那里得知这名叫柳皓美的女人正是当年被认为是畏罪自杀的凶手的女儿李佳。当年这两个韩东秀曾经有怀疑过的小孩子如今长大成人,而且又同样因为凶杀案出现在他的周围。在韩东秀的追查过程中,他发现了当年凶杀案以及近期凶杀案的真相,而真相背后,却是一对永远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见面的苦恋情侣。

演员:



影评:

  1. 本文将从个人角度,以原作为本,对两版剧本进行横向对比
    其它如演员、音乐等会顺带提及,但不在本文探讨范围内

    ————————————————————————————————————

    Part 1 对于原著

    我想说,原作之于我是可以给予五颗星力荐的作品,因为叙事结构。

    明明已先看过改编的日剧,剧情了然于胸,但原作的结构还是让我惊艳。
    不同于日剧的主观视角,小说从头到尾都以若干旁人的视角在冷静陈述,
    让通观全局的读者自行拼凑事实,不仅代入感大升,而且不费一笔一墨,
    就让读者陷进那种阴冷的氛围中,阅读快感和悬念居然持续到了最后一页。
    收尾句更是点睛,传递出的彻骨寒意之前只在苏童『妻妾成群』的收尾体验过。

    重点是缜密性和纵深度。19年的时间跨度,紧扣时代背景的事件和侧面描画,
    以及数十位配角的众生相,都让白夜行变得饱满而宏大,绝对的写作学习范本。
    白夜行是我尊敬东野的开端,在目前看过的他的书中,本作仍是心目中的第一。

    ————————————————————————————————————

    Part 2 改编之难

    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我认为有三个最重要的元素:世界观、人物、情节。
    也就是在缜密可信的世界观下,由出彩吸引的人物,来推动精彩可期的剧情。
    而真人版最大的难点,也正是在社会背景、人物塑造和叙事结构这三个方面。

    1.社会背景:19年的跨度,无数切合背景的事件和侧面描述,时代的变迁感怎么还原?
    拍摄影视剧在各方面的投入是很大的,抛开其它部分,社会环境的还原需要大成本。

    2.人物塑造:作为主角的人一直隐藏在背后,内心描写为零,从头到尾的第三者描述
    除了展示极致的恶,那么长的故事,吸引观众看下去的动力是什么呢,主角的动机?
    可是观众还没对主角产生心理认同,甚至按原作来说,前期主角是谁都还不知道,
    只要故事进程中有一个作为叙述视角的配角演技不行或塑造不力,真人化即告失败。
    影视剧拍出来不只是为了满足原作党,除了书迷没人看,书迷又反弹,吃力不讨好谁干。

    3.叙事结构:原作的叙事结构很有趣,毋庸置疑,但是真人化后会怎么样呢?
    影视剧的叙事语言和小说是不同的,不仅是对白在推动,更多的是感观语言。
    原作的出彩点之一是第三者视角产生的广大想象空间,对于主角的手段和动机。
    同一事件内的两个当事人各自展开,主角的手段往往隐藏在各自琐碎的叙述中,
    这个当事人写到的某处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在另一当事人处却是重大的转折,
    这样的手法屡见不鲜。但是真人化呢?太多枝节会变得零碎,缺乏应有的观赏性。

    综上,如果完全照着白夜行的原作来,电影的时长不用说了,电视剧前中期会变得像单元剧
    一集一个主要事件,几个关键人物,中心人物一直在背后,要兼顾背景不说,还得有观赏性
    我想问,按这样的规格来打造,需要多少成本才能完美还原白夜行?投资方又能有多少回报?

    所以在我看来,白夜行直接按原作拍,成本和难度都太高。要拍,除非大刀阔斧。
    要么变一变叙事角度,要么精简人物和情节,突出矛盾和人物性格,这是必然。
    对于改编,只要看到了制作方对原作的诚意和尊重,而且成品不坏,何必苛责呢。

    ————————————————————————————————————

    Part 3 对于日版和韩版剧本的横向比较

    前面已经说到了,白夜行的真人化必须大刀阔斧,这是现实条件的限制。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日版和韩版各自做了怎样的更动,及个人的优劣评析。

    1.对于日版电视剧

    先从纯观众的感受出发吧,毕竟看这个剧是在书之前,感受也直观
    日剧版当时给我的震撼很大,因为它的灰暗,第一集更让我两度流泪
    制作精良,演员的演技到位(童年雪穗极其出彩),画面音乐也值得称赞
    而在看过原著后,我特地回头重看了这部剧,对比之下更是别有一番感受。

    叙事结构方面,正如我之前所说的,原作的叙事结构要真人化是很困难的,
    世界观、人物、情节三方面的难。让我们看看日版是怎么消弭这些矛盾的。

    世界观:一个是年代的更动,由原作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推了大概十年,
    这个和日剧版的拍摄日期有关。(2006年播映,日剧版故事亦选择在该年结局)
    一个是时间跨度的更动,即由原作的19年调整到了15年,这一更动和情节有关。
    总体来说,要还原80年代的日本风貌很难,加之拍摄时期,后推是难免的选择。

    人物: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日剧版白夜行改编的初衷,是为延续收视率的佳绩
    于是电视台选择让《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的情侣档山田孝之和绫濑遥再度合作
    整个制作班底,包括编剧森下佳子,都延续了《世界》,而主题,同样是纯爱。
    只是把原来纯纯的校园恋情,选择用黑暗的背景与剧情予以诠释,这是大前提。

    因此,日剧版的叙事角度,从第三者转为从主人公的视角出发,是必然的变更。
    正如我前文所说,这样灰暗的故事,要让人看下去必须建立对主角的心理认同。
    何况这次主打的还是纯爱,观众若不认同主人公,又如何能认同两人的爱情呢,
    所以由初衷导致的故事格局的改变,也消除了前面我所说的人物塑造的矛盾。

    情节:叙事角度的变更影响最大的就是情节。因为叙事角色换了,情节也得换。
    原来作为暗线的主人公变成了明线,意味着两人之间的情感互动和关系必须描写,
    但是在原著小说中,对于两人的接触可以说是只字未提。(两人到结局才正面接触)

    如我所说,诚意和尊重很重要。这一层面上,日版编剧森下佳子绝对要称赞。
    日版剧本的出彩处,正是在叙事结构彻底更动的前提下,编剧对原作的大胆解读。
    你能想象整部剧除了大体主线同原作一致,但绝大部分对白和情节都是原创吗?

    正因为原作对主角两人的联系近乎只字未提,于是若要以两人为主叙事视角,
    两人的心理转折和历程必须写,相互依存的牵绊和矛盾必须写,原创是必然。
    而从日剧来看,编剧无疑是在研读过原作之后,才做出了这么大胆的个人解读。
    她详细阐释了主人公行使一切罪恶的心理动机和缘由,试图丰满主人公的形象。
    事实证明,不管你认不认同编剧给你的理由,但是人物的性格建立确实成功了,
    那些精彩的对白和大胆的解读,让日剧版甚至可以作为原作的情感补完来欣赏。
    (尤其更改19年为15年,设计了希望在时效期后手牵手在阳光下行走的情节,赞)

    虽然原作的悬疑性破坏无遗(开头即泄底),时代的变更也削减了社会性的力度,
    对人物的解读,照顾到一般观众道德观,为服务于纯爱的主题,也洗白过多,
    而部分安排更是对原作人物的颠覆。(人物改写就算了,主要结局太令我不满)
    但大篇幅原创,却又对原作的人物和情感方面进行补完,实在是很大胆的改编。
    剧本力度和电视剧的完成度,都值四星评价,只是不推荐在未看原著前观赏。

    ----------------------------------------------------------------------------------------------

    2.对于韩版电影

    我很讶异豆瓣的低评。虽然本人对韩国好感欠奉,但不妨碍我对韩影的关注。
    大陆剧、台剧、韩剧、日剧、美剧不都是剧,鄙视漫骂或一概否定有意思么?
    深深地觉得偏见真可怕,这也是促成我写本文的原因,这是题外话,见谅。

    因为读过了强大的原作,也见识了日剧大胆的改编,对韩国电影版比较忧心。
    也是害怕心目中大爱的书最终被拍得惨不忍睹吧……(我可怜的20世纪少年,泪)
    尤其比起电视剧,电影有个更可怕的限制——片长。白夜行那样的篇幅,怎么拍?

    所以在一开始就可预见,韩版会为时长限制和国情不同,删除时代背景和变迁的部分,
    也就是说,会舍弃掉中段大部分涉及社会的情节,仍会沿用日版以纯爱为主打的主题。
    也因为对编剧缺乏信心,(换我是编剧,真的无从下手)看之前的心理预期也就三星半。
    但是实际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原创带来的遗憾当然有,但也能找到很出彩的变更。

    下面,我同样从世界观、人物、情节三方面着手,看看韩版是怎么消弭这些矛盾的。

    世界观:由于故事从日本搬到了韩国,所以沿用原作的社会背景和变迁是不可能的,
    加上片长的限制,于是社会性的内容基本没有。只要做到本土化就可以了,不苛责。
    (《杀人回忆》、《母亲》、《追击者》到这部,韩国警察算是在我心中定型了,笑~
    不过拿这些韩国的负面来攻击电影本身的品质实在让人无奈。再次感慨偏见真可怕…)

    人物:很显然,编剧参考了原作和日剧,在叙事角色选择上做出了一个折衷的方案,
    前半段以第三方角色,即老警察和女秘书(原创角色)作为切入点,在逐步揭发事实后,
    后半段又转而以两位主人公作为叙事点。采用这样的形式和整体结构有关,下文细说。
    但是显然,韩版和日版一样,同样打的是爱情牌,只是韩版因篇幅,表现更直白而已。

    情节:叙事角度的折衷方案及片长的限制让韩版的情节势必做出大幅的结构更动,
    这个更动,任务无疑更艰巨,有限的时长内故事的最大化,还有日版的珠玉在前,
    于是韩版在日版补完原作的基础上又做出了二度补完和解读,重现日版删除的情节
    一是为和日剧版形成区别,产生新鲜感,二也可以更大刀阔斧地重写角色性格及定位。

    如我所说,诚意和尊重很重要。韩版剧本能得到东野本人的认可不是没有道理的。
    韩版剧本的出彩处,在于为电影化后容易被理解,而对剧本结构做出的大胆调整。

    首先要赞的是这次电影精编版对原作剧情的截取。保留首尾加原创实在是取巧的做法,
    不仅故事的主线大体得到保留,而且两个时空的蒙太奇交错剪辑无疑让讲故事变容易了。
    (虽然舍弃了中间的情节和角色委实可惜,但能看到被日版舍弃的嫁入豪门篇也是乐事。)

    前半部采用了类似原作的手法,即未揭发真相,两个时空、多重配角相互映衬推进,
    逐步从旁观角度建立两个主人公的形象,及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慢慢收拢故事线索;
    而后半段则在逐步揭发动机换取观众同情后,再采用主人公的视角诠释纯爱,顺理成章。
    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节选故事内容的限制下,原创女秘书等角色和情节也是难免的了。

    第二,在人物方面,放大了角色,如老警察,日版中孜孜不倦地追了15年让不少观众诟病,
    (甚至让部分观众产生不是他追,也不会有主人公后续的罪恶这样与原作背道而驰的想法)
    而韩版中明确给了他对案子耿耿于怀的原因,因为新案子的发生才重拾本案也较入情入理。
    在继女事件前追加黑板事件,是主角报复行为的导火索,利于角色塑造,也是不俗的处理。
    而对男主角母亲和偷情大叔关系的改写,也是电影中漂亮的一笔,不同于日版的母爱切入点。

    第三,情节偶见惊喜,比如会利用对原作和日版剧情的既有印象来创造意外,如圣诞老人。
    最让我欣慰的是原作结局的回归。虽然节奏把握和氛围不如原作,但起码比日版对一些。

    但韩版剧本上的遗憾同样不能忽略。比如车祸,风险太大,依主角的智商不会用这种方法,
    洗手间的崩溃也不合理,依主角的性格,是不会在那样的公共场合曝露自己内心脆弱的一面,
    美佳年纪的更改虽出于为观众道德承受力考虑,但主角的自白能否凑效无疑太想当然了点。
    而尸体被发现后,明知难以圆谎的女主角没有给男主角献计献策,反而继续给无用的希望,
    类似逻辑差池不少,果然只有原作才配称严谨周密的完美犯罪啊~影视剧的主人公还是弱了。

    但作为导演首部长片,我还是能看到对原作的诚意和尊重,实际品质超出预期,仍值一看。

    ————————————————————————————————————

    Part 4 总结

    一家之言而已,只是当真溺爱这个书,忍不住就写了那么多~
    默默地说如果可能还是从原作看起,日版和韩版均可作补充观赏
    如果对我的观点有异议欢迎回帖讨论,重点是有理有据有感情,笑~
    P.S:日前日本有公司宣布要再度翻拍《白夜行》为电影,希望不是对韩版的复制啊…= =
  2. 我不多说,只说一句。我理解李佳,理解那个“不”字,理解她的背影,理解她挣扎的冷漠。

    在影片的前两个小时,我们都以为有汉是李佳的太阳。

    其实,我们都错了。李佳才是有汉的太阳,而有汉是李佳的影子。
    有汉说,“太阳到了最高处,影子就消失了。”
    而为了影子再出现,太阳不能死。

    我想不是错觉,片末,我真的看到有汉笑了。微微地扬了嘴角。这个背影是他想看到的。而李佳只是痛苦地做了有汉希望她做的事而已。미안해 ,“不”并不发自内心。
  3. 在性善论和性恶论之间,很多时候我会偏向性恶论。

    这两年,我看过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数量可观的日剧,对于人性的恶也有了一点小感触。首先,我觉得恶一定不是消灭的东西,就像灭掉了所有的狼以后兔子会繁殖失控一样,失去了恶以后善也会变得无处安身。另外一个方面,每个人的身体里面一定是善恶的交织体,一半是光明,一半是黑暗。所以现实中看到有人落水你会想救他但真正下水的人并不多,想中500w彩票的人多但真正去抢银行的人口比例小。

    当然,我讲的两方面是最庸俗的两方面。日本的编剧也罢、小说家也好,从来没有停止将“恶”这个话题细致化、深入化,比如《重力小丑》、《人间失格》、《正义的伙伴》等等。然后也会弱弱地想,日本之所以不承认包括侵华战争在内的许多事实,是不是因为日本的民族性里对于恶一直有着源远流长的思考?

    好了,我说回孙艺珍版本的《白夜行》。我之所以期待孙艺珍版本的《白夜行》,一方面是因为我对孙艺珍的演技充满信心,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想看看韩国人买了日本人的版权后,是如何表现出自己对于黑暗的理解。而有时候,道理总是这样,期望值越高,失望也就越厉害。

    首先,孙艺珍的确是演出了李佳极其复杂多变捉摸不透的一方面,但是李佳应该是一个年纪轻轻的邪恶女孩,她的年纪小更加衬托出她内心的恐怖,不仅是因为外部环境的促使,还有她自身年纪小才有的一些极端世界观问题。相比孙艺珍真的是老龄了。

    然后再说回韩国人黑暗的东西,一定是不能拿韩剧里面的女二号男二号那些行为来佐证的,什么恶意中伤善良主角的话,什么故意制造主角误会的行为,那实在是太小儿科了。在电影方面,我会举出《杀人回忆》和《老男孩》这两部片子。尤其是《老男孩》,对于乱伦这个道德话题的表现力,真的是可列为电影史上影响最坏的电影之一。而韩版《白夜行》通篇看下来,孙艺珍和高修两个被杀人事件缚住光明的人,黑暗的理由仅仅是爱情,无关人性的复杂。

    因为爱情,所以十四年前高修把剪刀捅向自己的亲生父亲;为了两个人的永生厮守,十四年来孙艺珍和高修不断铲除掉可能破坏这种幸福的人;因为相爱,高修这么多年来看起来残忍毁灭的所做所为,都是为了守护心中的这个女孩。绕了一大圈,《白夜行》不过是一个残忍版的爱情故事,什么悬疑推理的躯壳,什么人性黑暗面的描写,都不过是爱情的外衣。

    如果是以前,我还是个哈韩迷,我估计眼泪鼻涕早就一大把了。哎呀,高修实在是太可怜了。哎呀,李佳实在是太悲惨了。哎呀,这部电影实在是太感人了……问题是,我现在年纪也大了,自己也经历过爱情的事情,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而这种对于《白夜行》的表现,我细想下来,觉得实在是太脆弱不堪了。而这种对于爱情的认识,也实在是太恐怖不过了。然后就想说,韩国的价值观是不是这样,或者说韩国影视作品的价值观就是这样。像《蓝色生死恋》《冬季恋歌》之类连名字都那么爱情的名字,你是只能看见爱情的;像《大长今》之类包着美食、宫廷的包装的,如果没有爱情的纯粹也就不是韩剧;像《还想结婚的女人》之类,能拯救30多岁没脸蛋没年纪的女人只有爱情。

    爱情很美好,但它一定不是所有现实的出口。爱情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它不是生活的全部。这个道理,你既然要拍《白夜行》,你就一定要明白。尤其是拍电影,作为一部根据经典小说改编的电影,还有那么优秀的电视剧集在前,如果只是一种向媚俗思想的低头,而不去探寻事件的本源,它存在的意义又在哪里呢?这是我给韩版《白夜行》打上的一个大大的问号。

    我想吧,韩版《白夜行》一有肉色画面,一有杀人事件,不知道算不算是限制级的,是给18岁以上观众观看的。如果是这样,就请不要低估观众们的智商和情商,我们都不是小孩子了。
  4. 把小说改编成电影本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改编《白夜行》这种口碑极好的小说更是是要冒很大的风险。对于读者来说,读一本书,常是把书中情节在心里演了一遍,会幻想自己心中主人公的样子,会在脑中编排他们表演,甚至会构想出分镜头样式。当心爱的作品影像化后,会发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角色选择跟想象的不符,对小说含义理解的偏差等等,总会有各种不满。何况电影还是个合作项目,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只要有一个部门出现问题,整个电影也会伤害极大。所以有人说唯有二三流的小说才能拍出一流的电影,而一流的小说是绝拍不出一流电影的。这是由于对一流小说,我们太熟悉它了,同样,我们的期待程度也太高了。

    不得不承认,年轻导演朴信宇在对待《白夜行》的改编时还是颇动了些脑筋。两个小时的电影,其实能包含的内容很少,变成剧本也就几万字。所以中短篇小说才是编剧们最喜欢的。改编白夜行这种几十万字的长篇,则需要不停地做减法。砍去大量无用情节,只保留主线。或是在全书中只截取一小段故事进行改写。电影版《白夜行》选择的是第一种方法。即突出主线,只保留开头与结尾里的重要情节,把中间两人成长的过程:包括小学、中学等内容删去。在视角上,主要从刑警韩东秀的视角出发,通过他的调查和回忆,来重现这个案件以及整个侦破过程。原有的主人公李佳和金有汉则更多扮演的是案件的参与者,在整个影片中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这里金有汉明显成为一个配角。在这种选择下,《白夜行》成为一部罪案题材影片,这恐怕是导演在对这本日本小说韩国化处理时的一种考量。试观近年韩国本土电影,罪案题材在韩国电影各类型中始终占极大比例。很多经典的韩国电影也都是罪案题材,包括《杀人回忆》、《老男孩》、《追击者》、《母亲》等等。所以,《白夜行》这种偏向罪案题材的改编,也可以看作导演出于本国电影市场的一种选择。

    不过从电影本身,这种选择是否正确?一直认为对小说的改编并不求逐字逐句的复述。哪怕你完全跳开小说原有的故事,只用小说人物去改成一个番外篇或是同人作品,这都没有问题。不过在这种改编过程中,一定不能背离小说的主旨,即一部宣扬善的小说你不能改编成宣扬恶的,除非是戏谑式的恶搞,否则就是糟改了。同样,人物性格、人物关系等也应尽量遵循原小说。在此基础上,即使故事再天马行空也未必会被人骂。影版《白夜行》将原小说中间的故事悉数剔除,只留头尾,虽然保住罪案这一主线,让故事很完整,但整个故事却像是被剔除了肌肉的骨架,看起来总是干巴巴的。另外,一直觉得如果单把《白夜行》看成一个罪案题材,或是推理故事,本就是对小说的误读。整个故事最吸引人的始终是两主人公之间若有若无的关系。在原书中,东野圭吾用了极多的篇幅去描写两人的遥相呼应与远远守护,同时,在处理这种呼应的时候,东野是极其隐蔽的,多用暗示,却从不肯挑明两人的关系。当这种关系从小学一直到工作,延续到两人生命的各个阶段时,每个读者都会为这种痛苦的畸爱所打动。而这种感动,在影版中却很少能发现。

    对影片最大的不满意应该是对人物关系恶改,突出体现在两人雨中马路上那场戏,从两人的对话很明显看出有汉是被李佳唆使从恶的。之后也有多处情节暗示此关系。这种解读就有些太简单了。两人的关系并不是唆使和利用,都是自发的,原始的,这也是小说感人的地方。不管别人怎么看,始终认为两人是相爱的,同时也认为两人都明白他们是绝不可能在一起。对于男主角,他一辈子陷入弑父的深渊中无法自拔。而女主角,这么一个从小因为贫穷被迫跟怪蜀黍交往的女孩,钱对她太重要了,已经超出了其本身的含义,钱对她来说代表着安全感,这是对童年生活的一种补偿,她并不是为了拥有多少钱,而是希望治愈童年的伤。因此,这两个同样拥有童年阴影的孩子只会按照各自的人生观一直走下去,哪怕万劫不复。即使他们是如此相爱,也不会对彼此关系做任何改变。

    孙艺珍这个角色选得极好,外表端庄内心阴暗。高修是个帅哥,可惜这个片戏份被老警察抢去大半,没有他太大的发挥空间。美术上颇有想法,两个主人公始终一黑一白。孙艺珍大部分时间都是一身白衣,高修则从头穿黑穿到尾。一方面孙艺珍一直是暴露在公开场合,是阳光的一面;高修则是始终躲在暗处干脏活的,是阴暗的一面。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两人永远处于不同世界,黑白分明,像两条平行线,永远没有交集。

    把这个电影拍成罪案悬疑片没有问题,问题是看这个电影的人大多是小说《白夜行》的粉丝,对一个没有悬念的悬念片,看点在哪里呢?如果只是那几场床戏,那也太可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