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需要阅片。第一次看。记录随想。
1. 该片与《绞死刑》的上映日期只间隔了一个月,而且脚本班底除了足立正生都相同,(摄影美术待考证)。同样是在日朝鲜人歧视主题。
2. 关于大岛渚在这个问题的系列作品中政治性问题,和故事组织与表达的手法有关。《绞死刑》与本片在与真实事件的距离上保持了一致性:以事实为起点,发散虚构情节,解构社会历史原因的关联性。突然觉得可能大岛渚的先锋与他这类解构的手法有关,特别是从早期《青春残酷物语》开始就特别突出的台词特征:一种脱离感觉运动因果关联的迷茫(比如《青》最后从派出所出来后“去哪里”“去哪儿好呢”),或者说台词的存在不是跟随人物特征与其情绪动机表达,而有一种高度抽象的思辨,很多时候都透露出日本独特的暧昧与混沌(如《绞死刑》中“你脚下的地方就是国家”“你踏出的地方也是国家”什么的)。
3. 该片中大岛渚的这种解构特征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连时间的连续性都被舍弃,事件的荒诞重复,不可能的空间连接。这里确实是可以联想到布莱希特的离间手法。但在我现在的认知里,如果布莱希特的离间在于让观众认识在“自己在看剧”这件事的话,该片中最能体现这个特征反倒不是断裂的事件关联,而是在“梦境”中被一路遣返到战场前线的系列场景中,画面中过于明显好笑的“谎言”:东京水族馆前的“日本海”,城市近郊荒地上的“战争前线”。
4. 关于反复这件事。我认为被反复的(“醒来”动作前的事件)并不能用“梦境”两字完全概括。《绞死刑》中有代理国家权力的各个人物,该片里被代理的可以说是相同特异点下的其他事实。可能在现实中,有一拨被偷走衣服的日本人没有意识到香烟的价格,也有一拨人看到了已经偷渡到日本的势力朝鲜人强迫自己妻子的事。也就是说,被反复的与反复的事件并不代表着“相反”的现实与幻想,而同时意味着“平行”的现实。——要论证这个观点可能需要更多的佐证。
5. 三个主角的相互关系,以及他们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关系极其复杂。就像德勒兹说的,3不等于1+1+1,而是“ 1,2,3 in 3 ”。与该片中三个主角的对应需要深入思考。
先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