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Methy
日本电影不是日本的电影,青年文化也不是青年的文化。专和你作对,让系统崩溃。
凭借着惊人首作《Amiko》(2017)从日本老牌独立电影节Pia影展出道之后(此片同时还入选了次年的柏林国际电影节,山中由此成为柏林史上最年轻的长片导演),山中瑶子在山户结希策划的短篇集《21世纪女子》以及日本文化厅委托的“35毫米电影制作计划”中均交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作为一位年轻导演,灵气与锋芒充斥在山中那些精妙的段落设计以及镜头语言之中。但在新片《纳米比亚的沙漠》中,我看到她在不丢失已有风格的同时,展现出了更多对“当代性”的思考与探索、以及对影像的自反与对社会议题的批评。
跳跃在都市丛林里的女性身体、虽是描写出轨这样的议题却并不让人感到厌烦、在细致的感情刻画中巧妙掺入社会议题,这些是我对《纳米比亚的沙漠》的第一印象。极富冲击力的前半段和情感张力拉满的后半段组成了这部《纳米比亚的沙漠》。在观看这部时不时会刺激你一下的作品时,我未曾想到它从剧本写作到拍摄完毕只花了不到半年时间。在得知本片入选2024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后,我也有幸通过网络与山中导演聊了聊她的新作。虽然采访过许多日本导演,但与山中的交流让我第一次产生了与同龄人对话的感觉。
Methy:请您谈谈创作这部影片的契机?
山中瑶子:最开始是有一个小说改编的电影项目找到我来做导演,当时首先向河合优实发出了邀请,并确定了她作为主演参与进来。但是到了去年(2023年)4月,我对这个项目已经完全失去了兴趣,决定好中途退出了。只不过因为已经确定好了2023年9月的拍摄日程以及全体工作人员的名单,发行公司 happinet 的社长、同时也是本片制片人的小西启介先生就向我提出一个备选方案。也就是说可以不拍那部小说改编的作品,但既然拍摄计划已经定好,不如由我来牵头制作一部完全原创的电影。由于我的初衷是想拍摄河合优实,所以就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筹备了这部《纳米比亚的沙漠》。
Methy:所以剧本完全是在这半年内写出来的吗?
山中瑶子:2023年4月我因为要筹备之前那部被放弃了的作品,去了印度旅行。开始是想说找找灵感,后来反而坚定了我放弃的决心。从印度回来已经是5月,之后关于新计划也思考了很多,到了7月才真正开始执笔写作本片的剧本。整个写作期间也就是7月这一整个月。
Methy:太强了,那拍摄花了多久呢?
山中瑶子:15天。
Methy:太厉害了吧!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创作,但全片又是很成熟的架构。
山中瑶子:谢谢。但这种速度感,或者说不得不争分夺秒的创作过程,对我来说也算是一种激励吧。
Methy:从出道作《Amiko》开始到后来的《双鱼座同伴》,你对孩子以及少女的细腻刻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本片《纳米比亚的沙漠》的前半段,河合优实饰演的 Kana 的动作以及体态非常吸引人。比如开篇去见朋友时奔放的走路姿势、在道路上自由奔跑、翻跟斗等等,这些是日常都市风景中不太能见到的一种身姿。因此,虽然 Kana 在设定上是成年女性,但似乎仍保留了你之前作品中角色的那种“孩子气”。请问是怎样构想出这样独特的女性主人公形象的?
山中瑶子:前半段 Kana 的身姿以及动作是根据恋爱中的人的那种跃动感而设计的。恋爱中的人从外到内通常都处于一种极度兴奋的状态,而当失恋时回看自己恋爱时的样子则会觉得滑稽可笑甚至反常。我对恋爱中的这种“反常”十分感兴趣,因此试图通过人物的动作和体态将其表现出来。
Methy:让我感觉到“孩子气”的是那场 Kana 与 男主 Hayashi 偷情时在厕所里的对手戏。乍一看非常乱来,但给人感觉并不像大人间的性爱而更接近于孩童间的玩耍。换句话说,恋人的相处也类似一种纯粹的玩乐不是吗?
山中瑶子:没错,其实处于恋人关系,尤其是热恋关系之中的人通常都会变得十分孩子气。角色们的动作也都是基于这种“毫不冷静”且“毫不正常”的前提之上设计的。
Methy:影片开场不久后的一场戏给予我强烈的冲击感。Kana 和她的朋友首先谈论起一位熟人的死,而背景里也传来男生们对日本政治的讨论,尽是一些沉重的话题。然而,随着谈话的进行,朋友的死讯转为了轻薄的闲聊,而背景里的政治话题也转向了对风俗文化的调笑。随着两组对话的不断进展、交叉重叠,观众们和主角 Kana 一样逐渐失去了叙事的重心,分心走神。
山中瑶子:其实我本人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和人对话时经常走神。如果去到一个嘈杂的环境,一旦背景里有人说话非常大声,我的注意力就会被其带走。而且现在很多年轻人和朋友出去时,不是经常会边玩手机边聊天吗?而玩着玩着手机,有时候就不知道对方在讲些什么了。然而,无论是手机里的讯息也好,朋友口中的故事也罢,其实听的人一点都不感兴趣不是吗?在信息轰炸的时代,我们反而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了。我非常想传递出这种感觉。
Methy:这很有趣,让我联想起身边都许多朋友都患有ADHD(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这种疾病,几乎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病”了。然而,与你所说的症状相比,电影本身其实是一种相对古老的媒介。一般观众在进入电影院的那一刻——尤其是对去电影节看你电影的那批影迷来说——其实就做好了全神贯注、集中注意力去期待即将发生的故事的准备。
山中瑶子:在电影院集中注意力去观看“分神”这件事,怎么想都觉得充满反差感,确实很有意思。说起ADHD这个疾病,与其说现在有了更多患者,我觉得也可以说是之前缺乏诱因——毕竟也没有太多会分散人注意力的东西。因此,如果生在这个时代且患有ADHD,想必会更加艰难吧!
Methy:Kana 的职业对我来说特别有意思,她是一个美容脱毛中心的助手。我在几个不同的国家生活过,所以更能意识到日本美容脱毛产业的发达和普及。欧美虽然也有脱毛产业,但不像日本那样浮在表面上,日常中随处可见其广告。而且,在日本无论性别都会去进行脱毛手术。
山中瑶子:我今年27岁,大概在十年前也就是我17岁、还是高中生的时候,我第一次意识到脱毛广告的无孔不入。想必你也经常在日本的电车上看到它们对吧?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这些广告上经常会有类似“初次手术只需100日元”的宣传语。但你真的去做了就会发现其中猫腻。因为脱毛手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次就可以做好的,通常连续做个好几年也是很常见的情况。因此,虽说是第一次只需要100日元,但实际上你得花出去30万日元也说不定!但高中生哪可能懂这些?当时还在高中的我和身边的同学都早早决定了,一到大学就要去进行脱毛手术。
而实际上,上了大学后的我也确实立刻去签约了一家相对便宜的脱毛中心,并持续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脱毛美容治疗。但做着做着,我便开始意识到脱下来的毛还会长出来这件事,整个人陷入了一种“败给资本主义”的悔恨情结之中。尤其是在脱毛的过程中,整个人是赤裸的,只能被动接受一些不受自己控制的手术流程。这让我产生出一种强烈的被资本主义操弄的感觉。于是我把这段人生经历放到了本部影片之中。而 Kana 之所以是“手术实施者”的设定,也是源于“手术接受者”之于对立方的好奇心吧。
Methy:从你有趣的经历中,我意识到“接受脱毛手术”这件事似乎也标志着“孩子正式成为大人”这样的人生转折?
山中瑶子: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不这样做(脱毛)似乎就无法被认为是一个合格的“成年女性”。因此,比起自己想要去脱毛,更多的还是社会施加的压力吧。
Methy:社会需要你“变得正常”。不过,我倒是觉得除此之外,你对脱毛这件事的刻画也并非单一维度的批判,而是涉猎到了好几个层次的讨论。比如某一场戏,Kana 和同事聊起老了之后,脱毛可以让排便更加顺畅,因此在被护工照料的时候不会因为排泄物的残留而感到丢脸。
山中瑶子:日本有“护理脱毛”这样一种类别。说实话我在看到的时候心情是挺恐惧的……老后原来会变得这么滑稽啊。
Methy:影片的叙事主体是 Kana 的两段恋情,而这两段情感是被一次出轨所链接的。就一般来说,出轨似乎是把自己导向自由的行为。影片开头,由金子大地所饰演的男主 Hayashi 就送给 Kana 一束天堂鸟花,这种花的花语也包含了自由。但很有意思的是,在分手前 Kana 似乎在物理上更为自由,有许多户外戏。而与前男友 Honda(宽一郎饰演)分手、新男友Hayashi同居后,Kana开始被困在了屋内,历经无止境的争吵和打斗,一出门就遇到灾祸(摔断腿、工作场上不愉快的经历)。非常反直觉但有回味的设计,也让我体验到爱情的流动感和不确定性。从一段关系到另一段关系,不同的空间设计,从一种封闭感走向另一种封闭感,该怎么理解这两段感情?
山中瑶子:先说一下天堂鸟花吧!指引我选择这种花的是北野武的《3比4X10月》,那部影片里也出现了天堂鸟。
Methy:我记得好像是在冲绳的那部分中出现的?
山中瑶子:对!因为天堂鸟是一种生长在温暖环境中的花。不过我在做调查的时候查到的花语不是自由,而是“灿烂的未来”、“华丽的恋爱”以及“万能感”。我觉得这些描述都很契合 Kana 这个角色。不过“自由”作为花语确实也很适合 Kana 这样自由奔放的性格。
你提到“出轨是把自己导向自由的行为”,这点我非常同意。但同时,自由之中又往往包涵了不自由。打个比方,如果现在请你自由地选择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可能你也会一头雾水不知道该从何做起吧。因此,对我来说,自由和不自由往往是一体的。当你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自由之后,不自由也在悄悄生根发芽。类似的,出轨虽然是一种导向自由的举动,但也会演变成一种极度的不自由。当你背叛他人时,得到的只是一时的自由,随之而来的则是更多的不安感以及对未来是否会不断重复这种背叛的恐慌。背叛他人的人也会因时常陷入对“背叛”以及“被人背叛”的思考当中而变得闭塞。而从“出轨”开始的感情似乎一直会被这种不安感所困扰。换句话说,也就是变得不自由了。
Methy:这让我想到影片中 Kana 在 Honda 面前接 Hayashi 电话时,得特地跑到阳台上去接,还得谎称是女性朋友打来的一样。确实是自由与不自由并存的感觉呢。
山中瑶子:是的,必须得掩饰好。
Methy:另外,在 Kana 与 Hayashi 开始同居之后的第一晚,男方说的话是“我们可以一起成长”。回头看来是一句挺可怕的话不是吗?似乎也增加了你提到的“闭塞感”。
山中瑶子:是的,成长是一个多么沉重的话题呀!
Methy:影片中间 Kana 与 Hayashi 家族一起在野外豪华露营的戏,张力十足。首先是个体初入一个熟人小团体的那种不适感和被排斥感。然后是在之后的戏里,渡边真起子演活了一个家境优渥的精英家庭对待外人的那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你是怎么设想的这段戏?
山中瑶子:其实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这场戏是接着 Kana 发现了 Hayashi 曾经让别的女生怀孕而且堕胎的剧情而发生的。然后在露营时,Kana 看到了 Hayashi 的妹妹也怀着孕。在构思剧本时,我很好奇 Kana 会怀着怎样的心情去直视怀孕这件事?
而设定露营这个场景,则是我想让刚得知伴侣曾经使人堕胎、正处于强烈不安情感之中的 Kana 去见见对方的父母。在我的设想里,Hayashi 的父母大概是不知道儿子曾经让别的女孩怀孕并且打胎这些往事的,毕竟孩子一旦大了也不会事事都和父母汇报。所以这里也包含着孩子与父母的分离,是一件无可奈何的难过事情。
如果是其他的影片,这里当然也可以设定成 Kana 去质问 Hayashi 的父母清不清楚儿子的往事这样的设定。但是毕竟 Hayashi 的父母并不是那么坏的人,也试图着温柔地去接触 Kana. 因此,也就没有爆发冲突的戏份。我想表达的,更多是一种在社会上,人与人交流时,试图表现出善意、但时不时流露出一些居高临下的看法的紧张感吧。
Methy:这里或许还有存在一个阶级差异的问题。即使双方都试图表达出善意,但围绕着“国际学校”这个话题,Kana 还是感受到了一丝尴尬。
山中瑶子:我想对 Kana 来说是一种违和感。即始终无法确定那来自上流阶层的恋人的母亲,是否能理解、或者说是否愿意去理解自己的感受时的那种违和感。
Methy:也是在这场戏里我们第一次知道Kana的中国血统(祖父是中国人)。其实影片中只有少数直接讨论 Kana 身份问题的桥段,而我在其他采访中得知山中导演您的母亲也是中国人。想请您聊一下女主的身份设定,以及方便的话与您自身身份之间的联系。
山中瑶子:其实主演河合优实也在别的采访中透露过自己的多国籍背景,不过不清楚具体的情况。而我和她在很久以前就讨论过彼此对身份问题的看法。我们一致觉得自己很难有身为“日本人”的认同感。比如奥运会或者参加国际电影节的时候,我也经常会收到“作为日本人你怎么看?”或者“作为日本导演你怎么想?”这样的问题。但我们会觉得国籍什么的一点也不重要。
而就这部影片的创作来说,其实女主的身份是到了剧本写作的最后阶段才确定下来的。一开始首先确定的意象是“纳米比亚的沙漠”这个主题,然后是影片中有人对 Kana 说“你应该去学习英语”这个设定。在这两点之上,我们围绕着“日本之外的什么”的中心思想,加上了 Kana 的中国祖父背景。
Methy:正好你提到了“纳米比亚的沙漠”,我很好奇究竟该如何理解影片的这个主题。在故事中,Kana 分别在几个不同节点观看了纳米比亚沙漠的视频,直至出字幕后我们也清楚看见了沙漠的影像。一开始,我会以为纳米比亚的沙漠作为某种外部似乎预示着 Kana 渴望逃离一些什么。但久而久之我感觉到观看沙漠似乎只是一种主人公消磨时间的方式。
山中瑶子: 油管上不是有那种直播频道吗?比如说在涉谷中心路口设置一个监控摄影机,然后进行24小时直播的频道。实际上也有一个由纳米比亚国家公园设置的,24小时直播公园情景的频道,供全世界的闲人们观看(笑),算是提供了一种治愈吧。我也经常会观看这些直播。在观看时,我会注意下方同时观看的人数,平均下来一般有1000人左右吧。虽然人数上不算多,但每次想到同时有1000人和我一起在观看这些影像,人就会变得有点情绪化。尤其是想到有些人会连续看好几个小时的时候,我往往会脑补这些人的形象与性格。因此,这部影片的标题实际上来源于我的生活经验,于故事情节上是毫无意义的。
值得一提的是,“纳米比亚”在当地的语言里其实是“什么都没有”的意思,也就是说,“纳米比亚的沙漠”同时也有“什么都没有的沙漠”的涵义。而本片主角 Kana 恰好也是在一无所有的状态下生活着的人,与标题非常契合。
Methy:从你的讲述中,我感受到观看这些直播的人似乎是想与他人建立某种链接不是吗?比如说你会去注意有多少人和你共享了同一片时空,像是渴求建立某种关系。包括我自己也很喜欢看东京夜航的直播,也就是通过车载摄像机直播在夜晚的都市里驾驶的那种视频。
山中瑶子:嗯嗯,但因为一切都得之太易了,反而会变得无聊不是吗?这或许也是现代病的一种吧…一切得之太易。
Methy:对,不过说回纳米比亚的沙漠,毕竟它是一个具体存在的对象,也让我想到“看”与“被看”双方间势必存在的等级差距。加上非洲自身在世界政治经济体系里的特殊性。你怎么去理解这种观看的权力关系?
山中瑶子:没错,就像直播里动物们喝水的场景,其实那些水槽都是人工建设在摄像机前供人观看的。而直播获得的收益也会通通被纳米比亚国家公园回收,因此动物们只是营收的工具罢了。而观众们也是,在观看这些影像时,想必根本不会去考虑纳米比亚或者非洲正处于怎样的情境之下吧。坐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前,享受着被精心设计出来的关于异国的美好画面,而压根不关心那边真正发生了什么,脑袋空空…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怪诞的画面。
Methy:是的,尤其是非洲人民根本不会出现在这类直播的画面之中,有的只是被当作奇观的动物和风景。我想问另一个关于观看的问题。影片到了尾声有一场令人印象极其深刻的戏。首先是一个类似监控视角的中景画面呈现出 Kana 和Hayashi的打斗,配合无声的背景呈现出一种类似于默片般的滑稽景象。然后,画面一转,来到一个超现实的空间里,Kana 一边在跑步机上跑步一边通过手机的画面观看着刚才的那场打斗。完全出乎人意料的一场戏。
山中瑶子:在剧本写作阶段,对这场戏大概只有“打斗;转场至抽象空间观看自己的打斗”一类的简单描述,还没想到如跑步机这样具体的场景规划。当时的想法是设计一段从“元”(meta)的维度来看待自己生活的戏。因为在处于争吵或者打斗中的人们,不是一般都非常严肃认真吗?但一旦从那个场景中跳脱出来、从第三者的视角去观看,这些争斗就会显得十分滑稽。因此看别人争吵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笑)。而且争吵中的人们在保持上头状态一段时间之后,也会因为渐渐习惯这种强度而变得能从客观或者说“元”的角度去审视自己了。我想通过“从手机上观看自己的争吵”的设定来体现出这种从“严肃”到 “滑稽”的流动过程。
一开始,其实我是想让 Kana 像大卫林奇在《双峰》里呈现的那样,坐在沙发上通过电视机来观看自己的争吵。但想到 Kana 这代人压根不爱看电视,所以还是改成了手机。而说到超现实空间的具体设置,还得感谢担任本片美术设计的小林兰。因为在聊起脱毛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的时候,小林提到跑步机上的新陈代谢也是当代资本主义的一种体现,因此就决定了让 Kana 边跑步边观看。
Methy:于我个人而言,唐田英里佳饰演的陌生邻居非常神秘且富有魅力,带有一丝鬼魂般的感觉,只不过又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她似乎是那么多男女朋友里唯一能与 Kana 灵魂相通的角色。她还建议 Kana 学习英语,包括在之前的一场戏里, Kana 也倚靠着墙壁偷听隔壁的唐田学英语。
山中瑶子:Kana 是那种对身边人不太感兴趣也不怎么认真对待的性格,但反而又会被遥远的纳米比亚沙漠吸引甚至治愈。而作为邻居,唐田的角色对 Kana 来说既接近(物理上)又遥远(毫无交流)。我想对 Kana 来说,一定是最想向拥有这种绝妙的距离感的人打开心扉的吧。另外,Kana 是一个对他人说的话没什么反应,又不怎么拥有自己的话语的人。既然如此,何不让她从“学习说话”开始学会成长呢?因此,唐田说“请你学习英语”实际上也包含了“请你加油(成长)”的意思。
Methy:顺便一提,我注意到 Kana 在偷听唐田学英语的时候,唐田恰好在跟读“prohibit”这个词,其意思是“禁止”。这个是有意设定的吗?还是碰巧?
山中瑶子:那是因为工作人员准备了一个英语单词列表,其中只有 prohibit 这个词是我之前不了解的。这个词对于非英语专门的人来说,在日常生活中不是挺少用到的吗?所以我觉得很有意思,也就选了这个词(笑)。
Methy:在某场争吵戏中,Kana 对身为文化创作者的男友 Hayashi 那种令他人堕胎又毫无反思的行为作出了强烈的批判。让人不禁联想起现实中日本电影以及文化界日益燃烧的反性骚扰、职权骚扰和 metoo 运动。
山中瑶子:这段戏也可以算是我的一次发声吧。首先,我明确反对性骚扰与职权骚扰。其次,作为创作者,你的作品毕竟会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所以也必须肩负起相应的责任感。
Methy:影片中的音乐虽然出现的不多,但每次出现都让人印象深刻。主要是由渡边琢磨这位有着丰富电影配乐经验的音乐人制作的电子音乐。
山中瑶子:在筹划阶段,我想到电子音乐和本片的主题以及氛围十分契合。正好担任本片摄影的米仓伸去年参与制作了大江崇允导演的《鲸之骨》,在那里结识了音乐制作的渡边琢磨先生。那部影片里也大量使用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子音乐,我们看了都觉得非常适合。
Methy:您有没有后续的创作计划?我最近恰好看到您有一部叫作《Polaris》的新作荣获了今年乌迪内远东电影节发展计划的头奖。这部片已经开始制作了吗?
山中瑶子:在《Polaris》之前,还有另一部已经完成拍摄与剪辑的作品,等到从戛纳回来后,我就会开始着手影片声音方面的后期工作。《Polaris》的话,现在还在剧本写作阶段,我想慢慢花时间把它做好。
Methy:您是第一次去戛纳吗?对旅行有什么期待?电影节期间有什么想看的作品吗?
山中瑶子:是的,我是第一次去法国。在《纳米比亚的沙漠》的剧本写作阶段,我观看了雅克·欧迪亚的《奥林匹亚街区》,从中获得了许多灵感。此外,去年我还看了肖恩·贝克的《红色火箭》以及大卫·柯南伯格的《未来罪行》,从中得到了非常多的勇气(注:以上三部影片在日本均为2023年上映)。正巧这三位导演今年都进了戛纳主竞赛,所以我很期待看到他们的新作。
此外,我还特别喜欢娄烨导演。因为关于他的新片暂时还没放出任何消息,据说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所以令人格外期待!
感谢Vic在采访准备与校对中提供的灵感和帮助。
此贴为《纳米比亚的沙漠/夢游納米比亞》导演山中瑶子2024年8月18日于香港夏日电影节的映后Q&A记录,此次映后仅有问答环节,部分问题涉及电影剧情剧透。如有错误请指出。
个人认为是一部优秀的女性导演的女性叙事电影,希望大家支持~
ps:导演本人是中日混血~妈妈是中国人
另一场香港映后:
主持:这次是导演带着她的第二部作品来到香港和大家见面,那我们掌声欢迎导演山中瑶子。
山中:你好~谢谢你们今天来。听不懂~ (中文,“听不懂”为电影内中文台词)。对不起我不会说广东话。
Q1:很喜欢纳米比亚这部电影,这次我是二刷了。想问导演在加奈(河合优实饰)从粉色房间内出来后,她的整个房间布局都镜像反转了。是出于什么这样设计的呢?是否是想表现一种对立。(问题1没录音成功,是我的回忆版。)
山中:嗯,这个问题有点难哈哈。女主角从粉色的房间回来后,我们想表现的是有一种非常决定性的不一样,有改变了的感觉。我觉得应该有些观众没发现这个房间反转过来了,但是这个是我们很想表达的,不是很明显的细节,但是发现这个细节的人会发现的改变。你说的对立的话。我想表现的是一种矛盾,人生中会有很多矛盾。比如说女主角她的内心想法和她的所作所为会不一样,这也是一种矛盾。在戏内就是想表现这种情况。
Q2:多谢导演,这部电影很好看。我想问导演的是,其实我个人感觉这部电影比较大胆,有很多,怎么说比较成人的情节,我比较好奇的就是导演会不会特别pass掉一些sex love的戏份呢,我想问的问题就是这个。
山中:噢,大胆,啊。怎么说呢,在sex love的场景里,不是sex love以上,也不是sex love以下,因为在很多我看过的电影里,sex love的戏份并没有很深的意味在里面,所以在这次的电影里面也没有特别重视这方面的拍摄,不如说厕所的戏份更能表达亲密感。
Q3(本人提问):我想提问的是,因为片中有提到女主(河合优实饰) 她来自一个中日混血的异国家庭,她的双相还有她的心理问题是和她的出身、家庭有关,还是说因为其他方面导致的呢?
山中:嗯,不一定是家庭的影响,因为一个人她的成长的背景、小学学习过的东西、家庭的情况都会影响到她的人格。没办法用个别的原因去决定是什么把她变成这样。当然女主(河合优实饰) 她与一般的日本人也是不一样的,比较反叛、松散,但也不完全是因为家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无法融入、适应社会,和家庭没有太大的关系。还有她一些比较暴力的行为和她的家庭也没有直接的关系。
Q4:想问一下导演您和摄影之间的合作,您会给摄影一个指示还是给摄影自由发挥的空间,因为 我觉得摄影方面有很多closer、4:3的手法还有画面的晃动,这些是想表达女主角的心理还是想让观众感受到不安呢?
山中:其实里面很多手摇的镜头,也有很多是后期再fix的。开头手摇镜头会多一些,都是和摄影沟通出来的结果,这些是想要表达变化。我和摄影都很喜欢河合的样子,所以就想多拍一些她。河合和其他演员们看了剧本之后,她们都有理解到这个角色的变化和心境。电影一出来其实就有上摇的镜头,演员们也能让我们拍到我们想要的画面,不需要特别、太多的指导,如果有什么现场的问题我也会说,但大部分都是演员自己的理解,由摄影捕捉到的。
Q5:你好导演,我想问一下邻居的角色(唐田英里佳饰)出现了两个片段,是不是特别为她设计的,因为我记得这个女演员之前在生活上出现了一些问题,然后有几年没有出演过电影,是不是专门为她设计的,还是有别的什么呢。
山中:其实跟这些完全没关系。我不太关心私生活的事情,她的私生活也与我无关。我自己也很喜欢这个演员,但是也不是说给她一个什么机会或说专门定制的角色,我只是觉得她这个演员的声音很好听,所以让她出演了这个角色,是这样而已。
Q6:想请问导演觉得河合身上有什么特质令你去选择她作为女主角呢。导演和河合之间有没有什么难忘、有趣的片段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
山中:我六年前的第一部长片作品 《aimiko/傲娇少女爱作战》在东京公开的时候,那个时候河合还没有成为演员是一个高三的学生,她看了我的电影之后写信给我说,我想成为演员,想出演你的电影。那个时候觉得很奇怪,看了信之后吓了一跳。我没有什么粉丝,但是这个事情很特别所以我一直记得有个这样的人。后面发现给我写信的这个人她真的成为了演员,我觉得很神奇。
我开始准备这个电影的时候,就想到了河合这个演员,就想她会不会还想拍我的戏呢。就问了她有没有兴趣拍这部电影。河合的魅力是什么样的角色都可以很好的适应、融入,这个是她最大的优点。
说到有趣的事情,其实和电影也有关。河合她是一个很年轻的演员,这次拍摄的工作人员班底也是一帮很年轻的人,玩到很嗨的时候会有一些即兴的镜头,可能是一些剧本里本身没有的东西,所以大家会感受到一些电影里的片段不太连贯。也会担心观众看不明白或者觉得有点抽离,会有少少不安,不过看到大家的反应就安心了很多。
6/20 上影节 上海商剧场。
男一以为自己很了解女主,其实他完全不了解。女主内心向往着一种不安定,所以会不满足于一直好好上班的男一,所以会在市政大楼散步的时候说不喜欢在这里上班。这些男一全部不知道。他完全看不见女主的存在,爱着一个想象中的人,并且以自己认为对的方式爱着她。比如无微不至地照顾。看起来女主是关系中受益的一方,但其实男一也享受自己这种好男人的形象,甚至是在表演自己的深情人设。
这个故事里,每个人都在自说自话,每个人都看不到别人的真实存在。男二跟女主一起住的第一晚就说,我希望我们是相互勉励的关系。他设定好了一个模式,然后将对方塞进这个模式里,不在乎对方是什么样子、想要什么。如果对方没有按照他期待的样子乖乖进入这个模式,冲突就产生了。
那如果,如果男二的这些预期都被满足了,女主愿意乖乖待在他设定的模式里,是不是一切就会顺利发展了呢?不见得。我们看得出来,女主是很享受被照顾的,所以男一是满足了她的预期的。但这之后,她却不满足了,这段关系对她来说太安定和顺理成章了。所以她会爱上跟他一起去纹身、打鼻环、辞职以后没有正经工作假装自己在创作的男二。又发现自己预期的这种反叛也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故事的结尾,女主接到了妈妈从中国打开的视频。女主妈妈是中国人,正在跟中国亲戚聊天,打视频给她让她跟大家打招呼。她只会说两句中文,你好,听不懂。视频那头,一大家子人在用中文说,你快回来吧,都想你呢。听不懂回来学学就好了。他们之间看起来很亲近、和谐,尤其在不会中文的人听来,一定以为他们聊得很好。但其实他们都在自说自话。
我不知道你们会不会有那种感觉,认识一个人久了以后,会觉得现在的他和刚认识时候的她,好像是两个人。你再回忆你们刚认识时候的事情,哪怕明明非常清楚当时对面坐着的就是这个人,但情感上还是很难跟你现在熟悉的这个朋友对上号。故事结束的时候我对女主也是这种感觉。我好像已经非常熟悉她,非常了解她的内心了。
当然更有可能,我只是看到了我想看到的那个女主。
此贴为《纳米比亚的沙漠 / 夢游納米比亞》导演山中瑶子2024年8月16日于香港夏日电影节的映后Q&A记录,此次映后仅有问答环节,部分问题涉及电影剧情剧透。如有错误请指出。
个人认为是一部优秀的女性导演的女性叙事电影,希望大家支持~
另一场香港映后:
山中:你好,我叫山中瑶子~谢谢你们今天来(中文)。我的妈妈是中国人,我会说一些国语,但是广东话就不会说,不好意思(日文)。
主持人:事不宜迟我们就提供给大家问答环节。
Q1:欢迎导演来,其实我准备了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关于女主角 (河合优实饰) 她吵架还有,我记得她有一段对白是关于人口老化、生存的,我想问这一句对白是她内心真的这么想吗,还是她在控诉或者是她有些东西想要express讲出来的?
第二个是很多人都想问的,有一幕在快要结束的时候,他们打架时突然变成她在那个跑步机上看录像,我想问那个剪接,就是这个idea是怎么想出来的。
最后一个问题是,我不知道是我看错了还是什么,我觉得他们厨房那个地方好像mirror了一样,场景有一些不同了。
山中:这个可能是关于日本社会的不安,她可能是这样想的,但是很大程度上是听别人说的。
打架的这个让我想想,电影有很多次争吵打架的戏份,但在多次打架之后,虽然一开始他们应该真的很生气,但渐渐地,他们就变得有点为了打架而打架了。 我想到了那个时候,加奈(河合优实饰)终于可以客观地看待她自己,以及她和她的爱人之间的关系了。
最后的场景是镜像反转了,你没有看错,我也想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了。拍摄现场有一扇门可以通往隔壁房间,有这样一个实际的单位, 当我进去的时候有一个同样布局的房间。 但是没有窗户,我看到后,一位工作人员给我提了个建议,说不如把那个房间反过来。 我问他 为什么呢,他说如果能让人感觉到加奈发生了一些决定性的变化就更好了,我说这是个非常好的主意。我们都被打动了。
Q2:《amiko / 傲娇少女爱作战》是一个关于少女为了自己喜欢的男生一路追逐,《纳米比亚的沙漠》也是成长中的女孩在东京面对着自己的社会责任,这一部作品在我看的时候有很多女性或者一些真实的影子在里面,其实有多少是真实的甚至是瑶子桑的真实经历呢?
山中:关于真实的经历,我妈妈是中国人,还有我自己在脱毛沙龙的经历。和主演河合,还有工作人员讨论,还和一些朋友们、情侣之类的采访了一下,问情侣之间如何相处,滚下楼梯的那些情节也是来自真实的经历。开头在咖啡店那里,可以看到加奈(河合优实饰)和朋友聊天,她的一些漫不经心,都是河合自己提出来的。河合说,有时候有人跟自己讲很认真的事情的时候,还是会不自觉走神。这些都是很真实的会发生的情况。
Q3:我很好奇的是。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会选择河合饰演这个角色。第二个就是想问,在后面有唐田英里佳的出现,我也很想知道为什么会找她出演。因为她这个角色有一个很特别的,就是女主角说她肯定发现了她们情侣之间的事情,我想知道为什么会找唐田出演。
山中:选择河合是因为,六年前我的《amiko / 傲娇少女爱作战》这部电影在东京公开,那个时候河合是一个高三学生,还没有成为演员,她来看了电影,给我写了一份信,说想要成为演员,出演我的电影。唐田小姐的声音很好听,她的声音给我一种她说什么都能够成真的感觉。很想让这个角色去讲对白。
Q4:我想问,电影最后有三只动物,可以解释一下是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吗?和加奈(河合优实饰)有什么关联吗?
山中:这个实际上是油管上的一个24小时实况直播沙漠的频道,所以就去找了制作人,问他可不可以选取一些片段使用,我还录制了其他长颈鹿、鸵鸟等等的素材,有其他动物,还有长颈鹿的首领,但这三只看起来像他们三个的关系,有点可爱,很像加奈(河合优实饰)、林 (金子大地饰)和本田(宽一郎饰)。 所以我选了他们。
Q5:主要想问的是,在后半段,加奈(河合优实饰)突然去做了精神方面的咨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定,为什么会设定她意识到自己有一些精神障碍,找精神科医生这样的设计呢?
山中:一开始,我写了一个相当详细的剧本,但我们拍摄了这部电影一开始剪辑了三个多小时。 因为太长了,我不得不删掉了大约 10 个场景。其中有一场就是加奈(河合优实饰)发现自己的情绪开始起伏不定,觉得自己在森林里有些不对劲。 还有一场戏,她更加坚持,问自己是否应该去医院,然后又开始经常吵架,所以我写了一场加奈必须去医院的戏,但我在最后的成片中省略了那场戏。
香港的情况我不知道,但应该很像日本。 在西方电影和美剧里,人们往往很容易接受心理辅导。 但在日本不是这样,即使有心理健康问题,人们也不会去这种地方,但现在的年轻人也挺多会意识到,其实去心理辅导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会觉得:哦,那是什么? 我去看看。 我周围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受去心理辅导了。 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