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1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场刊圆桌的第一天,我是本场主持人,今天我们讨论的最后一部电影是河濑直美导演的《萌之朱雀》,在深入之前,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选片人代表
在组委会有阿姨铁粉的存在下,《萌之朱雀》的入围自然要通过重重考验,但是事实证明,抛开处子作这个标签,这部电影也具有很大的魔力。说实话,在选片的时候每天都要观看大量电影,看每一部电影几乎内心都很烦躁,但是《萌之朱雀》巧妙地稀释了这种烦恼,所以我看完马上决定入选主竞赛。
场刊嘉宾
《萌之朱雀》是我第二遍看了,我打了4星。原因很简单,河濑直美是一位用爱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拍摄电影的导演。爱在她的处女作中被完全的展示,很动人。
场刊嘉宾
狠稀饭《萌之朱雀》,所以给了4星哇。相信看过这部电影的都能体会到其中的魅力,从景物到人物都充满了情感,日常起居,日起日落,每天都在穿过那条索桥,但是每天都有人告别,这不就是我们的生活吗?将身边的人的笑脸认真记录下来,穿过树林缝隙的阳光忽明忽暗,都让人超感动!还有钢琴曲这种利器,看完已经泪流满面了。
场刊嘉宾
《萌之朱雀》给了3星,观影体验似乎做了一个梦,河濑直美讲述故事的方式很吸引我,每次响起那段配乐都心神恍惚。
我看大家都要说到“讲述故事”、“认真记录”、“展示”这些关键词,而电影本身也穿插了纪录片的元素,譬如失踪的父亲的摄像机对准村民,大家如何看待这部电影中剧情片和纪录片两种类型的混杂?
场刊嘉宾
我感觉没必要将电影割裂成剧情和记录,好的剧情片必然是对生活的真诚记录,哪怕是加了很多自己的东西进去,但是打动我们的跟我们的记忆也密不可分,就像《小镇》给人带来的感觉一样。
场刊嘉宾
我觉得很真诚。诚然,《萌之朱雀》也是一部略有社会性的电影。它讲述的是正在逝去的山村生活,而河濑直美用来与之对抗的或许是一阵吹过的山风,又或许是一张张村民淳朴的面孔,还有什么比这更真诚呢。
场刊嘉宾
我觉得生活的样子不可能完全被真实记录,但剧情源自生活,便与生活真真假假地相联系。
场刊嘉宾
其实纪录片也不可能是对于生活完全真实的记录,我认为只要在镜头前就会有一定表演成分。
场刊嘉宾
而且也可以是被拍摄者主观选择的。
场刊嘉宾
想到这里我有点儿难过,因为真实的东西总是更冷漠一些。
助理主持人
据我了解到《萌之朱雀》是在奈良县西南侧的一个城市拍摄的,某种意义上这部处女作也是河濑“奈良宇宙”的开端。而在本片众多被记录到的景观当中,我印象最深刻的那个碧蓝色的涵洞,关于“情感的通道”要怎么去实景化它给到了很好的答案。(真的很想拉踩一下《兔子暴力》里面那个从头到尾乌漆嘛黑的置景)
场刊嘉宾
那个隧道真的充满魔力,像是盛满了记忆与生命的隧道。
那看到大家有提到这个涵洞/隧道,排去大家前面所说的生活的部分,电影里是否也展示了一些类似这样“超现实”的元素呢?
场刊嘉宾
或许吧。就像爸爸拿着摄影机去山里拍摄,然后就从此消失了,这不就很“超现实”吗?他消失在了他尝试去拍摄的客体里。
助理主持人
像是枝裕和在处女作里写外婆失踪,就写得很“实”,就是去追逐故乡了,有这种明确的动机。
选片人代表
我理解的意思是父亲和山融为一体了,正好最后大家也都离开了山。
场刊嘉宾
我感觉全片最“超越现实”的还是那段音乐。宛若天堂之音,响起时便脱离了现实,自己不存在了,只是默默地看着。
最后我想问的是,大家怎么看待电影当中的,展示在家庭内部的这一段或两段感情?
场刊嘉宾
都有乱伦的意味在里面。
场刊嘉宾
但是都很隐晦,不会有人挑明。
说到乱伦,大家也可以想想主角男孩和家里其他人的微妙关系,他从头到尾的处境一直都是一个“寄居者”,而一个镜头在暗示奶奶将要过世了,那这样的话反倒是他留下来了,这点很有意思。
场刊嘉宾
我喜欢这部电影中的情感很美好,情感或者爱这种东西是很纯粹的,我们当然可以用世俗的标准去规训、限定它,但我们无法否定的是,爱一定是一种美好的情感。而细腻地将它展示出来是艰难的,而河濑直美显然是做到了。
场刊嘉宾
对,这部电影当中的情感处理就像是山会重新变绿一样自然。
##DAY1的场刊评分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从19年开始,短视频的兴起给电影从业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电影剧情的意义是什么?“xx说电影”或是“xx看电影”这样标题的短视频作者,通常用3-5分钟时间,通过对原电影高度剪辑,加之言简意赅,嬉笑怒骂的解说,让观看者快速了解电影主要情节、人物关系、叙事方式、乃至摄影技巧和电影美学——一种视频剧透。观众完全可以免费在一个小时内通过短视频“看完”十部以上的电影,而大量节约了购买DVD,去电影院等传统观影模式所消耗的时间和金钱。面对如此挑战,作为电影从业者,思考什么样的电影无法被短视频化,什么样的电影又最容易被短视频化,电影的本质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恐怕不是空穴来风。
首先笔者并不觉得短视频的兴起是对电影的覆盖,就如同照相机的出现并没有让绘画从此绝迹,只不过让摄影与绘画重合的部分——追求刻画人物或风景在眼前一瞬的真实纪录,被照相机取代。绘画在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出现后通过印象派,表现主义乃至立体主义重新回答了自身是什么的问题。照相机的出现实际上是促使并帮助画家更加精准地把握绘画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同样,短视频的意义也在于此。
笔者认为,短视频所能覆盖电影的领域仅存于电影中那些可以被非时间化的要素。在短视频出现后,电影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从未变得如此紧密。而电影中最非时间的要素莫过于电影情节与逻辑关系。这也是短视频作者在尝试概括一部电影内容前需要了解的核心内容。而剩下的那部分,才真正属于电影的本质。试想,一部并没有什么情节,人物关系及其简单的电影如何被短视频化呢?这是短视频作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可说的信息如此之少,3-5分钟完全没有必要,半分钟就可以说完。而不可说的信息又如此之多,多且复杂——就像《萌之朱雀》中呈现的那样。
与其说《萌之朱雀》是时间中的电影(或说是时间线上的电影情节),不如说它是电影中的时间,时间是作者真正描绘的对象,而非人物和情节,人物或是情节的作用是在为时间染色,让时间更易被察觉,具备基本的可视形态,其作用仅此而已。从这个角度看,编剧们无需再绞尽脑汁构思那些光怪陆离,脑筋急转弯似的电影剧情,这只会让片子离短视频更近,而离电影更远;相反,他们应该学习《萌之朱雀》的电影观,让剧情成为透视时间的工具。
日本电影总体上都具有这种反压缩特征,河濑直美的《萌之朱雀》不是第一个,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但一定是纯度最高的例证之一。笔者可以不负责任地说,这与日本文化有关,通过对易逝之物刻画永恒之物,天生地对时间报以悲观主义态度,时间的流逝指向美好的毁灭,影片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像樱花一样,它们的生与死,原因并不重要,逻辑地探索家中男人的自杀动机,兄与妹的爱恋,乃至影片末尾老奶奶歌谣后是睡着了还是死了并不意义,只是导演倾向认为这样的情节更利于刻画时间流逝而已,其他一切逻辑可能性的探索也未尝不可。在日本文化的指引下,日本导演能够比在其他文化下更易于把握时间作为电影本质的内涵,因为时间在日本文化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只有日本电影才是电影,别的电影不是电影,是短视频。这是由电影复杂的本质和内在属性决定的。纪录片同样也无法被短视频化,并不是因为纪录片都是弱情节的,观看一场90分钟球赛和获知最终的比分之间显然存在巨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