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惊悚犯罪电影《 百年宽恕 | Cien años de perdón》
本来以为是恐怖片,看来我是看了我不太感冒的犯罪题材。。
中文电影名也翻译的莫名其妙。。让人一头雾水。
其实说实话,虽然这个题材我不太喜欢,但是这个电影。。。确实也拍的比较平淡。。抢银行嘛,一个很老套的剧情,如果没有啥新意,估计也没啥看点了。
故事发展的还比较合理,也没有多么多么的曲折,政府黑幕也就那么回事。。其实说半天,我也没有感觉有啥重要敏感东西。。。也许是我不走心吧。
然后电影就这样的平平静静的完了。。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更多的印象。。剧情啊人物啊什么的都算上。
----我是劫匪的分界线----
推荐指数:★★☆(5/10分),没啥感觉的电影。。
前面挺好的,后来有些混乱,明明可以靠情节拍成心理站,非要营造大场面的原因吧。里面讲到的那个故事可能才是点睛之笔,也很让人深思。
就是,二战时期,俄国人占领柏林后,两个士兵发现希特勒和爱娃的骨灰。后来这两个士兵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因为当局要确定自杀的消息不是士兵编造的,他们也根本不相信只剩下骨灰。这就是人的天性。
我很喜欢研究电影的名字,电影属于艺术的一种,对于艺术来说,很多规则就需要发生一些变化,比如翻译。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首先必须要准确,不过在翻译电影名字上,却不能死板套用。否则轻则不能提炼电影内容,重则影响票房(如果在中国大陆上映的话),因为现在电影这么多,不知道大家是怎么选择去看哪部电影的,我自己是先看名字的(为某位演员去看的不算hh),如果片名不够吸引我,我其实就不太愿意深入了解,当然也不排除,某部电影很火很火,大家天天刷屏,天天讨论,比如最近的头号玩家,在这样的口碑营销下,我可能还是愿意随波逐流一番的。回到前面,前面提到的片名不好好翻译的两个后果其实是我自己对片名的作用的肤浅解读。我觉得片名就是电影的灵魂,是导演最核心想传达的东西。但是因为中西方观众的观影习惯或者思考方式不同,导致引入外国电影时,怎么处理片名就是一件很费心力的事情,在我看来,相当于二次创作。看下来感觉外国电影的名字偏向抽象,可能导演想让观众自己猜吧,比如Coco(寻梦环游记),Prestige(致命魔术),括号中为中文版译名,可以明显发现,抽象的片名变得直观明了,让观众对电影内容有个预期。都说中国人含蓄,但在电影名字的取法上好像却倒了过来。再来看这部电影,在豆瓣上搜到的中文片名就是从西语版直译过来的,十分准确,不过说实话真不知道导演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百年宽恕》,是不是我没把电影看懂,还是怎么的,我既没看出百年体现在哪里,也没看出宽恕体现在哪里,并且直接翻译成中文,这片名和电影类型完全不搭呀,看名字谁知道是犯罪、绑匪片,还以为和百年孤独是一个类型的勒,或者是什么讲述原谅的悲情催泪片。相比之下,在腾讯视频上搜到的这部影片的名字就好多了,《劫中劫》,第一对电影的类型不会产生错误的预期,第二会勾起观众剧情的好奇。
扯了一堆关于片名的看法,现在来看看这部电影的内容。说实话不知道自己理解的对不对,欢迎指正。而且看到后面,都快睡着了,也不知道有没有漏掉什么情节,见谅。
以为最后可以知道政府到底有什么秘密,以为最后可以知道那个名单上的名字的含义,以为最后可以看到那个也不是什么好人的银行经理的下场,以为最后可以看到乌拉圭人坦白自己的身份,结果啥也没有。真的不是很明白导演想表达什么,政府的丑陋?肮脏的面目?狡猾没人性?这部电影真的搞得我有点晕。
看到很多影迷朋友说最后结局不错,出乎意料,恕我愚钝,没看出。剧情反转得惊险刺激的电影目前只服《看不见的客人》和《消失的爱人》。不过在看《看不见的客人》的时候,我隐约有点猜到了结局,所以看得没有特别爽,心里有点小痒痒hh
这部电影就当练听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