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听到涛声 海がきこえる(1993)

听到涛声 海がきこえる(1993)

又名: 海潮之声 / 听海浪涛 / 听到海涛声 / I Can Hear the Sea / Ocean Waves

导演: 望月智充

编剧: 冰室冴子 中村香

主演: 飞田展男 坂本洋子 关俊彦 荒木香惠 绿川光 天野由梨 渡部猛 德丸完 有本钦隆 金丸淳一 佐藤蓝 铃木玲子 关智一 樱井敏治 山崎巧 三谷幸子 丸田麻里 真山亚子 久川绫 岛本须美

类型: 剧情 爱情 动画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上映日期: 1993-05-05(日本)

片长: 72分钟 IMDb: tt0108432 豆瓣评分:8.2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高二那年夏天,美丽的女孩武藤里伽子(坂本洋子 配音)随母亲离开大都会东京,来到了古朴幽静的高知。聪慧美丽的里伽子在这个偏僻的小地方如此靓丽,引来了男孩们的爱恋的目光,而她孤高的性格又让女孩们颇多微词。与她同班的班长松野丰(関俊彦 饰)偷偷喜欢着她,而松野的好友杜崎拓(飛田展男 饰)似乎也对里伽子颇为关注。在黄金周中,里伽子约上拓一同返回东京,拓也第一次感知到这个看似冰冷的女孩内心中最脆弱的情感。他们仿佛走得更近,又仿佛相隔更远……

演员:



影评:

  1. “打开窗子,夜色中的土佐湾展现在眼前,我闭上眼睛,耳边响起熟悉的海涛声。”
                                                                
            因为有认识的人居住,东京和京都对我而言并不陌生,相较而言,两个“小地方”更让我神往。一个是永尾完治的爱媛,另一个是高知,坂本龙马的高知,“睡在浴缸的那个人”的高知。
            高知是个不大的城市,甚至有时会给人“乡下”的感觉,但高知又有自己的独特风味:打了灯后的城市一片宁静,在这个时候,抬头眺望,就能看到高知城屹立在夜幕中,闪烁的灯光跟星空融成一片,美不胜收。
            这儿曾经发生过一个故事。

            杜崎拓由站台的一边跑向另一边,环顾四周未果,镜头旋转三百六十度,武藤里伽子出现在他面前,微倾头部,按住飘起的长发,双手并住,轻轻鞠了一躬——这是动画史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片尾镜头,记得《听见涛声》刚进入内地的时候只有VCD版,时间限制缘故被截止在了第72分钟,“这……这怎么回事呢”,抱着这样遗憾的人在多年以后捧着DVD版完整的欣赏一遍后,心情如何可想而知。
            这是一部难忘的镜头俯拾即是的作品,以这样的镜头来结尾再合适不过。
            拓和里伽子漫步在夏日斑驳的树荫小道是最频繁展现在影片之外的一个画面,尽管这是个很短的镜头,但留白处蕴含的感觉却难以言表,这个场景的关键词是安静。
            拓和丰在大学后重逢,两个人在码头散步,夕阳将两个男孩的背影拖得很长很长,松野丰说话,杜崎拓一言不发的听,他们俩看着远方的海平线,这个场景的关键词是友情。
            最让我喜欢的自然是他们同学聚会后站在那儿仰望高知城的那一幕,过去的一切像幻灯片一般在拓的眼前浮现,“这样的景色,我想和里伽子一起看”。
            安静,友情,思念,重逢,这些本来俗透的名词却在动画监督望月智充的手中灼灼闪光,成就了这么一部最好的作品。

            《听见涛声》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来源于冰室寒子大受好评的同名青春小说,在以铃木敏夫、宫崎骏、高田勳为首的吉卜力由于感觉多年来做的动画都是“宫崎骏模式”,而决心寻求突破。铃木敏夫这样说,“老东西做不出什么新东西……所以呢,就决定都交给年轻人来做”。于是就有了这部大家看到的,完全由新生代团队制作的电视电影,这是吉卜力第一部采用外包方式制作的作品,是第一部完全忠于原著的改编作品,也是“我们都能找到共鸣的,最爱看”的吉卜力动画,当然,宫崎骏甚至还一直对这部动画颇有微辞,或许带有点小小的嫉妒?
            美术监督田中直哉用了“恒热感”一词来描述,宫崎骏动画都是有高潮,最后迎来美好结局的情节,而《听见涛声》由头到尾都是平铺直述的剧情叙述,这点很不吉卜力,也是铃木敏夫这白胡子老头一直坚持的“这个适合年轻人”而采用的理由。为原著小说话插图的近藤胜也(也是动画的作画总监)甚至在那会儿还不能理解为什么会选择一个不适合改变成动画的东西来做,“一点都不感人”。
            也多亏了各方各面的坚持和妥协,才最终把《听见涛声》给完成了。93年在电视上映后,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收视率,当时的年轻人无不为这部“这不就是我们的故事嘛”的青春动画而着迷。

            乡下的男孩对城市来的大小姐一样的女孩在不知不觉间产生了情愫,直到两人分开后才慢慢确定了自己对她的感情。这是一个很妙或者说很符合观众(也就是看动画的一帮死小孩)心理的设定,曾经有人这么分析过这部作品的成功因素,“男孩子的视角”是主因之一。男孩子不可能像女孩子理解他们那样的去理解女孩子,所以杜崎拓总是无法很好的把握住武藤里伽子的现时心态,她或喜或嗔,拓总会为里伽子的种种感情而影响到自己的心情,因为不知道对方现在想的是什么,对自己什么看法,很长一段时间内总是漂浮不定,甚至还在一段时间内产生误解。直到里伽子的好友无意间说了这么一句,“里伽子说,她要找的,是个睡在浴缸里的人”,那个时候才恍然大悟对方的感觉。
            武藤里伽子是站在观众(还是那帮看动画的死小孩)对面的,她的举动伴随的心理,我们都跟主人公一样无法立刻知悉。只知道这是个来自东京的大小姐,文体并全,脾气不好,沉默寡言。再然后,又因为各种事情的发生而对她的成熟与不成熟产生更多了解。怎么说呢,这是个很强势的女孩,与自己的母亲作对,到了东京又对父亲的所作所为看不过去,尽管也有“虚荣”(与以前的男友见面而摆架子)的一面,也有妥协(听母亲的话报高知大学)的时候,但最终还是自己把握住了前途,上东京的大学,以及“寻找那个睡在浴缸的人”。
            松野丰是第三人,他把男女主角串联起来,相对于拓的懵懂和里伽子的骄傲,丰表现出来的是他与年龄不符的成熟和稳重。他跟好友拓不同,因为站得开外,所以很明白两个人分别的心情,拓喜欢里伽子却顾及好友的心情而退让,里伽子对拓有道不明的感情,这些松野丰完全知悉。正因为此,他才会在高中时期的最后打了杜崎拓一拳,因为“你是在让着我”。
            动画距离现在已有十多年,换算成高中或者大学年份早已换了三四批人,现在的人能产生像他们之间那样的感情么,因为地域差异,文化差别,性别不同而产生的这种浪漫,会有可能在现在发生么?
            
            插个题外话:新海诚的《秒速5厘米》出来后,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如果《听见涛声》中的两人分离的再久些,结局会不会跟新海诚那两人一样”。回答出奇的一致,“不可能”。杜崎拓和武藤里伽子相比贵树与明理(秒速主角)要更强势,更有主见的掌握两人情感和前程,尽管有包括距离相隔甚至不能表达自己真正心情等这样那样的因素,但两个人最终还是走到一起。距离和时间从来都不是感情的决定因素,真正能决定的惟有两个人的心。这点或许新海笔下的主角们永远都体会不到。

            在短短的七十多分钟里,望月智充等人很圆满的将一个故事结束,但如果有心回头去翻翻原著小说就会发现不是这么回事,这是因为动画改的仅仅是第一部,原作的着墨点更多在第二部,即杜崎拓的大学生活。拓在大学遇见了一个名叫津村知沙的学姐,同时在一次聚会上偶遇在东京读书的里伽子,成熟的前者与任性的后者,杜崎拓在两人之间踌躇并困惑着。拓和里伽子在磕磕绊绊的交往中加深了互相的理解,故事以两人携手走在街灯下来结束。动画的改编很成功,因为主题是“青涩懵懂的恋爱”,最后以车站相会来结束再好不过,但是拿到小说又不免诧异,原来他们已经在东京相遇了——这是一个小小改编的不同点,但便将两者完全割裂了。看到动画最后,我们会认为里伽子已由任性走向成熟,而拓也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小说却又不是这样,里伽子要比高中时期更时不时的彰显无助和任性,拓还是那样的懵懂。反过来说这又很合理,作为刚刚步入大学的两人,相较一年前怎么说都不可能会有太大的改变,渐进式的,慢慢接触中的,两个人的感情才慢慢托出来。
            有的人更中意动画的青春感,但又有些人觉得小说的“成人与现实感”更好,这点仁者见仁,或许将两者割裂来看更好些。

            1993年5月5日晚《听见涛声》在日本电视台上映,六年后的一天我在台湾东森台上接触到这部作品,然后找到了“不完整版”的VCD,再之后买了好几版的DVD,不同的时期的我对他们的故事都有不同的感受。不夸张地说,这是部伴随着我成长的动画,以至于每每听着它的旋律,总是什么都想写,却最终什么都说不好。
            松野丰曾经在纸上写着,“……再过十年二十年,每当想到这件事,我还是会认为学校做得不好”。拓为他能想到那么久的事而诧异。
            而如今,转眼十年匆匆过,我等的青春岁月,一切于焉肇始。
  2. 如果可以,我将并不吝啬于把一切赞美之词都献给这部作品。
       首先,必须再次声明一下,这部作品的制作和宫崎峻一点关系也没有,它的监督是望月智充——一个非常喜欢用微意识流表达的导演,他的代表作品还有《绝对少年》和《死神的歌谣》。再说一句题外话,这部作品和宫崎峻的真正关联是——宫崎峻认为这部作品是他最不满意的一部吉卜力作品,直接导致了日后宫崎峻监督了《侧耳倾听》——同样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
       这部作品的真正成功之处是它并未落入俗套地描写男女之间的情爱之事,而是通过描写一系列生活中的小事和细节,并以此反映出人物的心境迁移。这部作品是关于青春的,而我们的青春不正是在生活中的貌似不起眼的小事中度过和成长起来的吗?
       虽然以涛声设题,作者却并未着力刻画海,不像某些动画那样直接就是硬梆梆地把场景设置在海滩上。但当我们一再回味影片时,却又发现涛声无处不在,海边小镇里的少年们,怎能不让涛声充满自己的青春回忆?主角静静地睡在床上,耳边是窗外大海的声音和收音机轻轻的主题曲,这一幕场景,让我久久不能自已……
       一直到最后,大家毕业了,各奔东西,到一年后回来相聚时,大家都相互诉说着思念,心中曾经因为分别而来不及说出的爱意汹涌而出。主角此时却找不到了那个曾经如此困扰的女孩。这时,一句“她最想见的,是那个睡浴缸的人”,一切一切,都随着天上绚烂的烟花而闪亮。
      成熟了,青春的懵懂消失了,但青春的感情这么容易褪去吗?
       看完这部影片,我只能说:“青春真好”,还有就是“好想住在海边哦……:)
       仅以此送给所有和我一起分享这部影片的朋友们。
  3. 喜欢这篇解说,写得真是好!
    虽然,涛声已经远去 ,浪漫已经失真,我们在这个完全情报,无禁忌的时代,因为自由,反而不自由了。一切都变得那么无所谓,一切都可以复制,一切都不再真实。浪漫已经成为集体无意识回忆。

    看《听到涛声》让我回忆起“自己也应该听到过涛声”,它在心里留下的哀伤淡淡的,久久的。。。。。。

    -------------------------------------------------------
    文/宫台真司 译/ling

    编:本文译自德间文库小说版《听到涛声》书末评论,作者宫台真司博士为东京独立大学助理教授、社会学博士。
    本文不仅深入地评论了作品本身,更站在日本漫画文化与年轻人文化发展的纵观角度上,将《听到涛声》的出现视为一种标志着社会现象变化的契机来探讨。文中许多一针见血的透彻分析和对于少女漫画的了解足以让国内任何一位自认为理解《听到涛声》的读者和评论者汗颜。对于日本人制作的动画,也许只有纯粹的日本人才能真正理解吧。文中有许多日本社会特有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能够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审视和重新体会这部作品的魅力,同时也能对国内的从事剧情装作的同仁们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相信译者翻译此文用意即在于此,而我们选用此文的意义亦如此。

    【】动画版《听到涛声》的冲击

    我至今曾经两次围绕动画版《听到涛声》写过文章。这部动画,于93年5月5日傍晚,在日本电视系列频道中播放。仅关东地区就达到了17.4%这样极其少见的高收视率。监督是以《Creamy Mami》著名的望月智充氏,作画监督与人物设计是《魔女宅急便》的近藤胜也。 第一篇评论文刊登在名叫《亚文化群神话解体》的书上。如果说宫崎骏和高田熏的动画追求“吸烟时会打开窗户”这样的“动作的真实感”,那么望月•近藤的动画就是追求少女漫画一样的“关系的真实感”。我要把这一点作为日本动画史上史无前例的东西来赞扬。下面将稍做解说。

    首先着眼于漫画,其本身存在着两种系列—— 1.描写普通情况下不可能有的波澜万状体验的“代理体验故事”; 2.作为描写自我和他人的关系的“关系性故事”。 本来漫画也受少女少年小说的传统影响,一开始只有“代理体验故事”。73年以后的少女漫画里,“关系性故事”开始盛行。 但是在动画上,在那之后仍然全是“代理体验故事”。一部分机器人动画虽然受到少女漫画的影响(如《MACROSS》等)。但其中描写到的关系性只有幼儿程度。在经过少女漫画锻炼的女孩子来看,大都是幼稚得可笑的故事。 第二次接触这个作品是在一本叫《世界末的作法》的书上。作者在上面讲了看到我与刚刚完成《侧耳倾听》的宫崎骏氏对谈时,一件让他恼羞成怒的事情。我说了这样的话:一年前同样在GHIBLI工作室制作的《听到涛声》有意思多了,对《侧耳倾听》感动的怕是只有低学年的小学生或是老爷爷老奶奶吧。 宫崎动画中登场的少女总是又坚强又温柔,象母性一样的理想存在(拉娜,娜乌西卡,希塔)。哪儿有这样的家伙?但是在《听到涛声》中,明确地出现了“现实的少女”。对,就是在男孩子的眼光看来,完全不能理解的女孩子的形象。就像武藤里伽子一样。

    过去,不管是在少年漫画还是在少女漫画里,到处充满着“应该”这种现象。“应该”开朗坚强正直的少年与“应该”清纯正直美丽的少女,“应该”会迎来光辉灿烂的未来,所以“应该”相信未来地去生活。但是在73年以后的少女漫画里“应该”开始消失:我“偏偏就是”既不美丽又不坦诚,而且不聪明的平凡女孩,这样的我也可以吗。“可以的!”少女漫画这样回答。 发展到77年以后,被肯定了的这种“实际情况是”的类型,不再局限于“内向的我”,而是扩展为描写双亲不和、不伦、没有爱的肌肤相亲等“因为复杂的关系而烦恼的我”。少女漫画向着“要传达给读者,在复杂又与期待背道而驰的现实里,为了不让生活消沉堕落而必要的心理准备与基本智慧”进化了,这就是“现实”。这在当时的少女漫画中已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把这一点融入动画的,至《听到涛声》为止从未有过。

    【】比动画版更出色的原著的秘密

    可是老实说,我觉得动画版比起冰室寒子的原作退步了。举个例子:成为大学生后回到东京的里伽子对高知的友人说,“在东京,有我想见的人。那个人啊,是在浴缸里睡觉的人。”这是原作里没有的镜头,这种“预定的调和”(对男孩子来说相当于最后的“拯救”)恰恰削弱了原作的魅力。 原作魅力的秘密是什么?追究这一点必须知道少女漫画的历史。不是天马行空的“代理体验”,而是描绘在自己身上也可能发生的“关系性”。少女漫画在70年代以后开始向描写复杂的“关系性”进化。其颠峰大概是在86年前后。七绘木宅的《火热旅途》,矢仓勿总子的《海之天边》,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同时,这时候《少年跳跃》发行量也突破了400万部,少年漫画也迎来了高潮。一方是“打倒敌人,然后出现更加强大的敌人”这样单纯的戏剧性;另一方是只翻翻漫画也能体验到和在现实生活里一样痛苦的复杂关系性。少年文化和少女文化从此产生了尖锐的分化。 但是,这样的少女漫画87年以后开始急速地减少。一个原因是女孩子从漫画“毕业”的年龄降低了;另一个原因是这些一直只看漫画的女孩子明显变成了“行不通”的孩子。这些事情,在90年以大学生为对象的统计调查中得到了明确的验证。 小时候读《好伙伴》、《RIBBON》,小学3年级以后增加《别册MARGUERITE》,到了中学自己也憧憬拥有美妙的恋爱。但是到了中学,就要面对自己是善于恋爱还是不善于恋爱的现实。善于恋爱的女孩子从漫画毕业走向现实,不善于的则成为《花与梦》派,而这时仍坚持继续读《别册MARGUERITE》的是体育派。基本形成了这样的局面。(编:上面提到的都是一些经典的少女漫画连载期刊,其中《花与梦》在国内最为知名,目前连载的强档作品为《水果篮子》) 像这样,对许多孩子来说,从中学时代开始恋爱与生理成熟都已经成为现实的东西,少女漫画本身所描写的“关系性”也渐渐倒退为单纯的事情。

    因为不懂得恋爱才去读漫画?我想不是这样。正好相反:正因为现实变得自由,自己能够去恋爱了,复杂的浪漫主义才变得无法实现。 第一,浪漫主义的成立需要差异,但是这个差异却在渐渐失去。因为许多东西变得自由了,境界开始消失。 第二,作为浪漫主义的成立条件,获取情报的不完全性非常重要。但是随着情报化社会越来越向完全情报化接近,这一点渐渐变得不可能。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失去浪漫,少女漫画就将衰退 “别居婚”(分居结婚)与“事实婚”(未履行法律程序的同居结婚,但在日本合法)的增加,使结婚与非结婚的境界变得暧昧。安乐死开始得到人们接受,使自杀与非自杀的境界也变得暧昧。 像这样境界逐渐变得模糊暧昧,“禁忌”这种单纯为了阻止双方接触而出现的意识形态当然也就消失了。因此,寄托于婚姻的希望,寄托于互相接触的希望,寄托于死的希望,寄托于真正交流的希望……这样的浪漫也就随着失去依托的对象。结婚和不结婚没什么大差别,死与不死也没有什么大差别,生理成熟之后的个人行为也不再受到道德规范的强烈约束……等等。“我们结婚吧”已经不再带来天打雷劈一般的震撼,“我想死”已经变成了口头禅,随着造成激烈矛盾冲突的条件差异的消失,浪漫的土壤已经渐渐贫瘠了。(编:这也同样适用于解释国内电视剧选题始终停留在清宫、民国这种思想激烈冲突年代的原因)

    在差异消失之上,又加上了完全情报化。在复杂的社会,不可能存在“大家都一样”的经验论。什么是幸福的,必须自己一边重复着错误,一边自己去决定。可是,自己决定的事物中,也有像自杀一样无法回头的情况。“表白了会怎样?”“自杀疼不疼?”为了不弄错,就需要正确而且充分的情报,也就是“完全情报”。 随着社会走向复杂,独立作决定就愈发显得重要。而随着独立决定变得重要,完全情报就变得重要。这是不可回避的趋势。讽刺的是,如果事无巨细都能得到完整详细的“完全情报”的话,人们反而会失去体验生活的动机。人们正是因为需要通过不断去体验未知,才能积极地生存。

    我们还是中学生的时候,就是70年代前半时期,不管是恋爱还是生理问题对我们来说全都是些不知道的事情(一面倒的“不完全情报”)。因为我在男校,女孩子们的感觉,在想些什么完全搞不懂(压倒性的男女界限)。不过也因此,可以自由自在地产生误会——“女孩子是这样的吧?”“女孩子会那样想么?”正因为有误会,才产生了浪漫。 现在不一样。在做什么之前,怎样去做结果会怎样,只要想知道,打开杂志、电视、网络,随时可以知道。发形,服装,说话方式甚至行为模式都在走向中性化,不论自己是男还是女都变得不再重要。如此一来,支撑少女漫画复杂关系性的浪漫主义就只有慢慢褪色了。

    【】不可能的浪漫就在这里

    冰室寒子的《听到涛声》,连载自少女漫画最盛期之后过了5年的90年2月至92年1月。不过比最盛期的少女漫画水平还要高,更令人心痛。从女孩子到男孩子,众多读者被这部作品吸引住了。93年以这个为原作的动画版——我再次强调一下,从播放时间带来看——获得了难以想像的高收视率。

    在作为少年漫画专家的我看来,冰室寒子女士就像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一样。然后摸索其中的奥秘,可以洞察到在这个作品里创造出“不自由”的独特设定。用刚才的话来说,就是在作品世界中特意加入了一个“不完全情报”和“条件差异”的发生装置。 具体说来有很多,这里让我们注目以下三点。 1.把地方(小城市)作为舞台。 2.以回想为基础展开。 3.采用男孩子的视角。 如果让这三点相反—— 1.以东京为舞台。 2.描述现在。 3.使用女孩子的视角。

    这样的话,《听到涛声》的戏剧性就完全无法成立了。

    在地方有东京没有的浓密的人际关系,根本避不开别人的耳目,所以没有自由。正因为如此,对不可以做的事和可以做的事之间的差异必须有所领会才能活下去。再加上因为东京远在他方(类似于上海、北京),只有有限的支离破碎的人云亦云传进来。所以对在地方(比如一些边远的中小城市)的人来说,对东京怀有幻想。武藤里伽子被定义为“东京少女”,就是因为如此。

    主人公杜崎拓在东京生活,由他来回想在地方高校时代生活,这一点也很重要。过去,在地方,而且是年轻的时代,被无数地域性差异围绕,处于一知半解的不完全情报中。也许大家都有现在回过头来看以前那种简直不可思议的清晰感(也可以理解为羞愧难当),到现在才能理解就足以证明当时有多么敏感和不知所措。现在一切差异都消失了,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因为曾经敏感过所以现在才能回过头来想想。所以,回忆才让人如此心痛。

    当然,不使用回忆模式,完全以地方高校为舞台的恋爱故事或许也能写出来。但是和十年前不同,现在就算是地方高校,差异感也早就被解除,向着完全情报接近(即使出现那种情况也会变成搞笑漫画)。所以,硬要这样做有些勉强。哪怕只回忆一、两年之前的事也好,采用这样的回忆形式就能够凸显这些发生在过去的事的束缚感。

    【】因为自由,所以不自由的我们的遗憾

    最后,用第一人称叙事的主人公是男孩子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与已经熟悉了像少女漫画这样的复杂关系性题材亚文化的女孩子比起来,对适应了《少年JUMP》式单纯的升级题材亚文化的男孩子来说,真正理解人际关系的契机少得可怜。与女孩子相比,男孩子仍然处于不完全情报的状态。 所以男孩子根本不可能“像女孩子理解他们那样”去理解女孩子。87年阶段,高中男生与异性肉体经验的体验率是女生的1.5倍。可是到了94年,反而是女生的体验率超了过去,达到了男生的1.4倍。因为相当多的女孩子在和年龄相差不小的成年男性交往的缘故。同年代的男孩子根本不是对手。(编:虽然前半段有点令人惊讶,不过这后半段……说得太好了!)

    如果拿当代风格的高中女生作为主人公的话,由于掌握过多的情报接近了完全情报,恋爱故事就变成了泡沫剧,连滑稽喜剧都称不上了。除非拿个实在不怎么样的女孩子来做主角……而用男孩子作主角的话,就会出现与女孩子几乎差了10年以上的束缚感,恋爱故事缩必须的浪漫成分就产生了。

    比如有一段很典型的情节。杜崎拓因为怀着一种乡下式的友情重于爱情的善意,对喜欢上里伽子的好友松野丰总是退让。因为这种心理作怪,所以拓完全不会明白里伽子的真实心情。主人公如此,所以读者也就无法得知里伽子的心情、不了解里伽子的拓的心情、和能够完全明白他们两人心情的松野的心情。(编:有点绕,但一针见血)

    不过对于拓这种局限在乡下小圈子里,懵懵懂懂的主人公,读者们应该不会认为他好傻好可怜,反而会觉得羡慕和觉得他很耀眼。“是啊,在不久前呆过的地方都市里,这样的男孩子好多,我也是其中一个”,象这样想的是男性。“我与这样的男生恋爱过呢”,这样想的女性也应该很多。 现在,我们从“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局限中解脱出来,可以轻松得到关于同性与异性的情报。也就是说随着都市化的加剧而逐渐变得自由。但是仔细回味一下,会感到因为自由反而变得不自在了。温馨的回忆,又酸又甜的心情,焦急不安的火热浪漫在和我们渐行渐远。 让我们回忆起过去那因为一知半解不自在反倒可以自由翱翔的时代,对,就是能够听到涛声的时代,让读者回忆起“自己也应该听到过涛声”的感觉。冰室寒子女士《听到涛声》的魅力就在这样的地方。回顾这些时候,有种难以名状的,令人心痛的感觉滞留在胸口,让人禁不住流出眼泪。
  4. 一种默默的感动。在心里,又很难准确说是什么。一种会意,带了许多熟悉的感觉。没有波澜的起伏,没有高潮,平平淡淡的,却能够让人感动。

    首先说明,这部作品和宫崎骏基本上是八竿子打不着的……


    不是那种单纯的被悲剧弄得"掉眼泪",而是那种熟悉的感觉,那种熟悉的氛围,还有那些会意的场景。刚度过高中时代,看到这部片子,总能够想起些什么。对他们的言行感到是那么的熟悉,对他们的心理是那么的了解。他们的性格,总好像能看到这个或者那个的影子。
    这是青春,是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最直接的东西。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暧昧的东西,也没有神经质男孩或者女孩,百万分之一的相遇之类,显得格外的真实,格外的能够引起共鸣。甚至,这部算作是青春爱情片的东西,没有一个"爱"字,更没有有意无意的kiss。这才像是我们大多数人曾经过着的生活。一切都淡淡的,平静的一天天过去,一点点地生根发芽,一片片的记忆,自始自终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这才像是青春的生活。一切都是朦胧的,而不像大多数片子那样,那么的夸张,博人一笑或赚取你的眼泪。
    看看吧,相信青春会让你感动的,让你会意,给你共鸣的。

    评价:
    感想说完了,也该说些杂七杂八的事了。不想写在前面,因为现在心情实在很好——应该是吧!
    这是最违反Ghibli规则的一部片子,很异类的东西。首先,这是部TV-Movie,是Ghibli第一部在电视上放的Movie,也许也是唯一一部;其次,这部片子偏离Ghibli传统主体——人文关怀(我看现在也剩得差不多了,水平下降不少,不过这是1992年的作品),竟然是一部纯粹到极点的青春片;然后,这部片子没有任何高潮部分,完全摒弃了Ghibli用来煽情的东西(Ghibli也是极度商业化的),以"恒热感"贯穿,平铺直述;最后,这部片子是Ghibli第一次由以望月智充为代表的新生代完全一手打造,老一代没有任何过问。而这部"另类"的片子获得了完全的成功,激起了无数人的感慨与回忆,甚至被很多人算在了老宫头上——宫崎骏怎么可能做得出这种动画?一点点都不像他的风格......连画风都故意的有点远离他......
    说道画风,仍然是有点遗憾。近藤胜也(《哈尔的移动城》的作画监督)依然延续了Ghibli的传统画风,虽然看得出来想走远一点,比如调整人物比例之类,但是仍然是那种有点让人哭笑不得的画风。说起来,Ghibli和Production.I.G的画风真是很有特点,一看就知道是谁的作品......相比而言, I.G.的较写实画风我还是比较喜欢,《人狼》《Ghost In the Shell》(系列)《Patlabor》(Movie)画风还是让人看得比较舒服的,也不夸张。倒是Ghibli的画风总是显得有点小孩子气,而且脸部惊人一致,光看脸根本认不出谁是谁,而且还不分性别(《幽灵公主》中的男主角阿席达卡让我想起了娜乌西卡......)还得靠发型等等......像《海潮之声》最后,小滨进来的时候,我还以为是里伽子呢......真是......
    另外就是在一个地方感觉里伽子的声优坂本阳子表现力不足,完全失败了。就是里伽子哭着来到宾馆里拓的房间时,感觉坂本阳子完全没有能够表现出那种感觉,不仅是没有那种气得哭的感觉,而且连哭感觉都很假,一下子就把我引出了戏外,实在是一个败笔。还有在飞机场见面的时候,坂本阳子表现得有点突然,不够协调。不过这里监督的处理也值得商榷。其余两位主角倒是比较不错,尤其是配松野丰(拓的好友)的是关俊彦(难怪感觉那么好......)。
    不过本片音乐的确是一流,坂本阳子演唱的主题曲《海にわまちた》和片子的风格极度一致,淡淡的,又富含着感情,个人认为是Ghibli作品中最好听几首歌之一(其余的有《天空之城》的主题曲和《幽灵公主》的主题曲)。而且在每次有些会意的镜头出现的时候,那种俏皮的背景音就想起了,让你不禁会意得想笑。音乐实在是不错的说。片尾的手绘也很漂亮,尤其是最后一张......我已经边看片尾边听5遍了......

    剧情中的会意与感动之处就不想细数了,还请自己去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