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90后在很大程度上是极其幸运的一代人。
至少他们有一大批名正言顺的偶像,可以追。
那个年代,没听过双杰唱歌的都不算年轻人,没粉过双J恋的都不算有过青春。
一手拿着课本,一手托着头,耳机线藏在袖管里面,甭管台上老师讲得有多么地激情洋溢,耳机后的世界一听就是一天。
周杰伦、蔡依林、林俊杰、孙燕姿、王力宏、SHE、张韶涵、潘玮柏……翘不完的课,念不完的书,谈不完的恋爱,他们随便一句歌词都能对应青春的一段记忆。
包括现在,出道几十年了,华语乐坛依旧还是他们的天下。
其中,好学生林俊杰最有发言权。
2017年五大年度华语金榜,上面这群人就占了一半,而其中光林俊杰一个人就占了两个排位。
据5大金榜统计,2015年实验专辑《和自己对话》(正式版)截止2018/1/11连续在榜167周。
于2017年12月29日推出新专辑《伟大的渺小》,以21.49%的销售额成为2017年5大金榜年度销量榜首!(在仅发售两天且无任何线下宣传的情况下,实体专辑成为年榜冠军)。
毕竟,“行走的CD”这句话不是白叫的。
(林俊杰音响故障,现场清唱)
今天是林俊杰出道第15周年的日子。
他的首个音乐纪实电影《听·见林俊杰》以豆瓣9.3分的成绩强势进榜。
没想到,当初海蝶让他拼命跻身电视剧未果之后,华纳竟然以这样的方式回馈给粉丝惊喜。
里面不仅涵盖了格莱美混音师Richard Furch、美国著名歌手杰森·玛耶兹、制作人许环良、香港著名制作人C.Y. Kong等大咖出现。
更有从demo,填词,编曲,配唱,和音,再到搭配乐器,婚姻,母带完成等干货。
没有煽情式的自嗨和吹捧,林俊杰也不算绝对的主角的亮点。镜头对准里面各种跨国式的音乐创作,跟林俊杰纯真自在式的气质很搭。
林俊杰小时候的音乐梦想、自己的音乐坚持、包括这段路上所遇到的挫折,全都可以在里面看到最根本的解答。
一开场便是林俊杰的自嘲,带着些许玩味和恶作剧的口气,与朋友对话。
“不要再写那种芭乐情歌了”
“芭乐情歌都过时了。”
“林俊杰那种在唱的,不管他。”
然后跟朋友一起大笑起来,妥妥的邻家大男孩。
一张肉脸外加两个酒窝,偏甜美的长相,较亲和的姿态,是他一直不被当做巨星的重要原因。
如果说要解读那届偶像的集体地位,林俊杰算是个最独特的存在。你在街上随便拉一个人,绝对听过他不下几十首歌,但真要把他定义为“天王级别”,很多人还是会迟疑一下。
“这不就是我的邻家小哥哥嘛”
一方面是他的形象太邻家,一方面是他的歌曲传唱度太广。
说他稳健也好,说他不个性也罢;说他细致也好,说他不敢突破也罢;说他低调也好,说他不红也罢。
但他这十五年,没有一分一秒不是在进步。
我们都知道他火得那些曲目都是情歌系列。但不知道的是,在这些专辑的背后,他都在极力关注身边现实的事件。
马航事件、台湾砍人事件,他想的是这个世界怎么变得不安全了,想要逃离,所以创作了《修炼爱情》、《不为谁而作的歌》。
2008年汶川地震,他创作了《爱与希望》。
奶奶去世,他创作了《会有那么一天》。
他的突破,却一直被人忽视。
2013年出道,却赶上大陆非典,海蝶带着他在三个月之内走了二十多个城市。
那之后,他以每年一两首爆火的曲目一直出现在大众面前。
《江南》、《美人鱼》、《豆浆油条》、《曹操》……传唱度极高的芭乐,唱响在各种KTV和洗发廊里。
当同时期的偶像都在极力转型,成功定位出新的商业形象时。林俊杰似乎一直处于一种成长阶段,被作为芭乐情歌的绝对代表,无法撼动。
以至于在《西界》这张专辑之前,林俊杰的粉丝群体依旧是一个以青春期学生为主的低龄群体。
《西界》是个转折点。
其中《杀手》这首歌一经出现,就引起部分粉丝的极度反感。那一年,他脱了几万个粉丝,对他的团队和他个人造成严重的打击。
“在爱与恨、黑与白、善与恶之间,每个人心中都有西界,通往那个未知的自己”是《杀手》故事概念。
一位因爱成魔的钢琴家Killer绑架了他的暗恋对象,在女孩的挣扎中他杀死了女孩,最后抱着女孩的尸体独自存活……
控制、性虐待、因爱成魔等超越时代的理解和信息读入,一方面与海蝶为他包装的温暖大男孩形象不符,另一方面也超出了他对于他粉丝理解能力的过分信任。
虽然这张专辑在11年后,获得了很多粉丝的认可和喜爱。
虽然在影片中,林俊杰看上去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这样一句话“现在才知道那时候我迷失了”。
但真正那段艰难的日子,只有他自己知道。
《西界》的转型失败对他的打击很大,他一度又唱回了他的经典芭乐。《小酒窝》、《不潮不用花钱》……又达到了热销。
直到2010年,他在2010年金曲奖典礼上自弹自唱了五位提名女歌手的代表作,震响乐坛。(当然这种震,也仅仅限于微博热搜)
他有企图心,也有音乐的天赋,更有脚踏实地的努力姿态。他缺少的,只是为他的这些歌定义一些噱头和故事。
你可以记得起双J恋的每一个细节,却记不得关于林俊杰的任何一个爆点和记忆点。
他总是在唱歌,总是在作曲。
19岁写出《记得》,收录在2001年张惠妹的专辑当中。 为蔡依林编曲并制作的那首《第三人称》,成为蔡依林那张专辑的主打歌。 为陈奕迅制作了半张专辑,同年陈奕迅凭此获得了第26届金曲歌王。 03年以《乐行者》出道。 04年第二张专辑《江南》火遍大江南北。 05年第三张专辑《编号89757》中的《一千年以后》登上春晚。 07年《西界》惨败。 08年《JJ陆》中的《小酒窝》再爆火,其中《醉赤壁》今年又重新大火。 09年失声,写下《第几个一百天》。 10年金曲串烧,《她说》又大火。 11年《学不会》大火。 13年《修炼爱情》大火,举办了“时线Timeline世界巡回演唱会”。 14年以制作人身份为陈奕迅制作的国语专辑《米·闪》,并发行第11张创作专辑《新地球》。 15年发行首张实验专辑《和自己对话》。 16年凭借歌曲《不为谁而作的歌》获得美国第三届Pensado Awards最佳外语歌曲奖。 17年第二次登上春晚。 18年“圣所”世界巡回演唱会还在继续。 。。。。。。。。。
高产的回报率,专业的业务能力,他的绝对歌王的定位认证,从路人,粉丝再到乐评人,全都达到一致的好评。
他哪有时间为自己去创造一些事件和噱头啊。
这些年随着他登陆各大卫视的春晚和歌唱真人秀,他的现场控场能力越来越被得到认可。
有网友把跨年演唱会分为三种,一种是完美的假唱,一种是不够完美的真唱,还有一种是林俊杰式的完美真唱。
耳帝:林俊杰在江苏跨年演唱会上演唱新歌《不为谁而做的歌》,这现场功力值得称赞,在跨年演唱会这种车祸扎堆、假唱泛滥的场合听到这种表演,简直如沐春风。副歌连续在男声换声区徘徊,很考验歌手的技术,但他唱的扎实稳定,音色漂亮,这才是一个对观众负责的歌手在表演时所应有的态度。
梁欢:时至今日,称林俊杰为【现场之王】没什么疑问了。这种级别的稳定度,以前只在周华健身上见过。
从《乐行者》到《伟大的渺小》,十三张专辑,十八场主题演唱会,上千次的登台演唱,从JJ走到歌王,林俊杰整整用了十二年。
最被低估的歌手,最被忽视的歌王,他才是一个偶像最基本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