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佰》纪录片中,我对摄制组中印象最深的是摄影组。其中包括摄影指导、摄影师、灯光师等。
众所周知,电影是用光的艺术,因此在拍摄环节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光线的运用,然后便是构图等其他摄影知识。我们注意到本片在拍摄时运用IMAX的大型摄像机,这便对摄影师的技术要求颇高。此外,拍摄过程中,导演要求只用一台摄像机,而不是多台摄像机,需要多次拍摄同一场景,这也对摄影的体力、耐心是一个较高的要求。本片中还特意强调“精神写实”,也就是导演要求的通过摄影反应人物心理活动,而非简单的“纪录摄影”,这就更要求摄影需通过光线与阴影来刻画人物的活动。
其次,纪录片中也展现了美工组的重要性。首先便是对整个实体场景一比一的历史性的还原(甚至还邀请了历史顾问)。并且在对于那一年代的服装道具的采用,并没有依照以往电影电视剧中的那样直接挪用,而同样也是通过查询历史资料重新制作。片中演员王千源提到他们连续几个月都是这种造型——“不干净”的妆容,这也侧面反映出化妆的持续在岗。
最后,纪录片中表现的导演才是电影的中心人物,毕竟我国目前还是以导演中心制为主的,其对一个镜头、一场戏是持主导地位的。在拍摄过桥那一场时,导演一一直到每一位群众演员的走位。可见,全剧组都是围绕着导演转的。
纪录片在展现其他部门时,便没有上述两个部门丰富了,但我们不能以往制片组、剧务组等部门的重要作用。虽然,现在的电影是以导演为中心的,但毕竟它不是属于个人的艺术,而是属于集体的共同创作。
看完有点明白《虎·破》为啥才7分了(纪录片的豆瓣评分通常较高),因为它的内容不够丰富全面(看这纪录片的估计大多是影视从业者),作为《八佰》这个制作成本超5亿人民币,影片时长近三小时的巨制大电影,它的纪录片才68分钟...显然不够意思,不够诚意。起码要把主创团队(制片人、导演、摄影、美指、服化道)采访一遍吧,让每个岗位讲讲自己的想法,拍摄中的困难以及如何解决,这才有启发性,采访很多演员忆苦思甜这没多大意义(摄影师讲了采用IMAX摄影机的好处,影片画面参考的画作,与导演的沟通配合,这些才是干货嘛)。至于导演述说为何要拍这部电影其实也没必要展示,无非是为了信念或兴趣或钱。可能这纪录片是为了配合电影宣发是做给普通观众看的,才做的比较感性,干货不够也能理解,人家剧组没有义务透露那么多,有些经验和技术也不想分享。但这是很宝贵的经验啊,很多影视从业者一辈子都未必能接触到投资上亿的电影,而他们的老师可能只会纸上谈兵 自己并无牛叉作品。如果不能从别人的教训里学到经验 就要从自己的教训里学到经验,这很残酷。
私以为 评价电影导演的能力大概分四个方面:
1、作品的获奖情况 (代表专业评委及业内大佬的认可)
2、票房 (代表最广泛观众的口碑传播与社会影响力与赚钱能力)
3、作品的豆瓣评分 (代表比较挑剔比较认真的这一部分观众的评价)
4、单个影片的制作费用 (代表对投资人的吸引力与可信任度,对制作成本的把控能力,对人员与设备规模的把控能力)
郑恺演的那个角色当时让我难受了好久...[流泪]虽然只是一小段,但是真的让人印象深刻今天去看了电影“八佰”,期间哭得我直抽搐。拍得是真好,也非常感谢电影这样的媒介,跨越时间,跨越现实和想象,把内容记录和展现出来,供人们观看欣赏。 看完我终于理解了些国旗和国歌的意义了,太沉了,因为背后是无数先人们的鲜血和尊严。教科书上有写,老师也有讲,但直到我自己看到这部电影了,我才切身领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