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西瓜女郎
导演: 谢丽尔·邓耶
主演: 谢丽尔·邓耶 吉娜薇·特纳 Valarie Walker Lisa Marie Bronson Cheryl Clarke Irene Dunye Brian Freeman Ira Jeffries Alexandra Juhasz 卡米拉·帕格利亚 Sarah Schulman V.S. Brodie Shelley Olivier David Rakoff Toshi Reagon Christopher Ridenhour Kat L Robertson Jocelyn Taylor Bill Wayterra Elaine Freeman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1997-02(柏林电影节) 1997-03-05(美国)
片长: 85分钟 IMDb: tt0118125 豆瓣评分:7.9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电影以“寻找西瓜女”为线索,谢丽尔·邓耶(Sheryl Dunye)自导自演了一部独立制作的电影。剧情通过走访的形式,一边串联起了一系列故事——从不同人的视角(Cheryl的母亲、电影文献收藏家Lee、Cheryl母亲的好友、文学批评家、女同志研究中心、白人导演Martha的姐姐,以及Fae的恋人),一边以现实生活中感情发展为线索,多层次地展开了以“西瓜女”(The Watermelon Woman)为代表的的黑人女性(或女同志)在1920-1930年代的状况,也同时反映着当下(1990年代)社会的黑人(女同志)的生活情况。
和查尔斯·伯内特(Charles Burnett)的电影《杀羊人》(Killer of Sheep, 1978)一样,电影中普遍使用现实主义的拍摄方法真实地展现黑人的生活文化,随处可见的元素如非洲鼓、说唱、布鲁斯、爵士乐等也同样增添了电影对黑人文化的展现。
这部电影同时也是对Identity Politics(身份认同政治)的一次多层次探讨:Class 阶级(对比白人外交官女儿周游世界,黑人女孩在美国出生长大)Race 种族(黑人女性电影无法检索出来,黑人朋友Tamara对Sheryl的白人女友的质疑)Gneder/Sex 性与性别 (片中多次提到了主角们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和对性的表达)
Queer Theory课堂上老师的话我感到印象深刻,他说,关于“身份认同政治”,“If you deny your identity, then from where do you speak and what is your position of power? ”我认为这是对于每个人“身份认同”的层面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同样的,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兼主角也面对镜头回答了这个问题:
因此,她的回答使人们坚定她的视角和她所展现的文化具有属于她独一无二的印记。
风格(Style)方面,1.开场镜头以及坐在车内的手持摄像画面呈现为video tape camera(手持录像机)拍摄;2.更高清拍摄的电影中的现实世界(fictional camera in the diegetic world of the film);3.旧文献资料的镜头(archive image)(虽然很多的旧资料是假的,都是导演自己后期拍摄的)
最后,我的赞美献给搞笑担当——mean姐Tamara以及Sheryl大胆前卫、时尚俏皮(现在看来是复古)的造型,看完这部电影简直要爱上。P.S. 黑白二人在电视前面抽烟调情的氛围感比《燃烧女子的肖像》在我看来更欲一层~
##23657 一部探讨了种族、性别和性取向等问题的伪纪录片,也被誉为是美国电影史上首部由黑人女同性恋导演执导的电影。电影以女主制作一部关于一位被称为“Watermelon Woman”的20世纪30年代黑人女演员的纪录片为主线,在调查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那段“未知历史”也在利用过程中的访谈和主角的遭遇来展现和讽刺社会的状态,女主在这个过程中也探索了自己的身份。影片将现实与虚构结合的挺巧妙,叙事手法非常舒适且流畅。
感觉整部电影的设定上很大程度上与《为所应为》类似,塑造的黑人蕾丝边社区状态成了一个常态,对于历史的呈现和现实的批判力度还是很强的。
女主的设计也非常好,幽默,冷静和脆弱等特性,尤其是不少幽默的桥段设计让这有些严肃的话题看来起效果更好。电影总角色表演也格外真实,这种真实感和细腻的情感呈现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女主与女友一起在家看电影那段太逗了,”all this dinners, and friendly conversations” 直接让我穿越到了《房间》中的“the candle, the music, the sexy dress” 哈哈哈 。
视觉上,主要呈现两种质感,35mm胶片和16mm胶片(老照片的质感也非常棒),多层次很大程度的增强了叙事效果,35mm有较高的细节呈现,主要用于拍摄现代场景,即Cheryl和她的朋友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大多色彩鲜艳,呈现了当下的生活状态,中近景更利于叙事,还有那种老式的转场方式也非常契合影片部分诙谐幽默的内容。床戏的特写使用很不错,尤其是手部的特写镜头。16mm胶片则用于拍摄伪纪录片的部分,特别是涉及“Watermelon Woman”的历史片段和档案素材,还有少部分的情感呈现,整体效果比较怀旧,增加了真实性和历史感的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传递情感。伪纪录片出现大量的访谈视角,效果也非常好。剪辑上很喜欢特写镜头的跳剪还有老照片的插入。
听觉上,现场收音效果虽然有时候效果不佳,但很大程度的凸显真实,旁摆也是同样的效果。配乐很重要,大量的黑人音乐参与,爵士,蓝调和饶舌,爵士配乐则是让人沉醉,也帮助强调了角色身份环境。就是有些时候太过短暂。
无奈转了影院的票…只能流媒体了。
一个群体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是非常必要的。不论那是屈辱还是光荣,都能把人们连接到过去,产生记忆的连续性获得自我和群体认同。寻找西瓜女在写下没有被记录的历史,被记下了就是存在,并帮助更多的人建立联系。
影片巧妙的采用了伪纪录的方式展开,很难看出事实和虚构,导演的效果已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跨种族女同性恋历史。不止伪纪录片很巧妙,整体时间空间设计都充满了巧思。从时间和空间上雪莉和自己的crush白人女友黛安娜都是过去西瓜女和玛莎的对应,反射着彼此的镜子放置在摄影机的前面,剧中剧的纪录片镜头是划分时间和真实的墙,不过并非是划分,而几乎是对应着演绎。相隔四五十年,导演把最底层的问题和忧虑挖出来,并顺着整个探秘的过程来推动电影内的现实关系发展,我们都不知道是过去在影响着现实,还是现实在演绎着过去呢。
整个故事是关于什么,说的难听点就是tamara的瑞评,势力的白人女消费了黑人的故事。只是发生在不同的时代。当然,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这只是一种视觉。
接下来她探秘的过程,采访/询问了各式各样的人:
与此同时,电影里Cheryl的现实生活发生着什么呢。
在这个过程中Cheryl crush了一个白人女孩。并且在碟片借阅的过程中,Diana借走了她和Tamara悄悄用bob的帐户借来的电影。于是她们第一次make out。在借碟的过程中,bob显示出了很大的对Diana的谄媚,老板bob也明显更加的偏袒Annie,这是在铺展一种白女非常受欢迎的状态,白人女性是比黑人女性地位更高的存在,白女是在男性黑人圈里更有炫耀价值的战利品,当然这是一层对应一层的关系,白人女性可以在黑人男性这里体现出她们的骄傲和优越,因为在种族上她们更高一级。(后面将会出现Diana完全不在乎的有三个黑人男友的事件)
Cheryl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她想要承认自己的肤色,并且她完全觉得肤色不是问题,她试图去改变的是两边对于肤色的刻板印象。她就像Fae一样,是历史里的她在透过荧幕凝视着这一切欢爱。
白人那边对于黑人肤色的歧视对照着的则是黑人这边对白人的歧视……一种带着自卑,带着嫉妒的不屑。也带有极大的恶意。
这一顿饭是这部电影最关键的黑白交锋。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从在Tamara她们眼里展现出来的黑人和白人的处境,Diana爱好称自己出生在牙买加,这对于她来说可能只是一种象征自己种族平等思想的标志,她去过各种各样的地方,她为了精神修养来到这里,这一切都是一种很经典的白人模式,但是在Tamara她们嫉妒不满和偏见的眼中这一切都变成了一种显摆和炫耀,她们感受到的东西远远高于了这段谈话的内容,上升到了种族和肤色问题上来,这是事实存在的,但是她们最大的问题在于拿最不可能改变的东西来比较,并且嫉妒,看起来,她们这种攻击的行径才恰恰证明她们才是最想成为白人的人。我们根本不可能通过嫉妒,贬低,咒骂,对方已经既得的稳固地位来改善任何事情,在种族上站队和分异只会把自已变成下一个无可救药的种族主义,异化别人本身就是在认同异化的行为,改变的唯一方式只可能是消除所有的异化。
这是不是也对现在不断打“#”不断把自己和别人分类再根据分类配对,寻找爱的人很像。在圈内搞歧视,变成你是女同性恋,那么恭喜你,最不幸的事情降临在你头上了,不是因为歧视,而是为了保持圈子洁净纯粹,你只可以喜欢女生,除此之外的一切免谈,也能喜欢男生,那简直是十恶不赦。这种分异有意思吗,难道我们要不断的去标签化,根据规矩去选择我们应该爱谁吗?这本质上不就背离了同性恋运动的初衷——love is love。
和Tamara的关系掰掉之后,迎来了和Diana 的掰掉。
这是sail on的歌词节选,是在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这才是黑人真正在做的,关于ta们区域的歌曲:
I've thrown away the blues
I'm tired of being used
I want everyone to know
I'm looking for a good time
Good time, yeah
Sail on, honey
Good times never felt so good
正是Diana对于黑人群体的hippie态度冒犯到了Cheryl,我认为是Cheryl不愿意做Diana的一个乐对象,也不想把自己的肤色作为Diana展示自己种族性别包容度的又一个勋章。她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爱层面的轻浮和冒犯,更多的是和种族相关的,她在这一刻没有被当作一个人看待,她被当作了一个收集品。而更加有趣的是,这和她项目的内容产生了某种对应。
接着她陷入了调查瓶颈。
最后的线索也没有当年拍摄到,只留了一通电话,一封信。一切都陷入了僵局。而信里的内容也是出人意料的,根本没有Cheryl幻想中的白人和黑人导演和演员之间,电影界内女同性恋的pleasant关系,没有happy story,虽然线索一直在导向这个不和谐的结局,但是Cheryl仍带着自己的幻想,但是到了最后,一切被Fae的伴侣打碎了。看起来Cheryl期待的黑白琴键之歌没有奏响。
尽管整部纪录片拍摄的不尽人意,但是这正是黑人女同性恋在面对的两难,有黑和白两个领域,两个区域,站在任何一个所谓family 中都不是导演要做的,她在电影里要做的是把掩埋在重重掩盖之下的事实挖出来,客观的记录一段属于黑人女同性恋的历史。而她在现实中做到的是创造了一段属于自己,属于很多和她一样的黑人女同性恋的历史。不再掩埋,如果根本看不到历史,就自己给自己创造历史,虚构是最真实的真实,这会鼓励更多人改写未来,改写更多未来人的历史。
要想用黑白琴键演奏出和谐的love is love的歌曲需要太多背后的战争,可能需要孤独的战斗,可能会一无所获,不被理解,可能太困难以至于就快要接受不了,但是不要放弃,即便只能改写一点点未来。很多事情不像现在表面看到的那么peace and love,若是忘了去看到那些血的历史将永远在追逐着一些浮于表面的标新立异和文化现象,历史对于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告诉我们要如何去生活,要如何去写自己的故事,思考现在的状况并找到前行的方向。这太重要了。这是一部很伟大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