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寻爱之旅 Heartlands(2003)

寻爱之旅 Heartlands(2003)

又名: 痛失芳心 / 心花路放

导演: 戴米恩·奥唐纳

编剧: Paul Fraser

主演: 麦克·辛 马克·阿蒂 吉姆·卡特 马克·斯特朗

类型: 剧情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美国

上映日期: 2003-04-27

片长: 90 分钟(Edinburgh Film Festival) IMDb: tt0295303 豆瓣评分:8.3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熱愛射飛鏢的柯林看店為業,為了贏回紅杏出牆的妻子芳心,他跳脫常軌,離開熟悉的故鄉,橫越全國。當他經過美麗的高山地區,來到碎石嶙嶙的黑池時,連著遇到一些人和事,改變了他的新生活。是一部好笑又非常人性的影片。

演员:



影评:

  1. Heartlands 这部片子的中译名原本是"痛失芳心",我看的是CCAV6译制的,叫做<寻爱之旅>,觉得更加符合电影的内容.

    一心在家玩儿飞镖的宅男科林,过惯了安逸闲适的平静生活,忽然有一天老婆跟人家跑了,科林怒恼之余所想的还是将老婆找回来.于是,他骑上自己的小摩托,带上宅男必备的小食品,踏上了寻找老婆的征途.这一路似乎很平静,什么大事也没发生;这一路又似乎很精彩,足以改变科林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其中还包括对老婆的眷恋...

    这类故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这首先是一个有关寻找自己并且发现自己的故事(心理学术语叫:同一性).

    所谓自我同一性,用通俗的说法就是指一个人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并将往何处去.人产生同一性困扰的时间大约是12~22岁.这个问题想通了,以后的发展就会比较顺利.但是,真正在这个阶段解决同一性问题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人都是在日后遇到重大生活事件时被动解决这个问题的,比如科林.

    科林以为他只是桑德拉的丈夫,他的人生意义,目的和幸福就是要让妻子幸福.可是,生活却给了他完全相反的结论.

    为什么一个人如此忘我的爱却被对方轻看甚至看成负担?为什么被如此爱着的人却有不堪重负的窒息感,以至于似乎只有逃走才能够解决问题?

    这是很多在关系中失去对方并且迷失自己的人所常常发出的疑问.

    这是可以用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交换理论"加以解释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关系.这种交换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如情感,信息)的.既然是交换关系,那么就存在公平性问题,如果自己得到的少了,就会愤怒,而如果自己得到的多了,就会内疚;如果认为交换是公平的,则双方都会满意.当然,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因此,有关公平的具体的标准是有差异的.例如有的人认为很多事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而有的人却习惯于"斤斤计较".

    科林只顾付出,无意中把妻子置于一种只接受而不回报的处境,这等于是把对方置于一种弱势,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激活了妻子无意识中的内疚和愤怒,这当然会让妻子产生不堪重负的窒息,移情别恋于是就成为其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

    此外,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看,只知道付出的爱剥夺了自己和对方共同成长的机会.无论什么样的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朋友关系等,一方无条件,无原则的付出,等于是剥夺了对方发现世界,发现自己,塑造自己,塑造世界的机会,一个人活在一种关系中,却不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不能够表现自己的特色,那样的生活会是一种多么让人窒息的折磨.

    忘我的爱还会导致一个人丧失自我,一个没有了自我的人还拿什么去吸引别人的爱?一个没有了特色的人还怎么可能引人注目?

    好在科林是个善于学习,善于反省的人,所以,当他的妻子说"我对不起你时",他的回答是"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错".

    是的,这不是他妻子一个人的错,如果科林从一开始就知道与妻子在婚姻中共同成长,知道与妻子共同创造他们的家和报亭,知道百依百顺并不是爱一个人的最好的方式,知道听从自己的心的呼唤,在该坚持的时候就坚持,那么,以他的善良和好学,以他妻子的单纯和聪明,他们原本可以有一个美满的婚姻.

    这个故事还可以从好多个角度去解读,比如:大自然的疗伤作用,行动所具有的积极性,过程给予人的动力,人际交往的重要性等等.

    但是,这部片子最值得我们记取的是,在我们内心的深处藏着一个声音:你不要在失去对方时才想起要珍惜对方,也不要在珍惜对方时失去了自己.
  2. 它果然没有辜负我特意上网买高清碟的期待!励志、风趣、哲理又不失剧情。

    整部电影不断以惊艳的景色撼动人心,随着主角的心境升华,所见所闻仿佛身临其境。温柔如流水的背景音乐,KATE的声音不仅让柯林目瞪口呆,也让我沉醉在其中。

    迂腐的飞镖宅男其实简单又纯真,得知老婆红杏出墙时那惊慌失措的样子实在令我发笑,并不是他的动作有多好笑还是什么,只是因为他太单纯简单。不仅生活简单,脑袋也简单,所以他想到了死。
    家——杂货店——酒吧飞镖场 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当人久在一个活动空间一成不变时却遭遇重大变故,终于不得不做出行动改变现状。柯林骑上他的小摩托踏上寻妻之路,起初的决心是:把老婆找到并带回。


    路途中他遇到一对善良乐观的情侣,给予他新样貌,星空下满是五颜六色帐篷的扎营区,生起火堆 喝着酒 围城一圈谈天说地,一张拍立得,一场看似短暂却是永恒的友谊。

    遇到满腔热血保护森林的人,在满是落叶的森林里与他静静交谈,同时也发现大自然的美。

    遇到令他停下脚步目瞪口呆的辽阔景色,贴近美好的事物,在阳光下没有束缚的“跳着风车”

    遇到外出郊游的孩子们,孩子的童贞与天真快乐令他感到幸福,他诉说自己的心事,流露自己最真实的情绪,贴满树叶的摩托车,孩子们温暖的告别。

    遇到酒馆老板和他的女友、孩子,善良在这里得到极致发挥,带着母女二人去游乐场,自己也玩的不亦乐乎像个大孩子。

    当然他也遇到了困难,一辆大车撞碎的不仅是一部漂亮的车,更是几乎撞碎了他的信念。

    最后在谁都以为他会将老婆带回来的时候,他却给了我们一个意外的答案。
    看!宅男柯林终于在旅途中找到了自己,找到了目标,想通了很多事情。最终他又踏上了未知的旅途,朝心的方向驶去。


    电影几乎每个画面都感动我...
    星空下的帐篷像是追寻自由的旅人那明亮的心
    无数落叶堆砌起来的美丽森林甚至都能闻到自然的味道
    艳阳下愉快的跳风车温暖直流心底
    被树叶贴满的摩托车
    和孩子靠在一起的柯林
    包括车子被撞碎后的情绪崩溃
    游乐场的放肆舞蹈.......等等等
    这些都令我动容不已,只因他们最直接的触到我心里最柔软之处。
    是我对自由的追求 我对生活的希望



    这绝对是我看过最美最美的一部电影=]



     
  3. 一个西方公路电影,一个西方的摩托车公路电影,你想到了什么?

    “逍遥骑士”里的哈雷chopper,摩托车日记里的Triumph凯旋,或者宝马/杜卡迪,都木有

    一个英国人,骑了一辆HONDA CUB50

    宇宙级销量摩托车HONDA CUB

    正如主角和酒吧老板的对话:

    骑的啥子摩托?

    ;HONDA

    酒吧老板皱了皱眉,说到,是Gold Wing吧?(在酒吧老板看来骑HONDA出来旅行的都得是下面这家伙)

    主角摇了摇头,羞射的说:fifty(HONDA CUB50)

    本田1.8L排量6缸旅行车GOLD WING

    为啥酒吧老板听到主角说出HONDA的时候皱了皱眉头?因为对于摩托车爱好者来说,特别是欧美系的摩托车迷,骑HONDA挺没劲的,摩托车旅行应该是件很COOL的事情,不过随即想到了HONDA也有COOL的车子,金翼嘛~~

    可是主角不就是一个uncool guy,骑的也是HONDA系列里最不酷但是最实用耐操省油的CUB,非常符合电影主角darts宅的形象设定。

    让一个不cool的主角去做一件非常cool的事情,个中过程娓娓道来,这种反差往往能形成非常强烈的情感氛围,欧美电影非常擅长这样的题材,我想到了另一个强调这种反差的电影里的一句台词:almost famous里最后小伙子说道:

    The only true currency in this bankrupt world...

    is what you share with someone else when you’re uncool.

  4. 一心在家玩儿飞镖的宅男科林,过惯了安逸闲适的平静生活,忽然有一天老婆跟人家跑了,科林怒恼之余所想的还是将老婆找回来。于是,他骑上自己的小摩托,带上宅男必备的小食品,踏上了寻找老婆的征途。这一路似乎很平静,什么大事也没发生;这一路又似乎很精彩,足以改变科林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其中还包括对老婆的眷恋……
    按理说像科林这样的宅男独自出趟远门是很不容易的,但原先平静生活的打破使得他不得不做出努力,凭自己的力量找回那份生活。与其说是他爱那种浑浑噩噩的生活,还不如说是从心灵上对那种状态的依赖。但人就是这样,喜新厌旧,当他一旦发现一种更好,或者说更适合自己本性的生活时,便又会一个劲儿地去追求那种生活,直到再找到一种更适合自己当时心境的生活为止。想来这状态也真自由,令人羡慕。
    全片轻柔动听的音乐不绝于耳,连同美丽的自然风光,看得人心旷神怡。不同于某些单纯追求视觉或听觉效果的中国影片,本片的音乐和美景是完全融入到剧情之中的,观影过程中,我们就是科林,或是陪着他一同上路的隐形朋友,看他所看的风景,听他所听的音声,体会他的喜怒哀乐,同他一起重新审视人生的意义。
    最喜欢两个镜头,看的时候均曾莫名其妙地热泪盈眶:一是月夜里的草坪上,各色帐篷里亮着灯光,那是那些追求自由旅人的心声;二是科林来到风车下,极具情趣地在阳光与风的配合下“跳风车”,这是一种怎样愉悦的心情啊~~
    男主角科林的扮演者迈克尔·辛,是我这两年才发现的好演员,扎实的舞台剧功底使这位演员无论是在近景和远景镜头上都应对得游刃有余,是那种始终给你做戏看却又不让你感觉到在做戏的高手。记得我在《以眼杀人》的影评里说乔治·克鲁尼虽然是个好演员,但不适合演那种单纯的人;相比之下迈克尔·辛既能把福斯特、布莱尔这种人精诠释得丝丝入扣,又能将本片中这种单纯的宅男演绎得宛若天成,那双大眼睛清澈得令人难以想象,恐怕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喜滋滋地骑上插满枫叶的摩托,不知疲倦地在草地上跳跃吧。
    好电影,好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