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地下情(1986)

地下情(1986)

又名: Love Unto Waste

导演: 关锦鹏

编剧: 邱刚健 黎杰

主演: 周润发 金燕玲 蔡琴 梁朝伟 温碧霞 周秀兰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上映日期: 1986-08-30

片长: 96 分钟 IMDb: tt0090922 豆瓣评分:7.4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香港少女阮贝儿(温碧霞)和来自台湾的廖玉屏(金燕玲)、赵淑珍(蔡琴)皆以成名为人生目的,但现实证明她们离当明星的生活仍有一段不短的距离。三人在酒廊偶识米铺少爷张树东(梁朝伟),不久阮贝儿与其发展成同居关系。

演员:



影评:

  1.    第四遍看《地下情》,老早买的两块钱的盗版VCD,效果差得很了,后悔那次在台东地摊看到DVD版的没有买。依然为那些年轻的容颜欢喜,依然听到那些话动容。关锦鹏86年的片子。20年了。彼时,梁朝伟年轻的脸上些许张狂天真。彼时,温碧霞容颜简单干净还有些婴儿肥。彼时,蔡琴初历沧桑的样子静看年华老去。彼时,周润发的笑容已是时不我待的尴尬。
        是关于年轻人的电影。成长。迷惘。死亡。青春残酷物语。喜欢电影里欢畅的时候偷偷溜出来悲凉的音乐。梁朝伟那张年轻的隐忍张狂的脸。温碧霞从开头到结尾淡淡的语调。
        记忆深刻的细节:酒吧里,温碧霞闲散地对金燕玲说:“我里面是空的,外面也是空的。......”20岁左右的女孩子,出来闯天下,当明星的梦想,为人处事,已是有自己的一套法则。做个空心的稻草人,才不会,受伤害。
        温碧霞去看新租的房子,笑笑得对梁朝伟说,闭上眼睛,把舌头伸出来。闭上眼睛的那个,笑的期待的样子,让人真想钻到温碧霞的身体里,替她去偷偷的香一个。真是画里一对人。每次看到这儿,都欢喜。人生若只如初见。
        蔡琴对着镜子,仔细地看自己。从台湾来香港,在酒吧驻唱的女子,别了爱人,没有更爱的人。透过镜子,看到的,不只是沧桑的容颜,还有空寂的灵魂吧。在台上唱歌,背过身去,掩了泪,心底是那个人的影子。
        蔡琴被人杀死。周润发饰演的一个孤寂的警察登场调查。与活着的这三个成了朋友。深夜四人醉在街边,说起用哪种语言说“我爱你”最好听又不肉麻。国语说,“我爱你”。港语说,“我中意你。”英语说,“I love you.”笑的,调侃的,心怀鬼胎的,四个人。这句话,总是没有对的人,对的时间,来说出。
        梁朝伟与温碧霞在小店里吃粥,温问梁,有没有后悔?梁,什么?温,认识我啊,后不后悔。梁抬头一笑,我对青春无悔。黑泽明的电影,听是听得多了,还没有看过。我对青春无悔,这句真是好。年轻的时候,哪里看清什么,一味的好奇,贪婪,勇猛无前,非要尝过百般滋味,你方唱罢我登场。这成长这经历,错误百出,心生龌龊,然而至死不悔。每个人不都是这样长大,才换来风轻月明,好梦一场?
        梁带温回米店,米堆上那一场缠绵。身体的依恋,温后来说真以为是相爱了。喜欢这画面感。后来的《大鸿米店》有抄袭情节的嫌疑。
        带蔡琴的骨灰回台湾。那个叫正雄的男子,在小屋子里,听蔡琴留给他的录音带,正雄。她唤这个名字的时候,情深意切。正雄嘤嘤的哭,抱着另一个身边的女子。想起阿梅的一首歌,抱紧眼前人。活着的人总得活下去,以各种各样的借口和理由。
        金燕玲去打掉肚里的胎儿,温碧霞口气淡淡地对梁朝伟说,她很快的,不过十分钟就好了。想起大学里在医院里陪一个朋友堕胎,跟她男友等在走廊上,阴暗冰冷,紧张的觉得屁股底下的长椅都在咯吱咯吱响。
        温决计要离开梁的时候,说的那段话。你在我心里滴镪水,我在你心里滴镪水。相爱的人,如此互相伤害。
        周润发身患绝症,梁朝伟去病房看他。周说,你一定很奇怪我怎么会那么想跟你们做朋友。你25岁,我35岁。我动机不纯的,我就想看看你们是如何浪费青春,虚度光阴的。
        浪费虚掷的,依然是青春一大把。开始回顾时心里会得慢慢清明。——不——后——悔。这样写的时候,想起《蓝宇》的台词,这一辈子决计不后悔,下一辈子决不这样过。
  2. 我们的时间,都是来浪费的。

    随便拿来的片子。只是因了梁朝伟的名字。一如大多数港片,粗制,却也有小的细节值得回味。
    最开始就是蔡琴的歌声,
    -年复一年,不能停止怀念。
    -我的心时寂寞的海洋,不知谁是我等待的归航。
    真的不是美丽的女子,能在娱乐圈呆下去,也许也是的不易。在酒吧里面唱歌,攒钱,29岁的女人,夜半会抱了双卡录音机坐在床沿,看月光倾泻。

    三个女人,一个演戏,一个唱歌,一个拍广告。张树人在生日中喝醉,爱上了之中的阮贝儿,因此就介入了这个世界。
    生日,赵小姐高高兴兴为朋友做饭,霸占了厨房,做那样麻烦繁复的猪肚炖鸡等等,圆圆的吊灯惨白,几个人却在阴暗的光线下吵闹划拳。如何都要快乐吧,香港人的逻辑。
    细心煲的汤,若没有人陪伴,是多么寂寞。
    赵死掉,被人杀。于是周润发演的警察来调查。35岁的警察,在调查的时候,流鼻血,做蹲起,唠叨得一塌糊涂。在人都送进去烧了的时候还不忘追过去,央求人家再烧一束花,说几千度的高温,什么也剩不下,却希望骨灰中有花香。
    最后也不知道是谁来杀。似乎导演忘记了。只散乱着人物和印象。不在意了高潮,也不在意了结局。

    赵似乎就演了自己。蓝色的大耳环和蓝色的衣服。就那样站着,唱歌。因为流泪,只好转了过去,用自己的背唱歌。
    阮一直带了极大的墨镜。本来就瘦小,且苍白着。取下墨镜时,显得那样无依。别人问她,你高兴不高兴自己都不知道么?她说,里面是空的,外面是空白的,所以看不出。
    张树海家里时开米店的。他把阮带回来做爱,用刀一袋袋划开所有的米袋,就看白色那样汩汩地泻下来。

    喝醉的时候,他们说,原来用国语讲我爱你好好听啊,用粤语讲我爱你好肉麻,所以在香港,我只讲“我钟意你”(我喜欢你)。
    这一切只是在喝醉的时候才可以对天空喊出来。而平日,疏离与冷漠间,几乎想不起这三个字。
    又到情人节了。铺天盖地的i love you。其实,怨不得语言是哪种,而是该有一个人,来安静的听你说这三个字。

    梁朝伟在里面多么年轻。清瘦,头发浓密,眼神清澈。只穿t恤和仔裤。
    也真是刚刚二十多的年纪。在阮贝儿这样有些沧桑的女人面前甚至显了些忐忑手足无措。
    却也是迷人的,没有杂质的年轻着,一切刚起航。剧中的人,名字甚至也叫tony。只是爱着,混世,两道浓眉,时常漏了有些孩子气的霸道,和深情。

    回来香港,周润发原来得了癌症,快死。为什么要缠了这样一干人等做朋友呢?他说,我快死了,我想看你们,怎样浪费,与我一样,浪费自己的生命,感情。
    临死之前,只记挂了这几个不相干的人。不知道是不是悲凉,是呵,当我们好不容易可以在一起的时候,却不停止了争吵,怀疑,伤害,离开。直到这些岁月,终于就这样耗费掉。
    看完,搜索了一下,居然是1986年拍的片子,怪不得有那样的衣服,那样的墨镜,那样的街景,那样年轻的tony。
    竟然,已是二十年前。
  3. 题目是偷来的。那时候,我二十二岁未到,第一次看地下情,看的第一篇影评,是云飞扬的一篇同名文章。那时候觉得,二十五岁,好遥远哦。谁知道一眨眼,我也二十五岁了。

    二十五岁生日,一个人看碟。乐贸新出的3区dvd,算是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一早已经安排好的节目,去年冬天就在祈祷,没想到真的会出碟,紧赶慢赶在生日前一天送到。谁知人算不如天算,终于还是没有看成,拖到现在,于是决定,还是只写电影,不谈风月了吧。

     

    love unto wastes,名字起的好好。每次看到,总会联想到一个词——开到荼蘼。那种青春和死亡的味道。来自不同地方的男男女女,不同的经历,同样的挥霍着青春和情感。

    “鄙人张树海,本人张树海,不学张树海,区区张树海,小的张树海,奴才张树海”。迷茫。张树海站在米铺前看着来来去去搬米的工人,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想要什么。“香港好像还有希望啊”,那么人呢?张树海是善良的,单纯,没有防备的。他对别人的好都是真心的吧,可也只有那么一点点。“我今年二十五岁,走过很多地方,曾一个星期不断抽大麻,曾不知和多少女人上过床,伤害过三个女人,害死过一个不知是男是女的小生命……二十五年来,我就干过这些事情。”

    赵淑玲,29岁。从台湾到香港不到一年,香港有一个男友,台湾有一个男友。好几次,望着镜中的自己,抿起嘴笑。是想起了谁?在台上唱歌时会哭出来,然而想念的人却揽着另一个女人哭泣。

    廖玉屏,31岁。来香港五年只拍了3部戏,却买了一层楼。两年没有拍戏了,不是茄哩菲女鬼就是三级片,拍还是不拍?这是个问题。

    billie却是个异类。成日带着墨镜,冷冷的,酷酷的,冰雪聪明的女孩子。年龄最小,心智却最成熟的一个。“我知道怎么样保护自己。如果我要有bb,一定是和我最爱的那个人,我一定会生下来。”然而却“里面是空的,外面也是空的”。或者只有这样,才不会受到伤害。

     

    “我爱你”“我中意你”“I love you”。不同语言说出来的爱,母语竟然感觉最肉麻。难怪子华都嘲讽过,“真心嘅说话,要用英文说出来,才显得更加真心啊嘛”。无论哪种语言,却总是没有在对的时间向对的人说出来。病榻上,将死的蓝警官挣扎着说:“不知为什么,感情没了,全没了...”

    朋友。做朋友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可以什么都讲,也可以什么都不讲。可以为朋友哭得透不过气,也可以无动于衷。

    “感情就象是欠债,不理是朋友还是爱人,你在我心里滴漒水,我在你心里滴漒水。要好有感情的人才够胆去承受。”

    青春残酷物语。时间和情感,挥霍了便不再有,因而才显得珍贵和美丽。张树海带billie回米铺,在别人还要吃的米堆上ml。倾泻而下的米,缠绵的二人。很爱这一幕。bille后来说,当时以为爱上了他,其实不过是害怕被米闷死。归根到底最爱的,不过还是自己。

    “我知道我就快死了,我浪费o甘自己的生命。我才35岁。我想看着你们怎样浪费你们的生命、感情。和我一样。我就有点安慰。”

     

    我对青春无悔。黑泽明的戏,听就听得多了,睇就冇睇过。 很喜欢这句话,好美,又有些惨烈的况味。

    无论是怎样的浪费和虚度了,都不后悔。



    =========================与青春无关的分割线======================

    名字:张树海的英文名叫tony cheung;周润发演的警察姓蓝,于是被叫做蓝探长;蔡琴的小妹妹叫作阿关。香港电影里惯常的小幽默,看的人会心一笑。

    片名: 不得不说,英文片名比中文片名要贴切得多。当初的宣传,大概是走的悬疑路线,以至于现在看当时的预告片,会哑然失笑。第一次看的筒子,大概也会被那莫名的案情搞得云里雾里。地下情这名字,大概也是为了迎合宣传而起的?但实际上,这肯定不是悬疑片,我也并不认为这是关锦鹏所擅长的女人戏。tony应该是这戏的绝对主角。对于中文名,我更愿意理解为那种模糊的自己都不能明言的情感。

    时光:年轻漂亮的男男女女,演技却已精湛到分毫,再加上张叔平的布景,看得人心里生出花来。奈何如花美眷,敌不过似水流年。二十二年,水嫩的温碧霞拍了三级片,透明的张树海做了易先生。年华不再,只留一双纯真如水的双眼。

    ==================================================================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

    就像一张破碎的脸

    难以开口道再见

    就让一切走远

    ........

    到如今年复一年

    我不能停止怀念

    怀念你怀念从前

    但愿那海风再起

    只为那浪花的手

    恰似你的温柔
  4. 这部《地下情》跟另一部《胭脂扣》都是由关锦鹏执导,虽然时间空间人物事件都截然不同,但它们在精神实质上其实是相当一致的,没错,那就是向传统致敬!

    我觉得在80年代的香港,认清下面所述的这个事实对于那个年代的香港电影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即他们身处于过往的文化传统所砌就的一座围城中,而这就是他们的安乐窝,但同时亦毋庸置疑的是,这座围城终将逃不过被彻底推倒的命运,甚至他们已经觉察到这个无奈的结局就在眼前,既然无奈,那又能如何呢?

    现实同传统的搏击在电影中有着很细腻的表述,梁和三名风尘女子的感情纠葛代表着新世代力量的冒起,它带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欲望,令人沉醉的同时又使人迷失;另一方面梁和父亲及米铺女店员的相处则表现出传统的一面,它主张克制,守旧,虽然缺乏生命力却能够温柔地包容。

    明显地在片中传统总是处于弱势的一方,既无力又无奈,但有趣的是相比于混乱的现实生活,那些突显出传统的片段却更能使人心境平和会心微笑。譬如当看到温不断地沉溺于虚无缥缈的远大理想及年纪轻轻就说出那句惊为天人的“我里面是空的,外面也是空的”的句子,问第一次认识的男孩借钱租屋然后同居,一天吃三十多支烟的“感性”生活之后,反过来再看看米铺女店员问梁应不应该赊货给老主顾,梁说可以,女店员则说不可因为此人将要全家移民,我们是否也会像梁的父亲那样由衷地赞叹:“跟了我们八年,连我也不如她精明,她对别人很会算,可对我们却很忠心,这样的人上哪找”。

    又譬如当看完温和梁在米上云雨的激情与浪漫之后,再回过头来想想梁恶作剧地将米放进女店员的“真空”上衣内,及后梁父亲说当日自己和梁母亲在米上做,梁的母亲却生怕弄脏了米,梁问父亲有米进去否,父亲说无,但想若真个怀上了就将其名字改作“米生”,还不无感慨地说:“米生,真不错的名字”。看到温柔的父亲和精明忠心的女店员,我们是否会有那么一刻,觉得男主角就应该继承父业跟女店员夫唱妇随?

    但是对传统的留恋很快就幻灭了,正如梁看着窗外的工地对父亲说,这里要起高楼大厦了,这暗示留守米铺已经没有前途,新人士新气象,这是温柔的父亲所不能阻挡的,旧的围城经已崩塌了。在传统围城里的人纵然觉得新事物无聊荒唐又不可理喻,但他们却无法抗拒,要么接受现实,要么就像患上末期癌症的周那样,以旁观者的姿态在新与旧的挣扎和迷失中死去,我觉得周这个角色其实就是编剧和导演的自嘲,尽管他拼命地去装出放荡不羁,想努力融入潮流中,但却始终是个局外人。

    当然,向传统致敬的不只是剧情,还有摄影手法,《地下情》的摄影和布局显然是很用心的,老派摄影手法拍得如此精良我认为这在同类港产片中是少见的,有人或会拿它跟王家卫的片比较,但我觉得它比起王有一个很明显的优点,就是画面富于故事性的同时却不像王的那样吊诡,它表现得更为平和与自然。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部新浪潮电影很大程度上也是一部怀旧电影,新旧之间的微妙配合就好比奶和茶,只有在特定年代的人才能把它们冲得恰到好处,他们拍出如此好片向传统致敬,我们在看的时候就向他们致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