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Obnimaya nebo / Embracing the Sky
导演: Милена Фадеева
编剧: Милена Фадеева
主演: 丹尼尔·斯特拉霍夫 亚历山大·佩特罗夫 柳波芙·阿克肖诺娃 维柯托里娅·托尔斯托加诺娃 斯韦特兰娜·科尔帕科娃
制片国家/地区: 俄罗斯
上映日期: 2014-09-17(俄罗斯)
集数: 12 单集片长: 45分钟 IMDb: tt4042104 豆瓣评分:0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拥抱蓝天》的男主角其实并不是丹尼尔·斯特拉霍夫,但在豆瓣的信息页,Daniil被放在了第一主演的位置上,目前能找到的中字资源也只有Daniil出演的前五集,目测Strahov的迷妹们对这部剧在国内的传播做出了主要贡献。所以我也借花献佛,在这里根据我个人的观剧体验写一个丹尼尔·斯特拉霍夫的迷妹观剧指南,不只会谈这部剧,还想记录一下其他冷门剧的观剧体验。
之所以不建豆列而是发在这里,实属无奈之举,因为Daniil出演过的很多作品在豆瓣都没有词条,而因为在imdb也没有词条所以也无法在豆瓣新建词条,甚至连Daniil的维基百科作品目录也是不完善的,所以做一个资源这么难找的男神的迷妹,我也是用尽了浑身解数。目前能找到的最完整的作品资料库是俄国迷妹给他建的个人网站,以及俄国迷妹在油管上建的作品合集。由于本人不懂俄语,只能依靠油管机翻,所以目前还没把男神的作品看完,会慢慢看,慢慢记录,不定时更新。
第一部先聊《拥抱蓝天》(2014),5星推荐
微博可找到前五集的高清中字资源,后七集可在油管上找到,尝试过找英文字幕,未果。
这部剧哪怕抛开Daniil Strahov也值得一看,编剧塑造人物用心,故事流畅,亲世代和子世代的故事互为镜像,全员演技过关,还有柳波芙的颜值加持,总的来说很好看。这部剧最大的优点在于配角都很生动立体,所以在狗血之余就很容易让人代入感情,甚至全剧最大反派之一——女主的妈妈,当我看到她改嫁将军后小心翼翼地讨好,都会忍不住觉得心酸。男女主的妈妈都贡献了神级演技,男女主的真实年龄应该介于剧中人物的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之间,但演起少年来活泼可爱不做作,演起青年来也算有说服力,其实导演应该更信任他们一点,直接让他们演完中年,通过服化和演技来弥补年龄差。本剧最大败笔就是中年换演员,女主换得还算有点像,男主实在不像,只剩最后三集的分量,实在很难对新面孔建立起共情。BTW,这剧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音乐,尤其是亲世代的两首《Marina‘s Betrayal》和《Lena’s Unhappy Love》(这是谷歌翻译告诉我的title),查到OST制作者叫Ivan Urupin,在他的个人主页可以听到这部剧的全部OST。
重点说Strahov,他在本剧中的角色安德烈,是我目前为止看过的他所有角色中人设最完美的一个——帅、业务能力强、对朋友忠诚、对女儿爱护、对妻子负责、对有潜力的年轻人大力培养(跟属下开会把万尼亚的事压下去那一段真是这个人物的高光时刻,真男人)。他唯一有所亏欠的人就是列娜,但他没有逃避或是放任自己的感情,这点列娜也一样,双方都还爱,但都没有忘记责任,保持克制。这也是为什么我很喜欢列娜这个人物,她是所有跟Strahov有感情戏的女性角色中我最喜欢的一个,虽然一开始登场的造型有点显老,但其实她的一头红发蓬松起来是非常有魅力的。
第二部其实应该聊《情迷》或者《伊萨耶夫》,但因为《情迷》国内受众面广,资源也好找,暂时不聊。而《伊萨耶夫》可聊的太多,留到以后。先从冷门的聊起。
《华沙旋律》(2009),4星推荐
因为是话剧,资源也不太好找,油管上有全场视频,b站有搬运,但没有字幕。好在这部剧有国内剧团演过,豆瓣可以找到完整中文剧本,对照剧本基本可以理解剧情。
这部剧讲的其实是个时代背景造成的爱情悲剧,和《拥抱蓝天》有点像,都是关于错过,不过这部剧的编排方式加了很多喜剧元素,前半段没《拥抱蓝天》那么虐。男女主年纪比《拥抱蓝天》的二位大多了,演起小年轻的恋爱来略有一点违和。女主角年轻的扮相不太好看,但后半场演起女歌星来简直slay。最后Daniil真的走下台坐在第一排观众席最右侧的位置,是我看剧本的时候没想到会有的编排。看得出来剧作者很有想法,那一幕女主角高昂着头遥遥望着台下的他,所形成的台上和台下空间的微妙叠加,实在是很有穿透力。
“酒香出自于储存的时间。”好剧本、好演员,值得一看。
《歼灭任务》(2006),3星
翻译这个片名的人该被钉上耻辱柱,英文片名是Peregon或者Transit,就是“转场”的意思,讲的是二战时期美军往苏德战场输送飞机的一个中转站发生的一些事,导演是俄罗斯的名导,比较容易找到资源。Daniil凭借这部影片拿过一个最佳男主角的奖项,但其实他在影片中的戏份并不多。
这个片子更多是一部群戏,转场中的各色人物轮番登场,其中夹杂着各种美军和苏军的鸡同鸭讲,作为一个没有足够背景信息和文化理解的中国人去看实在是很头疼。加之影片的叙事方式比较平缓,没有什么高潮,看的过程中其实很容易觉得乏味无聊。
不过影片拍得很美,细品是能品出味道的,就像影片中说的“有的故事你听了1000次,但是在第1001次讲起的时候还是会有新的发现”,建议细品,不建议迷妹心态去看,所以给迷妹的推荐指数只有3星。
《风暴之门》(2006),5星推荐
很棒的战争片,有中字资源,数下来Strahov只能算男六号,但是对Strahov的迷妹来说这剧里有很多熟悉的面孔,包括《伊萨耶夫》中的沃龙佐夫伯爵,以及Daniil的老搭档克里莫娃(他俩在合作过的三部影片中都有暧昧,但没有一次是真爱,也是遗憾,想看这俩搭一次男女主)。
Daniil在这部剧中的角色算不上多正面,但很有说服力,而且拥有自己的高光时刻,总的来说是个成功的角色。
国内对于这部片子的评价大多是军迷给的,普遍认为这部片子的战争细节很专业、很真实、值得好评。吐槽得比较多的是拍战争戏的过程中频繁闪回这些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面,我反而觉得这是此片的优点。正是这种闪回不断提醒观众这些战场上的所谓英雄其实也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战场的残酷与城市的纸醉金迷交织,让身处和平中的人有种错愕感——原来战争离我们这么近。
《我们来自未来》/《古墓迷途》(2008),3星
又是一个失败的片名翻译,这部影片跟古墓没有半毛钱关系,就是个穿越二战的故事,Strahov是男五号,克里莫娃是女主角,据说当年在俄罗斯是票房冠军,国内引进过,但是配音很糟糕。
Strahov饰演的角色是个中尉,四位男主角穿越过去后到了他的连队。这个角色意外的不是什么英勇无畏的高大形象,而是有些挺可爱的小细节。比如说听穿越来的现代人唱摇滚,又比如说发现自己喜欢的小护士被男主勾走了之后有点小嫉妒,还有冲锋开始前匆匆写给母亲的信,总之不是个苦大仇深的军官,而是一个很积极乐观的年轻中尉。
这部电影其实很有想法,能让人回顾历史、反思当下,挺有教育意义,但可惜的是制作方面不是很出色,感觉这个故事如果交给好莱坞拍会更好。
《冰冷的算计》(Cold Calculation)(2015),2星
这是2015年的一部悬疑剧,在imdb和豆瓣都没有词条,片名是谷歌翻译的。我在俄罗斯网站上看到有针对该片的讨论,目测多数是迷妹,冲着Strahov去看的。
故事是一个女歌手和她老公陷入了财务困境,她老公就让她去勾引她年轻时的旧情人、现在的霸道总裁,也就是我们的Daniil饰演的角色Igor。Igor对女主余情未了,很快走进圈套,在有一次带着花上门找女主的时候被她连开两枪差点打死,女主和老公把现场布置成是Igor先对女主开枪,反咬一口,以此来骗保。Igor先是在医院被看管起来,然后被自己的律师朋友救出去,为了逃避追捕整了容,回来复仇。这个故事和一般的整容复仇的故事不同的是,Igor把自己整容手术的录像发给了女主和她老公,他们知道Igor整容了,但不知道他整成什么样子了,于是开始惶惶不可终日,看谁都觉得可疑。
这个Idea其实挺有趣的,可惜就是细节处理得不好,没把故事说圆,比如说Igor没死为啥不辩解,骗保怎么那么容易,整容后声音怎么办。俄罗斯网站上也有很多人吐槽这些不合理的地方,而最大的槽点是结局——女主进了监狱,出来之后遇到又整回Daniil那张脸的Igor,竟然在一起了!
这位女主被俄罗斯迷妹吐槽得非常凶,我看网站上不乏对她外貌的攻击,不过我个人觉得她其实挺美的,就是吃了人设的亏,加上Danill演的霸总还是穿球鞋的那种霸总,跟他其他的成熟男性角色不太一样,非常有魅力,一对比就让人很疑惑为啥这种高富帅那么容易被看起来比他老的女主勾引,看他们的感情戏也很别扭。个人倒是很喜欢Igor和他律师朋友的戏,很带感。
《爱在刀锋》(2007),1星
豆瓣上有词条,从截图来看还有中文字幕资源,但我没找到,是在油管上看的机翻。
因为豆瓣上已有的评价好像不低,所以我优先去看了这部,结果大失所望。故事就是讲Daniil饰演的渣男记者如何睡人妻、睡女学生,最后把自己作死了的故事。当然,这个故事其实没有绝对的正派和反派,渣男也不是本性就坏,我能理解导演和编剧是想表达人性的复杂,但感觉每个人物都槽点太多了,加上糟糕的服化和渣画质,实在是没什么观赏性。
《阿巴特大街的孩子们》(2004),5星推荐
名著改编,网上只有前三集的英文字幕,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好的片子没有人译介。
这是Daniil拍《情迷》同期拍的剧,Daniil的角色是男二Yura,又是个渣男。Yura应该是Daniil拍过的角色中最活泼的一个了,很难想象他是怎么在科尔夫男爵和Yura之间切换的,这两个角色虽然都花,但科尔夫男爵是泡妞遇到问题就决斗的那种花,而Yura是泡妞遇到问题就换一个泡的那种花。
在我目前看到的第三集的末尾,Yura似乎要被吸纳进NKVD,这个组织是斯大林时期的特务机构,算是契卡演化来的,对比之下,契卡的伊萨耶夫是正面角色,而NKVD的Yura就成了反派,前后不过10年时间而已,彼时施季里茨还在德国执行任务,这种俄罗斯不同历史时期对历史的塑造也挺值得人玩味的。
BTW,这个剧里Daniil的床戏不少,能看到年轻的Strahov的肉体,跟他对戏的女演员也很漂亮。另外,这个剧的男主角姓Pankratov,多年后Daniil在《风暴之门》里也演了一个Pankratov,然而比这个Pankratov渣得多,可能Daniil的长相就是渣男长相吧,哈哈哈哈哈。
《北极光》(2001),4星推荐
Daniil和亚历山德罗娃合作的电影,Daniil是男二,戏份很少,b站有片段,暂时没看到完整资源。
这部电影其实很美,不管是故事、音乐、拍摄风格,还是Daniil和亚历山德罗娃的颜,都十分具有观赏性,总体来说像法国文艺片,我还是挺喜欢的,个人认为豆瓣评分偏低了,也许有一部分锅要归于豆瓣简介剧透?
一个小发现:之前一直好奇这部电影为什么叫“北极光”,以为单纯是象征追求幸福什么的,后来发现是因为女主坐去找“爸爸”的那趟列车叫“北极光”号。
《萨曼莎的真相》(Samantha Smith’s Truth),2星
这部作品国内几乎全网无提及,是一部小短剧,在油管上有,且有英文字幕。
故事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冷战时期一个叫Samantha的美国小女孩写信给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然后被安德罗波夫邀请访苏的故事。Strahov演的是Samantha的爸爸,萌萌哒,穿睡衣短裤喂鱼、抱大熊的样子有点可爱,最大的问题在于他这个长相实在不像美国人……
由于是俄罗斯拍的剧,全剧都是俄罗斯人演的美国人,用一口流利的俄语谈论苏联对他们来说有多么陌生,看下来实在有点违和,演Samantha的小女孩也一看就是俄罗斯人,和历史上那个一看就是美国长相的小女孩不太一样,唯独饰演小女孩妈妈的演员长相还有点美国风味。
其实我完全不懂俄罗斯人拍这部小短剧的用意,虽然剧中苏俄的形象很正面、FBI行事堪比克格勃,但Samantha到底还是个美国人,由俄罗斯人来拍,还拍成一个受全苏俄爱戴的形象,就感觉怪怪的,或许是为了突显俄罗斯人爱好和平???
《萨申卡的幸运》(Sashka’s Fortune)(2019),1星
这是Daniil比较新的一部4集mini剧,国内没看到有提及,剧名来自谷歌翻译。
这部剧是一个现代版灰姑娘的故事,女主萨沙有个疯批妈妈,带着她和两个弟弟跟继父生活,恶毒的继父是个退伍军人,逼着女主碰瓷豪车讹钱。Daniil饰演的男主是个儿童医生,某天他跟他的律师朋友被这个女主碰瓷了,然后他们发现这个姑娘是被继父逼迫的,于是善心大发想救这个姑娘逃离继父的魔掌。
儿童医院要办慈善晚宴,律师的老婆就上门去邀请女主(还自称是她教母,这很灰姑娘),给她穿上漂亮的小裙裙梳上美美的发髻(就差穿水晶鞋了),带她去参加晚宴。晚宴上男女主不负众望地共舞一曲,擦出爱情的火花。然后女主回到家,发现她继父杀了人,这事还被她弟看见了,她继父绑架了她弟,要她给他弄钱来。于是女主回到男主的办公室偷了男主前一晚在慈善晚宴上筹到的善款。东窗事发后女主进了监狱,在男主的逼问下女主终于说出真相,警察在继父的情妇家里抓获了继父,解救了人质,然后男女主就幸福快乐地在一起了……
其实拍个现代版灰姑娘我不反对,但你要玛丽苏就好好玛丽苏,偏偏加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支线,导致我看的过程中不停跳戏,一会儿是女主继父演的黑帮剧,一会儿是男主和前妻因为儿子出车祸而离婚的家庭伦理剧,看下来反而该苏的地方也没苏,只剩下看Daniil和年纪能演他女儿的女主对感情戏时的尴尬。
饰演恶毒继父的好像也是一位俄罗斯名演员,我看俄罗斯迷妹们都在疯狂吐槽为什么他和Daniil演了这样的剧,再次证明再好的卡司都拯救不了烂剧本。故事的最后编剧还来了一段女主的生父其实是空军飞行员的桥段,让我直接跳戏到《拥抱蓝天》,更无法直视Daniil和她卿卿我我了……
看这剧唯一的收获就是发现黑色高领打底衫和斜挎包Daniil也hold得住,还有儿童医院的外景似乎就是当年科尔夫庄园的那栋黄房子,瞬间有点穿越到《情迷》了。
《模特》(Model)(2007),1星
这是一部非常非常文艺的电影,片名“模特”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模特,而是指画家的模特。虽然Daniil Strahov算是男二号,但其实戏份少得可怜,全片几乎都是男女主的感情纠葛,女主风情万种富有魅力,而男主是个比较内敛的人,看不住女主,就老嫉妒、怀疑她出轨,简单来讲就是两个不合适的人在一起的故事,只不过故事背景放在了1913年革命前的梯弗里斯(今第比利斯,在格鲁吉亚,高加索地区)。
Daniil的角色安德烈是因为一次偶然帮了男主而乱入的,跟主人公并没有太多纠葛,不过这个角色还有另一个功能就是带出了电影里的革命这条线。安德烈的真实身份其实是个革命分子,由他带出了整部电影的时代背景,不过其实看到最后我也不明白这个时代背景跟男女主的纠葛究竟有什么关系。
Daniil的妻子Maria Leonova在这部电影里客串了一个角色——安德烈的哥哥留下的遗孀(老婆变嫂子可还行……),基本是个疯女人。
另外,电影的女主角是《拥抱蓝天》中饰演玛丽娜的Victoria Tolstoganova,演技是真的好,复古的扮相有点Keira Knightley的味道,美得让人仿佛能嗅到隐约的香水味。
《未完的战争》(Unfinished Battle),5星强推!
Daniil最新播出的一部剧,这部剧我想10星推荐,《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作者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原著,电影级的拍摄水准,可惜就是播出平台比较小众,我看俄罗斯网友也都在惋惜这么好的剧为什么不在更大的平台上播出。
这部剧是比较少见的女性视角战争题材,女主角是个高级中尉侦察兵,整部剧讲的是她怎么适应二战后的普通生活,印象中没见过同类题材。
故事一开始是一场胜利后的战斗,女主坚持要打,她的战友和属下却因此伤亡惨重。战后女主无处可去,住进了一个临时收容所。因为她是女兵,所以还算幸运地获得了一间堆满杂物的小隔间,不用和大兵们一起挤。这时候我们的男主Daniil登场了,他也在寻找床位,大兵们捉弄他,给他指路女主单独住的那间,他弄开门却发现自己被人拿枪指着,这才知道原来屋里住的是个女人。
男女主角一起去帮忙清理战争留下的废墟,一起跳了战后的第一支舞,一起骑着组装的破旧摩托车在黑夜里朝着地平线尽头的光亮开去。Daniil说要送给女主一副画,说画中是世上最美的女人,女主揭开布一看,发现是一面镜子。Daniil带女主去朋友家吃饭,回来的路上,女主主动的亲吻终于点燃了他们的爱情。女主逐渐开始展露出女性的一面,穿上裙子,开始做饭,甚至给他们没有窗户的小隔间画上了一扇窗,挂上了温馨的窗帘。
可就在这时候,女主遇到了一个来寻找丈夫的女人,她的丈夫就是Daniil。女主问他为什么不告诉她他已有妻子,他说他的妻子在战争中死了,直到他顺着女主的视线看去,看到了他以为早已逝去的妻子。
女主去找她的部下,他因为最后她坚持要打的那场仗而失去了一条腿,她在他的房间里脱光了衣服主动去拥抱他,却把部下吓坏了。她跑到曾经和Daniil一起清理过的废墟,意外地发现了之前有位老太太想找的儿子的照片,她拿着照片兴冲冲跑到医院去送给老太太,却得知老太太已经去世了。女主带着照片回到房间,看到Daniil离开前留下的信,终于忍不住抱着枕头嚎啕大哭。
Daniil的戏份到此就结束了,后来女主经历了新生、死亡、希望、绝望,她怀揣这一颗善良的心去帮助身边的人,却总是被战争留下的或直接或间接的后遗症所刺痛,直到最后倒在一个因头部留有子弹而神志不清的老兵的枪口下。导演的风格十分克制,没有丝毫煽情,镜头干净利落地一转,时空到了很多年后,一卷当年用留声机录下的声音被翻出来,那是Daniil带女主去朋友家吃饭的那晚留下的,女主的声音从留声机中传来:现在是1945年8月10日……
这部剧是真正意义上的反战剧,它让人看到胜利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甜蜜,对于真正经历了那场战争的历史中的个体来说,胜利后等待他们的大多不是荣誉、安宁、幸福,而是如何带着伤痛回归普通生活。Daniil对女主来说就像胜利的果实,在你以为你已经尝到它的甜蜜的时候,却咬到了里面早已千疮百孔的内核。
这部剧是我认为近几年Daniil的剧中质量最高的一部,质感是电影级的,每一集剧集的末尾,都是胸前挂满勋章的银发老太太口述战争中的过往,有些事直到今天讲起依然热泪盈眶。
和Daniil对戏的女演员出身演艺世家,不漂亮,但演技了得,看她和Daniil对戏特别过瘾。最大的遗憾是国内至今没有字幕组译制,如果有懂俄语的小伙伴愿意做可以联系我,我可以提供支持。
——未完待续——
文/密斯湖
【有剧透】
看完《拥抱蓝天》对我来说是一件很意外的事情,因为这部剧简单粗暴的剧名和海报实在是有点劝退(看多了俄剧以后我才明白这是贵国的常态,精致PS不存在的)。作为丹尼尔和柳波芙小姐姐的颜粉,我本来打算刷过前五集中文字幕之后就另觅他剧,结果我实在是低估了导演兼编剧Милена Фадеева的催泪功力,一边抹眼泪一边看到了大结局。
《拥抱蓝天》里最吸引我的角色就是飞行基地的团副安德烈·卢戈沃伊,那我们就从他讲起。故事一开始,安德烈带着妻子玛丽娜和女儿热妮亚搬家到了新驻地。安德烈的工作性质使他难以拥有稳定的生活,这让音乐学院毕业、精致文艺的玛丽娜相当不适应,而且这是15岁的热妮亚第五次转学了。卢戈沃伊夫妇在新家洗手间里的谈话暗示了他们中年危机下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本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人。安德烈是个自由的理想主义者,飞行是他热爱的事业,而玛丽娜是个现实的利己主义者,她向往的是大城市的摩登生活。安德烈并没有正面解决和妻子之间的问题,心生烦闷的时候会去找团里的女军医叶莲娜——他的初恋,玛丽娜则在之前疗养的时候就和一位将军出轨了。又是这样无可奈何,没有深厚的爱和信任的两个人结为夫妻很难幸福,而真正相爱的人却没机会生活在一起。
部队服务员阿列夫金娜的儿子万尼亚·科托夫把足球踢到了卢戈沃伊一家搬家车的车底,他由此闯入了他们的生活。阿列夫金娜是个带着两个不同父亲儿子的单身女人,总是义无反顾地追求爱情又被男人占便宜,但她的宽厚和关怀都是真实的——对儿子和对跟她搞婚外情的团长米哈伊尔。团副女儿的身份对热妮亚来说是双重的压力:她被控制欲极强的母亲管得喘不过气,也没几个人愿意心平气和地和她交朋友。万尼亚和热妮亚是一对很合适的恋人,因为他们真正地理解彼此,理解双方原生家庭的苦楚,理解各自的梦想。即使妻子相当不满,万尼亚有时候冲动且叛逆(他和热妮亚初尝禁果这件事在驻地闹得很厉害),安德烈还是给了万尼亚很多关照,也许是因为他在万尼亚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不过他和女军医的关系应该始终都是很克制的)。
我期待着万尼亚和热妮亚会怎样长大,但带着80年代末特征的别离和混乱来得猝不及防。阿列夫金娜打掉团长的孩子后死于血液感染,万尼亚开枪打伤团长后不得不和弟弟巴沙离开驻地,去乡下的姨妈家生活。玛丽娜和安德烈摊牌自己已经爱上了别人(还是安德烈送她去疗养的),痛斥他无能又对家庭不负责任(大姐,既然这样你早干啥去了,自己做的事体不体面心里不清楚吗)。安德烈的心脏出了问题,在执行任务的时候牺牲了。玛丽娜和将军结了婚,热妮亚和他们在列宁格勒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入读医学院。万尼亚参军前往阿富汗战场以后和热妮亚失去联系,他救下一位军官并在他的帮助下成为飞行员,还娶了他的女儿娜塔莎,这期间万尼亚的弟弟巴沙被孤儿院的孩子逼迫、怂恿趴到铁轨上,被火车轧死。热妮亚和同学阿列克谢结婚生子又意外丧子(为了纪念父亲,热妮亚给儿子命名为安德烈,结果玛丽娜马后炮,说出这么多破事就是因为这个名字不吉利,还挑拨女儿和阿列克谢的关系)。女军医的出现给热妮亚的生活带来难得的光亮,热妮亚跟随她来到莫斯科生活,酗酒已久的阿列克谢最终吞下结婚戒指自杀(饰演阿列克谢的Алексей Демидов蛮可爱,我很喜欢他在«Большие надежды»里扮演的那位教艾拉开枪的花衬衫黑道大哥维佳)。
后三集里万尼亚、热妮亚和娜塔莎等年轻角色都换了演员,剧情也突然不好看了。因为岳丈的病,巧合之下,万尼亚和在莫斯科某医院心外科工作的热妮亚重逢(热妮亚的顶头上司一边给她气受一边暗恋她,就是这么纠结)。娜塔莎耐不住寂寞,给万尼亚戴绿帽子还不离婚。不过结局还是美好的,漫长的故事终于画上句点。
卢戈沃伊和科托夫家两代人的生活互为镜像,安德烈和玛丽娜对应着万尼亚和娜塔莎,安德烈和女军医对应着万尼亚和热妮亚。现实的逻辑有时候如同女军医在安德烈坠机处的自白,一切都因着“命运”。
虽然某些桥段令人呕血,但在我看来《拥抱蓝天》整体上来说是一部真实且流畅的电视剧。剧情延续了俄剧一贯的大开大阖,粗砺、激烈而温柔,不过其中的过渡和缓又明亮,快乐是自然的,忧伤是淡淡的,时间的刻度细腻地写在每个角色的眼角眉梢。同时我也很开心因为这部剧注意到导演Милена Фадеева和作曲家Иван Урюпин(他们二位在《先辈的土地》中又有合作)。Милена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是位在广播电视行业深耕多年的多面手。她编剧并执导的«Привет, Киндер!»(女主演是《战斗民族养成记》中“罗马姐姐”阿妮娅的扮演者斯维特拉娜·伊万诺娃)、《拥抱蓝天》和《先辈的土地》这几部影视作品分别涉及儿童、军事、历史战争等题材,她和团队的完成度蔚为可观,作品的观赏性、艺术性和文学性十足。优秀的电视剧在庸俗的狗血情节和互撕大战以外完全可以激发观众的思考——这是我始终信奉的一点。
*回过头看,小弟弟巴沙的死带给我的痛感不亚于大小安德烈的离世,他是那么地爱妈妈和哥哥,那么地希望见到爸爸。大小安德烈身上发生的事情尚且可以说是意外,巴沙的死大半直接是孤儿院的恶童造成的。我不敢想象万尼亚会有多难过。
Copyright 2020 by 密斯湖.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修改或修改后转载本文,感谢。